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堪比苏杭,让他不由感慨万千,自然是羡慕一手缔造者一切的滕子京。滕子京呵呵笑道:“羡慕了羡慕了就留下来,前几日汴京邸报上说,圣人已经召回了范仲淹他们,委以重任,西北交给了狄青,你看不出来吗天下已经要大变了。”未央闻言,撇了撇嘴,极为不屑,滕子净看到,但是柳永眼尖,他一眼就看到了。“二郎好像很不屑啊”“没有,绝对没有”未央矢口否认道:“范大人即将成为范相公,韩琦与庞籍都是天下大才,一时之选,由他们主导朝堂,比落在尸位素餐之辈手里好的多。”柳永眼睛一眯,笑道:“不要顾左右而言他,我说的是,你好像对变法很不屑”滕子京顿时就来了精神,登州的变化他看在眼里,深切的感受到了变法的好处,若是天下处处都如登州一般,何愁万民不富何愁国家不强“景庄兄说的对,二郎你有什么想法,就说说吧咱们登州打理的如此好,其他各州各府也可以效仿嘛我就不信,变法不会成功。”呵呵未央笑道:“登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他地方不成的”“扯犊子,这鬼地方以前连个人影都少见,哪里得天独厚了”柳永顿时就不乐意了。“首先,天高皇帝远,咱们怎么折腾,皇帝也不会有意见。其次,地广人稀,反正都没有人了,你再折腾能差哪儿去满朝诸公不会在意。再次,登州军政一把手是咱们阵营里的,所以我才能放手施为。第四,圣人站在咱们这一边,圣眷加身则天下无敌,就算是有些许微词,圣人自然会替我们挡下。第五,因为登州有我啊”滕子京与柳永面面相觑,虽然未央有吹牛的嫌疑,不过他说的一点都没有错,这样的条件,天下虽然有,但是绝对不对,尤其是最后一个条件,登州的崛起,绝对是因为未央的原因,没有未央,没有未央的技术,一切都是奢望。“那二郎认为,”滕子京斟酌了一下,才说道:“希文兄他们能变法成功吗”“两位大人,请恕小子之言,新政是办不成的。”“为何”滕子京是范仲淹阵营里的人,自然知道为了新政,自己这帮子人下了多大的力气,他当然不服气。“圣人在上,我们有执掌朝堂,虽说首相是晏相公,但是他一向不喜欢政事,可以说百无禁忌,为何办不成”未央笑道:“敢问大人,何为新政”滕子京沉声道:“新政共有十条: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这是我们精心推演的结果,无论是哪一项,都是经得起推敲的。”从古自今,大部分变法的初衷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国富民安,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强大的官僚士人集团。疑为穿越前辈的王莽,为了执行新政,可谓是给了百姓最大的宽容,但是就因为触及了官僚与世家的利益,直接被人干翻了,一切都推倒重来。范仲淹他们携着泼天威望重返朝堂,自然是要大刀阔斧的,只是文人的精致主义与浪漫主义以及利己主义限制了他们的思想,他们以为好的东西,施行下去是个什么样,从来就没考虑过,或者说不愿意考虑,因为在他们的心里面,存的还是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心思,对于百姓民生,并不怎么关注。“每一项都是利国利民。”未央断然道:“新政十条,其中大半都是砍在了整饬吏治上,拿自己的刀,砍自己的人,你们要是能推行新政而不败,那当真是天意昭昭。”第95章 想要吗“天下积弊重重,五代混乱,大宋接了一个烂摊子,虽然励精图治,但是却力有未逮,如今变法,清吏治,扫积弊,天下万民翘首以望,怎么会不成功”滕子京发飙,还是很威风的,颇有一种霸气凌然之气,惊得小白都炸毛了,小白抬头看了看滕子京,两只翅膀抖动了一下,打了个哈欠,继续入眠,冬日里,就是困倦。“错大错特错”未央毫不留情的指责道:“老百姓所求,不过三餐温饱,衣食无忧,手里有点闲钱,不被地主欺压罢了。但是你们的新政,所谓的整饬吏治,在老百姓眼里,不过是神仙打架,打赢了,他们可能会得点好处,拍掌称快,打输了,会被你们弄的官不聊生,到时候倒霉的还是百姓。当官的有气没处撒,您自己想想,他们治下的百姓,会是什么样子”滕子京满头大汗,未央说的一点都没错,他们打算从吏治入手,进行变法,本身就是个错误,历史上不知多少仁人志士,都是想着变法图强,首先要动的就是已经腐败的官僚集团,紧接着就是天下沸腾,民意昭昭,变法再也维持不下去,新政与历史上那些变法又有什么不同滕子京心惊肉跳,忽然看见未央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一把拽过未央,央求道:“二郎既然有本事把登州变得如此富庶,想来深谙变法之道,还请二郎教我。”未央受宠若惊,连忙道:“老滕,你找错人了,我虽然有点本事,但是一州之地我玩的转,整个天下,我就没有那个能耐了。”“不”滕子京执拗的摇头道:“你一语道破新政弊端,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要说你没有研究过新政,打死老夫都不信。二郎既然有救国良方,为何不拿出来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啊”一旁的柳永奇怪的看着未央道:“二郎,你在登州干的有声有色,天下不过数十州罢了,你既然半年的时间能把登州变成繁华之地,一年弄两个州,岂不是轻而易举,你才十三岁,就算是从明年开始,也不过三十岁就完成了天下变革,为何不肯呢”未央苦笑着摇头道:“我说过了,登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他只有寥寥几个地方能比,比如琼州、雷州这种沿海地区,至于其他的地方,没有那么容易的。”“为何”滕子京追问道。未央叹息一声,直接道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我大宋不禁兼并,这是因为经过五代战乱,整个天下的人口已经锐减到了可怕的程度。这与所有国家建国初期都一样,人人都有田种,但是如今大宋之富庶,远迈汉唐,人口更是暴增数十倍,如此庞大的人口,却没有多少可分之田。百姓对于田地有诉求,士绅对于田地大肆兼并,导致的后果,就是不可调和的。就算是整饬吏治,吏治清明,没有足够的行业去消化闲散百姓,导致的后果,比如今更可怕。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两位应该很明白。所以我大宋的问题,并非是吏治的问题,论起吏治,我大宋在历代以来,都算是清明的了,但是大宋就是土地少,人口多,这是个死结,若是不解决这个问题,新政不可能成功。打着为国为民的旗号,最后新法很可能成为祸国殃民之法,所以你们的新法,我不赞成”未央一口气说了大宋面临的最关键的问题,滕子京与柳永都是才思敏捷之辈,而且在政事上建树不俗,稍一思量,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二郎,你说我们的新法,那么你的新法是什么呢”柳永敏锐的抓住了未央言语中的漏洞,紧逼着问道。滕子京身躯一震,也反应过来,目光灼灼的看着未央。未央笑道:“对于你们来说,百姓太多了,所以根本不在乎,所以变法究其原因,并非是为了百姓。但是对于我来说,百姓却是太少了,若是我做开封府尹,如今开封不过一百五十万人口,还不够我自己用的。如何妥善的安排人进行有序的生产,而后给予足够的利益,这才是变法的基础。以蓬莱为例,如今人口不过十五万,但是每一个人几乎都被用在了生产上面,所以显得蓬莱人忙碌而又富庶,人人不缺衣食。这是因为我把他们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中农耕之中解放了出来,给了他们更好的生活,所以他们才能有如此成就。要变法,吏治当然是首当其冲,但是真正的惠及百姓,却是其基本,若是做不到这两点,是不可能成功的。要想成功,不止需要这两点,还需要我们的皇帝陛下全力支持,就算是百官鼓摇唇舌,也不可有一丝犹豫,否则陛下一纸诏书,一切尽数化作流水。毫无疑问,咱们的陛下自然是仁厚宽容,古今罕有的圣君,仁厚宽容,耳根子软,心志未必坚定,要想让陛下一心一意的支持变法,而百官又不敢反对陛下,只有一个办法。”“什么办法”两人异口同声的问道。未央慢悠悠的说道:“把陛下推上古往今来第一圣君的位置上,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都不能与陛下的功绩相比。如此的陛下,携泼天威望,支持变法,再加上我的一些法门,变法可期。”滕子炬色难看,柳永也好不到哪儿去,要想超过那四位,最简单,也是最快捷的办法,就是征伐四方,但是如今的大宋文人当道,怎么可能让武人重新登临到政治舞台上未央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他幽幽的道:“攘外必先安内陛下若是不能安内,何提攘外所以这是一个死结。安内就动了官僚集团与士人集团的利益,攘外更是让所有的文人都反对,这其中的关窍,不过是利益勾连罢了。大宋要想变法,只能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点至关重要,你们看不到,我这里却有救世良方你们想要吗”第96章 我若执政你们想要吗滕子京与柳永面面相觑,未央一语道破大宋困局,而且有了救治之法,比人不相信,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再厉害能厉害哪里去大宋盛产神通,许多神通几岁的年纪就能吟诗作词,名震一方。未央没做过几首诗词,但是每一首,都能流传千古,更为恐怖的是,这个少年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把蓬莱乃至登州经营的繁华富庶。更遑论他手中握着三千铁骑,万余良马,这是一股足以横扫天下的力量。要知道西夏最精锐的铁骑铁鹞子,也不过区区三千,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但是铁鹞子所骑大多是青唐马,比起阿拉伯马与弗里斯兰马,差的不是一星半点,无论身高还是速度,都远不及未央的战马。所以滕子京与柳永都相信,未央有本事解决当前的困局,只是区别就是,未央的法子有点过于暴力。自古以来,皇帝高高在上,所谓君王与士大夫共天下,不过是虚君实相。皇帝嘛老老实实的坐在帝位上当个牌位好了,至于其他的事情,交给我们去做,您就是个人形图章,不需要知道太多的事情。一个强势的皇帝,是谁都不愿意看到了,尤其是官僚集团。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四位堪称古往今来最强帝皇的四位,他们在位之时,固然政治清明,但是无论他们再如何善于纳谏,他们的旨意如果下达,下面反对是没有用的。所以滕子京与柳永不觉得如果真的出了一个这样的皇帝,是对大宋好,反而说不定是一件坏事。未央何尝不知道这其中的关键,但是现在的大宋已经病入膏肓,大宋之衰落,从此而始。若是不能扭转乾坤,只能慢慢等待死亡。扭转乾坤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有一位千古明君,赵祯时无可挑剔的仁君,也是一位明君,知道自己的国家出现了什么弊端,倾尽全力的去解决,所以未央选择这么一条捷径,也算是无可厚非。至于之后赵祯万一变得如同所有明君晚年一般昏聩,未央自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让咱是穿越者呢谁让咱有神器在手呢这都不是问题。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他跑去辽国西夏,直接把人家的皇帝宰了,然后以一己之力,把两个国家泯灭,也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是费点时间罢了,但是这种杀戮,实非未央所能做到,毕竟一个国家若想长久的屹立在世界之巅,需要的不仅仅是强大的威慑力,还要有一颗包容的心,海纳百川,才能长治久安。把蛮夷同化为汉人,同其服,同其书,同其人,又有何不可呢再说了,你把辽国西夏干掉了,后面还会有金国蒙元,你又不是长生不死的仙人,还能一直庇护大宋不成未央所说的,不过是胸中之万一罢了,若是他做宰相,凭借这他的本事,翻云覆雨乃易事尔。“二郎,你有把握”滕子京沉声问道。论起政治上的才能,滕子京与柳永都不是什么敏锐的人,但是滕子京还是比刘永看的透彻清晰,他有此一问,一是问未央能不能保证皇帝一直圣明,而是问未央有没有把握变法成功。未央昂首挺胸,伸出右手,向着书院之外一扫,意气风发的道:“我若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