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节阅读 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1 / 1)

d“那你亲亲我。”突然,李墨染出声。“好。”赵元崇低下头,在李墨染的脸上轻轻的啵了一下。李墨染不乐意:“亲嘴巴。”赵元崇年纪小,也不觉得有什么,就依着李墨染的意思,亲了他的嘴巴一下。柔软的触觉,让他俊俏的脸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红了,许是觉得有些难为情了。李墨染不乐意这样蜻蜓点水般,踮起脚尖,抱着赵元崇的头,狠狠的吻住他唇,甚至在小太子愣住的时候,小舌头就伸了进去,故意逗着小太子的舌尖。然后再跑开,灿烂的笑声响起,看的赵元崇痴了。李墨染本就长得俊丽,白皙的脸上泛着红晕,笑的时候双眼弯弯,赵元崇觉得,这辈子再也不会有这么好看的人了。“之玉。”同样红着脸,赵元崇追了上去。很快追上了李墨染,又把他抱住,然后牵起他的手,小小的手掌,以后会变大、变厚实,然后牵着这人一辈子。两人牵手来到景岚院,走进练功房的时候,把里面的端礼、郑晖年以及赵元浩吓了一跳。“参见太子殿下。”“参见太子殿下。”端礼和郑晖年吓到,是因为他们没想到来的是太子。赵元浩会吓到,是因为看见太子和墨染牵着手的样子。太子魏和双腿一颤也跟着跪了下去。陈子魏的情绪有些激动,太子眼前的人是太子那是不是感觉到一股凉凉的视线,陈子魏看去,是李墨染的眼神。他突然清醒了,就算是太子又怎样眼前的太子还这么小。回神过后,他也跟着跪下。“都起吧,本宫来找墨染,却没想到你们都在。”“谢殿下。”众人起身。赵元崇的视线一一瞥过众人,虽然有陌生的脸孔,但高高在上的太子一向习惯这种场合,最后含笑的眼神停在李墨染的身上:“之玉准备了怎样的计划”“殿下不是说以安全为主吗那我们训练基本的体能和保护自己的方法就够了,无需跟他们争。”“我也是这么想的。”赵元崇微笑的回答。不知是谁告诉老国公太子来安国公府了,紧接着不只是老国公,连杨氏、李靓也跟着来了。“老臣臣妇,参见太子殿下。”“起,本宫来找之玉商量年初春猎的事情,尔等不必过于紧张。”“诺。”三人起身。但之玉是谁隐隐觉得太子口中的之玉应该指的是墨染。但三人也没问出声。“娘亲,殿下会在府上用午膳,烦劳您去准备一下。”李墨染开口。“墨染放心。”杨氏下去了。“弟妹,我去帮你。”李靓好意外,没想到太子殿下也来了。“爷爷,明年春猎的规矩已经出来了,十人分成两队,以太子为首五人、以静王为首五人。皇上说赢的队伍有奖励,但殿下的意思是以大家的安全为准,眼下还有三个月的时间,爷爷可有办法来提高大家的体能”关于训练这种事情,老国公经验丰富,既然来了,墨染当然让老国公来管。而且老国公是长辈,这里的孩子们不敢不听话。“本宫也是这意思,还请老国公帮忙。”赵元崇从善如流的说了一遍。“微臣不敢,微臣马上去整一份适合的训练计划。”训练营。老国公做事情非常严肃认真。他虽然不用上朝,但训练营却是经常去,怕那些士兵怠慢训练。而今天带太子队五人、端礼、魏和去了训练营,就是为了所谓的训练。训练营里场地很多,老国公带他们去的是一个空着的场地,特意整理出来的。这么寒冷的天气,在冷风呼啸下,即便赵元崇是太子,他也没有搞特殊,而是跟着大家一起训练。其实赵元崇的体能是完全达标的,三岁开始习武,到现在六岁,他的基本功非常的扎实,平时所表现出来的示弱,不过是生活的一种手段。“看到这个操场没有,所谓的体能锻炼,最简单的、最基本的就是跑步。”老国公指着训练场说,从跑步中可以看出大家的体能素质。“整个操场一圈为一公里,你们先每人跑一公里让我看看个人的体质。”每人跑一公里对李墨染来说不是问题,他也是自三岁开始便跟着老国公开始训练,每天蹲马步,再到练拳法,至今两年,极少停止过。赵元崇跟在人群后,他不急不躁。端礼被李墨染训练过,也是没有问题。郑晖年有些胖了,虽然在学堂里每天有武术课,虽然他天生力量惊人,但体能却一般,气喘吁吁。狄儒更是不用说,他是文人。武术课虽然有安排,但并非强制性要上,只是为了让大家锻炼而以。狄儒不喜欢武术课。赵元浩也是如此。也就是说,狄儒和赵元浩是拉后腿的。其实赵元浩原本以为,他体能不好就不用训练了,但老国公却偏偏不是,越是不好的,他留下锻炼的时间越长,把赵元浩和狄儒整的有苦说不出。体能不只是靠运动,同时吃的也非常重要。所以赵元崇还专门从太医那准备了药膳,让大家带回去。老国公带太子队伍去训练营的事情,并没有瞒过宇文霆的耳目,但这是老国公部下的训练营,而且为了春猎的比赛,还没等吕桦等人在朝堂上挑畔,文孝帝竟赏赐了不少东西给太子。为此,宇文霆着急了。一则他手中没有兵权,没有可以训练的地方。二则李墨染在太子队,也就是说李家是和太子站边了。那么静王队呢让宇文霆拉下脸把静王队安排去老国公那,那是不可能的。那么静王队安排去哪里最后宇文霆选择了国子监里皇子学堂的武术场。在两队的竞争中,春节快到了,于是,老国公决定给大家放假了。“这几天累的像狗一样,终于明天休息了。”赵元浩躺在地上,抛开了一贯的斯文。“我倒是喜欢。”端礼还好,他喜武,早就下定决心将来要当将军,所以对这种光明正大的训练机会,他自是珍惜。狄儒没说话,他已经没力气说话了。郑晖年瘦了,人也黑了,但眼中流露出了从未有过的坚定。不过,魏和已经好几天没来了。反正他也不用去春猎,不来的理由是病了。李墨染坐在地上,精致的脸上也有汗水,他抬头看着天空。赵元崇看着李墨染。第57章 初一碰壁大召国有守岁的风俗,李家更是不例外。大年三十除夕夜,李家九口人吃了晚膳,就兴起打了麻将,李修夫妻、老国公加个李靓。杨氏放了一部分下人回家过年,另一部分给了双倍的钱留在府上。“外面下雪了。”三姐姐突然大叫了一声,“弟弟快过来,外面下雪了。”三姐姐跑出去,伸手想去接雪花,但是雪花到了她手中化成了水,转眼间又没了。李墨染实在对这些不感兴趣,但下雪了,难得。他跟着来到门口,突然想起了上辈子跟赵元崇结婚的第一年,也是下了雪。他想要喝酸梅汤,用雪融化的酸梅汤,就缠着赵元崇去了雪地淘雪。其实他的身体太差,受不得一点冷,去雪地那是在减少寿命。可是为了他的痛快,赵元崇忍着,明明知道这样不好,却忍着。李津浩想起了什么:“元宝。”“少爷。”“去把我的画具拿来。”“是。”很快,元宝从景岚院拿来了画具,架在大门口。“弟弟,你要画画”二姐姐好奇。世人都知安国公四公子文采了得,却不知道,这其中还有画画。所谓文采,应该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恩。”李墨染点点头。提笔间,把大姐姐和魏和也吸引了,大姐姐年纪小,还不懂这画画的功底。魏和在他们县里自认为是个大少爷,来到这满是天潢贵胄的京城,却什么都不是。这短短几天,他见识到了和李墨染相处的那些世家子弟,包括当朝太子。他对李墨染的感觉很复杂,所有的人都围着他转,就连外公,在来京城的路上,对自己呵护有加,可是到了京城,眼底也只有李墨染。他一直不觉得这个李墨染有什么好,只是年纪小了,所以大家都宠着他,应该是如此。但眼下,他见到了李墨染的画,却又不这样认为。画中是三姐姐伸手想要捧住雪的场景,黑白水墨,却仅此一副。“哇,娘亲你快来看,弟弟画的画真好看,原来弟弟会画画。”随着大姐姐的叫声,里面打麻将的人散了,全都出来看李墨染的画。画中玩雪花的女孩,惟妙惟肖,倒像是误入凡间的小仙女。“墨染跟谁学的画,画的真好。”杨氏也忍不住夸奖。“自个儿琢磨的。”“娘,我要把这幅画裱起来,放在我的房间里。”三姐姐看着喜爱极了。“墨染又没说给你。”杨氏故意刁难她。“弟弟弟弟给我吧。”三姐姐开始撒娇了。“恩。”李墨染点头,暖暖的笑意。老国公摸着下巴,很是满意:“不愧是我孙子。”李修看着不语,心里也是满满的高兴。唯一没出声的是李靓,也许,她小看这个庶子了。砰当京城的上空,绽放出第一朵烟花的时候,新的一年,终于来了。大年三十除夕夜,一个晚上的雪,使得初一那天的路面一片雪白,整个大召国,就这样笼罩在皑皑白雪中。今天是初一,要去长辈那拜年。李家人口少,这规矩也少,老国公又是武将不讲那么多规矩,所以大年初一也就没有拜年的习惯了。李靓母子刚来,这是第一个年头,自然也不懂规矩,也就早早的起来了。作为姐姐,她实在不愿意去杨氏那里拜年,想到这里,大年初一的就掉起了眼泪。“夫人。”贴身嬷嬷上前扶着她,“夫人请宽心。”“嬷嬷你看,当初满京城的世家子弟让我选,我怎就偏偏选择了最没出息的。”李靓想着更是难受,“而今受苦的是自己,是孩子。”世人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夫人先忍忍,等少爷长大了,夫人的福气也就来了。”“我原先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却发现那杨氏对墨染极为宠爱,若是不知的,还以为他们是亲生母子。“杨氏自己不能生,自然要对那孩子好。”一主一仆嘀咕间,魏和已经整理好自己进来了:“娘亲。”李靓牵起儿子的手:“走吧,先去你舅母那拜年。”照着李家的规矩,先去主母那,然后由主母领着去长辈那。从菱香苑出来,已经有下人扫好了路,雪厚,一时半会儿不可能全扫掉,所以只能是扫出一米宽这样的路。李靓母子领着下人到杨氏的院子时,却发现里面的人还没起床。这下,李靓心中的委屈更多了。“魏夫人。”杨氏院子的下人告知,“府上过年拜长辈的礼已经多年不曾有了,夫人说了,大年初一让大家睡个痛痛快快的觉。”什么李靓当场红了脸。领着下人离开。“你说这是什么意思过年不拜长辈,这还是主母呢连基本的礼仪都不懂。”李靓背地里开始嘀咕。“夫人说的对。”“咱院子里她安排进来的那些人呢怎么没一个告诉我的”李靓又问。“奴婢不知,待会儿问问他们。”“哼。”李靓走的急,路过转角处的时候,看到另外一个偏院子,“既然他们都喜欢睡着,那咱们去拜拜两位姨母。”在府上住了十几天,都未见过胞弟的两位妾,一位是户部尚书庶出的女儿张氏,一位是李墨染的生母李氏。第58章 张氏李氏张氏这一生,从来没有想过要竞争。作为庶出的女儿,她的娘亲是个商家女,嫁给他父亲之后,在张家的地位很低。而她嫁进了安国公府,三年无所出,更是被张家看不起。说来也奇怪,李家的后院和睦,杨氏是个温婉大方的主母,虽然她免了一切人的请安,也从未找过她和李姬妾的麻烦,李修也常来她这过夜。但这几年来,她一直没有孩子。张氏也看过大夫,她的身体没有问题。大夫说可能是丈夫的原因,但杨氏生了三个女儿,李姬妾又生了一个儿子,这跟国公又怎么会有关系大夫又说,如此的话可能是她跟李修的结合很难怀上孩子。张氏也曾迷茫过,害怕过,一个已婚的女人,后半辈子靠的可是孩子。但是李修温柔的安慰过,也从不曾嫌弃她,因杨氏娘家在裴州路途遥远,每年大年初一,李修都会陪着她去张家拜年,所以她的地位也没有因为子嗣的问题受到影响。安国公府的下人也没有因此而怠慢她。故此,张氏在安国公府的生活,除了刺绣就念佛。念佛求家人平安。杨氏知道后,还专门为她建了佛堂,请了佛像。女人一生,惟愿如此。“姐姐。”大年初一,张氏起的也早,却没想到迎来了李靓的拜访。李靓打量了张氏一眼,长相普通,大家闺秀的气质被她的相貌掩盖了,她隐约知道李修纳她为侧室的原因。想到此,脸上端起笑:“弟妹这里倒是清净,困在这里可是无聊”张氏为李靓倒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