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夙命为后> 第52章 赠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赠花(1 / 1)

木婂一早和程峰出府的。锦绣寻了个借口,菊青和汤嬷嬷都没有多问,管事和王府里的人更不用说了,人人都当墨竹小筑是洪荒猛兽,一个失了宠的福晋,手又没有半点权力,有谁还会真真的放在眼里木婂和程峰乘坐着马车一溜烟儿到了国子监。国子监处在帝京城央,六扇大门齐齐开着,不断有学子生员进进出出。木婂看着那些穿戴一新的学子们,见个个都是孤高不可一世的样子,不由得有些纳罕:“咱们进去,不会被撵出来吧”程峰被逗乐了:“想什么呢,这国子监虽然是授课教席的地方,里面也拥有大量的书籍典故,时常有富家哥儿亦或者千金小姐前来借阅。福晋给了我们王府的令牌,里面的管事自然不可能为难我们。”木婂壮了壮胆,才跟着程峰走了进去。国子监很少有姑娘进来,倒不是律法不允许,只是有钱人家都有不成的规矩,女子只擅女红馈便可,略略读几句诗书罢了。穷困人家更不说了,尚且食不果腹,哪里还有这闲工夫诗书看字儿。所以木婂进去的时候,引起了些许轰动。有一个白发苍苍的管事走了过来,细细打量木婂和程峰,见程峰穿着内监服,便以为木婂是哪家的闺阁小姐,不由语气客气问道:“这位小姐,您是来借阅书籍的”木婂愣了一下,程峰很快接过话题,缓缓道:“我们是七王府的下人,福晋让我们来走一趟。”说着亮出了令牌。管事这才注意到,程峰手里抱着一盆长相特的花儿,又听他提到七王府和七王福晋,管事还未说话,听见生员有人扯着嗓子问了句。“可是那位南江嫁过来的王福晋”有人嘀咕:“是前几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害死姨娘肚胎儿的那位”木婂羞得面红耳赤,那眼睛狠狠瞪着那些乱嚼舌根子的人,攥紧了拳头,很不客气地质问那些人。“我只听孔孟之道,以礼待人,却不知孔孟席下学子口齿如此鄙陋不堪,无根无蒂的事也能拿出来大肆宣扬。”那学子被说的脖子都红了,毕竟在背后议他人长短是极没有涵养的,不由得缩了缩脑袋,退回到人群堆里。管事有些头疼,这七王府来的丫鬟,难道是来找场子的秦姨娘的事闹得帝京人人皆知,在众人心目,锦绣的名声好是宋煜,皆是一样顽劣不堪,粗俗鄙陋。管事可不敢招惹了木婂,宋煜也好,还是那素未谋面的福晋也罢,想来都是蛮不讲理之人。读书人,怎么能和野蛮人讲道理呢管事压低了声音,十分客气地安慰还有些气鼓鼓的木婂:“这位姑娘,”管事想了想,然后礼貌道:“学子们一时胡言乱语,还请姑娘不要介怀。马要授课了,不知二位来国子监可有要事”意思是若是没有事请离开吧。木婂收回视线,落到那老管事身,脸骤然浮起亲热的笑来,徐徐道:“也没有什么,只是我家福晋说国子监的学子们寒窗苦读,很是辛苦,各位又都是未来国家之栋梁,特别让奴婢来送一些东西,聊表安慰。”管事瞪大了眼睛,送东西安慰他一时间有些吃不准,这七王福晋到底要做什么那些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的学子们,一听木婂说要送东西,纷纷来了兴致。程峰笑着前几步,将手青瓷白瓮种植的花儿放在一张黒漆长桌。那些学子的视线随之看了过去。有人皱起眉,诧异问:“这是什么”见众人的视线都被吸引,木婂理了理衣裳,前几步,拔高了声音,缓缓地说道:“这株花儿是山居士机缘巧合之下发现的,问遍了帝京花匠也没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恰巧这居士又是福晋的故人,福晋惜花,居士便将这花儿转赠给了福晋。”木婂注意到,所有的人目光都被那盆花儿彻底吸引,甚至小声地讨论起来:“这是什么花还真没见过好生特。”“像菊花又不是,颜色也怪。”“”随着议论声越来越多,那管事额头一阵阵的大汗,见场面要压不住,只好疾步前,有些央求地问木婂:“姑娘,还请您告知,这是什么花儿”木婂便笑,语气柔柔:“都说了,帝京的花匠都不认识的,我怎么会知道。”话音一转,侃侃道:“不过福晋说了,鲜花配才子,这花儿特,世间少有,更应给有缘人。”有人问:“怎么判断是不是有缘人”木婂掩嘴而笑:“你们有兴趣的,各自吟诗一首,皆要赞美这花儿的,谁的诗最好,这花儿归谁。”说着朝管事施了一礼,道:“我观老伯气定神闲,目光睿智,想来年轻时也是读书人。一直供职国子监,耳濡目染,见识才情自然非一般人所能的。还请老伯出面,替大家评一评,谁的诗更好,这花儿归了谁。”管事立刻露出犯难之色,又见那些学子皆是跃跃欲试的样子,不由得苦了脸。那些学子里好些都是家族显赫颇有权势的,他若因此得罪了人该如何是好有眼尖的看出管事面的不情愿,立刻起哄道:“李伯,您给评评,全当乐子。”说话的那人父亲是淮山总兵,有个哥哥在西南述职,家颇为显赫。所以他一开口,底下的人便都附和起来,管事想了想,只好无奈点头。木婂退后两步,让那些学子好观察花儿的形态。借着人多,悄悄与程峰说起话。“你说,福晋这法子当真能成么我这心里怪没谱的。”程峰目不斜视,看着那些学子绞尽脑汁的样子,赫然笑道:“怎么不行,你瞧那些学子们,个个都牟足了劲儿呢。”花实则不过骁龙他们送来的山野花罢了,只不过寻常不多见,所以较引人注目。最主要的是,锦绣很好的利用了读书人的气节与年轻人的冲动较劲儿,才让那一盆花,变成了莘莘学子们眼不可多得的珍贵之物。已经有人做出了诗,摇头晃脑地说道。“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京梢始未见。”“四月幕多生员,故人别来送一枝。”有人跳出来,不服气道:“你这红酥琼苞用的不好,这花儿明明清丽脱俗,被你这般一说反倒落了俗套。”那人红了脸,问对方:“那你且说说,可有更好的”“”观内叽叽喳喳地吵开了,更多的学子被吸引过来,探着脑袋想要看一眼那被传得神乎其神的花儿。aa2705221,,;手机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