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这些战马,竟然有很多都怀了小马驹,只要诞生下来,至少要多出五千战马,如此繁衍下去,不出几年,这个小山谷,就能装备上万精骑,若是再加上他们那种近乎刀枪不入的铠甲,还有那锋锐无匹的陌刀横刀,那当真是令人绝望的一股力量,足以颠覆天下大势,横扫四合。绝望的耶律宗真彻夜难眠,第二日,盯着两个熊猫眼,双目通红的如同饿狼一般,再次打量起来了这个山谷,夜里没看清,他想再看看,这个山谷到底是什么模样。锦衣卫的人奇怪的看着这个不似宋人的人,杜鹏飞虽然交代了让他们看好耶律宗真,他们却只以为这人是未央的朋友,因为未央一直没有把耶律宗真囚禁,所以让他们会错了意。耶律宗真走了一圈,甚至抓起一把马料尝了尝,真正的绝望了。契丹之所以有无数精良的战马,靠的就是马料中的秘密,那就是鱼粉,鱼粉能让战马骨骼粗大紧密,更能让战马保持体力,维持在巅峰状态。没想到大宋竟然学会了这个秘方,耶律宗真觉得,此时的大宋,似乎真正有了君临天下的本钱。不行耶律宗真心头烦躁,一定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儿子才行,不然就算是未央不领军,这满山满谷的战马,还有那些精良的装备,足以让大辽万劫不复。只是自己现在是俘虏,有什么办法传递消息呢作为一个在位十几年的老皇帝,心思深处,权谋之术那更是熟稔,在这一刻,耶律宗真的智商,终于上线了。他心思万转,无数的想法在他脑海中形cd被一一否决。此时他突然觉得,就算是把自己送往汴京也是一件好事,赵祯一向是个仁慈的天子,不会不让自己见一见辽国的使臣吧只要见了自己的人,还愁没有办法把消息传递过去耶律宗真终于舒了一口气,欢快的跑回了营房,呼呼大睡起来。耶律宗真刚回去睡觉,锦衣卫大营外哗啦啦来了一群人。未洵、杜纤云、未烟,还有杜家庄的杜风云老爷子一行,滕子京一行,还有就是以李尚慕为代表的商人,俱都风风火火的赶来了。第112章 大礼未央醒来的时候,他的营房里,坐着滕子京、杜纤云,还有耶律宗真。这是滕子京的意思,耶律宗真别人不认识,他还能不认识,他刚刚认出耶律宗真的时候,差点没被吓得背过气去,还以为锦衣卫投靠了辽国,好在率先醒来的鲁常得意洋洋的讲述了一路上的厮杀,当真是惊呆了所有人。剩下的锦衣卫都快气死了,他们捶胸顿足,这等立功的机会,怎么自己就错过了呢还是训练不够刻苦啊,你看几十个炮手,还有那几个狙击手,如今已经是锦衣卫的香饽饽了,当初训练的时候自己就不该偷懒。于是锦衣卫的日常训练中,一些人当真是拼了命,就盼着哪一天未公再次出击的时候带上自己。滕子京认出耶律宗真不足为奇,因为大宋有耶律宗真的画像,还是国手范宽亲自画的,滕子京自然见过。认出了耶律宗真之后,滕子京便不允许这位辽主走出自己的视线范围,就连如厕,都双目灼灼的看着这位辽主,让耶律宗真满心的腻歪。等待未央醒来,自然也要带着,为了安全起见,便让杜纤云跟着,未家也要有人在场不是除了杜纤云,还有谁能看住辽主呢可不要忘了,人家虽然老了,年轻的时候也是纵横一方的战将,不逊乃弟。至于强烈要求进来的李尚慕,被滕子京以商贾不宜冲撞将军为由赶了出去,如今正在外面画圈圈诅咒呢。“书院如何了”未央睡醒,迷迷糊糊看到了滕子京,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便是询问书院,可见在他的心里,什么都是次要的,只有书院才是最重要的。滕子京眼睛一红,身躯微微一颤,不由叹息一声,这孩子才十几岁啊,竟然就跑到了辽国境内,生擒辽主,虽然跟着去的没有说过什么,只说自己的丰功伟绩,但是滕子京知道,一定很艰难,吃喝拉撒,行军路线,只怕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杜氏,让人取些水来,再弄一碗清粥。”杜氏连忙让人备下,不一会,就有人端着托盘进来了,却是未烟,一个多月不见,小小的未烟,似乎身上发生了一点变化,安静了许多。未央洗了脸,喝了粥,感慨道:“这时候要是泡一个热水澡就好了。”滕子京大笑,指了指耶律宗真道:“这就是你的大礼”“那是自然”未央昂头挺胸,如同做了好事拿出来显摆的小孩子一般:“小子此去,摘了皇都牌匾,一把火烧了上京城,在十万大军中来去自如,生擒辽主滕老,您以为小子如何”“不世之勇,虽霸王再世亦不能比;经世之才,虽吕望张良亦逊色三分。”滕子京丝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未央的功绩,再好的溢美之词也不能述说一二,这是他的心里话。“书院如何”未央再次开口道。滕子京笑道:“书院还未正式授课,但是报名的学生已经不少了,教书讲师先生却是已经够了,只是还缺少教材,你走的时候,只有算学一途的教材留了下来,至于农学、商学、管理学等学科,我们这些老东西也不懂,只能等待你回来编纂教材。如今书院学生五千一百三十二人,俱都一起蒙学识字,只等你回来主持大局,开始分科了。”未央终于舒了一口气,在他看来,其他的都无所谓,只要书院在,他就能把自己传承自泱泱华夏的知识传授出去,在大宋掀起一股浪潮,再加上他有不世之能,外敌不侵,那时候,他就不信,还能被外人欺负了小爷脑子里领先一千年的知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滕老办事周到,小子佩服至极。”滕子京笑道:“你先好好休息一日,待明日,我带你去见一个人,你一定很欢喜。”未央点了点头,杜纤云赶忙插嘴道:“今日嫂子就留在这里照顾你,你想吃什么,嫂子给你做。咱们明日就搬回家去。”未央笑道:“我想吃包子了。”“好好好”杜纤云一脸宠溺的看着未央道:“嫂子这就去蒸包子,猪肉大葱的、猪肉白菜的、牛肉萝卜的,应有尽有。”滕子京与杜纤云走出去了,带着耶律宗真。一直很安静的未烟,顿时恢复了那个活泼可爱的样子,她喜滋滋的道:“二哥你不知道,大嫂怀孕了,都两个月了。”未央大喜,笑道:“咱们家终于要添丁了,大哥肯定很高兴吧。”“那是当然,整天合不拢嘴。”未烟很开心,但是转脸就苦着脸道:“不过大哥让我去书院读书,滕夫子管的严,读不好还要打手板,二哥你能不能去求求情,我不想读书。”未央翻了个白眼,劝慰道:“咱们未家也是诗书传家,二哥虽然成了武夫,但是咱们未家的大小姐,那是一定要知书达理的乖,这是好事,书院是咱家的,你要是不好好读书,别人还不说咱家不学无术,一门都是武夫再说了,知书达理的小娘子,最是受那些才子佳人的喜欢,你不想嫁个好夫君吗”未烟狂撇嘴,义正言辞的道:“那些软绵绵的家伙有什么好的再好能好过二哥吗一个个瘦的跟麻杆似的,风一吹就倒了,在书院有几个这样的,要不是滕夫子护着,我早就打他们一顿了。”未央眉头一皱,书院的招生问题他虽然提倡兼容并蓄,但是却不想让那些腐儒占据了书院,到时候真教出一群书呆子,只知道考科举的废物,那可就彻底玩完了。不过滕子京、柳永他们,都是传统士人,未必不会存了这个想法,一想到这里,未央就有些不寒而栗。传统士人固然有可取之处,但是他打算培养出来的不是那些只懂得科举的家伙,而是各种人才,这才是他建了一座书院的目的,一旦出来的都是只晓得舞文弄墨之辈,那可就回天乏术了,就算他想改革,也要考虑到其中的困难。第113章 君子仗剑否未央是一个很奇怪的人,要说他为国为民,但是他做的一切,都明显有很强的功利之心,要说他一心谋私,但是他做的一切,明显都利国利民。一个刚刚十三岁的少年,甚至到五月份才满十三的少年,两辈子加起来的心理年龄,也不过十七岁。一个少年,就算是心思再多,也不会多到哪儿去。所以当初未央毫不犹豫的以利益诱惑李尚慕,后来李尚慕更是成了他利益圈子中的一员。其后合纵连横,一步步如同坐直升机一般,窜到了这般高位。人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未央没有想过这些,作为一个脑子里有无数超越现代知识的现代人,又有羽箭这等集科技大成之物,他从未有过敬畏之心。如果木足够,粗足够壮,长成参天巨树,就算是台风来了,也未必能摧毁。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动摇他的根基,他的根基就是他自己。只要他不死,一切都是浮云,都可以重来。但是他绝对不允许别人插手自己策划好的事情,或者说不允许别人谋夺他的既得利益。因为如果方向一但离,你需要花费成百上千倍的时间,去调控方向,去把这个方向重新调整好。无用功未央不想做,所以听到未烟说书院有不少传统士子前来求学,未央心中冷笑连连。有些人的爪子伸得得太长了,这些人滕子京还压不住,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知州,这辈子已经达到了他的巅峰生涯,便洒然而退。第二日,未央骑着马王,向着书院而去,随他而去的,还有一百锦衣卫,这一百锦衣卫都是随他前往辽国,立下大功的,但是在辽国受了伤,一些不致命的伤,却导致他们在军旅生涯上,不可能再有大作为,所以未央决定用他们去做书院的护卫,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来到书院门口,高大的门楼上,一块整块纯净的白玉雕刻的牌匾挂在了门楼上,上书四个大字:暨行书院。梁无稽终究是贪墨了那张书贴,没有送还,不过未央已经不在意了。“来人”“属下在”鲁常御马而出。未央冷笑道:“把皇都牌匾找人镶嵌在门楼之下,以玻璃覆盖,我要让皇都的牌匾,永远踩在暨行书院所有师生脚下。”鲁常大笑道:“未公放心,此乃小事尔。”未央留下了十位锦衣卫退役人员,以后他们的职责,就是看守暨行书院的大门。一路上,有学子好奇的看着未央一行,他们很多人都不知道未央的大名,不过一群武夫招摇过市的闯进书院,这是侮辱文化宝地啊。“岂有此理来人下马止步”一个十八九岁的学子拦在了未央面前,戟指未央,怒声道:“暨行书院何等地方,岂能允许武夫进来,尔等目无圣人,侮辱书院,损毁了书院的斯文元气,其罪当诛”呦呵未央不由笑了,后面跟着的锦衣卫尽皆哈哈大笑。那学子脸色涨红,怒声道:“岂有此理,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其他学子也一个个怒目而视,仿佛未央一行人罪大恶极,就算是凌迟处死也不为过似的。未央斜睨着他们,高大的马王打了个响鼻,吓得一群学子倒退了几步。“东汉儒家郑玄注曰: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尔等学子既然来到暨行书院,岂不知暨行书院的规矩轻视武人,岂是先贤所教导”那学子怒道:“武夫粗鄙,误国误民,先贤说君子六艺,不过是抬举武人罢了。暨行书院正道直行,自然不需要那些粗鄙之术。”未央探下身子,努力做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笑吟吟的道:“好一个粗鄙之术你叫什么名字。”那学子仓皇的退后一步,旋即站稳脚跟,怒声道:“吾乃大名府学子秦文若是也你待如何”“不如何。”未央淡淡的道:“知道你的名字,我才好让你回去,还有你身边的这些迂腐之辈,小小年纪,就目无余子,留着你们有什么用。”“胡说”秦文若朗声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当以文人为主,明君在世,当正道直行,岂能乱了纲常法纪”未央笑吟吟的道:“既如此,我来问你,夫子佩剑否”“夫子生逢乱世,自当仗剑而行。”“汉武帝独尊儒术,大汉疆域幅员辽阔,汉儒佩剑否”“大丈夫仗剑平天下,自当佩剑。”“大唐盛世,万邦来朝,有君子怒而仗剑杀敌,儒生佩剑否”“当当然”秦文若声音似乎很是疑惑。“当朝衮衮诸公,治国平天下,诸公佩剑否”秦文若面色大变,未央所说的,全都是过往最强盛的几个朝代,那几个朝代,儒家的势力也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