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在他旁边,还有点缩手缩脚:“累了”“嗯。”吴有为翻了个身,让出了一块地方,那么大的块头,缩在那么小的空间里,不憋屈么万通无声的笑了笑,放开了手脚,俩人并排躺在车厢里,这车子做的大就是有好处啊。“今日怎么将太子的卷子给皇上过目了”以前夏天那次好像没有吧“不止是今天,以后每次期中、期末考试都要给皇上过目。”吴有为将脸蛋埋进万通的胸膛里:“真想放寒暑假啊”万通很想乐,因为这个人很懒,哪怕现在上课的时间已经延后又延后,他还是不想起床。趁着月光,俩人在宵禁前回到了家。十二月,甲午,免畿内被灾秋粮。进了腊月,宪宗皇帝立刻就颁布了免除税粮的事情,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皇帝最近几年不缺钱了,户部也不缺钱粮了,该免就免吧。腊八,送过了腊八粥之后,吴有为便真的放了寒假,太子殿下要跟着父皇忙着准备过年了。而吴有为一放假,便在腊月初十那天请了尚铭吃杀猪菜。其实吃什么只是借口,但是吴有为就是以这个为借口,邀请尚铭来吃,因为以前他们做邻居的时候,自从认识了之后,便每年腊月几乎都会吃杀猪菜,后来分开了,便再也没有机会了。去年腊月尚铭不知所踪,吴有为也没请他,这次是先拜托万通查了一下,知道他有时间,才给他去的口信,并非请帖,下帖子就见外了。尚公公一袭青衣小帽的就来了,跟个普通人家的老爷似的,进了大门之后才开始嚷嚷:“都说了让你多放点肉骨头。”“放了,放了”吴有为翻白眼:“你说你也不缺肉吃,怎么就喜欢啃骨头呢”尚铭喜欢啃骨头,还不要那种排骨一啃就掉的好啃的,非要啃脊骨那样不好啃的肉骨头。“那个有滋味儿啊”尚铭出了轿子后抻了抻懒腰:“在外面都不敢让人知道咱家还好这口儿,也就在你这里才放松些。”“你呀”吴有为摇了摇头:“不至于那么谨慎吧”“不谨慎不行啊”尚铭摇头晃脑:“当年王振爱显摆,满朝皆知,闹的也先远在千里之外都听说了,结果他就揣摩出了王振的脾气,猜出他必定会带着皇爷回家乡走一遭,愣是在土木堡那里设伏哎,说这个干什么总之,小心无大错。”正文468成化十五年吴有为无法理解他们这种心态,便抛开不提了,迎尚铭进了书房,俩人一如多年的老友一般,坐在一起,喝茶,吃点心,顺便聊天。吴有为就问了,以后太子登基,东宫的那些内监是不是都会跟着升迁“那是肯定的呀”尚铭道:“东宫的内监都是皇贵妃亲自挑选的聪明伶俐之人,且都不是那奸诈狡猾的,不然皇贵妃也不会放他们在皇太子身边。”吴有为愣了愣,才想起来,皇贵妃是万贞儿。前世,万贞儿死后才被谥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但是现在,她已经是皇贵妃了。只是因为没到吉日,只是册封,尚未举行大典。如果不出意外,将来小太子登基称帝,她便会犹如周太后一般,被尊为圣母皇太后,王皇后便是母后皇太后。既然人是皇贵妃挑选的,那肯定没问题,就凭万贞儿这么多年在后宫屹立不倒,还能步步的升迁至皇贵妃的位分,她就不是个脑袋缺根弦的女人。话说吴有为还不太记得皇贵妃万贞儿长什么样呢。那次因为带着太子公主出宫玩,回来后被召见,急色匆匆,他光顾着低头了,因为那时候不止万贞儿,还有好多嫔妃都在场,虽然他并不在意男女之别,但是那么多别人的老婆都在的情况下,他莫名其妙的就不太想抬头。宪宗皇帝的各种小老婆什么的他很别扭啊所以没抬头看,到现在还不知道万贞儿长什么样呢“那些小太监也有人教导,翰林院的翰林们轮流教导他们读书识字,太子平时上课,他们也有偷听。”尚铭道:“他们以后会是小太子的内助。”吴有为点了点头:“那就一起教”“怎么可能呢”尚铭白了他一眼:“您教导给太子的,怎么还能教给他身边的人都学一样的不太好。”吴有为愣了愣:“一样的,一样的,那个什么,帝王之术啊,自然是皇上亲自教导太子殿下,我一个大臣,怎么可能会帝王之术”尚铭也被吴有为这么大方的话给说愣住了:“你可真敢张嘴。”腊月杀年猪,一般都是百姓家,但是吴有为这不是请尚铭来吃杀猪菜么,所以家里真的杀了一头猪,大肥猪。做的全猪宴,万通回来后,陆续的有人上门,李青夫妻俩、万鑫鹏夫妻俩等等,反正都是真正的亲戚都来了,热热闹闹的,众人也认识尚铭,喊他“尚兄”的,叫他“尚老爷”的,反正不当他是外人,女人们去厨房上菜的时候,就让他们几个老爷们儿看孩子。尚铭被好几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头淹没在了炕上,吴有为十分无良的爆笑出声,就是不上去帮忙。可怜尚铭堂堂东厂厂督,被几个小鬼头压在炕上,在身上爬来爬去,都是三四岁的小奶娃娃,他是不敢扒拉也不敢哼,只好躺在炕上当自己是炕被了,还有小鬼将口水都留在了他衣袍上。吃饭的时候,尚铭看着吴有为,恶狠狠的啃着一块脊椎骨:“你这个没良心的”眼神幽怨,口气哀怨。吴有为乐呵呵的吃着他喜欢的灌肉肠:“这不是给你一个亲近天真的机会么。”“啊呸”尚铭才不领情:“咱家领养了那么多孩子,不缺天真。”尚铭之所以接管了东厂之后,名声竟然还挺好,除却他为人正直外,再一个就是他自己收养了许多孩子。这些孩子有的长大了,他就让人教给他们一技之长,然后给他们成家立业,那些孩子都知道尚铭是没有后代的,对他都很孝顺,尚铭并没有让他们进入东厂当番子,他们要么做百姓,要么参军去戍边,就是没有进锦衣卫和东厂的,因为要避嫌。且尚铭能给他们找到祖籍的都给他们找了祖籍,日后就算自己不能科举,孩子也可以啊。有两个还很有出息,果然考中了举人,尚铭积极地给他们准备会试。打算下次会试,让他们参加,并且平时都将他们送去陶文书院读书。最近正在考虑给他们相看人家,中举之后再看,就不太好找了。门第高了不合适,门第低了影响前程。“你还在养孩子”万通对尚铭的这种坚持很是惊讶。他以为尚铭只是做个样子,就算是领养,隔三差五领养几个就行了吧“嗯,每年都有一些。”尚铭啃完一个肉骨头:“咱家就当行善积德了。”所以他虽然当了东厂厂公却也受到许多人的尊重,因为他这些年收养的孤儿不计其数。多到他自己都不记得了,但是派人照顾他们,教导他们,还挺有成就感。也有孩子成家立业了,生了孩子,那小孩儿还喊他“爷爷”呢,也算是享受了儿孙绕膝的快乐。而养育大的女儿们,他也都给预备百八十两的银子的嫁妆嫁人,而且嫁的最多的是边境戍边的军户们。因为那边男多女少光棍多啊也有养子和养女看对眼的,他也成全他们。所以尽管他大权在握,皇爷却对他很是喜欢,因为他是一个有善心的太监。“咱家当年多亏了你呀”尚铭举起酒杯:“来,喝一杯。”说起来,他们认识十年有余,却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虽然有合作,却不是为自己谋利。吃过了饭,送了尚铭出门,看着他上了轿子走没影了才回去。腊八过后便开始预备年了。是年,安南、乌斯藏、撒马儿罕、满都鲁、加思兰、哈密卫、吐鲁番、暹罗、琉球、苏禄、真腊以及日本,纷纷入贡。宪宗皇帝看到进贡的名单,还愣了愣:“怎么都来了”往年最多七八个,这次却有十几个之多,南边的,北边的,都来了,这是什么意思“听说,汪公公在南边战功赫赫。”万通忍笑道:“张仑也是个愣头青。”俩人天不怕地不怕,把周围的几个小国全都给镇住了。而且汪直是个太监,特别羡慕郑和,每天都想着如何扬威海外,看那些小国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尤其是安南,黎氏几乎年年朝贡,就是怕给汪直借口,张仑每次带兵,都要围着安南转好几圈。占城可以成为大明的属地,安南也可以啊吓得黎氏一族怕得要死,每年都绞尽脑汁的朝贡,再也不敢糊弄。虽然大明太祖有遗训,有十五个不征之国,但是,占城可是主动奉给大明的,不是大明征伐,乃是因为旁国的关系。所以严格论起来,并不违背祖制。晚上吴有为听说了,便问万通:“记得太祖有十五不征之国,可有这些在内”万通想了想,跟他说了十五不征之国。这十五个属国,分别是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南部,后被安南逼的灭国,却有后裔将地方献给了大明、苏门答剌今苏门答腊岛八昔、西洋国今科罗曼德尔海岸、爪洼国今爪哇岛、湓亨国今马来半岛、白花国今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三弗齐国今苏门答腊岛巨港、渤泥国文菜。吴有为在海图上画出来,发现这几个地方都是好地方啊1不过,这十五个地都梃小的就是了,怪不得大明当时看不上眼呢。可是放在后世,那些地方都是福地,尤其是他们就在南边,是大明的国门之地,如果他们都能归大明所有,那大明可发了。此次有这么多属国来朝贺,也是成化朝头一次了。天南海北的人聚到一起,京中十分热闹,宪宗皇帝去年让人修缮了鸿胪寺的待客之处,安装上了玻璃窗,这下子,让好多来使惊讶,大明太有钱了曰本国使臣这次是跟着大明派遣到日本的使臣一同行动,不然恐怕都走不出日本国境,因为他们遍地的大名真的将天皇架空了。派遣的使臣回京之后,休息了三天,便入宫觐见了。“日本国王这次派来的使臣,是他的儿子胜仁太子。”使臣叹了口气:“日本国的形式太混乱了,王室一点权利都没有。”曰本的情况复杂,使臣用了很长时间都没能捋顺他们的情况,很多人的关系都让使臣头疼。他们那里竟然时兴的是以下克上的政策这岂不是要造反吗还有什么“半将军”,什么“大名h,个个手握重兵架空了日本国王,日本国王握着他的手哭了好几天,差点哭瞎了眼睛。堂堂男子汉,一国之主,竟然被一个妇人给辖制,真是让使臣无法理解,还说什么”生于父亲“但是”忠于母亲“文化差异太大,不太好沟通,索性他有个好太子。这位太子来之前,日本国主预备了好久,才掏出足够的礼物和能够供太子来往大明一趟的银钱。宪宗皇帝听的都傻眼了:“那么穷”“臣去的时候,日本国主以贩卖诗画和扇面为生。”使臣低头:“各地税收根本没人送往他那里,都是交给各地大名。”宪宗皇帝想了想:“来人,将内阁叫来”怀恩太监赶紧让人去请几位阁臣前来议事。尽管过年了,但是遇到大事,阁臣们还是要随叫随到。万通也被宪宗皇帝叫了过来,他只管听,不说话。吴有为闲来无事,就在家看家里人准备过年的东西。十五年春正月丁卯,大祀天地于南郊。漫天的烟火,以及孩子们的笑声中,又是一年过去了。因为他们在京中,过年的繁文缛节不胜枚举,不过也是趁机联络感情的时候,走年礼可是热闹了。只是新年大朝会的时候,出了点意外。这本来挺高兴的新春大宴,好多来使都在进献贡品,可能是真的被吓到了,这些使臣进献的礼物都很符合宪宗皇帝的心意,例如满都鲁送来的战马一千匹;加思兰送了八百匹。加思兰的使臣脸色不好看了。例如撒马尔罕送来的宝石和香料。乌斯藏进献的一千斤的牦牛肉干。南边送的基本是珍珠和香料、金子、银子。北边送来的都是战马居多,以及一些他们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