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李维钧若还是执意要和年羹尧牵扯在一起,那如今坦荡的官运也将随之逆转。所以,他必须要站在皇上这边儿。年家,已经大势已去了啊…………年羹尧从前被捧得有多高,如今被皇上指出的问题就有多多。从前到处吹捧年羹尧的墙头草们,如今可不敢再倒向年羹尧那边了,皇上每说一句斥责的话,他们便跟着附和一句。一是年羹尧这等手握重权却以权谋私的人,朝廷理应严格查办;二是……年羹尧一向自命不凡,他们早就受够了他轻视的气,如今他不再被皇上宠信,自然墙倒众人推。四爷对这帮平时提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只知道符合的智障臣子们,第一次如此满意。他登基之初,最忌惮的便是权臣,如今一步步的都已经铺踏实了,年羹尧就算是想要奋起反抗,他也能在第一时间压制住他。自负的年大将军想必并不知道,他那些是所谓的年家军,已经被奋威将军岳钟琪收服了一大半了。剩下那一小部分,都是年家的死忠,拉拢不过来,也没有拉拢的必要,最重要的是……以他儿子年富为首,大部分玩儿个计谋,吃喝嫖赌样样为先,打仗不成气候。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虽然所有人都知道他要彻底地收拾年羹尧了,但一次性打压得太狠,容易让孤狼拼死反扑。故,四爷并不急于一时。反正网已撒好,他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年羹尧的事略放放,四爷便有闲心处理些杂七杂八的折子了。看了总共十本折子,其中五本是李卫dàn hé别人的,另外五本是别人参奏他的。四爷无语。让他当个云南布政使就不能好好的消停消停?但李卫这人虽然毛病多,该办的正事儿却一件没落下,最重要的是他始终忠于大清朝。所以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忍忍了。但可不是所有人都有他这种好脾气的,尤其是李卫做事儿太直接、过分。这才刚到云南不到一年,云南上下官员都被他dàn hé个遍了,当然他也没少被rén dàn劾。原因是不懂得尊重别人。叫谁都随意称呼,不管多高个官儿都大喊“老张、老王”的,弄得人家堂堂大员跟后院儿劈柴的没什么区别。当官儿所带来的优越感不就是更受人尊敬吗?到了李卫这儿,不仅全没有,还总被dàn hé。dàn hé就算了,他还不悄没声的,他每dàn hé一个人家都请街上的刀笔吏代笔。这样一来,几乎满城的人都知道了被dàn hé官员的不堪,这还不算什么,更过分的是他写完了以后还要交给被dàn hé的人,很是直白的告诉人家:我要向皇上dàn hé你。这简直跟挑衅没什么区别了,被dàn hé者年纪大点儿的,都被他气晕过。他这种做法,引起了云南上下官员的反感,更是搅得云南不得安宁。四爷瞧着这些奏折,脸黑。他深刻怀疑,李卫那猴崽子就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