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节阅读 13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39(1 / 1)

d都很怕他。“你跟着他几年了”赵元崇又问。“十二年了。”管家回答。十二年李墨染一听,顿时眯起眼问:“那么当年和何迁风是在哪里被救的,你可知道”“知道,在和清海被救的。”和清海的一半在和国、另一半在清国,但又因为在和国的面积大了一些,所有以和清海命名。“你认识林起君的时候,他已经是海盗了吗”李墨染再问。“是的,我当时是一个游船上的打手,我们的游船被劫了,林起君看我会两下子,就留我一条命了。后来我们有一次出海,碰上了漂浮在海上的何太子,那个时候何太子还没有死,林起君难得大发善心的救了他,并把他带回了我们的窝。在何太子养伤期间,林起君跟他一见如故,两人谈的很快乐。后来林起君就送何太子回了和国,并在何太子的东宫住了一段时间,也就是那个时候,林起君见到了太子妃,对太子妃一见钟情。回来之后,林起君压制不了对太子妃的感情和相思,所有把何太子和太子妃抓来了。抓来之后,林起君解散了海盗窝,我们顺着船来到了召国。”是的,和清海的其中一条支流,就是裴州地界的这片海。“来到这里之后,林起君在这个岛上造了别院,开始了他和太子妃的生活,但是在岛上生活需要开支和食物,于是,他又在海边的那个村子造了房子。后来时间长了,他开船做起载游客的生意。如果碰到富商,就会在船上直接抢劫,然后把人干掉,把人的尸体运来葬在这个岛上。”管家如实回答。“既然如此,为什么那些像太子妃的人,会被制作成干尸,放在船上”李墨染不懂。管家摇头:“这个我也不清楚,可能这是林起君的特殊爱好。”直觉告诉赵元崇,事情没那么简单。林起君有咬舌自尽的勇气,又在和清海上如此的猖狂抢劫,却为了一个太子妃远走他乡来召国,事情绝对不会那么简单。而这个林起君,也绝对不会是海盗的身份。杀人无数,专门靠抢劫为生的海盗竟然会就何迁风,这本来就是奇怪的事情。也许林起君抢了太子妃,有绑架了何迁风,是他离开和清海的原因之一但肯定还有其他的原因。但到底是什么原因,管家不知道,所以也问不出所以然来。“这件事,之玉如何看”赵元崇一时还没有好的处理方法。“林起君既然是和清海那一带的海盗,那么和国和清国对于他当年抢劫的事情应该更在意才是,看样子可以去洛国一趟,十国贵族齐聚洛国,顺便可以打听打听这件事。”李墨染道。赵元崇哈哈大笑:“之玉的说法,深得我心。”“那这边的人,你打算如何处理”李墨染问。现在只有他们两人加两人汉子,汉子还不能全信,这边又那么多人,不好处理。“把管家带走,其他人留在这里,没有船他们无法离开,再者,就算他们能离开也无妨,这些人不重要。”赵元崇不屑要他们的命,若非必要,杀人绝对不是他喜欢做的事情。“嗯,那明日启程。”赵元崇点头。只是,到了第二日,未子尘等人的出现,使得事情更方便的解决了。“你们怎么来了”李墨染有些意外,这的确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惊喜。“属下卖了村民捕鱼的小船,跟随船长来的。”未子尘回答,“少爷和公子无恙”“无恙,来的正好。”李墨染看着赵元崇,“这下,不愁没人了。”的确是来的正好,赵元崇看了看人数;“泰浩、章杰两人在这里,这别院关了一些海盗,张铁黎去告诉轻飞,传朕口谕,派暗中随行的精卫军驻扎这里。子尘、风平、风仄随朕一起裴州。”虽然洛国要去,但既然快到了裴州,自然也要走一趟的。“诺。”“不过在走之前,先把船上的干尸葬了吧。”李墨染提醒。“干尸”未子尘惊讶了一声,“怎么会有干尸”把尸体整成干尸,这是何等残忍的手段。“此事说来话长。”李墨染拍拍他的背,“这几天辛苦了,一边走一边说。”待几人把船上的干尸搬下船,又挖了坑安葬之后,这里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了。何迁风的太子妃是火葬的,火葬之后,何迁风带上了她的骨灰,如此肮脏的地方,他怎忍心把她葬在这里。“走吧,离开这里,从此你可以自由了。”看着何迁风的神情有些迷茫,李墨染来到他的身边道。第15章 到达裴州大船,渐行渐远。那囚禁了和国太子八年的岛屿,终于成了一个面、一个点,最后消失在众人的视线里。何迁风抱着骨灰,一直坐在甲板上,就算那个岛屿看不见了,他的视线还是没有移开。那里囚禁了他八年,失去了他一生中的第一个朋友,也许是唯一的一个朋友。他的友情、爱情,都埋葬在了那里。他的人生,还剩下什么这残废的身体,还是和国太子不,消失了八年的太子,早就不是太子了,和国皇子的身份吗林起君死了,心中滋生了八年的仇恨,不知道何去何从消失了这不可能,沦落到今天的地步,他做事从来无愧于心,所以,这不该是他的结果。但是他又能怎样心已经死了,却没有寻死的勇气,活着比死了更痛苦,却又不想死。是的,何迁风没有求死的勇气,明明生无可恋了。人的内心,有时候就是这么矛盾。“如果找不到活着的希望,那就为了自己的兴趣去活着,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一生中,总有自己的想法。”李墨染来到何迁风的身边。何迁风想了想,写到:“王爷知道,生不如死,却又不想死的感觉吗”生不如死,却又不想死的感觉李墨染倒是没尝试过,但是:“太子可知道有些人想活着,却又偏偏活不了的感觉嘛”上辈子,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好好的活着,再多陪赵元崇几年,可是他的生命还是走到了尽头。每次想起那个时候,就算现在重生了十五年,他都能心如刀割。那个时候的赵元崇,痛苦的模样,他永远都不会忘记。何迁风听着李墨染的话,他总觉得这个少年跟一般的少年不同。不是他的尊贵身份,而是明明那么年轻,说出来的话,却是像经历过岁月的流逝。对上何迁风的视线,李墨染只是微笑:“活着很好,不是吗”活着很好何迁风闭上眼,深深的呼吸了一下空气,新鲜的空气钻进身体里的感觉,真是棒极了。在囚牢里的八年,他呼吸的空气都是臭的,是腐烂的。突然,何迁风睁开眼:“是的,活着很好。”如果死了,还能感受呼吸空气的感觉吗李墨染的笑容浓了。赵元崇站在一边,靠着墙壁,听着他们的谈话。他有一种错觉,眼前的之玉,像是交错了时光般,他变得有些不认识。明明是那么熟悉,却又有些不认识,这感觉,当真无法形容。有些人想活着,却又偏偏活不了的感觉。赵元崇听着李墨染的这句话,觉得他的之玉似乎经历过这种事情。但是回想他们认识之后的十一年,赵元崇找不出这样的经历。而在他们认识之前,他的之玉也是安国公上下疼爱。那么,之玉的那有些人想活着,却又偏偏活不了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元崇沉思着。其实有好几次,他又有过这样的感觉,明明这个人就在眼前,却仿佛远在天边。明明这个人看着自己,却又觉得像是透过自己,在看其他人。赵元崇不怀疑李墨染对自己的感情,相反,他知道李墨染爱自己,很深很深。可李墨染给自己的感觉,有时候让他很恍惚,这种带着一抹不安心,无法安心的担心。李墨染转过头,走向赵元崇的身边。他朝着赵元崇伸出手,然后双眸含笑的看着对方。赵元崇也跟着笑了,把自己的受交给李墨染,十指相扣。海风迎面吹来,这么华丽的大船,如果不是有着太悲伤的故事,这次的旅行,应该是很开心的事情。只是李墨染侧过头,又看向何迁风,令人同情的男人,却也仅仅只是同情。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天下,不仅仅是个人之间,十国之间也是如此。裴州。裴州是个富裕的地方,以生产各种羊为主,所以每年的冬天,裴州刺史这边总会送羊羔油给杨氏,羊羔油可以让女性的肌肤更加光滑,在冬天还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但是,羊羔油也有等级之分,不过,这不重要。到了裴州,李墨染让未子尘护何迁风去客栈,而他自己喝赵元崇,则去裴州的大街小巷了解一下情况。裴州在裴州刺史的治理下,非常的好。这个裴州刺史非常的聪明,他懂得也清楚自己的立场,安国公府跟李墨染,一荣俱荣,而裴州刺史杨家跟安国公府,也是一荣俱荣。所以,他知道自己该站哪边。从宇文霆造反之后,十四州就需要大治,当年还是太子的赵元崇手段雷霆,该整顿的地方,他不会手软。就像对付那些叛军一样,该杀的,一个也不放过。在这种情况下,裴州刺史杨家作为皇亲国戚,更是不会给赵元崇拖后腿的。对于杨家的识时务,李墨染倒也欣赏。其实在上辈子,对于裴州刺史这个人,李墨染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只是知道,那个时候的安国公府、裴州刺史等,都是支持赵元贤的。不过,今非昔比。观察了裴州一下,两人便上门直接去拜访了裴州刺史。毕竟接下来还急着去坦州,还要去洛国。裴州刺史是名比老国公小上几岁的老头,身体不如老国公老当益壮,但也精神饱满,看上去身体硬朗。刺史府,他正在书房里看裴州各县的文牒。“大人。”下人来报。“何事”放下文牒,裴州刺史杨杰欧抬头。一张看似慈祥的脸,透着精明。“门口有人来报,自称是京城安国公府的人,叫李四。”安国公府李四杨杰欧思考,老国公膝下有一子一女,子李修、女李靓,并没有李四。李修膝下有一子三女,也没有李等等,杨杰欧蹙眉,脑海中闪过灵光:“对方年龄多大,长相如何”“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长相十分的好。”下人回答。那就对了,李四,李修第四子,那是召国齐王李墨染。“快,有请不不不,老夫自己去请,自己去请。”杨杰欧慌忙的跑出书房。杨杰欧跑到门口,看到门前站着的不仅仅是李墨染一人,还有一名其实更显尊贵和强势的青年。“微臣参见齐王殿下。杨杰欧在门口行礼。李墨染抬手:“杨大人请起这位是我兄长,姓赵。”姓赵杨杰欧身体一颤:“微臣”“这里人来人往的,无须多礼。”赵元崇道,首先走进大门。“诺。”杨杰欧起身,跟着进去。裴州刺史府倒是雅致,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是精心修护的。“微臣杨杰欧,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到了书房,杨杰欧赶忙行礼。“杨大人请起。”赵元崇来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色,“裴州果然人杰地灵,在杨大人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虽不比繁华,但也是恰到好处的繁荣。”“皇上过奖。”杨杰欧小心翼翼到,他不知道帝皇说这些话是客套还是其他意思。不过他自认为对裴州的治理也是尽心尽意,触犯国法的事情,他也没有做。所以身正不怕影子斜,帝皇应该不是恭维他。但君心难测,特别是这位年轻的帝皇,以英明睿智名扬天下,但心思之深沉,也非一般人能比,所以杨杰欧不敢受赞。赵元崇对于杨杰欧的谦虚,一笑而过。“杨大人,这是本王从安国公府里带来的家书。”李墨染吧杨氏的信交给杨杰欧。“谢殿下。”杨杰欧接过,并没有马上看,“陛下和殿下此番难得来裴州,可要微臣陪两位探访民情”李墨染摇头:“本王和陛下此番只是路过裴州,一则为杨大人送家书,二则有件事想向杨大人打听。”哦“殿下请讲,微臣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杨杰欧道。李墨染从怀中拿出一个锦囊,打开锦囊,里面倒出三颗人鱼珠。“杨大人可认识此物”杨杰欧皱眉,刚好三颗,莫不是“回殿下,微臣认得,此乃是微臣送给安国公府三位小姐的生日礼物。”“那么杨大人可知这珠子的来历”李墨染又问。“自然,此乃罕见的人鱼珠,市面上几乎已经绝了。微臣听说人鱼珠戴在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