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之玉是他的,上辈子是他的,这辈子还是他的。如此想着,召国帝皇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他这是怎么了”林杰斐看向赵元崇,问的是李墨染。李墨染笑着,却不语。林杰斐觉得自讨没趣,便又换个话题道:“关于那件事,我很抱歉。”但是曾经有的后悔,现在却没了。李墨染如果不能归他所用,不能为临国效力,那么废了他的武功,对临国而言,却是一件好事。说到底,他的心中,还是国家最重要。“无妨。”李墨染不甚在意,“就算没有武功,我还是我,人生中有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可以算计的我可是冠绝天下的召国齐王,南王以为没有了武功,我就不是召国齐王了吗”少年带着盈盈笑意的问话,那是风华绝代。谁说召国齐王没有了武功,就不是召国齐王了林杰斐不敢说,天下人更是不敢说。但是,少年的绝对从容,却没有让林杰斐的心轻松些。他是矛盾的,一则想看看最佳状态的少年,是多么的出色。二则又不想召国的实力大增。盛宴,是三个人的盛宴。而盛宴的外围,召国的将领们喝着酒,不亦乐乎。临国的将领们也喝着酒,同样的不亦乐乎。这一刻,他们的心中没有国家,没有战争,有的是战胜后的喜悦和和平。相比于他们这一刻的喜悦,被关在帐篷里的庆承和长公主,却是彼此拥抱着。他们没有酒喝,没有肉吃,连杯水,都没人给他们。俘虏,不管你之前的身份多么高贵,一旦成为俘虏后,那是跟乞丐没有差别的。庆承是被召国抓来的,因为长公主,他自动走到召国的军营,林杰斐等临国人没有发言权,这是大家默认的规则。对于庆承,林杰斐也是有想法的。庆承如果肯归顺,那么对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有利的。可是林杰斐同样做不到像赵元崇那样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毕竟,他是清国的王爷。“王爷,外面好热闹。”长公主靠在庆承的怀里,外面越是热闹,就是在告诉他们,他们此刻有多么狼狈。“天下大乱,局势如此,今天的路,谁都预料过。”庆承常年在战场上,对于这种结局,他就算是第一次经历,却也适应了。清国不是最大的强国,会被灭亡,是没有意外的。只是,虽然知道也许会被灭亡,他们的心中仍然带着希望,希望清国会变得更强更强。但希望,还是抵不过现实。召国和临国的合力攻打,天下最强的两个国家,全力进攻,清国如何抵得住。现在的清国,什么都没有了。如果当初太子没有背信弃义,那么就算将来清国抵不过临国,作为附属国,怕清国还是在的。而现在呢“是我害了清国,害了王爷,我以为”以为这样可以为前夫报仇,却不料害了另一个真正爱着她的人。“不关你的事情。”庆承道,“你想为央国前太子报仇,说明你有情有义,我敬重你,也不因此而怪你,甚至我会更爱你。这件事因太子而起,如果不是太子想利用你抓走召国齐王,又怎会惹怒了临国南王,使得他们两国联合起来。”“王爷大量,我却是怎么也放不下。而今我们不知我们的孩子会怎样。”直到这一刻,她才放下了央国前太子的事情,真正的为庆承着想了起来,为他们的孩子担忧了起来。说到孩子,庆承揉着长公主的手僵硬了一下,孩子他们的孩子。“别担心。”庆承用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话,安慰着长公主。“不,我不放心,我不放心啊。”长公主泪流满面。她作为天下第一美人,如今却应验了这句话,红颜祸水啊。她嫁给央国前太子,前太子死了。她嫁给庆承,清国没了。“王爷,是我我是个不吉之人,是我害了你,是我啊。”“不是你,这不是你的错,是天下的局势害了你,你才是最无辜的人。”庆承闭上眼,此时此刻,他真的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安慰长公主。盛宴结束,召国和临国,从此为劲敌。分手之际,林杰斐看着李墨染,似乎有很多很多话想说,却最后,被李墨染的那句话堵在了喉咙里。李墨染说:“南王,他日再见,我便会想尽办法要你的命。”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林杰斐听了,心一紧。对这个少年,就算到了非杀不可的地步,他还是说不出那样的话。“好。”第19章 庆承的条件“他都快三十了。”两人回召国军营的路上,赵元崇突然道。“什么”李墨染挑眉,还没懂。“林杰斐快三十了。”赵元崇道,“这是打算老牛吃嫩草也不照镜子看看自己,再算算自己的年纪。”噗嗤李墨染失声大笑了起来:“这皇帝三宫六院,你怎也不说说回回选的秀女中,能当他女儿的都比比皆是。”“那与我何干”赵元崇哼了一声,“我只看不管他对着我的人流口水,真想一拳打掉他的牙齿。”“那你怎么不试试”李墨染反击。“当着你的面,总要保持点风度,哪怕是虚伪的应付,我也不会让之玉丢脸。”如果只是他自己,什么脸不脸的,根本不在意。李墨染一愣:“赵元崇。”“何时你才能再叫我子初总是连名带姓的叫我,莫不是我们太熟,别人还当我们不亲呢。”赵元崇嘀咕。哦李墨染再次笑了起来,方才想说的话,已经不重要了。刚才他想告诉赵元崇,他已经没有武功了。可是经过赵元崇孩子气的话,又想着临国的军营还在,如果告诉赵元崇自己武功尽失的事情,他肯定会去找林杰斐算账。召国攻打清国在先,元气伤的比临国大,如果这个时候向临国开战,两败俱伤是运气好,但临国占优势,所以这个险他们不能冒。同样,临国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来攻打召国,因为他们也怕两败俱伤。“子初。”李墨染叫了。那一声子初,最是柔情。赵元崇听着,心里软软的。然后他笑了,放佛回到了他们在太后寝宫初见的那一刻。一转眼,他们都长大了。“陛下,殿下。”待他们来到军营门口,老国公等候多时。这次的胜利,是他们年轻人的战场,老国公就没去参加他们的吃喝玩乐了。“老国公。”“爷爷。”李墨染上前一步,抱住老国公,“爷爷。”活了两辈子,这个老人的好,他记在心里,一直都记着。只是这辈子真好,到了这个年纪,爷爷还活着。“没事就好,你没事就好。”老国公把李墨染上上下下看了一遍,双眼有些红。这样铁骨铮铮的一个老将军都红了眼睛,可见这次李墨染的事情,真的叫他担心了。接着,老国公又看向赵元崇,“陛下,庆承想见您。”哦赵元崇挑眉,对着李墨染道:“我去瞧瞧,你和老国公好好聚聚。还有杨先生,他也甚是担心你。”“嗯。”庆承其实并没有被绑住,也没有被挑断手筋脚筋废去武功,所以赵元崇对他还是留了几分脸面。并且只在帐篷的门口派了侍卫。其实赵元崇这么做,庆承也知道原因,帐篷外是召国的百万大军,他能逃到哪里而且,他的孩子还不知道在哪里。听到外面的侍卫行礼的声音,庆承知道,赵元崇来了。帐篷的门帘被掀起,气势逼人的召国帝皇,就这样迈步进来。谁都不会想到,一位看似这样年轻又风流倜傥的俊俏公子,会是鼎鼎大名的召国帝皇,且号令着百万大军。召国,是在他的手中茁壮成长,成为天下第一大国的。而这个召国帝皇,今年才十八啊。“我瞧着昌平王似乎很适合待在这里。”赵元崇挑了一张椅子坐下,微笑的道。这个人开玩笑的时候,痞子的不像个帝皇,他没有帝皇的架子,就像是富家子弟,有些顽劣。可是,这人认真的时候,却是能君临天下的人。“陛下说笑了,没有清国,就没有昌平王,而今的庆承,不过是个俘虏。”庆承道。“昌平王此言差矣,可不是人人能当我召国的俘虏。比如你们的太子,朕就不屑了。”赵元崇对此人的鄙夷,也毫不掩饰。用如此手段威胁人,的确不是一国太子所为:“只是可惜了他死的早,否则朕有的是办法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也许,清国太子就是知道落到他的手里不会有好下场,才选择自刎。“若是齐王武功还在,太子焉能困得住他。”庆承感慨。“你说什么”赵元崇声音一沉,眼神顿时凌厉了起来,“什么叫若是齐王武功还在,他的武功怎么了”从庆承的话中传达出来的意思是,之玉的武功没了。赵元崇皱眉。这不可能,之玉看上去身体很健康。庆承惊讶,齐王被废了武功,召国帝皇竟然不知道。难道齐王没告诉他但他话已出口,已经收不回了。况且,召国和临国联合瓦解了清国,庆承的心里闪过一丝报复的念头:“林杰斐向太子献计,以我儿满月酒之名,邀请齐王,并在中途劫持他。林杰斐劫持了齐王之后,同时用散功丸废去了齐王的武功,难道陛下不知道吗”“住口。”赵元崇猛地站起,锐利的眼神看着庆承,他的气息有些混乱,却是压抑着。他的拳头握紧了又松开,松开又握紧,这是用自己的意志力在控制,“散功丸,朕从未听说过这个。”“我也从未见过,林杰斐身边有一位大夫,听说是从小照顾林杰斐的,是此人研究出来的,陛下若是觉得我信口开河,大可去向齐王证实一下。”庆承道。“不必,朕信你。”若是谎言,马上就会揭穿,所以庆承没有说谎的必要。只是之玉之玉为何要不告诉他,为何赵元崇闭上眼,心里很难受。其实他知道李墨染没有告诉他的理由,是怕他自责。可就算如此林杰斐临国。赵元崇咬牙切齿的念着这五个字,他要林杰斐付出代价。之玉怎能没有武功,他的之玉心比天高,满身的抱负,怎么能被废了武功还记得之玉跟他说的,关于那一世的事情。武功还在,却因成为后院之人,征战沙场的梦想从此绝缘。这样的之玉,武功对他而言,是多么的重要啊。“你有何求”赵元崇看向庆承。不管如何,庆承告诉了他这件事。庆承没想到赵元崇会问他这个问题,他以为赵元崇会拿他出气的。果然召国帝皇的想法,与旁人不同。庆承看了看长公主:“求我儿平安。”“朕没有屠城的兴趣。”赵元崇道。“那陛下可知,我儿现在身在何处”庆承又问。长公主虽不敢跟赵元崇说话,但听庆承问到这个,她也克制住内心的害怕,看向赵元崇。“清国太子自刎,清国国君已死,清国被瓦解,百姓们纷纷逃亡,也许是在下人的庇护下逃走了,又或者”又或者什么,赵元崇不用说,他们也想的到。那么小的孩子,只有生死两条路。“我同陛下谈个交易。”庆承知道,这个交易如果成了,他即将背负叛贼的罪名,但是清国都没了,是不是叛贼又有什么关系。“说来听听。”既是交易,又是庆承提起的,那么应该是占的好处多。“我知召国名将众多,但天下大乱,陛下应该不会嫌弃再多一名将领就算是个小卒也没关系,我帮陛下讨伐临国。”之前在清国军营,林杰斐可是很看不起他。“哦”他对庆承,的确也有这方面的想法,“那么你要的是什么”“请陛下找到我儿,不论生死。”这是他唯一的条件。说着,他握住长公主的手。“求陛下帮我们找到孩子。”长公主放弃了所有的骄傲,跪下来道。赵元崇看着他们夫妇:“好。”这件事对他来说,百利而无一害。走出庆承所在的帐篷之后,赵元崇吩咐下去,要以将军之礼相待庆承,并让侍卫传话,请老国公和杨子圣一起来主帅营开会。临国他等不及了。第20章 讨伐临国前“陛下召见”李墨染诧异。老国公和杨子圣都在他这里,赵元崇知道他们在聊,却是在这个时候召见他们,而不是自己来这里,这是为何“你去回陛下,我们马上过去。”虽不知道是何意,但李墨染还是决定去看看。“诺可是可是”侍卫欲言又止。“有话但说无妨。”难道赵元崇还有其他交代齐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