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看成品,最好在一个月内。”“诺。”“小狼呢每次来都不见他。”赵元崇没看到设计图的主人,倒是有些好奇。“他去后山打猎了,这个设计图就是因为打猎的时候挖的坑想出来的,这几天他一直关在房间里设计这个,现在好不容易设计出来了,自然想去玩玩。”张甬承回答。“小狼设计的兵器确实厉害,如实能知道教他的师父是谁,便更加好了。”赵元崇随口道。不过他转而又想,小狼设计兵器,何迁风设计机关。小狼生性单纯,他设计的兵器跟何迁风设计的机关不同。但这两人,却是召国武装力量最强的所在。只是而今,何迁风还不能完全为召国所用。何迁风之所以能帮忙一些小事,不过是因为他和之玉对他有救命之恩。如果真的碰到召国和其他国家开战,尤其是和国,何迁风的立场到底会如何,尚且不能得知。“工部可以加强兵器的研究。”沈令言提议。赵元崇想了想:“工部尚书之位还是空着,沈相,不如朕把工部交给你去负责”“诺。”沈令言不会推辞。“走,咱们去大厅坐坐。”赵元崇带着众人,来到大厅,“这里的兵器众位已经看过了,待着投石器一出来,朕再定夺攻打和国的事项。不过,端礼和郑晖年,朕要带上战场。十国已开始乱,召国的将领有端王叔、余铮、还有老国公,召国有兵马,将领却不多,特别是年轻一辈,朕的路还很长,所以,朕想在未来,让端礼和郑晖年,陪着朕一起走下去。”帝皇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是啊,年轻一代的路很长,年老的,生命开始透支。不管是端王、南平侯余铮,还是老国公,都不可能一直配着赵元崇走下去。余铮本来有后代,但是余世昌如此大逆不道。端王妃已经怀孕,但男女未知,而且刚出生的娃儿也不可能上战场。李家世代忠良,是名将之后,而今李墨染贵为齐王,李家也是绝后了。堂堂召国,放眼望去,兵强马壮,百姓安居,却唯独少了将领,这让赵元崇更生气了栽培端礼和郑晖年的心思。听得帝皇这番话,端礼和郑晖年心中特别的有感触。他们喜欢军营,喜欢舞刀弄剑,也想当个将军,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帝皇对他们的希望,竟然是如此大。特别是郑晖年,一想到之前自己的私心作态,竟然不想陪帝皇和和国打仗,他就觉得无地自容。“微臣一定不负皇上所望。”郑晖年跪下,重重的叩了三个响头。这是他的承诺,用他的生命起誓,如此严肃、如此的慎重。郑晖年此生,一定不辜负君上。端礼见一向大大咧咧的郑晖年如此认真,他也赶忙跪下:“端礼此生也不一定辜负皇上的厚望。”只是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样的郑晖年。回过头去想,儿时关于郑晖年的形象,太深入骨髓了。但其实,他已经变了。不再是自己心中所想的那个郑蠢二了。变得认真的郑晖年,竟然如此的吸引人。“好,朕要的,就是你们的这句话。”赵元崇心里高兴。他虽然奉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但是林家的事情,是个教训。兵权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否则当拿着兵权的人独大时,就会刚愎自用,朝廷也就出现内忧。想到这里,赵元崇突然想到一件事,召国的律法中虽然严禁结党营私,严禁武将和文臣勾结,但其实暗中,这些关系依然无法杜绝。怎样才能把严禁结党营私这条律法再变得更有实质意义一点呢这是需要深思的一件事。越州。李墨染处理好了这里的宝藏问题,虽然何迁风的机关还没设计好,但李墨染在这里也呆不住,所以,他想去和国看看。看看和国的风俗民情,再和召国作下比较,好的召国会利用,坏的召国会弃之。“先生,二王爷。”李墨染把两人集中叫来,“墨染接下来还有其他的事情,所以要离开越州,银库这里我已经传令下去,先生若是喜欢这里,待这里的机关设计好了,也可一直住在这里。若是想换个地方,我还有个朋友,也喜欢设计,先生如果有想法,我把章杰、张铁黎留下,他们可以带先生去找他,我那朋友名唤小狼,幕墙在京城。”“多谢齐王,这件事我会好好考虑。”何迁风写道。“我左右也没事,这段时间就陪先生留在这里,待这边的机关完成了,我便回寒国了。”韩倾霖道。李墨染点点头:“那么,两位保重。”“齐王保重。”韩倾霖和何迁风异口同声道,只是何迁风没有发出声音而已。驾李墨染是行动派的人,告别了何迁风和韩倾霖,也给赵元崇送了信,就直接往和国出发。他此行只带了未子尘和秦浩,春梅、夏兰、秋菊、冬竹四婢,还有 元宝、财宝则继续留在越州,照顾何迁风和韩倾霖的生活起居。从召国到和国,李墨染走的是水路。记得当时林起君身边的管家说过,八年前,林起君带着海盗、何迁风还有太子妃从和清海上的海盗窝离开的时候,并没有惊动任何人。他们顺着和清海当中的一条支流,然后直接到了裴州这边的地界。从召国到和国,本来路途有些远,不比和国和清国,两国相邻。但如果按照哪个管家的说法,如果从裴州这边的海域去和国的话,却是近的。如此一来,水军必不可少。但是问题来了,召国基本都是平原地区,召国的兵马以步兵为主,别说水军少之又少,而且又不精,就连骑兵也是。当年和北戎的战争中,李墨染看到了召国骑兵的弱势,所以这几年,才叮嘱赵元崇训练骑兵,而骑兵的训练,当然是采用北戎州的训练法。要知道北戎人的骑兵,可是相当有名的。可水军不同,训练水军,必须要精通水军的将领。不过,这并不影响李墨染要走水路的想法。只是这次走水路,得从裴州上,林起君的那艘大船,还停在裴州海岸呢。裴州。“王爷,按照王爷临行前的吩咐,船已经维修过,也请船工看过,有问题的地方已经全部补好。”裴州刺史陪着李墨染看船。第43章 裴州事宜林起君的那艘大船,经过之前的狂风暴雨,又因为他们把三层的干尸都拿了出来,所以有些地方敲的不成样子,李墨染离开前,曾吩咐刺史把船维修了一下,漆也重新染过。现在的大船已经焕然一新,之前虽然华丽,但是想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灭绝人性的事情,人的心情就不会很好。“颜色亮丽而不俗,格局略有变动,却风雅的很,裴州刺史的品味,本王很是喜欢。”李墨染把船的三层都看了一遍,又回到甲板上,“裴州可有对船和水性熟悉的人,本王此番出海,对这种人非常需要。”“裴州靠海,以出海为生的百姓更是不少,熟知属性和船的大有人在,不知王爷要几人,下官马上征集人手,王爷觉得如何”裴州刺史道。虽然李墨染不是杨氏的亲子,但他养在杨氏那,裴州刺史在名义上,也算是李墨染的外公,故而两人的关系还不错。“多谢大人,本王要二十人。”偌大的裴州城,要找二十个熟悉水性的人,倒是容易。一个上午的时间,裴州刺史便找到了。“刺史大人可知道,裴州海外连接着哪里”李墨染站在岸边,看着一望无际的海。裴州海出发,要多久才能到和清海“这下官倒是不知,裴州海很大,下官从未出海看过。”裴州刺史回答,“不过在我召国第五代帝皇成仁帝年间,对每个州的地形都概括过,其中裴州的地图还在刺史府里,就是不知这地图中,是否有裴州海。”“哦”李墨染心一动,“去拿来让本王瞧瞧。”“诺,地图在下官书房里,下官先失陪一下,请王爷稍等。”“无妨,去吧。”“诺。”待裴州刺史离开海岸之后,李墨染观察四周。因为裴州有裴州海,所以这里有个港口,一般有港口的城,各方面都非常的发达,所以百姓的生活水平就会很高。不过而今的召国,各州的生活水平均是不错。就像赵元崇原来预料的,皇商计划推动了银库计划,两个计划的合成,推动了召国的发展,这是召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和胜利。这恐怕也是召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项政策。这更是武帝被尊称为圣武帝的第一项大成就。“裴州的羊油、羊毛生意甚好,却不知原来还有如此港口。”李墨染看着忙碌的百姓,看着他们搬货,看着他们微笑,看着他们聊天,感触良多。“少爷说的是,裴州的确是个好地方。”未子尘道,“边境安全,又有其他州连着,土地多,既没有干旱也没有洪水,可以说出了京城之外,最太平的地方。”“太平”李墨染轻笑,“京城可不太平,子尘。”连着两次造反,京城能太平未子尘一想,也是,自己说错了话:“少爷说的对,这里应该是除了京城之外,百姓生活最悠闲的地方。”京城的百姓生活悠闲倒是真的。就算有人造反,帝皇也不会让百姓去挡刀,而且京城是天子脚下,那里士兵重重,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百姓都不会有危险。而裴州,既没有游牧民族侵犯、边关告危,也没有天灾,所以裴州百姓的生活的确是悠闲。“王爷。”裴州刺史回来了,手里拿着裴州城的地图,“这是裴州的地图。”李墨染接过地图:“这地图画的真好,把裴州的地图画的真清楚。”而且还有裴州海域这边,也画得很清楚。不过,裴州海域却画的不够大,因为海域的支流没有画出去,看不到裴州海域外和清海的情况。和国和清国相连,跟召国竟然隔着如此海域,但不知道和国和清国的人知不知道。“的确是清楚,但是海域没有经过开发,所以没有人去探过海域的情况。”裴州刺史道。“本王有个建议,刺史可想听听”李墨染嘴角抿着一抹笑,心情很好。“不敢不敢,王爷请讲。”齐王殿下的建议,他哪里敢不听李墨染指着那些熟悉水性的百姓,又指着一边忙碌的渔民:“本王建议裴州海域组建一支水军,在这海域上加以训练。本王听说裴州海域连着和清海,也就是说,这片汪洋大海的便是和国和清国。所以水军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裴州刺史一听,顿时明白了李墨染的意思。如果隔着裴州海域,对面真的是和国和清国,那么在这个地方训练水军意欲何为,裴州刺史当了一辈子的官,怎能不明白而且眼下十国的局势,稍微懂点天下局势的人,都分得清楚。“不知对于组建水军,王爷有何想法”裴州刺史又问。“水军以朝廷招军的名义去招,他们拿朝廷的俸禄,跟步兵骑兵一样,都是朝廷的军人。”李墨染道,“朝廷愿意投下财力,只要能培养出好的水军部队。”“下官明白。”裴州刺史道。“裴州有熟悉水性的百姓,这对水军的招募是非常有力的,你尽管放心去做,朝廷那边马上会下公文,我会给陛下写信,一切的事情又我担着。”李墨染想了一下,又道,“给招募的水军好的待遇,我不在乎花多少银子,我只要最优秀的军人。”“下官明白。”裴州刺史有些激动,为朝廷招募水军再训练,这是一种何等荣誉的事情。“在我们裴州,有个青年,他是我们裴州水性最好的,如果能招到他为我们训练水军的话,恐怕训练出来的水军,水性都是极好的。只是”“只是此人很难招”李墨染挑眉。“不是。”裴州刺史摇头,“只是这里的百姓水性虽好,但是裴州没有军队。”是的,裴州没有大军压境的危险,所以这里没有军队,也没有军营。如此的话,就算有人训练水军的水性,确实也训练不出部队军人的军规纪律。“本王明白了,你只是找人训练水军的水性,其余的朝廷会派人过来。这件事刻不容缓,你先招募足够的人员。”李墨染心里已经有了打算,他还需要写信把这件事告诉赵元崇。真是麻烦,如果能面对面商量就好了。想到此,李墨染盼不得先回一趟京城。可是,赵元谦的事情他也在意,毕竟这个计划是他自己提出来再安排的,如果赵元谦真的出了意外,那就得不偿失了。用一个王爷的命去收回一个和国,这不是李墨染想要的结果。“诺。”裴州刺史领了李墨染的命令,知道该怎么做了。从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