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执宰大宋> 分节阅读 15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56(1 / 1)

d相觑。赵祯拍案而起,五指戟张,怒斥道:“如今我大宋亿万百姓,田亩却没有增加多少,士人反倒比开国之初增加了何止百倍士人不纳粮,不交税,靠国朝养着,吸取民脂民膏,进而成长为世家大族,继续作威作福。你们来告诉朕祖宗之法是否可变”两人顿时战战兢兢,汗如雨下。这时候,御史中丞张方平站了出来,朗声道:“陛下,所谓祖宗之法,乃是过去之法,如今乃是变法之时,天下日日变化,律法却跟不上,又怎么能算是变法臣以为,文相公与富相公言之凿凿,却只谈变,不谈法,此乃欺君之罪”张方平出身贫寒,少年时聪敏绝顶,买不起书,他就向别人借三史读,十来天就归还,说:“我已经读完了。”他读书只看一遍,不读第二遍,宋绶、蔡齐认为他是天下奇才。当初李元昊新立,西夏侵犯边境,张方平第一个请求将枢密院的事务合并到中书省,以便共同策划。皇上认为很对,于是让宰相兼任枢密使。当时政府征调各地的弓箭手,选其健勇者组成宣毅、保捷两军。张方平屡次上书反对,没被采纳。结果两军骄傲自大不堪,二十多万人的部队都像老百姓一样不能打仗,正像张方平推测的那样。而且此人曾经出使辽国,耶律宗真都夸赞他说:“有这么好的大臣,多好”赵祯征求臣下的增收节支方案,张方平同大伙一起提了意见后又单独写了几千字,大意说:“祥符年以来,法制松弛,渐渐背离了祖先的传统。科举、任子、考核转正、升迁补叙等法则都被破坏了,任命将领、操练战士,都不是原先的规则。中央财政开支处境窘迫,必定导致政出多门;大商人、大贵族钻空子获取暴利,专营茶盐香的法律也被破坏。这是治乱兴亡的关键所在,不可不认真对待。”赵祯看了他的意见书非常高兴,正要重用他,碰上判官杨仪犯罪,方平因为同他有交往,贬职出任滁州知州。不久知江宁府,又判流内铨。这家伙这些年,也是个倒霉鬼,到处乱窜,不是因为皇帝不喜欢他,赵祯很喜欢这个敢做事,能做事的臣子,只是他的性子,与唐介有的一拼,唐介有赵祯保护,自然是无往而不利,他就没有这个待遇了,成为了别人的出气筒,差点就死在了外面。今年朝堂接连两位首相倒霉,大家都升官了,赵祯才想起来自己这个臣子,火线提拔,成了御史中丞,也算是人尽其才。赵祯闻言,点点头道:“卿家所言有理,细细说来。”张方平肃然道:“臣微末之才,得陛下简拔于微末,此乃职责所在,若是让臣说,臣不能尽其言。臣举荐一人,此人廉洁高尚,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及既出也,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好学而泥古,故论议迂阔,若使为政,必多所变更。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扰。”赵祯好奇的道:“王安石我记得他是庆历二年的进士,这会是鄞县知县吧”张方平躬身道:“陛下圣明”圣明不圣明的未央不知道,未央知道的是,这君臣二人肯定早有密议,不然一个五年前的进士,区区一个知县,赵祯就算是记忆力再好,也不可能记住。别人未央倒还好说,偏偏是这个王安石,让未央眉头大皱。曾公亮也曾经与未央提过,说王安石:上与介甫如一人,此乃天也。未央谁都不认识,都不会不认识这家伙,可以说北宋的灭亡,这家伙最少要占一大半的责任,折腾来折腾去,把大宋最后一点元气折腾没了。偏偏这家伙执拗的很,也是个纯粹的人,至交好友遍天下,同时也是政敌遍天下。这些年,未央密切关注这个家伙,没办法,不关注不行,王安石实在是太猛了。王安石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可以说,在原来的历史上,王安石若是能变法成功,立刻就能取代孔孟圣人的位置,立地成圣,不在话下。可惜的是,这家伙是一柄神剑,可以斩开漫天迷雾,也能斩伤自己。不到万不得已,就算是未央知道这家伙的能力,也不敢轻用。面对一个真的猛士,一个纯粹的为国为民的人,未央不可能痛下杀手,但是也不会坐视他胡乱来。本来今日未央打算大杀四方,被这么一搅和,他反而觉得,自己似乎没必要去这么做了。把王安石放进来也好,有这么一柄神剑在,什么事情,都有人冲在前头,自己只需要在这柄神剑之上加个剑鞘,让他的锋芒不必伤到自己,效果自然也是极佳,最起码比自己亲自撸袖子上场,来的爽利。因为未央,还有别的事情要干,变法这种事情,只是他实现目标的手段之一罢了。第315章 神剑已来王安石终究是来了,来的很快,在圣旨下达的第四天,就从鄞县一路赶到扬州,乘坐专列,来到了开封。他的到来,让百姓们欢欣鼓舞,夹道相迎。甚至连赵祯,都派遣了文彦博这个首相,还有陈琳这个大太监,一起去迎接他。这等礼遇,在赵祯的皇帝生涯中,堪称是第一次。未央也在迎接的人群之中,他的心情极其微妙,复杂无比,他与王安国交好,王安国在蓬莱对他更是助益良多,而且于理财一道,颇有才干,几乎不逊于被未央培养了好几年的未洵。王安石的才能,是不用多说的,无论是拿出哪一项来,都足以碾压王安国,这是王安国亲口说的,虽然有抬举自己哥哥的嫌疑,但是却也不算虚言。“通儒”这两个字,可不是谁都能获得的殊荣,而且王安石在民间被称为“圣人”,立功立德立言,只差一个立功,便能立地成圣,也就是这么一小步罢了。王安石对自己的才能是自信的,不然也不会火急火燎的就赶过来,而且似乎料定了赵祯会在这时候召他回京一般,早早就准备好了,直接北上。大家都在出站口等着迎接王安石,文彦博与陈琳则是直接进站,未央也混了进去,自家的地盘,进进出出的,还不是易如反掌。火车停下,三人焦急的东张西望,过了许久,都没有看到王安石,或者说符合朝廷官员仪表的人物。未央突然想起一件事,据说少年起的王安石,不但性格特立独行,平日里不修边幅,哪怕当了宰相还是一副邋遢模样。天生更博闻强记,读从不死读四书五经,农林工商各类学问全涉猎。至于只是玩票的诗词创作那更是出手就轰动。套宋朝大才子苏轼的话说“此老乃野狐精”。后来他一生受尽辱骂抹黑,可唯独才华这条,最恨他的人也服气,一千多年来无人敢黑。就连吃饭,都只吃离自己最近的那一道,只是因为近罢了,没有别的原因。这么一个人,绝逼与开封官员大为不同。他四下张望,果不其然,看到了两个如玉少年,一左一右,跟着一个浑身油腻的中年大叔,那中年大叔东张西望,啧啧赞叹,看着火车的眼神,都冒着光芒。未央嘿嘿一笑,捅了捅文彦博,文彦博被赵祯派来迎接一个无名之辈,本来就心里不大爽,被未央捅的火起,阴阳怪气的道:“二郎,虽然是私下迎接,但是也莫要乱了礼数。”未央懒得理会这老头,直接指了指那油腻大叔,文彦博循着看过去,不由心生疑惑,陈琳也看了过去,顿时惊讶的道:“未大人,你是说此人就是王安石”文彦博冷笑道:“胡扯,我朝官员,最重风仪,如此行状,有辱我大宋体面,怎么可能是被尊为通儒的王安石”未央翻了个白眼,无奈道:“坊间传闻,王安石不修边幅,乃是以为邋遢之人,为人清高自傲,不屑于流言蜚语。咱们在这里等了这么久,还没有看到一位符合的,但是这一位,精神健旺,双目有神,行走之间,有大风采,不是凡人,料来应该就是王安石了。”文彦博将信将疑,陈琳却对未央极为信服,他哎呦一声,冲了上去。文彦不有办法,只得跟上。老陈琳近前,施礼问道:“敢问可是王安石王大人”王安石挣沉浸在火车的壮美之中,对陈琳的话恍若未闻,他身边一个半大小子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道:“爹,有人叫你呢。”文彦博与未央也赶了过来,王安石这才回过神来,躬身施礼道:“原来是陈大人,文相公当面,下官有礼了。”不愧为博闻强识之名,两人不认识王安石,但是王安石当年中了进士,却与两人有一面之缘,竟然便记住了。两人还礼,王安石看向未央,迟疑道:“这位是”陈琳笑呵呵的道:“这位是开封府尹未央未大人。”王安石一惊,他身边的两位小童,顿时一脸崇拜的看着未央,仿佛见到了偶像一般。未央大大方方的道:“在下未央见过介甫兄。”这次是私迎,论的是私交,未央与王安国兄弟相称,与王安石,自然也是平白见礼。王安石看着未央,满脸的兴奋,当即还礼道:“原来是蓬莱未央未然正,早就听平甫在心中说过然正,对你推崇备至,称然正为当世第一少年俊才,说大宋变法,非然正不可,如今一见,果然风姿过人啊。”未央连忙谦虚了两句,面对这么一尊大神,还是谦虚点好,他这么点才学,真要跟人家较真,还真不是对手。文彦博老大的不高兴,自己才是首相好嘛为毛满朝的人,都对未央这么客气搞的跟这小子才是首相似的,自己反倒是成了陪衬。陈琳倒是不以为意,拉着两个小童问话。“你们叫什么名字呀”“我叫王安礼,这是我侄子王雱。”王安礼虽然年纪小,但是却毫不怯场,王雱今年也才三岁多一点,但是人小鬼大,两只眼睛滴溜溜乱转,很是精明。陈琳抱起王雱,笑呵呵的道:“你今年多大了”王雱奶声奶气的道:“大人,我今年三岁了。”“三岁啊,跟小皇子同岁呢,倒是可以给小皇子做个伴读了,以后入宫,与小皇子一起玩好不好啊”王雱眨巴眨巴眼睛,仿佛不明所以。一老二少聊的开心,那边王安石与未央也是一见如故,言谈之间,颇有相见恨晚之意,恨不得秉烛夜谈。文彦缠的胡须乱颤,自己倒是成了无关紧要的人了,但是却无可奈何,他沉声道:“王介甫,圣人还在宫中等着呢,咱们换个地方如何这里毕竟是大庭广众之下,有失体面。”王安石拍了拍脑袋,满不在乎的道:“文相公所言极是,仆承蒙圣人召唤,今日前来,自然是要先拜见圣人,那就不耽搁了,陈大人,然正,咱们这就走吧。”说完,迈步就走,那个利索劲,让未央都叹为观止。文彦叉色发青,跟在后面跟灰孙子似的。老夫才是首相啊老夫才是首相文彦博心里在流泪,无声咆哮。未央落后了两步,与文彦博并肩而行。“老文啊”“闭嘴老文也是你能叫的”“那好,不叫好不成吗”未央悠然道:“老文啊”文彦博顿时无语。“人家初来乍到的,又是个执拗的性子,在加上不通世俗礼节,纯粹就是一块顽石,咱们大人有大量,就不要跟顽石计较了不是”文彦博觉得自己半辈子的养气功夫,都毁在了未央与王安石的身上,内牛满面啊“不是老夫说气话,这块顽石也太不把别人当回事了,莫非心中只有自己不成”未央翻了个白眼,笑道:“人家心中不仅仅有自己,还有圣人,还有天下。当然,有没有我们这些俗人就不知道了。”“难得未央未然正说自己是俗人。”文彦博莞尔一笑道:“你真不生气”未央豪迈的道:“生什么气啊好歹你也是首相,俗话说:宰相肚子能撑船。您好歹也是大宋首相,位极人臣,咱也是开封府尹,执掌京畿。都是国朝重臣,这些小节,就不用在意了。再说了,我与王家的平甫先生私交莫逆,跟这块顽石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有什么好计较的”文彦博顿时须发乱颤,“好你个未然正,你跟王安石都快穿一条裤子了,还在这装什么好人反正我不管,他要是敢乱来,老夫就算是拼了一条老命,也要阻止他,若是他能按照国朝国策来,老夫就算是助他一助,也未尝不可。”未央肃然道:“老文你放心,大宋经不起大风大浪,王安石是开天神剑不假,但是若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