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小公子真聪明。”除了这句话,县太爷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心里的感动李墨染一笑而过:“对了,这个水坝是什么时候造的”“这下官可就不清楚了,下官上任才三年,这水坝在下官上任前就已经造好了。”“哦看你年纪不小,上任却是才三年,十年寒窗,不容易吧”明明才五岁大的孩子,却说出十年寒窗的不容易,县太爷无法把墨染当成五岁的孩子,经过这一天的相处,墨染在他眼里,就如同资历比他高的大官:“也也不是很辛苦,十年寒窗没考上,下官就就买了个官。”县太爷嘿嘿的笑。“本国律法,六品以下的官员的确是可以买的,只要有人担保。”李墨染也没在意。等到晚上的时候,李墨染终于拟出了水坝抗灾图。而外面,已经一片漆黑了。元宝坐在椅子上睡着了,口水已经流了一大块,秦浩和张铁黎站在门口值班。感觉突然间,回到了上辈子。第64章 回京面圣墨染以为皇上派来的赈灾队伍要两天后才能到,不料第二天一早就到了。第二日墨染醒来,就和县太爷赶去了驿馆。“下官参见钦差大人。”“老师、父亲。”墨染行了个礼,果然如他所料,来人是端磊、李修、张敬。李修上前几步,有些激动的拉住儿子,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然后严厉道:“你这孩子好大的胆子,你知不知道你这一走把家里人都吓坏了”整个安国公府当真是担心了,抗灾队伍到的如此快,也是担心这孩子的安全。“是孩儿的错,孩儿贪玩,让父亲娘亲担心了。”李墨染乖乖认错。“就只是你父亲娘亲担心”端磊端起架子,“还不过来让老夫瞧瞧。”李修说的对,这孩子胆子太大了。就连他这个年过半百,经历三朝的人,也不禁为这个孩子的行为担忧。担忧之余更是惊讶、震撼。城外的草棚已经看到了,也去打听了,本以为城内会一片凌乱,却在早晨进城时发现城内安好。细问之下得知,是皇上派人来赈灾了。他们的队伍清早才到,那么之前派来赈灾的人是谁此刻看到只有县太爷和李墨染,就算他们不愿意相信这是一个五岁孩子的功劳,却依然忍不住这样怀疑。李墨染会写出这样的信,他的胆识、智慧,怕是连一个成年的男子都比不上。李修是骄傲不已,又惋惜不已。端磊则是患得患失,更为骄傲这个人是自己的学生。“学生让老师担心了,更是不孝。”李墨染靠近端磊的怀里,半是撒娇道。端磊虽然位高,但膝下只有一个孙子,偏偏端礼野性大,又不是会撒娇的主,李墨染的乖巧,偶尔的叛逆也满足了他这个当爷爷的一点点心思。“你啊外面草棚、施药、施粥等事情可是你所为”端磊拉着李墨染的手问。“不是,是皇上派来的钦差大臣所为。”李墨染微微一笑。叙旧过后,几人开始商量抗灾的事情。抗灾的事情李墨染在昨晚就已经有了计划,他把自己的画拿出来:“老师、父亲、张大人,墨染的想法是这样的,水灾如此严重,水流川流不息,如果要截住水流怕是困难,既然如此,我们可以化整为小。你们看我的图,在这边”李墨染指着画上的点,“等地方挖井引水,那么水灾的水流就会变小,等水流变小之后,再修水坝,三位以为如何”“墨染画的是水灾现场的图”端磊问。李墨染敢在三人面前表现自己,也存了把三人拉拢在一起的想法。安国公、户部、加上未来的右相,三者若是在将来站在太子一边,太子继位后的朝廷,会更加稳固。“是的。”张敬和李墨染没有正面接触过。虽然对这孩子早有所闻,但今日听他一番话,感触良多。区区五岁的孩子,竟然有治水的才能,又是将门之后,端磊的学生,这孩子的前途自是不必想。李家和张家又有亲戚的关系在,张敬想到此,心里也有了打算。两月后,京城,崇政殿。“朕昨日收到端太傅的信,银州水灾一事已经解决,新的水坝即将建好,两个月,整整两个月了。”文孝帝心情大好,“礼部可以着手春猎的事情了,太傅来信,不日将回。”“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两个月的朝堂一直很压抑,大召国近几年边疆安稳,银州水坝崩裂的事情乃是今年的头等大事。而且水坝崩裂之后,洪水淹没了三个村,死亡人口众多,文孝帝寝食难安。“左相,下官至今想不通,为什么水坝一事会交给端太傅去负责”太傅没入朝堂,交给他负责实在不合情理,吕桦想不通。“右相年纪大了,势必要有人接他的位置,放眼朝廷,还有谁有这样的资格水坝之后,端太傅接任右相名正言顺。”宇文霆倒是看得明白。“那张敬和李修呢”谢君豪问,“李修虽有安国公的爵位,也在兵部任事,却无实际的官职,原以为帝皇打压李家,如此,今次又为何派他去赈灾”“本相派人去打听过,首先到银州的并不是端太傅,而是李修的儿子李墨染。在赈灾队伍到的前一天,这李修的儿子就在县城里开始施药施粥,一个区区五岁的孩子本相以为这其中定有原因。而且银州水灾的事情也不是下面的官员来报,赈灾队伍出发前一天,李修、张敬、端太傅,三人一同进宫,事后皇上下旨赈灾。”宇文霆知道其中有联系,只是查不到。“张敬是户部尚书,又是李修的岳父,如果李家和端太傅都站到太子那边”吕桦点到为止。“老夫怕他们不成”宇文霆不以为然。“皇上多疑,他们声势越大,越不讨好,咱们暂且看着。”三月中旬,赈灾的队伍终于回京了。端磊、李修、张敬,先进宫面圣,李墨染直接回了安国公府。“少爷回来了少爷回来了”杨氏带着三个女儿早就在门口等着了,看着马车的到来,看着李墨染从马车上下来。才两个月不见,杨氏左看右看,都觉得墨染长高了。“孩儿不孝,让娘亲担心了。”“担心怎能不担心,你这孩子”杨氏说着,把李墨染紧紧揉住,声音哽咽中,是作假不来的关心。“是孩儿不孝,孩儿带了很多银州的特产回来孝敬娘亲,还请娘亲不要生孩儿的气。”“弟弟,可有给姐姐带东西了”大姐姐问。“还有我们。”二姐姐三姐姐也揉着李墨染问。“都有。”皇宫,御书房。“臣端磊李修张敬,叩见皇上。”风尘仆仆的赶路回来,而今见到皇上,三人才觉得真正松了一口气。“起,赐座,银州水坝的事情老师在信中提到回京面述,可是有其他的问题”文孝帝退了其他人,只留下一个权衡伺候。“回皇上,这次银州水灾地方米铺趁机控制米价,逼得我们不得不舍近求远,赶上几天的路去其他州买米,新建水坝全靠墨染提议,让水灾的百姓用劳动力换取米。当日我们赶到银州时,先我们一步到达的墨染已经安顿好了难民,他以皇上的名誉施药施粥,又怕皇上怪他假传圣旨,这会儿不敢进宫面圣。”端磊据实以报。“哈哈哈”文孝帝大笑,“小墨染胆子这么大,到了朕这胆子就变小了”“请皇上恕罪。”李修赶忙跪下。“李爱卿起来吧,你这儿子生的好,朕喜欢着呢,胆子大才有出息,咱们大召的下一代可是靠他们了。”文孝帝不以为然。“按照太傅的意思,朕该给墨染赏赐什么呢”“皇上,等皇上看了臣的画和折子之后再赏赐也不迟。”“哦太傅快说,朕等不及了。”“首先皇上请看那幅画,是当时水灾后的图,上面画了抗灾的分布措施。微臣这里还有折子,是关于米价的问题。”文孝帝打开端磊说的水灾图,不错,里面关于抗灾的分布画的清清楚楚,再打开端磊的折子,文孝帝眼睛一亮:“好,好计划。经过水灾一事,米铺提高米价的确造成了更多灾民的难处,也造成了朝廷的损失。如果在每个州都设立粮仓,百姓交税的大米中,每年都留下一层的米放在粮仓里,以备不时之需,的确妥当。等到来年,陈米再送去边关当军粮,新收的税米再存着,也不怕陈米发霉。好计划,真是好计划。太傅老师,朕好激动。”如果国家能掌握一定的粮仓,以后边关的军粮就不会是问题。战争的时候银子不值钱,只有粮食才能救命。“只是这画和粮仓的计划,跟墨染有什么关系”文孝帝平静下来之后回想端磊的话,有些好奇。“这抗灾的分布图是墨染所画。关于粮仓的计划,那日墨染跟微臣抱怨,那些商贩提高米价利用水灾来赚钱没有商道,说如果国家能有自己的米铺那该多好,微臣便想到了这个计划。”事实上,粮仓的计划是李墨染提议,师徒两人用了大半个月的修改,才拟定了这个计划。李墨染的功劳可是比过端磊了。但是端磊也不是抢学生的功劳,李墨染才五岁,锋芒太露会惹来麻烦,故而端磊只是稍微提起他,这是师徒两人商量的。第65章 世子春猎翌日,崇政殿。右相杨世庆主动辞官,文孝帝大手一挥,准了。同时,文孝帝连下两道圣旨。第一封,封端磊为右相;第二封,封安国公四公子李墨染为安国公世子。端磊封相,本是喜事,但不知为何,风头却被李墨染给盖过了。李墨染加封世子之事,李修并不知情,朝堂上听到这道圣旨,他愣了许久。他膝下不会再有子嗣,对墨染也承认了,将来他百年之后,安国公府也定是墨染继承的。但内心里,李修还是有些担忧,并不全是因为墨染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而是皇上加封了墨染为安国公世子,这是欺君之罪。如果皇上知道李墨染不是他的亲生儿子,这欺君的大罪,李家的一门荣誉从此尽毁。李修知道,此后关于墨染身世的想法,会被他永远的带进棺木里。安国公府。三月中旬,天气已经转热,加封了世子的李墨染,看上去更加俊俏了。杨氏心里也更加坚定了要把李墨染照顾好的决心,皇帝亲封的世子,就算以后她为李修生了儿子,也动不了李墨染的地位。杨氏是个聪明的女人。“世子,皇上特意吩咐了,世子若是空了,便去皇宫多走走,皇上念着您呢。”前来宣旨的,是内侍省督主,全衡。“谢谢督主,墨染定会去的。”李墨染微笑又亲切的看着全衡,亮晶晶的双眼好不可爱。全衡见多了惧怕他奉承他的人,李墨染的聪慧又乖巧让他也不禁释放出善意的笑:“咱家伺候皇上这么多年,从未见皇上提起谁心里会高兴着,而今有世子您了。皇上日理万机,国务繁忙,咱家请求世子多去皇宫走走,让皇上高兴高兴。”“恩,墨染定会去的,请督主放心。”李墨染叫全衡督主而不是公公,这让全衡听来更是受用。公公两字对太监而言,是抹不去的耻辱。但却没人会注意到。“督主。”杨氏起身,给了全衡一个大香囊,“督主公事繁忙,此乃缓解压力的香料,于督主大有好处,还请督主收下。”全衡接过,谁都知道这里面哪里是香料,但杨氏的门面功夫做的太好,让全衡更加满意了。安国公这人不够聪明,没想到娶了一个好妻子,生了一个好儿子。“那咱家就多谢夫人了,另外皇上知道世子喜欢御膳房的点心,也让咱家带来了。咱家宫里还有事情,就先告辞了。”“墨染送督主。”等墨染送走了全衡回到大厅,看见一屋子的人围着文孝帝赏赐的东西在看。三位姐姐看的是御膳房的糕点,李靓看的是珠宝布匹,杨氏见他进来,温柔一笑:“这些都是皇上赏赐的,就送回你的景岚院,可好”“娘亲想的周到。”他会长大,的确需要自己的私库,“那糕点留给大家吃吧,布匹和饰品娘亲给姐姐们挑几件喜欢的,其他我再收入景岚院的库房里。”李靓看的妒忌了,眼下李墨染被封为世子,她的儿子于安国公爵位无望了。那些御赐的东西都是好货,但这侄子却没有提到送她什么,李靓心里不好受。“皇上对咱们墨染真是好,连吃的都惦记上了,还有这玉镯,晶莹剔透”“娘亲,我先回房了,这些东西娘亲挑好了再给我送来就是。”李墨染不予理会李靓,由着她自言自语,自己向杨氏打了招呼离开。端磊官拜右相,已不适合再当太傅,因此李墨染和端礼于皇子学堂的“惩罚”结束。李墨染倒是喜欢的很,因为轻松自在了。“墨染墨染。”端礼闯安国公府就像闯端府。“你你们怎的都来了”李墨染的眼神从端礼的身上飘过,再看郑晖年、狄儒、赵元浩,最后停在赵元崇身上。两个多月没见,赵元崇似乎没怎么改变,但是看着自己的眼神像是在发光。还是那斯文微笑的脸庞,只有自己知道,他的笑容掩盖着怎样的雄心壮志。“墨染见过太”还未跪下行礼,赵元崇就上前几步,扶住了李墨染,他笑容变得灿烂了:“以后私下里,不许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