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执宰大宋> 分节阅读 10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2(1 / 1)

d新意,丧权辱国,丢尽了大宋的颜面。反而未央一出手,便开创了大好的局面。曹佾笑道:“这还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具体的太过纷杂,官家日理万机,有闲暇可以查看一下报表,您是民生银行的大股东,有权查看,每月都有专人把报表呈送过来。”赵祯顿时恼了:“为何朕从未见过这什么报表莫非是底下的人欺君不成”曹佾也纳闷了,这不会啊各大股东有权查看月报表,这是定例,为何皇帝没看到呢“官家勿忧,询问一下内官即可。”“陈琳陈琳何在”不大会,陈琳迈着小碎步跑了进来,一脸茫然。“官家有何吩咐”“民生银行的报表之事,你可知晓”陈琳顿时明白了,感情是这事,他快速的从袖子里摸出一本奏表,双手呈上。“官家容秉,这报表倒是每月按时到来,只是官家看过开头之后,一般就扔下了,老奴倒是保留了下来,官家要一一查看吗”赵祯愕然,一看那本奏表,别说,还真眼熟,上面写着“报表”两个大字,别无其他。开篇便是一串串字符,这些字符认识赵祯,但是赵祯认不得它啊赵祯倒是每月都看到过一次,只是以为是哪个臣子找来的新奇玩意,也没在意,就随手扔下了,没想到这么重要。赵祯这次慎重了起来,细细的看了起来,不过片刻,边头疼了起来。“景休啊这玩意,朕看不懂啊”曹佾笑了,这都是所谓的“宋数字”,是新鲜玩意,自己也是学了好久才看懂的,但是这记账的方法,却是未央创造的所谓复式记账法,一般人别说看懂了,就算是有人讲解,都很难明白,自己也是花费了好久的时间,才慢慢看懂的,赵祯自然是看不懂了。不过身为一国天子,当面认错,承认自己看不懂,还是让曹佾蛮爽的,最起码没有不懂装懂,也算是一大进步。“这玩意据说是西域那边传来的,具体不可考,滕夫子认为,既然没有人知道,便是大大宋之物,唤作宋数字,用来记账极为简便。”“哦”赵祯来了兴趣,“你仔细说说。”曹佾变戏法似的从袖口中摸出了一个小册子,递给赵祯。“官家,这东西说起来简单,真正学起来,才知道是难上加难,让臣说出个子午寅卯来,臣也说不清楚,这是臣的一点心得,官家若是不嫌弃,就拿去看看。”赵祯也不客气,毫不客气的拿了过来,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还别说,曹佾的小册子,还真是全面,上面除了有数学初解的一些理念,还有不少别的东西,都很有用处。赵祯看了一会,便扔给了曹佾。身为帝皇,不需要什么都懂,只需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就行了,臣子只要不逾矩,那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所以对于这些新生事物,赵祯并不是很在意,只要对大宋有利,这都不是事。第219章 渴望自由的赵忠实四更曹佾终究没有去登州蓬莱,去蓬莱的是赵宗实。前面说过,如果赵祯没有子嗣,这位赵宗实,就是后来的,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赵曙,平心而论,这家伙当皇帝期间,也是锐意改革,任用擎天神剑王安石,打算劈开滚滚浊流。可惜的是,王安石虽然养望三十年,天下翘首以盼,依旧动了士人的蛋糕,就连鼎鼎大名的司马光,都跟他对着干,导致大宋终于耗尽了最后一丝元气。他今年才十二岁,却英姿非凡,颇有王者气度,据说赵曙在宣平坊宅第出生的时候,红光照遍居室,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至于是真是假,那就呵呵了。这家伙也不知道从何得知有旨意要传到蓬莱的,急吼吼的来到皇宫,想要接下这个任务。赵祯对自己这个侄子,很是喜爱,老赵家虽然人丁兴旺,但是出色的并不多,赵宗实就是其中最出色的,而且幼年又在自己身边生活了一段时间,感情自然不同。于是赵祯就让赵宗实接下了这个任务。赵宗实很开心,他离开皇宫,回到了王府。赵允让现在还是大宗正,老赵家的大家长,虽然还没有封王汝南郡王,以及后来广为人知的濮安懿王。赵允让今年四十九岁,但是保养得体,满面红光,气度不凡,史称他天资浑厚,外庄内宽,喜愠不见于色。以儒家的春秋笔法来说,所谓的天资浑厚倒是好说,但是外庄内宽,那就有待商榷了,至于喜愠不见于色,也可以说此人性情之深沉,十足的一只老狐狸。更好玩的是,这老头有二十二个儿子,而他的堂兄弟赵祯,生一个死一个,生一个死一个,跟葫芦娃救爷爷似的。曹皇后的儿女要不是未央出手,只怕也是保不住。别的不说,单说生这么多儿子,却只有一个闺女,二十三个子女,不可能都是原配夫人生的吧你以为生猪崽子吗这老头要是不好色,那是不可能的。春秋笔法,为尊者讳嘛咱捡好的说,至于坏的,那就一笔带过吧谁让人家有个好儿子呢老头见到赵宗实走了进来,双目精光一闪。“忠实,事情办妥了”赵宗实憨厚的一笑,说道:“圣人对孩儿还是很看重的,把此事交于了孩儿。”赵允让哈哈大笑,面目之上,尽是得意之色。“此事办的好,为父为你造势数年,加上投靠我们的文武,还有士林之望,以后都是你的班底。只要此次东去,拿下那位活财神未二郎,你就有取之不尽的财富,还能近的九州之地的民心,这天下,谁敢与你争锋”赵允让言语张狂,一双老眼尽是贪婪,人前装够了忠厚老者,在自己的亲儿子面前,赵允让才会露出自己狰狞的一面。赵宗实依旧憨厚的道:“父王,未央未二郎也是大才,为何不收为己用呢”赵允让闻言,面色一沉,低声道:“此人不可用,他三番五次与士林作对,引得士林动荡,你要想坐稳天下,少不得士人的辅佐,怎能因为区区未央,就放弃士林诸贤岂不是因小失大再说了,那未央仗着有圣人撑腰,虽然张狂一时,还能张狂一世不成你尽管拿下他,如何处置,自己拿主意就是。”“若是未央反抗,孩儿当如何”赵宗实不确定的道:“未央提督锦衣卫,有三千虎贲,尽是虎狼之师,万一事有不谐,孩儿岂不是要丢掉性命”赵允让冷笑连连,“以你的身份,谅他也不敢对你如何,就算是他敢,为父这里也会找人为你保驾护航,让他投鼠忌器。区区一武官,左右不过是又一个杯酒释兵权,你就效仿一下太祖他老人家,夺了他的兵权就是。”赵宗实想了一下,确实是这个道理,所谓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自己现在可是炙手可热的太子人选,那未央就算是再忤逆,还敢对自己动手不成一瞬间,赵宗实恢复了那副憨厚的样子。赵允让沉吟片刻,说道:“就让文彦博随你去一趟吧。”赵宗实躬身称是。他出门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自己意得志满的父王,心中升起一种恐惧感。当年他进入皇宫生活,深宫规矩森严,皇家的规矩更是严苛无比,他虽然被人当作太子看待,但是其实并无任何快乐可言,整个人跟小老头似的,了无生趣。年期间短暂的宫廷生活,让宋英宗对没有自由、没有安全感的宫廷生活心存恐惧。对于当不当皇帝,赵宗实并没有多大的执念,只是自己的父亲,似乎对于皇位有种执念,无论如何,也要把自己送上那把椅子。中华自古以来的孝义之道,让赵宗实不得不听从父亲的意思,虽然只是小小年纪,但是心思之深沉,堪比当朝大员。这就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虽然赵宗实自己心里清楚自己想要做什么,童年阴影,让他对自由极度渴望,他曾经一度单人匹马跑道城外放任自己漫无目的的游走,为的就是那种感觉,让他极度迷恋。此次前去蓬莱,左右不过又是一场博弈罢了。赵宗实知道,自己就是那颗博弈的棋子,所争的,不过是那个位子罢了。男人哪个不想睡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赵宗实曾经也想过,但是自从被打发出宫之后,他就没了什么想法,因为圣人如果有了自己的孩子,是不会考虑其他的。不过圣人子嗣艰难,这才是自己的父王不遗余力帮自己上位的原因。只是这其中冤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幽魂飘荡在皇宫大内,其中又有多少自己的堂弟堂妹呢赵宗实不敢想象,自己的父王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他从来都不是个有大勇气的人,他只是想得到一些自由,如此渺小的愿望,在这滚滚大势之中,竟然显得如此无力,身为皇家子弟,又有何自由可言第220章 蓬莱的力量“老师,还有多久到蓬莱”赵宗实坐在高大的马车里,询问对坐的一位中年文士。那中年文士正是文彦博,他此次被赵允让请出来,帮助赵忠实,也是有苦难言。文家也是汾州世代书香,早年文彦博游历,曾经获得过赵允让的帮助,自然不能推辞。但是出来了,就代表自己成了赵允让一系,这让一直喜欢做黄雀的文彦博殊为不喜,打算帮了这一次之后,就蛰伏下来。“宗实,不要着急,蓬莱远在千里之外,就算是我们骑快马赶路,也要三四天功夫,更何况是马车咱们已经走了三天,大约再过三天,就能到蓬莱了。”文彦博和颜悦色,一副长者的样子。他也喜欢赵宗实,不止是他,就连包拯、唐介这种清正廉明的孤臣,都喜欢这个赵家名望最高的孩子。历史上,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又向仁宗提立皇太子的事情。可见赵宗实的名望与人脉,都是不可小视。赵宗实之所以称文彦博为老师,不过是尊称罢了,至于文彦博,直呼其名,则是表示自己的立场。“早就听闻蓬莱富庶繁华,宛如人间仙境一般,宗实早有意前往,如今终于得偿所愿。”文彦博微微一笑,对于这种传闻,他是不信的,作为世家的代表性人物,自然对天下大势了若指掌,登州是什么地方他还能不清楚蓬莱那个地方,不过是皇帝看重,修了一座阁楼,还有一座水城,才好了一些,不然依旧是个困顿不堪的地方,从来都是发配充军的不二之选。“宗实啊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蓬莱市什么样,不能只去听,还要去看。”文彦博的谆谆教导,赵宗实是听进去了的,他本就是个聪慧的孩子,自然知道文彦博的意思,不外乎不相信罢了。但是少年人从来都是充满了幻想的,他们幻想之中的世界,总是充满了美好的东西,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尽善尽美。赵宗实也不例外。他幻想蓬莱,就是能让自己翱翔的地方,能让自己插上一双翅膀,翱翔于天地之间。不是谁去岁凤凰经天,起于蓬莱吗搞不好还能见到传说之中的凤凰呢赵宗实兴奋无比,充满了向往。文彦博不忍打碎少年人的梦想,只得眼观鼻,鼻观心的坐在那里。又过了三日,前方的道路霍然开朗,行人也多了起来。赵宗实掀开马车的帘子,向外看去,发现道路很干净,干净的不像话,甚至有些反光,阳光撒在地上,都能折射出人的面容。尤其是那些行人,虽然行色匆匆,但是面上带着一种光辉,那是一种对生活充满了向往的光辉。联想到一路见到的那些百姓,不是面黄肌肉,就是充满了颓废之感,哪有这条大道上的行人这么鲜活这才是真正的人啊这才是人的正确活法。“小王爷,前面便是登州了,我们要去登州府衙,拜会王知府吗”赵宗实看向文彦博,文彦博摇头道:“王珪固然清贵,但是我们此来宣旨,宜早不宜迟,直接去蓬莱即可。”外面的侍卫吩咐了下去,车队直接向着蓬莱而去。越靠近蓬莱,边越能发现整个登州的变化,是何等的巨大。赵宗实欢呼雀跃,就算是看见一栋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都欢喜不已。文彦博的面色却越来越凝重,他能看出来,这登州的变化,何止是翻天覆地,若非是人口限制,只怕就算是开封,也比不得登州了。要知道开封可是大宋的核心,登州是什么地方在很多人的眼里,还是穷乡僻壤呢。谁见过穷乡僻壤的百姓住的清一色的青砖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