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之庶子为尊> 分节阅读 20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05(1 / 1)

d同他们分解和国般,卫国和厉国,也将不存在。卫国和厉国不敢和四国联盟抵抗,只好听从林杰斐的意思。如果召国没了,天下强国又少了一国,所谓四国联盟的力量,也减少了。也许到那个时候,他们散国团结,就能对付临国和清国了。林杰斐有自己的计划,他们也有自己的计划。“那么前提必须是,临国和清国的联军,打得召国没有还手的能力,且没有逃跑的力气。”庆承道。“这是当然。”林杰斐自信满满。庆承看着林杰斐,其实这场计划,他原本是反对的。林杰斐和他们清国太子谈的时候,庆承并不赞同。首先,林杰斐要李墨染,这个他们清楚。但临国得到了李墨染,对他们清国一点好处也没有,就算解决了召国,如果李墨染反过来帮助临国,那么接下来灭亡的,就是他们清国了。但是太子心意已决,他没有办法反对。其实,这是一场不能预料的战争。召国的实力到底有多大,他们不知道。临国和清国的联军对抗召国,如果打得两败俱伤,那么接下来害怕四国联盟的散国公然反抗,又会怎样呢虽然说卫国和厉国已经屈服了,寒国刚刚经历了内战,没有心思对其他的国家动歪脑筋,那么央国和慕国呢慕国在临国的北方,他们起不到作用。也没有胆子攻打临国,那么央国呢央国是个神秘的国家,央国如今的帝皇杨子圣更是赫赫有名的战王。林杰斐的计划里,没有这个人。为何没有这个人强者和强者对决,如果和央国再结盟,对临国没有好处,所以林杰斐的计划里,没有央国。“王爷欲言又止,莫不是有话要说”林杰斐看着庆承,直接问。第3章 庆承的顾略庆承想了想,基于双方的利益考虑,他还是说了:“李墨染是召国的齐王,南王把他留在我们的军营,确定合适吗”林杰斐挑眉:“那么昌平王的意思是”“万一军机泄露,南王又该如何定夺”庆承反问。“李墨染被废了武功,如何泄露军机”林杰斐可不相信在守卫如此森严的军营,李墨染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还能逃出去。“什么”庆承大吃一惊,“他的武功你废的”堂堂召国齐王被废了武功,这件事如果传开,一定会震惊天下的。而且,李墨染是武将世家出身,他没有武功,这对召国而言,损失太大了。林杰斐这个人,当真心狠手辣。“用这种目光看着我做什么”林杰斐挑眉。庆承摇头:“既然南王如此说了,我便信了王爷,这事关临国,我也相信王爷不会拿来当做儿戏。”说完,庆承走出营帐。李墨染被安顿在林杰斐的帐篷里。两军交战,说实话,帐篷的条件并不好。更何况李墨染作为召国的齐王,来到清国的军营,这种身份的尴尬,更是明显了。林杰斐回到军营的时候,李墨染正在看书。“一路赶路辛苦了,想吃点什么,我命人去准备。”林杰斐的声音有些讨好。李墨染轻笑着摇头:“南王不必顾忌我,只管把帐篷守住了就是,也许今天晚上,召国的人就会不顾一切的来救我。”“那么,本王让他们有去无回。”林杰斐自负道。李墨染还是笑着,并不继续跟林杰斐搭话。有去无回林杰斐好狂妄的语气。“墨染,你且好好看着这场仗,看看是召国会赢,还是我临国会赢,看看这天下的主人,到底是谁。”林杰斐的自负,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临国的确很强大。“我自然是希望召国会赢的,而且我也相信召国会赢。”李墨染回答。“召国把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了这里,用来对付清国,赵元崇此计,就是个错误。”林杰斐的想法是,赵元崇到底是太年轻了,所以做起事情来,才这么冲动。“他是因为担心我。”李墨染敷衍道。赵元崇虽然性格会有些冲动,可是做事情,他从来都是安排妥当的。把召国的军力集中到了这里,又何尝不是请君入瓮呢“是吗但是作为一个帝皇,这种担心该收敛。”林杰斐不赞同。“所以我说,南王永远也比不上他。”李墨染回答。林杰斐一顿,随即笑道:“你知道的,作为一个国家权利最大的人,有时候,有很多的身不由己。”“嗯。”只是一个嗯字,代表着李墨染不想再继续说话了。召国军营。“陛下。”老国公等人看到赵元崇回来,有些意外,“墨染找到了”赵元崇看着老国公点了点头,又对着众人道:“他此刻就在清国的军营里。我国和清国打仗的情况如何”“目前我们是压倒性的胜利,但是庆承也是个人物,他善于防守,防守措施做得非常好,要打下这座城,恐怕还需要时间。”老国公道。赵元崇点点头,又看向杨子圣:“你怎么认为”“以我们和清国的兵力相比,要攻下这座城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是庆承在这里守着,墨染又到了对方的军营,万一对方利用李墨染要我们投降,你说怎么办”杨子圣问。“这不可能。”赵元崇想也不想的否认。“理由”杨子圣要听理由,战场上的事情瞬息万变,赵元崇的不可能,不能只凭感觉去否认。“之玉有五彩在,如果他想离开,在确保了子尘等人的安全后,他早就可以离开了,结果却是没有。他没有离开应该有他的理由。”赵元崇相信李墨染,这种相信是来自心灵上的信任。“虽不知冰灵神兽如何的厉害,但是有你的保证,我放心。”杨子圣知道赵元崇对李墨染的感情,可以说赵元崇是天下间最不放心李墨染的人,现在连他都敢如此保证,那么他确信李墨染是安全的。“跟墨染一起来的还有谁”“是林杰斐。”赵元崇咬牙切齿道。“果然是他吗那么他带走墨染的原因是什么”杨子圣问。关于这个问题,赵元崇无法回答。毕竟男风不是到处都流行的,所以赵元崇不会自恋的说,林杰斐看上他的皇后了。那么林杰斐带走墨染的原因是什么呢这个需要当面问一问墨染才能知道。“且不管林杰斐带走之玉的目的是什么,林杰斐到了清国的军营,那么接下来到的应该是临国的援军,所以我们要在临国的援军到达之前,打下这里。”赵元崇还有一个决定,他要晚上夜闯清国的军营,去看一下李墨染的情况。光靠五彩的传话,不能得知太多的信息,赵元崇不放心。“嗯。”这一点,杨子圣同意。是夜。赵元崇一身夜行衣潜入了清国军营的周边。且看去,军营的巡逻非常的严谨,人根本无法靠近。就算赵元崇武功再高,单枪匹马的潜入里面,也是不可能的。该死的。赵元崇心里把林杰斐的祖宗都骂了一遍。“五彩来了。”斑斓提醒,它感觉到了五彩的气息。同样,五彩也是感觉到同类的气息才出来的。果不其然,五彩慢慢的爬到了他们的面前,仰着小脑袋看着赵元崇和斑斓。其实,它的脑袋仰得再高,也看不到整个赵元崇。“五彩说,墨染传心声给它,让你别夜闯清国军营,只要稍微引起他们的注意就行,另外,他很安全。”斑斓转述。如果召国没人夜闯清国军营,反而会引起林杰斐的怀疑。所以李墨染要的效果是,闯,却只是引起混乱。他的意思赵元崇当然明白。他并不意外李墨染会算到他的行动,只是对于爱人对自己如此的了解,心里高兴极了。“你让五彩回去告诉墨染,我知道怎么做了。”于是,五彩摇着小尾巴,又爬走了。林杰斐知道召国人会来救李墨染,而李墨染是睡在他的营帐里的,所以他有些期待,又有些警备。期待把来救李墨染的人都活捉了,警备是因为意外是人掌控不到的。“没想到今夜竟然如此安静。”林杰斐看着躺在床上看书的李墨染,意有所指的道。“你都说了,这里守卫森严,他们即便要来救我,也得计划计划不是吗”李墨染看着书,头也不抬的道。“齐王想得这么开,让我不禁有些怀疑,是不是暗地里齐王在算计着我不知道的事情。”林杰斐这话是试探的,他想看看李墨染的反应。只是,李墨染淡淡的挑眉:“即便是有,我也不会告诉南王你。”对付林杰斐这种人,不能直接的否认,如此他反而不信,而直接的承认,他也会更加的怀疑,用模棱两可的答案去回答,反而更好。是吗林杰斐眯起眼。说实在话,让李墨染留在军营里,的确是个危险的行为,但是没有武功的李墨染,在他侍卫的监视下,根本无法跟外界联系,所以林杰斐并不怕。但是这一刻,李墨染的镇定不禁让他怀疑,是不是他在算计着什么可是他也知道,就算是,李墨染也不会告诉他。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更加严谨的监视李墨染。“无妨。”想好之后,林杰斐大方道,“你只要看着最后的胜利就好。只要清国能坚持到临国的援军到达,那么我们就胜利了。”“如果坚持不到呢”李墨染问。“不会,召国的军力再强,要想在几天内打下这里,也是不可能的。清国肯定会坚持到,而到时候,就是临国的军队在全力,且最佳状态下,和召国的军队对战。”林杰斐说着,开始兴奋了起来。“是吗”李墨染勾起嘴角,笑得颇有深意。第4章 两国的交锋一大早,召国攻打清国城池的战鼓,敲响了。这是召国第三次攻打这座城池,前两次召国虽然没有打下这座城池,但是清国的兵力损失很大,尽管如此,清国的防守,还是非常的厉害。不得不说,庆承是个出色的武将。清国如果能再出一个庆承,也许天下九国的排名,就不是这样了,也许不用受到临国的威压。召国兵力的遥遥领先,是因为召国的武将多。比如原来的林家、李家,现在的余家,再加上端礼、郑晖年等人。林家虽然让帝皇顾忌,但是林家将的强大,的确是万夫莫敌的。他们的强大,是林家几代下来的累积。林家如果没有私心,赵元崇不至于对他们动手,因为林家走下坡,等于削弱了召国一部分的力量,而同时,在外人眼里,林家是帝皇最坚强的靠山,比李家还要可靠。当然,现在李墨染嫁给了帝皇,所以现在的李家,等于当年的林家,他们都是帝皇的军队。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赵元崇积极培养端礼和郑晖年的原因,帝皇需要自己的亲信。赵元崇向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管是用吕桦,还是赵元浩,他就是有那样的魄力和能力,让人心甘情愿的臣服于他。也许在有些人看来,这是齐王李墨染的功劳,但是在决策方面,李墨染没有赵元崇那样的果断和干练。赵元崇缺乏耐心,李墨染多的是耐心。上辈子十年病入膏肓的日子都熬下来了,他的耐心足够多。赵元崇想法细腻,李墨染却只想跟赵元崇有关的事情。赵元崇善用谋略,李墨染善用心计,这两人在一起,是天作之合。赵元崇的心中装了天下,可天下再大,在他心中也抵不过一个李墨染。李墨染的心中没有天下,可就算没有天下,为了赵元崇,他也会胸怀天下。这次的战争,依旧是老国公指挥,余铮带队,端礼打前锋,郑晖年待命。而杨子圣坐镇。更奇怪的是,赵元崇没有上战场。“情况如何”赵元崇没有上战场,是因为此等战役如果要帝皇亲征,那么万一没有攻下这里,等到临国援军到达的时候,军队的士气就只会更加低迷。这是士兵的心理因素。本来清国和临国结盟与召国对阵,召国士兵的心里就有压力,如果帝皇上阵,结果一样,不但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反而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等临国的援军到了,帝皇再亲征,效果就不同了。士兵心中的压力会随着帝皇的亲征而减少,这是一种信仰的问题。召国百姓对召国帝皇的信任是非常深的。因为走到今天的召国,是这位年轻的帝皇继位之后,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前方来报有些奇怪,今日的作战方式跟之前的不同,这不像是庆承一贯的打法。庆承以守为主,但是今日的情况,在防守之外,还加了攻击,虽然攻击力不强,但足够让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