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情也挺玄乎的,怎么林琳就会梦见没发生的事儿呢,在今天之前,她都不知道黄梨差点成了她继女这件事。
可是细细想下来,如果邓秀宁没有那么机灵,没能够把事情牛转过来,那么现在成为邓奎先第一个闺女的,就很有可能是黄梨。黄梨和林琳住在一个屋檐下,就可能发生那样的事情。
林琳想到这些,心口都是堵的,她也本以为只是自己一个噩梦而已,可是和现实联系起来后,她就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害怕和恐惧了。
不仅林琳想得到,邓奎先也想到了。
见林琳怕得很,邓奎先将她往怀里搂了搂说:“你别害怕,现在咱们有的是秀宁,不是那个黄梨。而且秀宁很喜欢妹妹,还盼着弟弟呢,不可能对你做那样的事,你就不要用那种不会发生的事情吓自己了。”
林琳点了点头,靠在邓奎先怀里才感觉安心了一些。
闭上眼睛,林琳忍不住想,如果是黄梨成了她继女,以她那么小就那么狠心的性格,自己在她手底下怕是要吃不少亏了。
幸好是邓秀宁啊,和狠毒的黄梨比起来,这孩子简直像个小天使。
这一夜,林琳夜惊了好几次,导致第二天精神头都不太好。幸好此时已经放了假,她不用去学校上课,在家里多躺躺也没关系。
邓秀宁本还以为林琳生病了来着,见她只是困得很,没有发烧之类的,才安心了,让朱凤英悄悄地把妞妞抱了出来,免得她突然哭起来,打扰到林琳睡觉了。
临近过年的时候,朱凤英也很忙,因为她要负责准备过年的事儿。
邻居们也都攒着力气,就等着过年能过得好一点,因此不少人来找朱凤英,希望能弄点肉过年,因此家里也是人来人往
的。
见到朱凤英家里多了两个孩子,邻居们都很意外,朱凤英不厌其烦地回复着大家,这是邓奎先两个弟弟家的孩子。
“原来上次来的是小邓的弟弟啊!他们就是来托付两孩子的?”
朱凤英含含糊糊地应了,她也不会主动说,他们不乐意走,是被轰出去的。
“一下子多了两个孩子,压力也大不少吧?幸亏林老师也是有工作的,不然你们家怕是日子不轻松了。”
朱凤英也顺着话说:“可不是嘛,多亏得我这个媳妇通人情,愿意留下这两孩子,不然我一个分毫不赚的老婆子,也没那个脸把他们留下来。这不,要过年了,东西也要多准备上两份,要是搁别人家,早就吵翻天了。”
“是呢是呢,你们家虽然日子过得还不错,但是也没那个义务多养两孩子不是?”
现在军属区大部分人家,都收留了一些亲戚,也常听到家里吵架,特别是乡下的婆婆之类的来投靠的,最容易和这儿的媳妇起冲突。大家吵吵闹闹的,这日子虽然忍忍也过得下去了,可是看到别人家日子安宁,又吃的好穿的好,眼红的事儿免不了。
现在邓秀宁家多养了两孩子,也让许多邻居心气平衡了一些,邓家日子过得好,也得帮扶穷亲戚啊!
送走了又一波邻居,朱凤英说:“可算是送走了,她们这一开口,我都没法接话了。”
近日来,邻居们来找朱凤英帮忙的,大多是为了肉的事儿,上次胡春桃的闺女分配工作,能分到那么好的活儿,不就是因为人家拿出了一斤肉来吗?这事儿虽然尽量低调了,但还是传得挺开的。
这不过年,不管是关系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来问问朱凤英能不能帮忙弄点肉,一开口,意思都差不多,家里的孩子一年都没怎么吃过荤腥,就靠着过年好好过瘾,家里的老人平时也不肯多吃,只有过年才能劝着多吃两口,所以弄点肉给解馋之类的。
之前朱凤英还没啥理由推脱,现在家里多了两孩子,拒绝那些不熟的,想占便宜的,想空手套白狼的,就理由充分多了。
这年头,手里头有粮食,不仅是底气,也是招人惦记的肥肉啊。
邓秀宁让朱凤英别想那么多,该拒
绝的就拒绝,能帮的就帮一帮。有邓秀宁和林琳两个人帮着出主意,也不至于出什么问题。
除了吃的,穿的也要准备起来了,邓秀宁有新衣服,本以为堂弟堂妹也有来着,没想到朱凤英也只是把她小的衣服改了改,给了堂妹,娄主任以前给的蔡解放的旧衣服,改了改就给了堂弟。
邓秀宁觉得奇怪:“奶奶,你不担心他们不高兴,觉得你不公平吗?”
朱凤英也不避着两个孙子孙女,直接说:“公平?他爹妈造的孽还没和他们讨呢,什么公平?”
林琳说:“他们本来就不是咱们家的孩子,公平对待了,胃口会养大的。放心,这事儿我们心里有数的。”
邓秀宁眨了眨眼睛,明白了林琳的意思,现在让堂弟堂妹觉得能和自己一样,将来他们就会觉得,自己爹也对对自己和他们一样,不然就是不公平。
可是,自己爹只是他们的伯伯,收留他们,只是为了不让他们饿着冻着。现在吃的喝的倒是不缺,也能做到公平。可是到了将来,资源是稀缺的,机会是稀缺的,又该怎么分呢?
所以,不能把他们胃口养大了,斗米恩升米仇。
邓秀宁心想,果然是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他们这些大人比自己想得周到多了。
林琳倒是感觉邓秀宁心善,和她梦里那个心黑的继女完全不同。
只是,那些找朱凤英换肉的人,也是绵绵不绝,朱凤英分多了不舍得,分少了又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为了这事儿,林琳回了娘家一趟,便带了个法子回来了。
“我舅上班的罐头厂,有一批猪肉罐头不合格,想要处理掉,所以就当做过年的福利要发了。我舅家分到了几箱,不过我舅妈娘家父亲,挺喜欢熏肉的,之前惦记了几回,但我舅妈也没好意思跟我妈多要。要是愿意,我让我妈和我舅说,把熏肉和肉罐头换一换?”
邓秀宁问:“肉罐头有什么问题啊?”
“没什么大问题,生产过程有些不合格,但质检没问题。那些肉罐头,本就不是供应普通副食商店的,是往别的渠道销售的。生产过程不合格,就没法卖出去。”林琳解释说。
肉罐头的质量没问题的话,这个办法倒是不错,
邓秀宁觉得可行。
“罐头好保存,而且没有熏肉那么难切割,一个罐头用多少粮票布票之类的来换,大家都一样的,肥瘦也一样,就不存在不公平了。关系好的,奶奶你再添一二两的肥肉做礼,别人也说不了什么。”邓秀宁分析着中间的利弊说。
朱凤英想了想,觉得也是,她之前也是碍着情面,给别人分了肉,当面也是用称给称的明明白白的,结果人家转头就说她不厚道,给的肉不足之类的,把朱凤英气得够呛。
换成肉罐头,既能全了人情脸面,也免得落下这样的话柄。
至于想要熏肉不要肉罐头的,这时候还有的挑吗?
朱凤英点头答应了,林琳就把自家舅舅和舅妈还有亲妈请了过来,商量一下换熏肉的事儿。
现在葛翠成遇上朱凤英,两个人还有些别别扭扭的,好在能坐下来了。
朱凤英先准备了两条熏肉,在几个人面前过了称:“都是一斤多点的,就算一斤吧!”
对于这样拐着弯的亲戚,朱凤英也还算大方,林琳家的亲戚,大多有些钱和地位,和他们处好关系,也算是结个善缘了。
林琳坐在中间,不打算偏帮哪个,说:“舅舅,你们的罐头是多少克一个的?”
葛舅舅推了推眼镜,说:“一般是235克一个,大概四个一斤吧。”
林琳说:“舅舅,罐头里还有一些汁水儿吧?这样吧,一个罐头算两百克,我婆婆这一条熏肉,换五个罐头成不?”
葛舅舅笑了笑,说:“你这孩子,学精了啊!以前你都不会这些生意经的。”
葛舅妈推了推葛舅舅,笑着说:“我看合适,这年头罐头不那么稀罕,熏肉才稀罕呢!都是那么实诚的肉!熏肉相对于鲜肉,可是掉了好些称的!”
熏肉在熏制的过程中,中间的水分和油脂都会减少,相对于鲜肉做的罐头,还有汤汁来说,确实是浓缩了不少了。
葛舅舅一想也对,就不太好意思吭声了。
葛舅妈见丈夫不说话了,就自己接着说:“罐头是一箱子二十罐,也就是一箱可以换四斤肉?不知道亲家愿意换多少?”
朱凤英还在盘算,邓秀宁问:“舅奶奶家有多少箱?”
葛舅妈说:“除去送礼的,还有四五箱,我家也吃够了,如果你们愿意,全换给你们也行。”
看来这葛舅舅在罐头厂的职位也不低,分到的东西还真不少。
邓秀宁对朱凤英说:“奶奶,咱们全换了吧?等过几个月,妹妹要开始吃饭之类的,肉罐头的肉可以给她做粥,熏肉对她来说太硬了,嚼不烂不说,容易卡着她。而且,咱们家也总吃干肉,有些腻了,可以用肉罐头换换口味。”
作者有话要说:啥时候天晴啊,叹气……阴雨天容易心情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