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白云深处有为家> 分节阅读 38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85(1 / 1)

d笔墨形成的奏折,上百本,宪宗皇帝“不得不”召见胜仁太子。吴有为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反正等他想起这位胜仁太子的时候,他已经随着日本使节团,被大明的水军护送“回”日本国了。正月里事情多,各种热闹过后,便是二月二,一旦“龙抬头”的日子过了,便要正式过日子了,不能再愉快的玩耍了。二月甲寅,诏修开国勋臣墓,无后者置守冢一人,这一人基本上就是伤残士兵来担任了,每年有三十两银子的工钱,以及一百斤大米、二百斤白面、五十斤盐巴、三十斤白糖的补助,这笔钱,是户部另立张目付给;另有十匹细棉布,这个就是宪宗皇帝的私库付给了。这样也能安置一些伤残士兵。军中更多人心向朝廷靠拢了。吴有为继续给小太子当家庭教师,不过宪宗皇帝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每逢大朝会的时候,非要小太子出席,他作为东宫讲师,也得跟着去。可是他讨厌上朝“为什么”小太子不解了:“品级不过四品的还没资格上朝呢”按照规定,普通朝会是四品包括从四品以及以上品级的官员可以参加,毕竟皇帝就一个人,精力有限,处理事情的团队人数也有限,人不可能是个官员就有资格上朝。大朝会则不同,从五品和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参加。不要觉得两个品级的跨度不高,文武加起来也不少呢于是吴有为身为左春坊大学士,就这么被“迫”每次大朝会都要去,其实他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他喜欢教书育人,拿着高工资,还能教训未来的皇帝,多舒坦可早朝他是真心不喜欢啊“起那么早,殿下啊,你不觉得,人生最美好的享受,便是睡个懒觉么”吴有为问小太子:“睡觉睡到自然醒。”“想啊”小太子也一手拄着下巴道:“可是,您不是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讷吗”“对呀”吴有为伸手摸了摸小太子的头:“今天臣就再教给殿下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不过据说这是万历年间的成书,现在他不知道会不会有人知道这个句子。“嗯”小太子瞪大了眼睛。吴有为一笑,给他讲了这句话的意思。不过小太子的注意力却关注在了黄金上:“听说南边有很多金矿”“不是听说,是真的有许多金矿。”吴有为道:“其实不止是金矿。”因为还有银矿和铜矿、铁矿等等。海岛上的矿产很丰富,大明现在越多的目光放在了南边的海上。“那日本呢”小太子道:“听说日本国主过的特别不好。”吴有为想了想,便跟他说了日本国现在的国情,以及日本国有许多丰富的银矿。殊不知,宪宗皇帝当时就站在书房门口,脚下跪了一地伺候的宫女太监们,却没人敢喘一声大气。吴有为说了日本国的一些情况之后,便对小太子道:“殿下,日本国人狼子野心,他们自己国内乱,却不平息,反而让他们那些什么大名的手下和一些战败的武士、浪人乘舟过海,来到我大明烧杀抢掠,我大明乃是宗主国啊不是他们的后院粮仓”小太子也十分气愤:“日本国还敢号称天皇”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吴有为是因为从后世而来,骨子里就对侵华战争记忆深刻,甚至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醒自己,他在后世从来不用日本的产品。而小太子却觉得,从名号上就能看出来,日本国主对大明皇帝一点尊重都没有,他已经记事了,日本国也就这两年听说过,但是他却从小就知道安南,因为安南每年都进贡香料,他屋里入睡的时候点燃的安息香,便是安南入贡而来。可是日本国他真的没什么印象。但是自从小舅舅去了南边后,就总是听到“倭寇”这个词儿。“日本国乱就乱吧,但是不该连累我大明海疆。”吴有为眯起眼睛:“其实,如果我大明能占了日本才好,那地方生产白银啊”其实这个时候的明朝,继续发展下去的话,不出百年,距资本主义已不遥远。因为当时大明铁的产量是整个欧洲的总和,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因为贸易流向大明,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60°。以上,而所谓的乾隆盛世时,产量只占全世界的6。难怪明朝传教士利玛窦中国札记这样记载中国:“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h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则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军队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而大明,是所有朝代里,慈善机构最为完善的一个皇朝。明朝时的中国,有些象后世的日本,自已能发明的就自已发明,发明不了的就花大价钱买来外国货后研究仿造。就像是此时大明京城的“神机营”,每一营5000人,用霹雳炮3600杆、大连珠炮200杆、手把铳400杆,这是最接近现代化的军队装备加上配备的手雷、地雷、手榴弹等等,以及山地炮,还有改良版的更轻便、射程更远的被命名为“成化炮”的中兴重炮。尽管大明的发展看似很好,可是后来的经济、文化上的先进,和政治、军事上腐败的不可调和,让大明走到了末路,一种更为落后的文化入主了相对文明的中原大地,时光仿佛奇迹般地倒流了,科学家们绝迹,先进的火器被埋葬在了历史的长河里。火枪被斥为“奇技淫巧”予以废除,“雅克萨战争”中,清军缴获的扳机击发式火绳枪,康熙仅留下二支自己把玩,命令清军禁止使用此种新式火枪,理由是“不得中断前人所授的弓箭长矛”。这种掩耳盗铃的举动,却被后世称为“千古一帝”到鸦片战争时,手持大刀长矛的清兵对火器已经彻底陌生了,居然视之为邪物,以为用狗血就可以破之。何其愚昧而当时晚明社会的白银主要来自日本和南美洲。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有一幅名为倭国造银钱图的插图,讲琉球诸国制造银币的工艺。而实际上,在宋应星所处的时代,人们接触到的外国银钱,除来自日本、琉球的白银外,更多的是源自秘鲁和墨西哥的白银。十五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欧的白银产量急剧增加。在1460年到1530年间,在今天德国东部的萨克森、捷克中西部的波希米亚、匈牙利、奥地利的提洛尔等地,白银的产出上升了大约百分之五百,每年约九十吨。日本的白银开采量在16世纪后期迅速增长。据估计,从1560年到1600年间,日本每年出口的白银约三万三千七百五十公斤到四万八千七百五十公斤。由于可以获得百分之百到百分之二百的利润,大量的中国和日本商人以及葡萄牙人,通过澳门和长崎之间的航道,把日本的白银带到了中国。美洲的白银是在16世纪40年代发现的。1545年,西班牙人在上秘鲁今玻利维亚的波多西发现了非常丰富的银矿。1548年,西班牙人又在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发现了银矿。1570年以后,这些新大陆开采的白银,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国际流通领域。现在是1479年,他们还没落后多少,大明还有机会。小太子听说日本有那么多的锒子待开采,眼睛亮的跟星星一样了:“真的吗先生,真的有那么多”“真的”吴有为点头:“只是他们自己不知道罢了。”日本现在自己人打的一团乱麻了,哪儿还有时间去想怎么开采白银不然他们也不会漂洋过海来大明抢劫了,直接拿钱来大明买东西,大明巴不得呢而门外的宪宗皇帝也跟他儿子一样两眼放光日本国有银矿,而且储存量还不少不用说了,肯定是吴有为那些神秘师父们游走天下的时候发现的,大明并不是没人去日本,做生意的,出游的都有一些。只是日本太乱了,且民风也不好,他们去看了看也就回来了,并没将那个蕞尔小国放在眼里。随后吴有为又道:“幸好当今皇上圣明,您的父皇很有眼光,派兵靖海,端了好多海盗窝,但是却没发现倭寇的。”吴有为又将宪宗皇帝夸奖了一顿,所谓“要知心腹事,但听背后言。”吴有为不知道伺候的人里头有没有宪宗皇帝的探子,或者说,都是宪宗皇帝的眼线。所以他每次说一些敏感话题的时候,便会习惯性的扯上宪宗皇帝,扯虎皮拉大旗嘛,他用的很顺手,夸奖宪宗皇帝,增强学生对自己父亲的崇拜,一个崇拜自己的父亲的儿子,是很正常的,看不起自己父亲的儿子,才不正常呢尤其是太子这个职业,更要“孝顺”了。果然,小太子对自己的父皇越来越崇拜了:“孤也觉得父皇很有眼光。”吴有为将宪宗皇帝夸成了一朵花儿似的,简直就是“千古名君”了。宪宗皇帝一直站着听了一节课的时间,也就是一个时辰,吴有为也说的口干舌燥,小太子兴奋的也舌燥口干了。宪宗皇帝听他们说完了,小声吩咐怀恩太监:“告诉他们,不许说今日朕来过的事情。”“是,皇爷。”怀恩太假最拿手的就是这种事情了,嘴紧啊嘴巴没有把门的内侍,是混不到贵人身边的。不过,宪宗皇帝回到御书房的时候,心情大好,不仅是知道了日本国有白银的事情,还有儿子和臣子对自己的态度。朕也是个明君呢于是当了明君的宪宗皇帝,赏赐东宫绫罗绸缎百匹,赏赐的理由是太子殿下至纯至孝。这是对一个储君非常高的褒奖了。还有就是赏赐了左春坊大学士吴有为御用文房四宝一套,御制大诰一本,授从四品朝列大夫。这是个文散阶官职,但是却是从四品官职。吴有为接了圣旨后莫名其妙,他干什么了谁管他干了什么升官发财就行了,家里人都很高兴,亲朋好友都派人给他贺喜,不过因为现在是春天,正是农忙的时候,就没庆贺。反倒是三月清明节的时候,吴有为开祠堂祭祖,告诉自己那便宜爹娘,自己又升官了。夏四月丙午,免南畿被灾税粮。壬子,下驸马都尉马诚于锦衣卫狱。正文471教育的重要“怎么被抓了”吴有为是在吃晚饭的时候,听万通说的,今天万通一天都在忙这件事情。“自己作死。”万通实在是无语了。原来马诚家因为他,丟了大人了,不过宜兴长公主还是给了他机会,结果这位死性不改,在消停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没事了,便故态复萌。这次他比较惨,正赶上徽王进京。徽王是听说了妹子的事情,给宪宗皇帝上了奏折,想回京一趟,一个是拜见皇上,一个是见见太后,顺便看看妹子。其实简王也来了奏折,他也担心大姐重庆长公主,虽然因为大哥是皇帝,他没必要担心,但是他觉得,趁机回来看看母后也不错。宪宗皇帝都同意了,只不过藩王无故不得离开封地,而且进京的话,必须要一个一个来,这个从京中回封地,那个才能离开封地往京中来。所以宪宗皇帝就先让徽王过来了,等简王过来得时候,正好是夏天六七月份,可以赶上大公主的及笄礼。于是,徽王就在年后开始准备,出了正月就动身过来了。然后徽王轻车简从,在京郊的时候,看驿站外挺热闹的,就换了便服,带着人出去逛一逛乡野集市,结果就看到了马诚驸马,他当时正搂着一个长相艳丽的女人,在一个临街的首饰铺子里,买了个金簪,金簪是梅花样式的,五个花瓣镶嵌了比较薄的红宝石,样式好看,主要是那红色很正。马诚驸马还给那女人戴在头上,那女人身边跟着的丫鬟还管那女人叫“夫人”这明明是正室才有的待遇,那正红色,是正室的颜色在徽王府里,只有他的王妃身上能见到正红色,其他的妾室,他是不许她们穿红的,连品红、妃红都不许,只能穿粉红、绯红。当时徽王就生气了,派人直接将马诚驸马揍了一顿,那个女人也被徽王一气之下卖去了青楼楚馆,结果到了地方才知道,这女的还是个什么花魁只是被马诚驸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