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在外面,一会儿还当监考老师呢”太子殿下问他:“你在这里上学”“是啊”小明德道:“我是我们班的班长”“班长是什么”可怜太子殿下的班级就一个人,他是班长也是学生。根本不知道“班长”是干什么的小明德就对他说了班长的作用,他们还有学习委员,以及值日表,课程表等等。太子殿下看着什么都新鲜,原来正常人家的孩子,是这么上学的又想到了自己的慈庆宫,那里就他一个,连他亲弟弟都不能跟着他起上学。才十岁的太子殿下忽然感觉到了孤单。或许,这就是父皇说过的“高处不胜寒”吗可惜,没有多少时间给太子殿下自怨自艾,考卷发下来了。考试很严格,相互都不许说话,但是这些题目太子殿下有的会,有的不会,尤其是一些比较偏僻的题目。例如:如果你被拐卖了,要怎么办太子殿下从来没考虑过这些他堂堂大明的储君,会被人拐卖例如:有人欺负了你,打了你骂了你,你要怎么办太子殿下长这么大,连他父皇都没骂过他还有各种算术题、自然题目等等。吴有为就跟着监考老师一样,在课堂里走来走去。学生们奋笔疾书,太子殿下也同样如此,他还没感受过这种考试的气氛。吴有为看到这样的太子殿下很是欣慰,一个人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人是群居动物,只有融入人群,才能取长补短。也只有融入人群,太子殿下才能逐渐成长,以后方可面对朝臣,甚至是外邦使臣。考完试,太子殿卜莞然连前二都没进去他得了个第五第一是小明德。“我错了几个问题”太子殿下倒是没争强好胜,而是直接就问了自己错在哪里。“答题错了。”吴有为指着一个答案:“你被人拐卖了就报官,谁给你报官呢”太子殿下语塞:“内侍们”“内侍们肯定都不在的,在的话,怎么可能让你被拐卖”吴有为道:“没人帮你的情况下,你只能自力更生。”太子殿下想了想:“我可以趁机逃跑。”吴有为摇头:“也不对。”“那我可以看看别人的答案吗”太子殿下好奇了,不知道别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吴有为就将小明德的答案给了他。结果小明德上面的答案竟然有四五种之多每一种都很匪夷所思第一种竟然是如果有别的孩子也被拐卖的话,他们要趁机联合起来,一起逃跑,然后去衙门报官第二种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更好,在京城肯定不行,本地的孩子是会被卖往外地的,孩子人小走不了太远的路,只能坐车,马车、牛车甚至是驴车都不会走的很快,他可以趁机逃跑。第三种是给绑匪人贩子下药,因为这些孩子的荷包里都有防身用的辣椒面儿、胡椒面儿、石灰粉、巴豆粉等等。第四种。第五种。太子殿下看的目瞪口呆他从来没想过还有这种操作还有就是他的数学竟然也输了。他只是中规中矩的写了一种破题的方式,而小明德和第二名却写了三种;第三第四写了两种。太子殿下不得不服。“你第一次考试,就能考中第五名,已经很不错了。”吴有为赞赏的道:“以前他们入学考试,还不如你呢。”太子殿下笑了笑:“那也才是第五名。”“你是太子,东宫的储君,以后的皇帝,只要明白这些道理就可以了,不需要死记硬背,那些反正你也用不到。”吴有为道:“不过殿下能如此宠辱不惊,很不错。”如果太过争强好胜,他还得继续教这孩子,恐怕要加重“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了。太子殿下笑了,这次是彻底的放下了心里的那点点不舒服,是啊他是太子,将来的天子,怎么可能跟一般人一样他只要有识人之明就行了。考过了试,吴有为带太子殿下在陶文书院吃了一顿饭。吃的是食堂。陶文书院的食堂也是一绝,一般书院都很清苦,但是吴有为不一样,他规定陶文书院的食堂必须要有肉有菜,给学生们吃饱不算,还要吃好。毕竟孩子们是长身体的时候,脑力劳动者更要有个好身体才行,可不能跟时下的学子们似的,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那是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他们不要当书生,他们是学生。所以他们不止要学习,还要练武,有雇佣专门的习武教头。食堂也是分餐制,托盘一给太子殿下,他就笑了:“这跟修路用餐的托盘差不多。”只不过那个大一些,这个小一点。“一样的,就是大小不同。”吴有为跟他一起排队领餐。今日的是韭菜炒鸡蛋和蘑菇炖小鸡,大骨头汤以及香油咸菜丝。主食是葱香花卷和红糖馒头。太子殿下选的葱香花卷,吴有为看了看:“怎么不吃红糖馒头”“母母亲说,红糖是女人吃的东西。”太子殿下红了红脸蛋儿。吴有为:“”太子殿下,你这么说的话,让我怎么办他悄悄的收回了往红糖馒头那里伸的手,改拿了葱香花卷。小明德倒是自由自在的拿了红糖馒头,坐在他们对面大快朵颐。吃过了午饭,中午在宿舍里谁的午觉,陶文书院下午放假,吴有为干脆将小明德带着:“跟爹一起回京城那边的宅子吧,反正放了好几天假呢。”“好啊”小明德也想爹爹了,就让人回家说了一声,自己跟着他爹走了。正好,太子殿下一个人怪孤单的,小明德比他大,又不知道他的身份,一路上俩人还挺聊得来,虽然有点童言稚语,却偏偏都装作小大人似的,看的吴有为很想乐。不过没敢,因为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尊心,如果你现在嘲笑他们的话,他们会伤心难过的。一路回到了京城,吴有为顺路,先将小明德放在了家里,然后送太子殿下回宫。这是太子殿下长这么大,第一次离开京城去了京郊,也算是一种历练了。回去后,太子殿下兴冲冲的跑去找了他父皇,不知道跟皇上说了什么,反正等吴有为跟儿子亲热够了,再次上班的时候,就接到了皇帝陛下的召见,然后他就被告知:凡六岁以上的皇子,以后都去陶文书院上课“不是,皇上啊,陶文书院是在京郊”吴有为赶紧说明:“还有啊,陶文书院的些规矩。”“朕知道。”宪宗皇帝一挥手:“朕的那些孩子都是隐姓埋名去的陶文书院,放心,他们是去上学不是去当皇子,在宫里当皇子就够了。”吴有为真心不想把那么一大堆麻烦弄到自己的书院里去:“而且那里不让带人伺候,什么都要自己来。”皇子们在宫里,一个人配备起码三十个太监,二十个宫女,五到十位的奶妈,他们能自己伺候自己吗“这些不用卿担心,朕会安排好的”宪宗皇帝仿佛很是认真的道:“只盼望卿的书院,能将皇子们教导好。”吴有为看出宪宗皇帝这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了。反对也没用,于是想了想:“事先说好啊皇上,要是皇子们吃不了苦头。”“那就让他们变得吃了苦头。”宪宗皇帝道:“朕不希望我朱家的子孙一代不如一代。”“那好吧”吴有为抹了把脸:“口说无凭,立字为据”这回轮到宪宗皇帝目瞪口呆了:“啊”吴有为到底是从宪宗皇帝那里磨来了授权书,授予陶文书院教育皇子们,但是一,不可体罚;二,不可辱骂;三,不能敷衍了事。其余的,随便其实都是废话,谁能体罚皇子们谁又敢骂他们吴有为也只想要个安心而已。带着这封手谕,他出了宫,直奔陶文书院。同时,顶替吴有为给皇太子上课的是李东阳。因为还不知道吴有为都教了太子殿下什么东西,李东阳这第一课,只是跟太子殿下聊了聊,试探了一下太子殿下的水平,感觉还行,比他以为的好多了。而第二课是刘大夏给他上的,刘大夏给太子殿下讲解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兵书,孙子兵法这个东西,吴有为可真没教过他。“吴大学士没有教导过您么”刘大夏以为吴有为就算是没讲过,也该提过吧“先生说,术业有专攻,他不是武将,无法为孤讲解关于兵事上的东西,所以只教导过孤一些书名,让孤定性之后,再由适合的先生,例如您来教导。”太子殿下道:“先生还说,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但是不可真的穷兵黩武,也不能太软弱了让人欺负。”刘大夏听了哈哈大笑:“不错,殿下,我大明兵强马壮,不可让其他人小觑。”接着,刘大夏便开始给太子殿下上课了。吴有为一直在陶文书院待着,三日之后,皇子们入学。虽然现在入学有点不伦不类了,但是这么多的学生一起来,也能说得过去,只说家里有事情,耽误了入学时间,这次临时加塞进来。领头的自然是二皇子。这是吴有为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这位后世的弘治皇帝。小孩子一个,不过彬彬有礼,大概是身体不太好的缘故,他很安静,倒是五皇子,六岁的年纪,可有活力了。吴有为没出面,只是接待了他们之后,让他们自己跟着教导主任进了陶文书院。他是左春坊大学士,不方便教导诸位皇子,但是可以安排他们一下,虽然说一视同仁,但是偶尔也要给点优待,例如,这次来了六位皇子,他们单独占据一间宿舍一个宿舍住八个人,他们六个人住一间,已经很照顾了。吴有为绝对不会说,是怕他们欺负别的同学。还单独找了小明德,跟他说:“这些都是黄小哥哥的弟弟们,你多照顾点。”身为吴有为的儿子,小明德在学院里也是个小大人呢。“放心吧爹交给我了”小明德拍着小胸脯道:“一定让他们规规矩矩的上学。”吴有为:“”突然有点不放心了怎么办478太子殿下掉牙了吴有为是在浓浓的担心之中离开的陶文书院。皇子们进了书院就是普通的学生,穿院服,自己打理自己的生活,当然,介于他们还小的缘故,他们上的都是小班,自然有帮助他们生活的阿姨照顾,只是只能帮他们个大概,自己带着的小手绢要自己洗,袜子和头带也是如此,大件的衣服,着急穿的可以请阿姨去清洗,不着急的就要他们带回去自己找人清洗。吃饭是大锅饭,没有所谓的“下毒”一说。因为人太多了,排队是随机的,饭盘也是随机发放,且不跟放饭的在一起。再有就是小班的都是小孩儿,没有超过八岁的,好管理啊只有超过十岁的才能上中班,超过十三四岁的是大班,然后探讨一番,他们是学文啊还是练武或者是学手艺当然,皇子们是不需要学手艺的,他们也并不需要学武,可能只能学文。这一点,并不用吴有为操心,反正是皇帝的儿子。他回了京城,进了慈庆宫,得到了太子殿下新的课程表。这个课程表因为有了别人的加入,吴有为每旬只需要为太子殿下讲三堂课就行了,而且还都是下午的时间。“这个好这个好”吴有为拿到课程表,简直太高兴了。这两年他过的苦啊虽然说上课的时间已经调整了,但是不代表他就可以睡懒觉。每次他都是踩着上课点儿来的,东宫里头只有一个学生不说,还特么的是皇太子,他就算是想偷懒也怕人家父母知道。毕竟那里是东宫,宪宗皇帝不管多忙,每日都会问一遍东宫的情况。何况教导一个储君是很费心费力的,吴有为简直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皇太子教导的好,自己却累坏了。不单单是身体累,心里也累。现在好了,有人帮忙分担这种累了。他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