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节阅读 19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5(1 / 1)

d婚的事情,没想到端磊竟然来了,赶忙出门迎接。“端相。”李修看到端磊的模样吓了一跳。这哪里是老当益壮的丞相,眼前的端相双眼无神,脚步缥缈,让人看了不禁担心。“端相,你这是怎么了”李修扶住端磊。“李大人啊。”端磊看着李修,叹了一声气,“老夫此刻来,是有件事想请教李大人。”“不敢不敢,下官不敢,请相爷府内说话。”李修吓了一跳,请教两字都用上了,可见事情不简单。“不了。”端磊回头,“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了,皇上都为端礼赐婚了,对端家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大事情了。李大人啊,老夫想问你,当年太上皇为墨染指婚时,你和老国公可曾想过李家会绝后的问题”端磊的这个问题问得相当直接,直接得李修十分尴尬。其实李墨染不是李修的儿子,对李修而言,李家就算有了墨染,也是绝后了。固然这种想法有些自私,但实际上的确是如此。想了想,李修把当年李墨染的话说了出来:“墨染说,从下官女儿的子女中过继一个到李家,还是能继承李家血脉的,不过墨染说了,过继来的孩子不能享国公的爵位,他让下官到时候请旨,下代的李家子嗣以侯位继承。”第35章 到达清国了李修的话震撼了端磊。他知道李墨染聪明,自己的学生,自己看着他从小长大,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竟聪明到这个地步。那个时候的李墨染才十一岁,十一岁便能说出这番话,像是这种结果,像是他跟赵元崇的大婚,他能预料到似的。经历了三朝的相爷,从李修的话中,已经恢复了以往的镇定。但镇定下来的同时,关于李墨染的点点滴滴,从他的脑海里闪过。李墨染的才华,不是突然有的,而是从小到大就展现了,他的特别,他的早熟,他的思维,就算是再聪明再有才华的孩子,也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可是李墨染的童年,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召国信佛,不知为何,堂堂相爷突然想起了关于佛的传说。不不不,端磊摇头,是自己想得多了。一个小小的孩子,怎么可能预知未来呢“相爷相爷”李修叫了好几声,见端磊没有反应,他伸手推了推端磊。端磊回过神:“李大人,墨染尚且能看透这些,是老夫迂腐了。李大人能得墨染这个儿子,是李大人的福气,李家的福气,也是召国的福气。”不管李墨染如何成谜,但他为召国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目共睹的。“相爷过奖了,还得感谢相爷的栽培。”李修谦虚道。的确是的,如果说以前,李修对李墨染的父子之情并不深厚,那么这几年的点点滴滴,李修已经认可李墨染,也把李墨染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李家和李墨染,是一荣俱荣的。李家有墨染,才能永远的屹立不倒。但墨染没有李家却还是召国的齐王,永远享受召国百姓的敬仰。李修更是明白,李家未来的荣耀,都是系在李墨染的身上。想当年,自己一时做的事情,每次想起来,李修都心有余悸。好在现在雨过天晴了,那件事成为永远的秘密了,而墨染,给了李家太多的名声和地位。这个孩子,其实李修是纠结的。他看不透这个孩子,却感觉自己在这个孩子面前是赤裸没有隐藏的,有时候仿佛觉得这个孩子洞悉了一切。有时却又觉得不是。作为一个父亲,在儿子面前,他是小心谨慎的,摆不起架子,也端不起架子。知道李修说的话半真半虚,端磊也不在意。李墨染虽是他的学生,但他自问教李墨染的并不多。李墨染的学识,可不是自己教的。只是天下人说起召国才华横溢的齐王,端磊内心的骄傲,也是真的。只是这样的齐王,嫁进了皇室,端磊为皇家的子嗣担忧。端磊这个相爷当得辛苦,为自家的子嗣后代担忧,还得为皇家的子嗣后代担忧。自己家的孙子不争气,这皇嗣后代,可是不能断的。赶忙把脑子里乱哄哄的东西整理了一遍,端磊向李修告辞了。既然李家能让外孙过继过来,承欢膝下,那么他端家也可以。他得写信给儿子,让端礼的妹妹端文静多生几个孩子。端磊对帝皇的服从,这是经历三朝留下来的忠诚。他有些自命清高,有些摆架子,可这也是他位高权重的关系。只是,他对召国的忠心,却是比谁都深。所以帝皇赐婚,就算绝了端家的后,在知道是端礼自己请旨赐婚之后,他便知道,这件事,他已经挽回不了了。端家的后人,只能寄托在端文静身上了。而郑家呢郑探从皇宫回到家,一路上内心的不淡定和急切是自然的。帝皇赐婚,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闹出的问题可大了。好在他和端相一直都是帝皇一系的,从郑晖年成为太子伴读开始,郑家选择站在太子这边,所以郑家的忠心帝皇是知道的,那么帝皇的赐婚绝对不是试探和怀疑。郑探不是没有头脑的人,做到大理寺卿这个位置,他的头脑可是聪明得很。“老爷,你神色匆匆的,这是怎么了”郑夫人自从知道帝皇会为郑晖年赐婚,便一直等着帝皇的好消息。“皇上为晖年赐婚了。”郑探看着郑夫人,无力的吐出这么一句。郑夫人诧异:“这便是好事啊,老爷却是这等神情,莫不是赐的婚不好还是姑娘的门第低了只要姑娘家世清白,人品善良,门第之见于我们家并不重要。而且晖年是皇上身边的人,皇上为他赐的婚,又哪里是能差的”“夫人啊夫人皇上为晖年赐婚,不是门第低,也不是人不好。那门第是我们高攀,而那人品,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人,两样绝无问题,问题是问题是他是端礼啊。皇上把端相家唯一的孙子赐婚给我们家的晖年了。”郑探心里,想哭又哭不出来。什么郑探这话,把郑夫人给听傻了。“怎么怎么会是端礼啊”郑夫人给不出反应了。脑海只有这么一个想法,她的媳妇怎么会是端礼啊“皇上说,是端礼和晖年去请旨求的婚,具体我也不清楚,我已派人去叫晖年了,一切等他回来了再说。”郑探现在,也是六神无主。他捉摸着还有端磊在,皇上赐婚这件事,应该是有机会挽回的。却不知道,端磊已经放弃了。“父亲。”郑晖年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已经有底了。昨日他才向皇上表明自己的想法,今日早朝才过,父亲就急着找他回家,可见是为了什么。“书房谈。”“是。”郑晖年跟着郑探来到书房。郑夫人莫名,这件事还去书房谈,难道是不想让她知道吗书房。郑探坐下之后,双眼直直的看着郑晖年,郑晖年挺直了腰杆站着,并没有开口。父子俩就这么对视,谁也没有先出声。郑探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子单纯,性格耿直,不适合复杂的环境。朝廷不适合他,他跟着端礼去军营,郑探觉得训练训练他也是好的,从没想过有一天,儿子会在战场上立功,会被帝皇重用。曾经受了委屈,抱着他的大腿哭得稀里哗啦的儿子,现在已经长大了。高挑健壮的身材不说,相貌更是英俊,而前途之广,不在话下。这样的儿子,郑探很骄傲,儿子虽然早些年傻兮兮的,但傻人有傻福,他得帝皇信任,又是端相孙子和齐王殿下的朋友,郑探觉得就算自己百年之后,儿子的将来,也不需要他去担心。却没想到,现在出了这一环。“知道为父为什么把你从训练营叫回来吗”沉默过后,郑探问。郑晖年点头:“我知道,是为了我跟端礼的婚事。”郑家门庭简单,思前想后,也只有这件事了。郑晖年以前是傻,但是军营里、战场上这几年的锻炼,早就磨练出了他。“皇上说,你跟端礼的婚事是你们俩去请旨的,是吗”看儿子如此镇定,郑探心里已经有底了。郑晖年点头:“是的。”接着他跪了下来,“父亲,孩儿爱他。”盛行男风的召国,要承认爱一个男人,也是需要一定勇气的。郑晖年跪在地上,他挺直了腰杆,他既说出了爱,就绝对不会退缩。“你”郑探想过很多种的理由,可是没有一种,是因为儿子爱端礼,所以才去求的婚。爱情,谁都渴望,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过梦想,想娶一名自己心爱的人,然后白首到老,还能在月光下漫步郑探也年轻过。可话说回来,郑晖年跟端礼啊那是两家的独苗,他们在一起郑探闭上眼。“父亲,孩儿不孝,可今生如果不是跟端礼在一起,孩儿会一辈子去驻守边疆。”郑晖年知道说出这样的话,很伤父母的心。可是,为了自己的自私,为了那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郑晖年想勇敢一次,想自私一次。“你你”你字后面,郑探再也说不出口。帝皇的圣旨一下,他如何去阻止以爱为名的婚姻走出书房,看到郑夫人在外面。妻子已经不再年轻了,却依然贤良淑德,能娶到这样的妻子,郑探觉得是自己百年修来的福分。再回想跪在书房里的儿子,郑探的心,又是被揪了一下。他也想成全儿子的爱情,成全儿子的幸福。可是如果他成全了儿子,郑家的后代怎么办“老爷,你这是又怎么了儿子他他没说什么吗”郑探这般样子,把郑夫人又给吓到了。郑探摇头,什么话都不想说。儿子要娶端礼,他觉得是自己对不起妻子啊。“老爷,你倒是说话啊,你别吓我求求你别吓我。”郑夫人摇着郑探的肩膀,双眼已经红了,声音也哽咽了。“夫人夫人啊。”郑探伸手,拍拍妻子的肩膀,“这门婚事,就这么定了。”“这这是什么意思啊你不是说跟儿子再商量商量吗”郑夫人一头雾水。虽然召国盛行男风,但如果儿子跟端礼成婚,这两家的后代怎么办儿子他郑家“儿子说,他爱端礼,从小就爱。”郑探闭上眼,气馁的走开了。爱郑夫人一点都笑不起来。儿子有了爱人,能跟爱人结婚,她应该高兴的,可是她真的一点都笑不出来。端礼跟郑晖年的婚事,安排在明年的年初,帝皇赐婚还赐了宅子。宅子要重新造,是整个召国帝都最繁华,也是最靠近皇宫的地段。帝皇亲笔题名:将军府。并册封端礼和郑晖年为正四品左龙将军和右龙将军。一左一右,为帝皇的左膀右臂。召国的京城,被两名将军的结合感染了,这是何等的喜事。只是端家和郑家,虽然人前笑意盈盈,可人后,却无半点的喜悦。当然,这份喜悦,也没有传到远在千里之外的李墨染身上。昌平王小王爷满月酒,清国帝王邀请了四国联盟,并特别邀请李墨染作为上宾来为小王爷取名,这事儿传遍天下,也是令人匪夷所思。清国京城因为小王爷的满月酒,无比的热闹。跟召国京城的喜悦,怕是也有的一比。李墨染等人才进了城门,就看到了城门口迎接的队伍。怕是他们这一路,早已被人跟踪。而城门口迎接他们的人,竟然还是昌平王庆承。庆承此人,李墨染早已认识,去年和国战后,见过一面。“庆承奉旨在这里恭迎召国齐王大驾。”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昌平王,今日也沾了深深的笑意,果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本王却之不恭,多谢贵国陛下厚爱。”李墨染微笑还礼。名扬天下的召国齐王,值得庆承亲自来迎接。“陛下慕齐王之名已久,迫不及待的想见齐王一面,请齐王先随我进宫。”庆承又道。只是,他这话一出,现场的气氛突然诡异了起来。第36章 御书房试探李墨染刚到清国京城,昌平王庆承便要他进宫见清国国君,虽是四国联盟的国家,但召国齐王私下去见清国的国君,还是不安全的。所以这气氛很诡异。未子尘和张甬承自然把李墨染护在中间。他们如此清楚的动作,昌平王自然擦觉到了,不过他看着李墨染,却没有开口。“那本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李墨染没有推辞。“殿下”未子尘出声。“无妨。”李墨染微笑的摇头,“清国乃泱泱大国,又是我四国联盟的盟友,本王在清国,可是比在召国还要来得安全。本王若在清国出了意外,两国引起矛盾,会便宜其他的国家。所以子尘,你放心吧。”李墨染的话,字字深远,明着暗着,听得庆承这种不善于表达的人,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