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之后,方桐有了自己的说法:“我当初是真心喜欢过她的,她是个千金小姐,我是穷小子,她为了我离开了家,宁愿跟着我受苦,我真的很感动。可是我们在一起没多久,她就过不了苦日子,我们开始矛盾不断,直到我上京赶考前,她说要和离。她们家没有儿子,我跟她有个儿子,和离之后她就能带着儿子回娘家,去继承她娘家的一切了,所以我放他自由了。”方桐讲的很感人,他露出受伤的神情,情真意切的看着李靓:“我高中之后,承蒙端相看重,又在偶然之下遇见了你,我对你一见钟情。但是你是安国公府的大小姐,千金之躯,我怕你看不上我,我一直不敢表白,直到我发现我们两情相愿,所以才敢告诉你我的心意。”“方桐方郎我”“嘘。”方桐搂住李靓,“李靓,嫁给我吧,我虽然只是个六品小官,但是我会给你幸福,我去请求端相来你家提亲,你嫁给我,好不好”“嗯。”两人深情的吻上彼此,方桐抱着李靓上了床,床幔拉下,隐隐倒映着两具交叠在一起的身影。房间里的呻吟声渐渐浓了。皇宫,宁凤宫。“都跪了两天了,你不嫌碍眼,我都看了碍眼。”林太后看着跪在门口的老嬷嬷。这老嬷嬷是跟着林太后从林家过来的,在宁凤宫甚至整个皇宫地位都很高。“太后小姐,奴婢伺候了您一辈子,从来兢兢业业,奴婢从未为自己求您什么,如今只想求您为剪慧做主,我那侄女一心一意为东宫做事,她对太后和太子忠心耿耿,求太后明鉴。”老嬷嬷说的声音哽咽,让任何人听来都以为她口中的侄女受了多大的委屈。“哀家说好”林太后扶起老嬷嬷,“剪慧是个聪明的姑娘,爱家也喜欢,但太子既然立了太子妃,东宫的账务交给太子妃去管理也是在理。嬷嬷,让后说话注意点分寸。”“太后”“好了,剪慧如果在东宫委屈,就让她来宁凤宫吧,你也好照顾着她点。”林太后烦了,这等小事情也来麻烦她,不过,墨染那孩子倒是厉害,小小年纪竟然直接把账本要了去。东宫。剪慧让英德去给宁凤宫通信的事情,当然在墨染的意料之内,只是剪慧太高看了自己,太后还要扶持太子登上皇位,只要是有利于太子的事情,她都不会干涉。安国公府而今,是对太子有利的。赵元崇沐浴出来,看到李墨染披着睡袍趴在书桌边。乌黑的长发披在他的肩膀上,他闭着双眼睡着了,宁静的画面叫赵元崇忍不住看痴了。他轻轻走近,当他看清书桌上墨染写的东西时,心里一阵惊讶,接着是被震撼。李墨染文采之好,怕是整个大召国都知道,可是此人的才华,岂止满腹经纶这上面写的,是一条条的治国利民之策。赵元崇激动的搬来一把椅子,坐在李墨染的旁边,一卷一卷看了。看笔记和墨染,基本都是几年前的,那个时候他才几岁一种得到珍宝的喜悦,在赵元崇的心口一直徘徊着,他放下书卷,手挑起李墨染额前的发丝,沿着他美丽的轮廓轻轻的拂过。然后低下头,在他脸上蜻蜓点水般的亲了一下。接着抱起他,干嘛去当然是上床睡觉。翌日一早,端府迎来了方桐。端磊最近很闲,闲来没事,干什么事情都有劲,比如种花种树。皇上带着太子上朝,太子能力极好,又有林家做后盾,朝堂上无往不利。所以他这个宰相很闲。没想到,方桐来了。其实方桐很久没来了,自从七月底收到墨染在通州送来的书信之后,端磊避开过他几次,后来他就很少上门了。之前端磊挺看重方桐的,觉得这人不错,又极懂民生,谈话少了世家子弟的高傲,却没想到,竟然抛妻弃子。端磊当然不会怀疑李墨染,那可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虽是学生,却跟自己的孙子一样,如果端礼没有听他的话去当兵就更好了,还把郑家的小子也拐走了。三年了,端礼和郑家的小子一去就是三年,没这两人在身边,都觉得太安静不适应了。“学生拜见老师。”方桐斯文有礼的行礼。“不必客气。”端磊继续浇花,也没聊的意思。“今日学生前来,有件事想摆脱老师。”方桐自认为端磊对他很是看重,就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帮他在朝廷安排一个体面的官职,可能是在考验自己,方桐如此认为。“什么事情”端磊问。心里则猜想着种种事情,却是猜不到方桐会要自己帮什么忙。“学生学生与安国公家的小姐两情相愿,想请老师做个媒,帮学生去提个亲。”端磊挑眉,竟然是这种事情:“安国公府的小姐最大的也才十三吧莫不是老夫记错了”“学生没说清楚,是李靓李小姐。”方桐赶忙改口。“原是魏夫人。”寡妇怎能称作小姐端磊嗤之以鼻,“这事情老夫怕是帮不上忙。魏夫人已是个寡妇,这婚配自由老国公也不好插手,你若是喜欢,自个儿去提亲就成。再说,老夫和老国公一向交好,老国公若是拒绝这门亲事,这叫老夫的老脸往哪里放”“这”方桐没想到端磊会拒绝,一时之间竟不知道如何开口。“这样吧,你去探探老国公的口风,如果他和魏夫人都同意,那场面上老夫就帮你走一趟,如何”端磊也不想把话说的太绝,又提了个意见,才叫方桐以为端磊的考虑也是对的。“学生明白,学生这就去,多谢老师提醒。”“嗯,那你先去吧。”待方桐一走,端磊马上派人给李墨染送信,这是怎么回事方桐跟李靓怎么还在一起连他都已经知道的事情,莫不是李靓还不知道李墨染收到端磊的信时,正和赵元崇一起在书房讨论出行的事情,这端磊的信一到,他顿时疑惑,难道说杨氏还没把事情解决于是李墨染马上给杨氏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去。“怎么了”赵元崇见他皱眉,就知那封信有问题。“方桐虽然抛妻弃子,却不是罪,律法和道德永远都在矛盾。”李墨染开口。“他哪里值得你烦,直接打发他去外省的县衙就是了。”赵元崇只想剁了方桐,让他的之玉烦躁的都不是好东西。“他品行如此低,就算分配到外省当个县官,也是无利于民。”李墨染不认同,“那都是你的子民,我不允许任何一个有损于你名誉的官员存在,哪怕眼前他只是个小官。”赵元崇一听,顿时抱着他亲了几下:“那也无妨,你既不想上伤了李家的和气,我来处理便是。”第16章 挑战底线安国公府。杨氏收到李墨染的信,简直要晕倒了,那个李靓在搞什么方桐竟然去请端相来提前,好在端相拒绝了,如果真的来,那才让人看了笑话。李墨染的信中已经透着不耐烦,她总不能让李墨染因为这样的事情发火。沉思之后,决定跟李靓谈谈。“什么风把弟妹吹到我的院子里来了”李靓今日神清气爽,方桐昨晚答应她,今日就请端相来府上提亲,此刻杨氏来自己的院子,莫不是端相已经来提亲了吧“姐姐。”杨氏看了看左右,“我私下有件事情,想和姐姐谈谈。”李靓一听,觉得更有戏了,就退了身边的人,引杨氏去里面坐。杨氏坐下,也没直接问,而是比较隐晦的开口:“姐姐自姐夫去世之后,一直都是一个人抚养魏和长大,可有想过再找个伴”李靓心里对自己的猜测更是肯定了几分,于是微笑道:“不瞒妹妹,当年我和魏郎伉俪情深,魏郎去世头两年,我每每晚上都睡不着觉,一想起他,我就心里痛。看着魏和一天天长大,身边却没个能教育他的人,看着别人的孩子都有父母,而他只有我一个娘亲,所以我就想着,人不能总是靠着回忆过一辈子的,如果有良人,我自然愿意再嫁。”“那姐姐心中可有钟意的人”杨氏一听她的花言巧语就知道怎么个意思了。“这”李靓脸一红,“有倒是有,只是不知道弟妹意下如何。”“姐姐说出来,让妹妹也拿捏拿捏。”“上届的新科状元,如今的翰林院行走方桐,弟妹觉得如何”李靓问。方桐有文采为人,又是状元,如果有他们李家的提拔,定是前途无量。“这方大人妹妹没接触过,也是不了解,不过我听说方大人的人品不太好。”杨氏故意神色犹豫。“妹妹这话怎讲”李靓的脸色顿时不好了,语气有些冲,但还是尽量在控制。“我听人说,方桐在老家抛弃了糟糠之妻,而且还有个孩子,抛妻弃子之辈,人品也不过尔尔。”杨氏一边说,一边观察李靓的神色。见她神色没有异常,甚至没有为方桐争辩,显然已经是知道了这件事。“此事我问过他,是那女人受不了苦,要求离婚,还带着儿子回了娘家,抛弃了方桐。”果然,李靓一开口,杨氏就知道了。“姐姐又是如何知道这事情的”李靓也不笨,不先回答杨氏的问题,而是转了话问:“弟妹又是如何知道方桐在老家的事情”杨氏也不撒谎,墨染在信中有交代,可以如实告知:“七月底,墨染去了通州准备科举的事情,想必此事姐姐还记得吧”“当然。”李靓随即一想,“难道这件事是墨染告诉姐姐的他为何去查方桐的事情”“方桐的事情整个通州都知道,他与原配”杨氏把方桐的事情从头到尾又说了一遍。“不可能,方桐不是这样跟我说的。”李靓再也镇定不了。“难道墨染还能骗你不成”杨氏反问。“可是可是”李靓原本就打算要跟方桐在一起的,所以方桐对自己有需求的时候,她是半迎合半拒绝,一旦两人有了关系,方桐就必须要对她负责任,可是她计划错了,没想到方桐原来有妻有子。可身体已经交出去了,如果不跟方桐在一起,她将来怎么在京城做人又听方桐解释,原来是他的原配抛弃了他,这个理由李靓自然接受。而且她是安国公府的人,她还比不过一个民女吗再加上晚上方桐煽情的话,李靓欣然接受了他的承诺,他的情话。只是没想到今天杨氏又告诉了她这些话。怎么办到底谁的话是真的李靓的理智告诉自己,杨氏没有理由骗自己,但是她身体已经交出去了,对方桐多少也有感情的,她现在是非方桐不可了。“我相信方桐。”最后,李靓只能这样回答。“姐姐,方桐不是良配,姐姐值得更好的。”杨氏握住她的手,“姐姐贵为安国公府的人,改日碰到有合意的,再请父亲做主,这方桐实在不适合姐姐。他隐瞒实情,还抛妻弃子,此人绝对人品有问”“你住嘴。”李靓推开杨氏,“我相信他,我非他不可。”“姐姐”“够了,方桐说了会来府上提亲,我会跟父亲说,请父亲成全。”李靓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弟妹请回吧,我累了。”“姐姐”杨氏见她如此执着,只好作罢。但是墨染说了李靓如果执意要跟方桐在一起,只能以魏夫人的身份出嫁,不能以安国公府的人出嫁,那该怎么办杨氏想了想,这件事恐怕还应该跟老国公说一下。安国公府一向安静和谐,自从李靓来了之后,事情越来越多,杨氏本就嫌弃李靓,每天无所事事,就跟京城里的贵妇混在一起,毕竟是个寡妇,她还嫌不够丢安国公府的脸吗现在又跟方桐那种人混在一起,杨氏作为她的弟妹,没有这个身份去说她,她只好去请老国公。老国公平时不用上朝,没有正当职务,偶尔去训练营,手中掌握着京城的禁军,日子过得倒也悠闲。这人生就该像他一样,权利夺来有什么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沉浮在权利的泥潭里,哪还有他这么痛快的。可是今日之后,老国公也不痛快了。“你说的是真的”听完杨氏的话,他心塞了。“是墨染亲口告诉媳妇的。”杨氏把李墨染的信交给老国公,“媳妇找姐姐问过话,姐姐的意思是非方桐不可。”老国公接过信看了一下,孙子的性格他了解,无中生有的事情他不会做。那么那个方桐女儿那么年轻就丧夫,老国公固然同情她,也心疼她,可是那方桐是这种人的话,怎配做他们李家的女婿。人品有问题,接近女儿的动机就不明,老国公顿时一肚子的火。“国公爷。”门口传来小厮的声音。“何事”“方桐方大人来找。”老国公和杨氏面面相视。“媳妇先退下。”“恩。”老国公命人把方桐领进院子,方桐拿着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