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节阅读 36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68(1 / 1)

d会给她赐封“嘉善”的封号。他们到的时候,公主府门前有侍卫把守,李青上前出示了腰牌,侍卫们放行,只是进了一进之后,便有守门的娘子,要进去通报,被王珍阻止了。守门的娘子明显有些焦躁:“不通报怎么可以呢”“咱家在宫里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王珍却让人看着她。守门的娘子张嘴想大声嚷嚷,被眼疾手快的小太监们给摁住了万通扫了一眼那守门的娘子,冷冰冰的眼神,让守门娘子直接就不敢吭声了。吴有为则是束手站在一进院子里,打量了一下,这里跟嘉祥公主那里差不多,这应该是制式建筑,都一样的规格。按照明朝的规定,亲王府的周长是三里三百零九步五分。城高二丈九尺,下宽六丈,上宽二丈。那个是就番王府的规格,在京中当然行不通。这时候就要用上另一种规格了。东西阔一百五十丈二寸二分,南北长一百九十七丈二寸五分。吴有为给折算了一下,差不多是33万平方米。啧啧啧别墅算什么人家这都快成别宫了。小太子进去后不知道干了什么,听到有女子喝骂的声音,以及小太子愤怒的打板子的命令。总之,半个时辰之后,小太子出来,脸色更阴沉了。小太子气呼呼的上了马车,看到吴有为也进来了,嘴一瘪,就想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吴有为拍了拍他的头,可小太子眼泪也跟着不争气的掉了下来,狠狠地抹了一把脸,可是还有眼泪。吴有为笑了:“只是未到伤心处,太子殿下,可是伤心了”“嗯。”小太子点头,金豆子噼里啪啦的掉:“我我觉得那些人太不好了。”孩子说话都哆嗦了,吴有为给他顺气:“不要太生气,不是早就知道了吗”“为什么”小太子哭哭啼啼的道:“为什么父皇不管”“皇上日理万机,这种后院中的事情,他可能连知道都不知道,怎么管”吴有为道:“所以不能怪皇上。”“哦。”小太子还是气不顺:“那孤能管么”“太子殿下,您是储君,这种后宫女眷的事情。”吴有为叹了口气:“如果管了,会有人觉得您婆婆妈妈。”小太子不服气的道:“那就让皇姑姑们被欺负以后孤的姐姐们也受欺负”“你可以想办法,让能解决的人去解决啊”吴有为提醒他:“将来您也是要独立面对困难的,不能光意气用事,要学会发现问题,懂得去解决问题。”小太子吸了吸鼻子,不哭了,但是若有所思。吴有为看向了跟着进来的王珍:“怎么回事”王珍小声告诉了吴有为。原来他们进去之后,发现里面的人倒是还规矩,只是管家婆子竟然在自己的房间里喝酒吃肉,满口的污言碎语,跟她在一起的还有管事太监。幸好俩人并非对食的关系,不然,王珍有可能直接让人将他们打死了事。而嘉善公主却吃着清汤寡水的素饭素菜,安静的看着自己的书籍,门口的宫女们都在聊天,没人在身边伺候,反倒是那个管家婆子,身边夹菜的、倒酒的、还有捏肩捶腿的,围了一大群拍马屁伺候的人。看起来比嘉善公主还像个公主吴有为一听就知道小太子为什么生气了。这奴婢都爬到公主的脑袋顶上去了,他能不生气么王珍又告诉吴有为,对方吃着大鱼大肉不算,屋里竟然还有本属于嘉善公主的东西。对方狡辩说是公主所赐,可小太子认出其中有一对金镶玉的吉祥如意,雕刻的乃是和合二仙,小太子见过此物。因为是英宗时期緬甸那边进贡来的上等的翡翠,好大一块,被先帝赏赐给了周太后,周太后在当了太后之时,便命人将那翡翠破开,按照公主们的人数,雕刻成了一批一摸一样的金镶玉吉祥如意的摆件。每一位公主成婚的时候,都会赏赐一对下去,以示公主和驸马的婚后生活,吉祥如意,当时的工匠们就在上面雕刻的是和合二仙,此市的大明人认为和合是掌管婚姻的喜神,和合二仙并有“欢天喜地”的别称。前些曰子,周太后还拿出来一对给昭德宫所出的大公主看,说将来大公主成亲了,也有这么一对,而且是最后一对了,就给大公主压箱底。小太子当时也在场,特意看了个稀奇,的确很好的翡翠,用的金子也十分的多,看着就特别的昂贵。所以这对金镶玉的吉祥和如意,是周太后赏赐给嘉善公主的新婚礼物。一个管家婆子万不能被公主赏赐此物的,公主即便不介意暨越,可一个老宫女,一辈子都注定了在宫里头,怎么能赏赐和合二仙赏赐什么也不可能赏赐象征婚姻幸福的东西吧以至于小太子叹气,嘉善公主的嫁妆都快成了那老虔婆子的私产了。再联想到自己的姐妹们如果成亲后也过着这样的日子,小太子直接气哭了好么。“太子殿下气性大啊”吴有为一边给小太子顺气,一边劝道:“您好好想一想,想个好办法。”小太子点头,他正在努力的想。王珍看了看小太子,小声问吴有为:“能行吗”太子殿下才多大啊这种后院女人的事情,他能想出什么好办法“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吴有为小声道:“从小事练起,大了就能用大事练手了。”王珍惊奇的看了看吴有为,心说吴大学士可够大手笔的了。带来的二十名太监都留在了两位公主的府邸帮忙震慑,万通出去安排锦衣卫的人暂时统领侍卫们不可轻举妄动。小太子准备的礼物就送出去两份,便惹了这么大的气回来,他已经对以后的公主们的日子不敢想象了。不过到底是皇太子,吴有为尽管只教导他光明的一面,也让他见识黑暗的一面,可吴有为并非皇室中人,无法体会那种大权在握肩扛江山的重任。所以宪宗皇帝也在暗地里教导皇太子。就在小太子想破头的时候,万通派出去的人回来了,这回带了不少人,而且都是太监。且都是大力太监。小太子看了看这些人,鼓了鼓腮帮子:“走,去重庆皇姑那里。”先头提过,重庆公主是跟宪宗皇帝同母所出,周太后的大女儿,宪宗皇帝的亲姐姐。重庆公主是少有的在明史上有很高评价的公主。天顺五年,公主下嫁周景。驸马周景为安阳人,喜欢读书学习,深受当时的英宗皇帝喜爱,经常命其跟随出行。等到了现在,宪宗皇帝也重用他,驸马不能当官,但是可以担任宗人府事,而周景也居官廉洁谨慎,对诗书以外并无所好。重庆公主对周景父母也非常孝顺,经常手制衣鞋,节日行家人礼,并不端着公主的架子。而周景每次上朝,公主必亲自起床照顾饮食。所以人们都说重庆公主的贤惠,世所罕有。育有一子,名周贤。其实历史上,弘治八年的时候,驸马周景去世。又过四年,重庆公主也去世了。其子周贤担任都指挥佥事,不过名声也特别的好。吴有为对重庆公主没有太多的印象,主要是来自历史资料,而小太子则是生怕他的这位亲姑姑也跟那两位一样受委屈,一见到人手多了,第一个就直奔重庆公主那里。他们到了之后,小太子带着人进去的,不过随后便有人出来,请万通跟吴有为进去。原来今天不仅重庆公主在府里,还有驸马周景也在。两口子坐在屋里看画像呢,是给自己的儿子周贤相看媳妇儿。正好赶上小太子来看他们,夫妻俩很是惊喜,听说吴大学士跟万大人跟着他一起来的,赶紧请人进来。要是只有重庆公主在,恐怕还有些忌讳,但是周景驸马也在,那就没什么了。这也是吴有为第一次进到公主府里。十王府是按照亲王府的规格建起来的,虽然不如皇宫磅礴大气,但是也十分的有威严。进了二门之后,是一个很大的庭院,然后是正殿,进了屋,东暖阁,便见到了重庆公主与驸马周景。但见重庆公主身穿深棕底撒花衣衫,逶迤拖地绣黄色白银丝彩绣华裙,身披杏黄色绛纱薄纱。乌云般的青丝绾成别致的双螺髻,轻拢慢拈的云鬓里插着丹凤朝阳金步摇,肤如凝脂的手上戴着一个赤金长命锁的手镯,腰系山茶灰如意流苏腰封,上面挂着一个石青素纹香袋,脚上穿的是葱绿色底绣玉兰花的绣花鞋,四十几岁的人了,但是因为保养的好,看起来犹如三十岁的妇人一样,有着一股成熟的韵味。而周景驸马身穿一件浣花锦衣衫,腰间绑着一根青色龙纹银带,一头乌黑光亮的发丝,有着一双略微细长的凤眸,身材颀长,气质悠然自若,整个人温文尔雅,一看就是大明标准的读书人。万通跟吴有为上前见礼,重庆公主免了礼,笑着道:“听太子殿下说了,他来看本宫,你们不放心,护送他,真是费心了。”太子殿下出来并不是为了公事,而是私事,俩人能陪着他来,可见是将太子殿下放在了心上的,而不是当做“太子”看待。尤其是太子殿下快速的说了一下嘉祥公主和嘉善公主的事情。见过了礼,宫女上了茶,站在重庆公主身边的管家婆子是一个上了岁数的老嬷嬷,满头银发,慈眉善目。“公主客气了。”万通就说了这么一句话,便沉默地坐在一边。周景驸马却跟吴有为道:“吴大学士也费心了。”“臣的本分。”吴有为道:“太子殿下本来是开开心心的来看皇姑们的。”气氛沉默了一下,重庆公主叹了口气:“这十王府里住着的公主基本上都是这么过来的,本宫命好,有一个和气的管家嬷嬷。”重庆公主的管家嬷嬷笑着道:“老奴也是命好,可以伺候一个和气的公主。”万通跟吴有为看得出来,这是说的真心话。正文451公主们这主仆二人气质相近,且看周景驸马能坐在这里跟公主一起看画像挑儿媳妇,而这位管家嬷嬷就在旁边作陪,就知道关系肯定很融洽。这里负责管事的太监却在一进那里守着二门,可见这里应该是管事嬷嬷比管事公公有话语权。四个人坐在一起,主要是听重庆公主跟小太子说话。小太子很直接的就问了:“为什么不跟皇祖母或者父皇说”重庆公主叹了口气:“说了那些奴才只会花言巧语的蒙混过关,回来之后,还不是要受到辖制而且几位妹妹都是温柔敦厚的性格,皇上又日理万机,谁还能管这个闲事儿”最主要的是,管了就得得罪整个内监的人,这些管事嬷嬷们都跟那些大公公有点牵扯,不是干女儿就是同乡,再不就是她们有了好处,可以上进给大公公们。因为都是自己人在,重庆公主就当是给小侄子上课,简单的说了一下公主们的情况。其实公主们并非都受欺负,毕竟是金枝玉叶嘛。而那几位受到欺负的公主们,都是没有同母兄弟的,看看宜兴公主。她是英宗皇帝的六女儿,母亲乃是魏德妃,同胞兄长乃是徽王朱见沛。因徽王乃是英宗皇帝的第九子,老来得子,先帝还是很喜欢小儿子的,所以魏德妃生的这一儿一女是英宗皇帝老年时期的心头肉。又因为他们年纪小,根本威胁不到宪宗皇帝的太子之位,所以宪宗皇帝也乐意照顾幼弟幼妹,可以说,英宗皇帝龙驭宾天之后,他就承担起了“父亲”的角色,要将那些弟弟妹妹们养大成人不算,还要给他们成家,分封。而魏德妃也会做人,周太后对她也不错。所以宜兴公主最后选择了京郊一家地主的儿子成为驸马,便是驸马马诚。驸马家里没有人当官,更不是世家,整个公主府都是公主说了算,加上公主虽然年纪小小却性格强劲,同父哥哥是皇帝,同母哥哥是亲王,嫡母是太后,生母是德贵太妃,她怕谁管家娘子敢呲一呲牙,她就敢让人将她拖下去打板子。所以宜兴公主过的很是潇洒,小日子并不比重庆公主差多少。可同样是有兄弟的隆庆公主,兄弟被册封为秀怀王,乃是先帝第五子。且本人的母亲也曾经是先帝的淑妃,母家姓高,只可惜,高家乃是犯官之后,高淑妃最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