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执宰大宋> 分节阅读 2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0(1 / 1)

d小命就没了,还没处说理去。翌日,七人骑马出城,一个随从都没有带,向农庄而去。此刻的农庄内,杜宇溟躺在躺椅上,随手丢给未央一块半透明的玻璃,美滋滋的喝了两口茶水,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说道:“二郎,现在做出来的,差不多就是这种程度了,虽然不够透明,没有达到你说的那种程度,但是用来制作杯子窗户之类,却是已经足够了,我已经让匠人着手研制了,喏,这就是我带来的第一批成品。”未央看着桌子上那七八个歪七扭八的玻璃杯,点了点头,短短时间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不错了,这才几天的时间啊。“大伯,那些道士不安分吧”杜宇溟一听就乐了,他笑呵呵的道:“开始的时候,那十七个家伙都是刺头,不满意这不满意那的,好在那个陈景元还有点魄力,压过去了,专心给我们炼制硼酸还有纯碱。几天后有几个家伙挑刺,被我抓起来暴打一顿,现在倒是没有人挑事了。”“咱们的技术没被他们知道吧”“放心,他们的屋子和住处都是独立的,离作坊有好远,不可能知道他们炼制的东西有什么用,而且我在工匠之中挑选了十几个机灵的,一直跟着学,如今已经有了眉目了,左右都是那些事,不是很难,只要咱们的工匠学会了,就可以把他们赶出去了,看着就不爽利。”未央摇摇头,笑吟吟的道:“大伯,这些道士留着我有大用,只要不出格,就不用理会他们,且由着他们就是。”“二郎既然留着有用,也就无所谓了,不过最近海上风高浪急,鹏程在海边甚至看到了几艘大船,应该是海盗或者倭寇,若是这些家伙上岸,冲击我们的作坊,那可不是好事。”海盗倭寇未央不由想起那句著名的话:危险来自大海,财富亦来自大海大海上又无数的宝藏,有无数的机缘,只要掌握好了,那就是真正的宝库,无论是香料还是矿物,还是粮食,在海上都能轻而易举的获得,就算是建立一个比大宋更大的国家,对于未央来说,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只要打通航道,那才是真正的金山银山滚滚来啊。只是没有实力啊就算是最强大的曹佾家,他家的船也不适合海上航行,莫非还要小爷把航海大船研究出来不成未央浮想联翩之际,杜宇溟悠然道:“现在是七月份,过了九月,天气寒冷,辽国的那些军队,又要出动打谷草了,还有海盗倭寇在海上,说不得高丽也会趁火打劫。登州虽然远离边境,但是被打谷草的数次也不少,咱们也要早做准备才是。”未央皱眉,这些事都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要是一个不慎,只怕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他虽然自忖能靠着羽箭对于千军万马,但是人家若是四面开花,他也没辙。这亏不能吃,必须把登州打造成铁桶一般才行。第42章 杜氏一族“武翼大夫什么鬼”未央一抖手,差点把圣旨扔了,未洵猛地跨了一步,一把抱住圣旨,气的须发皆张,恨不得一巴掌打死自己的弟弟。抱着圣旨就恭恭敬敬的放在了正堂的条案上,未洵这才舒了一口气。陈贤心里面也是一种日了狗的感觉,那可是圣旨啊,圣旨啊满天下的臣民,能让圣人亲自下旨的人,能有几个你未二郎能得圣人垂青,连续下旨两次,还都是恩旨,说你未家祖坟上冒青烟都不为过,怎么还敢扔陈贤刚要发作,见机早的曹佾连忙拉过陈贤道:“老陈,二郎年少,不谙世事,就不要苛责了,再说了,圣人宽厚,也不会在意这些小事,咱们还是聊聊这红薯玉米的事吧。”陈贤拗不过国舅爷,被国舅爷强行拉去,去看育苗的红薯玉米了,现在育苗成功,再过几日,就能载种了,这可是大事,算了,就放这未二郎一马。“二郎,圣旨是何等重要,岂能随意弃之以后莫要由着性子来,还好来的是陈贤,此人与圣人亲近,颇有仁厚之风,要是别人,你这会早就被押进大牢了。”滕子京本着一张老脸,教训未央。其他几个也是七嘴八舌的说落未央,搞的未央就像是被批斗一般。我了个大槽惹了众怒了这是面对群情汹涌,未央决定从善如流,赌咒发誓以后一定恪守本分,绝不逾矩,众人这才放过了他。“武翼大夫是个什么官”未央咂摸了一下嘴巴,不明所以的问道:“谁能给我解释解释”众人不理他,真是没见识的乡巴佬,丢人啊他们的目光,已经被旁边那个壮硕的老汉杜宇溟吸引过去了。未央得不到回答,只能看向自家大哥,未洵咳嗽了一声,低声道:“圣旨上说的明白,这就是一个七品散官,但是圣人特意恩旨,让你有招收一千部曲的特权,所以严格来说,你现在已经是朝廷命官了。”未洵是有点羡慕的,他蹉跎光阴二十多年,没想到还比不上自己十二岁的弟弟,实在是有点丢人,不过转念一想,自己弟弟本就与自己一体,弟弟出息了,自己也不能落后不是,他更加坚定重新读书的信心,要通过省试,得中进士,这样才显得未家一家都是俊才不是吗那边,潘肃恭恭敬敬的对着杜宇溟施了一礼,小心翼翼的问道:“敢问老丈,祖上可是定州安喜人人士”杜宇溟是个大气的人,但是似乎不愿提及自家的来历,随口敷衍道:“这位大人,小民是登州人士,这蓬莱西边杜家庄,都是我杜氏族人,大人一问便知。”潘肃不善言辞,自然说不过杜宇溟,但是柳羽却不同,他是何等心思玲珑之人,他施礼后笑道:“老丈说笑了,昭宪太后族人,定州杜氏,大宋开国之时,也是赫赫威名的将门,这事瞒不过有心人,老丈何必推脱”杜宇溟浑身一紧,双目放出噬人的光芒,低声道:“我不知道你们说些什么,如今这天下,只有登州杜氏,诸位大人还是不要开玩笑的好。”那边,杜氏杜纤云已经宝剑在手,眉头紧蹙。未央不知道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但是看情形不对,他当即插科打诨道:“几位,我家作坊里研究出来一些好东西,都在我书房里,不若去看看如何顺便给这些东西定个价。”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刚刚虽然大家都没有表态,但是都知道,若是真的撕破脸皮,很难善了,既然人家不愿意承认,也没有必要死抓着不放,自然会有人去处理杜氏的事情,不在他们的职权范围内。只有贾章目光闪烁了几下,别人不知道,他自幼在皇宫里也厮混过,看到过一些宫廷密卷,恰好便有关于定州杜氏的内容。昭宪太后宣祖赵弘殷的妻子,太祖和太宗的生母。杜氏初因儿子赵匡胤为官缘故,受封南阳郡太夫人。赵匡胤登基称帝后,尊为皇太后。建隆二年,杜氏去世,终年六十岁,谥号明宪太后,葬于安陵,后改谥号为昭宪太后。昭宪太后死后没有几年,发生了“斧声烛影”之事,坊间多有传闻,大部分都是说赵光义弑兄,篡位成为皇帝,但是具体是什么情况,没有人知道。只知道杜氏一族身外皇亲国戚,更是大宋顶尖的将门之一,不知为何,就被赵光义找了个由头,直接打落凡尘,抄家灭族,只有一个嫡系的顽童,因为年纪小,逃过一劫,从此不知所踪。结合到曹佾打听的消息,还有蓬莱城内的县志记载,蓬莱杜氏的来历蹊跷,与定州杜氏灭门惨案一前一后,而且曹佾的密谈,亲自去杜家探查,查出了杜家竟然有密室,密室之中供着杜家先祖,其中就有太师杜爽,这位是昭宪太后的父亲,其他的先祖,名字也能对的上来,所以他们才笃定蓬莱杜氏,就是定州杜氏。贾章不敢深想,太宗皇帝连自家亲娘的族人都差点杀光,可见这其中绝对有惊天般的隐秘,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知晓太多的隐秘之事,尤其是关于皇家,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要说圣人不知道杜氏的事情,打死贾章他都不信,未二郎的武翼大夫与种种恩宠就是明证。他们之所以说了那么一句,不过是提醒杜宇溟,您老人家被圣人注意到了,未二郎的武翼大夫,就是因为杜氏的原因,谁让您家是将门呢将门子弟,就该有将门子弟的样子。至于人家怎么应对,他们倒是不担心,事情点到即止,有未二郎在,当今圣人又不是桀纣之君,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麻烦了”杜宇溟没有去书房,与杜氏依旧在正堂。“大伯,都是陈年往事,如今天子仁厚,料来应该无碍吧,再说我们隐世多年,天子不会追究我们的。”杜氏言不由衷的说道。第43章 没见识的一群人杜宇溟叹息一声,他早就知道,杜氏一族虽然隐世,是瞒不过皇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杜氏就算再厉害,只要不走出大宋,就不会瞒过皇帝,杜氏当然不会走出大宋,因为大宋是杜氏的根啊赵祯时难得的圣明天子,但是妄想靠着天子一念之仁,这是不理智的,所以杜宇溟绝对不会弄险,大家虽然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这日子不如就稀里糊涂的过着就是,杜氏不想着东山再起,只希望有些人也不要想着拿杜氏做文章。当年的事情,就让他过去吧,回头就把家里的东西烧了,那玩意留下来不是杜氏的福分,反而是灾难。杜宇溟想到这里,竟是一刻能不想停留,直接牵了一匹快马,朝杜家庄而去。未央的书房里,滕子京等人已经激动的浑身战栗,再也没有人去关心杜氏的事情了。尺长的琉璃神鹰,半尺左右的琉璃孔雀,三尺高的琉璃巨狼,还有一尊马踏龙雀,一套晶莹剔透的水晶杯,一面巨大玻璃镜,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迷人的神光。滕子京是文人,自然而然的抱住了那套水晶杯,虎视眈眈的看着众人,谁敢跟他抢,他就跟谁急,丝毫都不注意自己日常大儒的形象,以前他不贪不腐,但是未二郎的东西,他却能受之无愧,这是心态使然。没人敢跟老头抢东西,这老头执拗的很,脾气也大,更何况年纪大了,要尊老爱幼不是王凯一上来就把那神鹰据为己有,潘肃相中了那巨狼,贾章抱住了马踏龙雀,柳羽抱着孔雀,只有那面人高的玻璃镜无人问津。“都放下”未央急了,怒吼道:“你们羞也不羞,身为朝廷官员,竟然公然进入大臣府邸抢东西,还有没有朝廷官员的脸面了,丢不丢人”滕子京冷笑道:“不丢人,葡萄美酒夜光杯这东西在你二郎手里蒙尘,在老夫手里,才是最好的归宿。”贾章恋恋不舍的抱着马踏龙雀,双目迷离道:“如此精美之物,价值万贯,二郎何必吝啬,不若分润一二也是好的。”几个纨绔干脆不说话,抱着东西就往外走,比起文人还要说两句分辩一二,将门子弟,一向是拿了就走,管你答应不答应。特么的一群强盗,小爷特么白把你们叫来了,事儿还没说,一个个跑的到快“跑我看谁敢跑”未央咆哮道:“这是送给圣人的礼物,谁敢贪墨了,本官必定上奏圣人,弹劾诸位”贾章冷冷一笑道:“区区七品官,针鼻大的官也敢弹劾,那是御史言官的事,二郎还打算越俎代庖不成”好嘛连圣人都不顾了,也是,圣人被这些家伙坑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自然不在乎,不是还有一面玻璃镜嘛那玩意大,正好给圣人涨脸面。“我说诸位,这是试验品,后面还有更好的东西,别怪我没告诉你们,这东西关乎国策,谁要是再不听话,那就别怪我未二郎不客气了。”试验品这三个字没人理会,但是国策二字,谁能不能忽视。他们放下了手中的东西,一个个面色严肃的看着未央,若是这家伙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怕后果难料。“咳咳”未央清咳了两声,作为开场白,旋即滔滔不绝的把以玻璃制品取代当今大行其道的铜制品,比如用量最大的铜镜,以缓解铜荒的问题等等逐一解释了一遍,甚至以玻璃这等不值一文的东西,来换取岁币,为大宋保留元气等等一一事无巨细的给几人说了一遍。滕子京听得震惊无比,手中捏着的一个玻璃杯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摔成了粉碎。其他几人顿时怒视滕子京,老头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忙手忙脚的去捡起来。未央叹了口气,无语的道:“一个杯子,毁了就毁了,回头等作坊里出来更好的东西,我送大人一套便是,绝对比这半成品好。”老头满面通红,心疼不已,大宋有琉璃,但是都是杂色的,最多的便是琉璃瓦,能做成如此精美的器具的,绝对没有,听说域外番邦偶尔会进献一些透明的琉璃,但是纯度还不如未央这书房里的,差的不是一丁半点。听完未央的话,众人顿时有种日了狗的感觉,原来被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