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节阅读 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4(1 / 1)

d魏是从战场上出来的人,也不矫情。“等我把这里改成练功房,你们俩就可以在这里切磋了。”三间房间打通,算起来有七八十个平方,拿来当练功房的话的确很痛快。“这一块加高半米为坐台,中间放张矮桌,放点点心。”“倒像是享受的。”端礼点点头。“不管干什么,首先得保护好身体的健康。上辈子他没有做到,心郁积成病加上慢性中毒,这辈子不会了。晚膳前,李修回来了,阴沉着脸,看上去心情不好。李修长相刚硬,这样的神情让人觉得有些压抑。“老爷,你这是怎么了今日兵部有人让你气受了”杨氏让孩子们坐下。李修想摇头,但还是点头了,自家夫人是个聪明的人,他不奉行朝堂之事不告内这套,于是把今日早朝的事情说了出来:“吕桦欺人太甚。”“这好端端的,李家和吕家并无计较的地方啊。”杨氏不解。“吕家是宇文霆一系的,吕秀文是静王伴读。吕桦突然在朝堂上这般说话,便是有人指使,父亲,是那宇文霆吗”李墨染出声问。李修沉默了一会儿:“宇文霆贵为左相,也太小性子了。就因为墨染昨天的那番话,计较的要算计到我李家的头上了。我李家不管是静王还是太子,都不沾边,他宇文霆紧张什么”“父亲,我昨日说了什么”李墨染假装不知。“没什么,我儿切记,以后在学堂里,于朝廷有关的事情,莫要再开口,必要时候,当个一问三不知便也是了。”李修不想打击孩子,也不想这么快让孩子觉得前路茫茫。“是,孩儿记下了。父亲,吕家可还有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嫡二子”李墨染又问。“这”李修不清楚。“有,长你一岁。”杨氏对这些清楚。“父亲,皇上不是说还有两个名额暂定吗我李家的男儿不怕死,父亲明日帮孩儿毛遂自荐,便也把吕家的嫡二子也荐上去。好让他知道,算计别人家的孩子,总也要为自己的孩子积德。”李墨染脆嫩的嗓音中,带着让人肃然的冷意。李修沉思着:“这样一来岂不是和吕家彻底闹开了”“父亲怕什么吕桦朝堂上直接打李家的脸,难道就给父亲面子了还是父亲觉得,李家和吕家还能称兄道弟”李墨染反问。“自然不可能。老子还没死,他倒是算计起老子的儿子了。”李修这句话愤怒极了。李墨染一愣,上辈子的时候,李修待自己也是真心的好,就像现在这般,只是什么时候,这种好变了。李墨染一直想不明白。是从大姐姐嫁给静王开始吗大姐姐年长静王一岁,却嫁给了静王,后来静王又跟谢安杰参合在一起,如今想来,也许事情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父亲,李家和吕家决裂,也就意味着李家和宇文霆决裂,和宇文霆决裂,就意味着不会站到静王那边,反之就是成为太子的支持者。”李墨染又从善如流的说了这么一句。这层的关系李修当然也想过,他只是诧异于自己才四岁的儿子竟然会把事情看的那么清楚。“这些个关系,你是怎么知道”李修问。“孩儿在端府念书的时候,有时陈世庆陈爷爷会过来,他们以为孩儿小,会常在孩儿面前提起。”李墨染回答。“这么说,右相和端太傅是和太子站一边了平日里倒是没看出来。”李修蹙眉。“这个孩儿不知,但父亲,宇文家有皇贵妃,涉及到后宫,而且宇文姓也可大做文章。太子这边林家功高震主也是不假,平日右相和端太傅从没看出是不是站在太子那边,但也许暗地里是如此,父亲想想,朝堂时,可曾听见右相说过太子或者林家的半句不是而且右相年纪大了,不出两年端太傅便会来到前堂,到时顶替右相位置的又会是谁左右两相,岂容二虎”“这个”李修心里骇浪滔天,没想到一个四岁的孩子,竟看得如此清楚,或者说,真如墨染所言,端太傅和右相在他面前提了此事如果右相和端太傅站在太子那边“父亲,孩儿觉得,父亲在朝廷的时候,不用站到静王和太子那边,而今跟着右相站边,等太傅来到前堂,再跟太傅站边就是了。孩儿是太傅的学生,父亲跟太傅站边,也是情理之中。”“好一个明哲保身,我儿聪明,就这么定了。”李修高兴,马上命人加酒加菜。“咱跟吕家斗,不跟静王斗,必要时顺宇文霆几句话,却缠着吕家不放。我儿认为如何”这不是塞的宇文霆和吕桦的心吗李墨染笑:“父亲高见。”翌日早朝。“相爷看起来精神不错。”李修眉开眼笑的跟宇文霆打招呼。“”宇文霆心里o,但面上笑着回应,“国公昨晚睡的也很好啊。”李修又看到吕秀文走来:“吕大人早上好。”李修这话一出,别说宇文霆吕秀文,附近听到他打招呼的所有官员,全都傻眼了。有官员心想,难道是安国公怕左相和吕大人联手,所以讨好了“李大人早上好。”宇文霆和吕秀文当下,也是这么认为的。“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皇上,微臣有事启奏。”李修出列。“李爱卿何事启奏”“微臣昨晚回家想了一个晚上,虽墨染年纪小,但贵为大召国子民,在国家有需要之际,且不能以年小推卸责任,所以,微臣毛遂自荐,明年春猎算上我儿一份。”第46章 设计成功李修此言一出,整个朝堂鸦雀无声,就连文孝帝亦然,他看中李墨染的聪慧,可从没想过要他去冒险,作为国家未来要栽培的对象,文孝帝也不舍得放弃墨染。李修敢听墨染的话自荐,也有原因,他仔细想过,皇上昨日定下的八名名单里有太子静王等人,如果当真有危险,虎毒不食子,皇上又怎么会让他们去冒险所以肯定不会有危险,既然如此,顺了他吕秀文的意,让墨染去争个脸也好。“李爱卿此言”文孝帝挺矛盾的,这件事昨日已经过了,李修此刻站出来,不是堵他的心吗“请皇上不必为难,为人臣子,自当替皇上分忧艰难,算上臣儿一名,还差一名,臣也替皇上想好了。”“哦爱卿想的是何人”朕一点都不为难,你不毛遂自荐,朕反而痛快。文孝帝有苦说不出,他堂堂一国之君都如此提人家的儿子着想了,这当爹的怎么就不为儿子着想呢“刑部尚书吕大人三子吕秀武,今年五岁,长我儿一岁,也能当此重任。”李修微笑,心里痛快。昨日吕桦塞他的心,今日轮到他塞吕桦的心了。“李修,你什么意思”吕桦怒了。顾不得在朝堂之上,一张脸沉的贴脸。今早李修跟他们打招呼,还以为是跟他们讨好,原来还有后招。吕桦有一女两子,长女和二三子年纪相差挺多,这二子和三子可是他好不容易盼来的。李修竟敢打他儿子的主意,他不会放过。“吕大人稍安勿躁,这是在朝堂之上,一切有皇上定夺。”御史台狄大人出列,狄儒之祖父。“况且,国公四公子李墨染才四岁,且有大义,吕大人家公子年长李公子一岁,也该有大无畏精神。”“狄大人大话说的好,而今这件事不是发生在狄大人的身上,当然不痛不痒,本官可是已经有一个儿子去了,再加一个,万一出什么事情,岂不是两个儿子”“吕大人好放肆。”狄大人哼了声,“下官虽然没有儿子去,但下官的孙子也去了。而且陛下英明,太子和静王也在其中,吕大人方才那番话,是什么意思”吕桦一惊,才想起这是在朝堂上,刚才紧急之下自己说了什么。“陛下恕罪,微绝无他意。为国效忠哪怕捐躯也是微臣的荣幸。”他当真是被李修气糊涂了,才说出那番话。“既然如此,那名次就这么定了,退朝。”文孝帝最讨厌这些人在崇政殿上吵架,一个个,都把他当什么了和事老吗“安国公,国公爷留步。”文孝帝身边的安公公前来传话,“皇上请国公爷御书房议事。”“谢公公。”“奴才不敢。”安公公在前面带路,“李公子聪慧可爱,是国公爷之福。”这位安公公,便是之前给李墨染去皇子学堂送点心的那位,也是皇上身边的贴身太监全衡的义子,全衡是忠于文孝帝的太监,掌管内侍省,可见这安公公的分量也有多重。而今安公公提起自己的儿子,李修心里也有几分明白,是咱们的皇上很看重自己的儿子了。“墨染年纪小不懂事,往后还忘安公公多多照拂。”李修话也说的好听,扯下腰间的玉佩,塞进安公公的手中。“不敢不敢。”安公公推辞了几下,又收下了。御书房。文孝帝已经换下龙袍,穿上常服在里面等着。见李修进来,就免去了他的礼:“坐。”“微臣不敢。”“让你坐,你就坐。”文孝帝这人,生性多疑是一点,但有些事情别人跟他客气他也是觉得那人虚伪,这性格非常的矛盾。“谢皇上。”李修不敢不从。“李爱卿,昨日你既已拒吕桦的提议,又为何过了一晚上旧事重提,朕昨日也说的明白,余下两人朕自有想法。别跟朕饶圈子,说什么为国效忠,朕不信这一套。”第47章 蠢二讽刺听着文孝帝的话,李修连大气也不敢喘。这偌大明亮的御书房,突然像极了天牢阴暗潮湿的死牢。眼前的帝皇,喜怒无常的脾性谁都知道,李修怕一句话没说好,引来了杀身之祸。但又忆起李墨染的话,不要跟太子和静王站边,要站左相杨世庆的边,也可以站端磊的边。可李修压根儿不知道,如果这个时候换了左相和端太傅,他们会怎么回答。想来,不管自己怎么回答,文孝帝都不会相信的,但如果是墨染童言无忌呢“回皇上,是墨染的意思。”汗水已经湿透了李修的里衣,他声音几乎要打颤,却还是强忍着坚定着回答。“哦”文孝帝眯起了眼,的确,李修歪打正着了。不管李修怎么回答,文孝帝都会怀疑有人在背后教唆他。但唯有李墨染这个四岁的孩子,文孝帝不会怀疑其另有目的。为何谁他妈会去怀疑一个四岁的孩子有心机啊他又不是吃饱了没事做跟一个四岁的孩子比心机。“小墨染是怎么说来着”文孝帝有兴趣了,抠指在书桌上敲着。“昨日微臣回去,心情欠佳,于是把吕尚书的事情告诉了夫人,墨染正靠在夫人的怀里吃东西,也把臣的话听了去。皇上有所不知,墨染这孩子早熟的紧,一听听吕尚书如此欺负他,他便闹了,他说只许吕尚书欺负他,就不许他欺负吕尚书的儿子吗于是便要微臣今早毛遂自荐。还说”李修欲言又止,一边观察文孝帝的神情,看帝皇没有发怒的意思,还成功勾齐了文孝帝的兴致。“还说什么来着”文孝帝急着想知道,那孩子太有趣。“还说既然太子和静王都参加,朝中大臣又有那么多公子参加,而且我国和北戎是友谊之邦,两国都是孩子比赛,春猎又怎么会有危险,如果以他这小小年纪能狩一头猎物给皇上,就更显大召国的国威了,就算输了,他这个年纪也不会丢脸。”语罢,李修耐心等文孝帝的反应。“说的好。”文孝帝拍案而起,“连一个四岁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瞧瞧满朝的文武大臣,一个一个以为朕会把他们的儿子送上刑场似得。”“皇上英明。”李修趁机道。“李修啊,你倒是生了个好儿子。”文孝帝又打量起李修,有些吃味。“就算墨染是微臣的好儿子,将来也是效皇上忠,皇上乃天子,百姓乃子民,皆是皇上的子。”李修趁机又道。以往李修不会拍马屁,碰到什么事情总是逃避,今日才入文孝帝的眼,他发现李修也挺能说话的。“你给朕传句话给小墨染,朕随了他的意,让吕桦的小儿子也去了春猎,他可要怎么感谢朕”“是,微臣遵命。”“下去吧。”“微臣告退。”待李修离开之后,文孝帝问全衡:“你怎么看李修这个人”“李家人丁单薄,虽一门功勋在身,但老国公、安国公皆是单传,到李小公子如今也是单传,老国公是先皇的侍读,平日里从不在其他官员中走动,李公子聪明伶俐,如果继承了国公的爵位,这老国公手中的兵马自然落到了小公子的手中,小公子得皇上知遇之恩,会死心塌地的对皇上忠心。”“全衡,你总能明白朕的想法。”“皇上谬赞。”“你想想,老国公年纪大了,朕如今不动他的兵马,等他将来归西之后,他的兵马落到了李修的手中,李修虽然是武将,但没有老国公带兵的才能,墨染这娃聪明,日后如果为我所用,建立起一支不输于内侍省的队伍,全衡以为如何”文孝帝问。“皇上的意思是”全衡心一惊,这不是要分他手中的权利吗“内侍省的权限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不方便,如果有一支暗中操作的队伍,你以为如何那日墨染在学堂不过是童言无忌,昨日吕桦便在崇政殿上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