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执宰大宋> 分节阅读 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5(1 / 1)

d商量”未央苦着一张小脸,一脸的无可奈何。“谁让你上学了”滕子绝恼道:“以你的本事,还有谁能教的了你,谁又能教你我是让你当先生,教学生。书院是你策划建造的,好些学问别说书院,整个天下都找不到先生,你不干谁干”未央的心拔凉拔凉的,颇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金融数学冶铁未央顿时觉得前途无亮。“好了,别愁眉苦脸的了,抓紧时间准备吧,过一段时间你主持考试分班,一定要把事情做好了。”滕子京扔下了一句话,直接回山长寝室睡觉了。未央唉声叹气的走回了属于自己的小别墅,他们一家早就全部搬过来了,如今的未洵,在滕子京、柳永等人的熏陶下,学问大有长进,金榜题名不是难事。“怎么了”杜纤云正在布菜,看着愁眉苦脸的未央,不明所以的问道。“滕老让我教书,”未央痛苦的道:“可是我只是一个人,那么多科目,我一个人也是分身乏术啊再说了,那些教材什么的,可都需要编纂印刷啊。”未洵放下手中的那卷书,笑吟吟的道:“教化大兴,这是好事,虽然辛苦了一些,不过能借助书院,传播自己的思想,也是一件好事,再说了,书院出去的学生,以后都是你的门生,到哪里,都会给你扬名。要是走出两个名满天下的名臣才子之类的,你这个当先生的,岂不是也能千古留名”未央不屑的道:“大哥,你以为我现在的成就,还不能名传千古吗”未洵老脸一红,与自己的弟弟相比,自己只知道一味读书,简直弱爆了有木有。“二弟啊,你劳累了大半年了,也该休息了,书院乃是修身养性之所,有文华之气,正是你的好去处,能洗去你一身戾气,岂不是正好”未央难得的没有分辨,因为他知道,无论是滕子京还是未洵,都不希望自己再做出什么惊世骇俗之事,去一趟辽国,已经让人心惊胆战了,要是再来一次,这两位都不敢保证自己的小心脏能不能承受的住。未央吃了一顿美味的饭菜,这才恢复了一点精神,豪气干云的道:“不过是教学生罢了,多大点事以我的本事,还不是小菜一碟”小小的未烟一脸崇拜的模样,在她的眼里,还没有二哥做不到的事情。“二哥,你当先生,会不会像别的先生一样打手心”未央老气横秋的道:“棍棒之下出孝子,同样的道理,棍棒之下出才子,不打不听话,不打不成材,必须打打得越狠,以后就越有出息。”未央缩了缩小脑瓜,背后发凉,心中哀嚎,看来以后没好日子过了。五月初一是个好日子,以未央为核心的蓬莱集团发力宣传,暨行书院的大名,早就人尽皆知。未央书院收学生很有讲究,富人家的就不必说了,只要有才能,就能入学,但是穷人家的,只要能入学,不禁能读书识字,成为人上人,还能免去束脩,如果成绩优秀,还能获得价值不菲的奖学金。入学的规则很简单,以前收的学生不能算正式学生,所有人都必须重新考试才行,此次的主考,就是外面传的风风雨雨的未央。在登州,如果你不知道知州是谁,没有人怪你,但是要说你不知道未央是谁,那就真的与白目无疑了。经过未央的不懈努力,如今的他,在登州,甚至临近的青州、密州、大名府、河间府,甚至是海州,都知道了蓬莱有一个未央,短短半年内,让登州所有的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如今开了一家书院,广招学子,第一批书院的学子,名额为6000人,只要通过考核,任何人都能来书院就读。一时间天下大哗,6000人的书院,除了传说中先秦的稷下学宫,还没听说过哪个朝代有过,就算是大宋的官学,加起来也没有6000人。五月初五十个好日子,吉利而且天气凉爽,万里无云。蓬莱城内,挤满了大大小小的人,无论是富豪之家,还是官宦之家,亦或是贫困农家,尽皆有一间房子供他们休息。富豪之家看重的是书院收学生不拘一格,甚至还收女学生,他们的子女因为商贾之后的身份,请个教书先生都难,当然是求之不得。至于官宦之家,看重的则是滕子京与柳永这两位名满天下的大儒才子,而且这两位与朝中的极为相公关系亲厚,稍微提点两句,那就是受用不尽,前途无量啊。贫困之家就更不用说了,能识字就是上辈子修来的福分,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大道理,也不懂的攀高枝,但是为了自家孩子能读书识字,不至于做个白目的老百姓,不远千里,带着孩子也来了。蓬莱知县贾章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庞大的压力,前来应试的学子,足足有两万余人,加上家里陪同的,至少一家也有一人陪着,有的家里有钱有势的,更是随从数十人,这些人的吃喝拉撒住,都压在了他的头上。第119章 入我门来“哈哈哈天下英才进入彀中也”一大早,未央迎着朝霞,站在书院门口,放肆的大笑着。冷不防,脑后一个巴掌拍了过来,滕子绝恼的声音传来:“这话也是你能说的嫌脑袋在头上呆烦了是不是。”未央脑门上挨了一下,丝毫不生气,反而兴致勃勃的道:“滕老、柳老、章老、吕老、韩老,诗词经义,黄老文章,我不如你们,但是论及金融会计、聚财天下,大宋当以我为首。”滕子京苦笑着摇摇头,对身边的四位老者道:“你们看到了吧这小子就是这么一个轻佻的性子,你们以后一定要管好他,省的生乱子。”章老叫章得象,此老今年六十五岁了,老当益壮,蒲城章家,那也是名门望族,只是偏安一隅罢了,章得象官至宰相,京兆郡开国公,北宋年间,赠太尉兼侍中,近些年身体不好,早早的退了下来,他与滕子京也是至交,他年岁大了,听闻滕子京开了一家书院,连福建老家都不回了,兴致勃勃的来到了蓬莱,他有个侄子,叫章俞,如今也是大官一枚,此来蓬莱,带了两个侄孙,一个叫章衡一个叫章楶,这两位可不得了,多年后,都是变法的急先锋。至于吕老,叫做吕璹,此老名声不显,但是一肚子的学问,堪称当世大儒,他也带了一个儿子过来,叫吕惠卿。韩老就是韩知止这个老道士,如今未央答应的水晶宫已经建成,在蓬莱这个遍地繁华之地,也是首屈一指的华丽之地,堪称富丽堂皇,通体以玻璃打造,饰以金玉,美轮美奂,每日里善男善女不断进香,香火之鼎盛,堪称天下道观之首。未央本着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目的,把韩知止从道观里拉了出来,要知道这些道士不仅仅会骗人,那一手紫微斗数,全都是算学的精华所在,不拉来当算学先生,实在是浪费了。至于五位老头的后面,足足有三百位先生,都是这几位呼朋唤友而来,都是有才华的家伙。午时将近,书院的门楼之前,所有的学子都按要求一个个井然有序的排起了长队,三千锦衣卫尽数出动,横刀立马,护卫着书院,指挥着学子们排队,不得喧哗。书院的钟声响起,滕子京上前一步,龙行虎步,满面红光,朗声道:“入我门来,荣华富贵未必可期”有些人面色微变。“入我门来,出将入相未必有门”有些人面色大变。“入我门来,此生此世也许默默无名”有些人面色狂变。“入我门来,金榜未必有名”说道这里,滕子京闭上眼睛,沉默了片刻,一些人面色复杂,犹豫了一下,从人群中拉出了自己的孩子,悄悄的退了出去。过了许久,滕子京睁开双目,声音高亢,穿云裂石。“入我门来,可观九天之变”“入我门来,可窥九地之势”“入我门来,可通晓古今”“入我门来,可万千知识遍览”“入我门来,可得吾之真传”“入我门来,可有万般治国富民之道”刚刚退去的那些人面色大变,就要回来,不曾想却被锦衣卫拒之门外,不由如丧考妣,有人当场嚎啕大哭,却没有人理睬,自己要走,还想回来莫非是想要占自家孩子的名额不成“开龙门”五位老者同时呼喝,书院保卫科的护卫象征性的把门楼的栅栏打开,三百余先生分列两旁,任由学子通过,所有的学子经过先生身边,都恭敬的行礼。未央虽然排在最后,但是依旧是先生之列,也受了大礼,说实话,未央心中还是很雀跃的,颇为受用。考场分布在十个教学楼,每个教学楼,足以容纳两千人同时考试,所以并不拥挤,每座教学楼有二十个考场,总共有两百个考场,一个考场五十人,外加一名先生,还有四名巡考人员,巡考人员,都是市舶司与登州蓬莱的官员小吏之类的。至于剩下的未央、滕子京、柳永等人,不断穿梭在一个个考场之中,巡视着这批考生。考试时间为两个时辰,足足四个小时,考试期间,遇到尿急之类的事情,自然有巡考人员陪同,免得出现纰漏。考试完毕收卷,有的人愁眉苦脸,有的人面现喜色,还有的人直接昏厥了过去,总体来说,还算是不错。考卷还是需要批改的,三百多先生加班加点,对照着标准答案,也耗费了足足三天的功夫,才批改完毕,最后有滕子京、柳永、未央、章得象、吕璹、韩知止六人拍板,录取了三千五百人,原定的六千人的计划,并没有完成。“天下读书人何其多也,但是能面面俱到着实在是不多,诸位,咱们是不是过于严苛了”章得象身为诸老之中资历最深,德行最高的人,开口说道。未央却笑道:“章老,您没注意吗这次考生之中,登州的考生普遍成绩较好,就算是此次不中,明年开考,也能一举考中,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是因为登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近一年来,大家都是舍得让家里的孩子读书识字,商业繁茂,也造成了学子不拘一格。但是其他地方的学子,依旧是思想陈腐,有一些固然才华出众,诗词文章都是一时之选,比如这位冯京,已经二十几岁年纪,诗词皆是一流,才华也算不菲,但是路子已经固定了,我们书院不会录取。还有这两位,程颢程颐,都是少年神童,才华不凡,只要能在书院潜心学习个几年,当为当世大才。”章得象苦笑道:“就是有点可惜,这冯京乃是状元之才,若是能入书院,他日高中,也能给咱们书院扬名。”滕子京身为山长,这时候却断然道:“章相公,咱们书院教的乃是经世济世之才,而非腐儒,就算是状元之才,胸无一策强国富民之法,又有何用”第120章 苏轼战冯京五月九日,暨行书院发榜,招生三千五百名。蓬莱城顿时热闹无比,书院门楼下的榜单,更是万众瞩目。“榜首苏轼苏轼是谁”“吕惠卿,章敦,程颢、程颐”一个个名字被人念了出来,引起一阵阵欢呼之声,三千五百名学子,一个个兴奋无比,他们的家人甚至比他们更为兴奋。“我不服”人群一种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榜上之人籍籍无名,我认为书院录取不公这章敦、章楶,乃是书院副山长章得象之孙,那吕惠卿,乃是书院另一位副山长吕璹之子,绝对有黑幕在其中,我不服”众人一惊,尤其是那些落榜的人,一个个叫嚷道:“就是就是,苏轼是谁何德何能能占据榜首之位莫不是走关系走后门的吗”书院之前一片吵嚷,保卫科的人见势不妙,赶紧去蓬莱阁报告去了。几位书院实际掌权者一个个愁眉苦脸,只有柳永这老头笑道:“有事弟子服其劳,二郎,我们这老胳膊老腿的是干不了这活了,还得你去。”几人闻言,一个个笑道:“正是此理,年轻人就该多走动走动,锻炼一下筋骨。”未央二话不说,站起身来,谁让咱小呢不过转头,他一把抱起了才六七岁的苏轼,这小子胖墩墩的,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让未央不爽很久了,词仙词圣又如何小爷去顶雷,你也要跟着去,不是谁有事弟子服其劳吗好歹咱也算是师傅一枚不是苏轼一脸的无所谓,傲然道:“先生,弟子去帮您解决这些闹事的,您有什么奖赏吗”未央眼珠转了一圈,笑道:“我亲自给你做一桌子菜怎样先生的手艺,可不是吹的,风雅阁的大厨孙天cd是我的徒弟。”苏轼闻言,哈喇子流了老长,点头道:“这还差不多。”未央带着苏轼,十几个锦衣卫紧随其后,一路风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