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执宰大宋> 分节阅读 15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58(1 / 1)

d苏八娘与蔓菁相视一笑,贼兮兮的携手而去。后院里,曹皇后早就等在了那里。“把二郎哄住了”曹皇后笑吟吟的道。苏八娘笑道:“哄住夫君,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还不如让他陷入迷思之中,一时半会,也就顾不上我们了。”曹皇后好奇的道:“二郎这么聪明的人,还能陷入这种小陷阱”蔓菁摇头晃脑的说道:“若是小事,自然难不住夫君,但若是国家大事,关乎民生,夫君自然会在意,咱们就有时间布局做事了。”曹皇后无奈道:“不过是几间铺子的事情,怎么搞的像是天大的事情一般,还不许官家与二郎插手。”蔓菁连忙道:“娘娘,您可不要小看这几间铺子,弄好了,日进斗金都是轻而易举,就算是日后与天下集团掰掰腕子,也是有可能的。”曹皇后惊讶的看着蔓菁,没想到蔓菁竟然对这些小生意如此看重。蔓菁解释道:“这是妾身与夫君共同推演过的,如今大宋富足,藏富于民,早晚会迎来消费高潮,大家都会追逐高质量、高品质的生活,而我们的东西,用六个字来标榜:尊贵、尊享、尊崇。一定要记住,我们卖的不是商品,而是一种对生活的追求,一种高品味的生活享受。”凡事与尊贵、尊享、尊崇这六个字联系起来,看起来高大上,但是现实未必是那么回事,未央与蔓菁曾经辽国这个东西,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造成品牌效应,只要操作得当,成就另一个天下集团,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要知道,天下有钱人多的是,他们有了钱,别的事情先不说,肯定会让自己过的舒舒服服的。谁能让他们显得更加尊贵呢还有比跟皇家沾边更霸道的事情吗所以曹皇后、苏八娘与蔓菁三人成立的这个小小联盟,就叫做:雅集。当然,后面还带着曹皇后的私印。两个字不值钱,带上皇后的私印,那就价值不可估量了。这就是最简单的营销手段。至于雅集的本部,蔓菁直接就盘下了樊楼对面的一座阁楼,翻新了一番,又租下数十个店铺,作为分销中心。暂时的规模就这么大,而且她们并没有大张旗鼓。按照曹皇后的意思,能低调就低调,所以她们很是低调,低调到整个开封,知道这事的人都不多,就这么悄悄的开了起来。一家名不经传的店铺开业,自然是没有人关注的,生意也自然谈不上好。这是因为,曹皇后不愿借用自己的名声和未家媳妇的势力,去宣传,她就想知道,没有这些额外的东西,会不会做成生意。果不其然,没有经过宣传的东西,是没有人愿意去尝试的,开封有上千家超市,里面琳琅满目,衣食住行,齐全的让人都懒得去别的店铺看一眼。尤其是超市里,还有各种优惠,更关键的是,可以拿旧钱去结账,若有盈余,找回来的还是新币,这岂不是更好吗而且雅集经营的东西,都是高端货色,动不动就价值数十银币,好几个金币的。需知道,普通人家,一年到头能挣几个银币至于官宦之家,谁闲着没事干,也不会去一家小店里逛是不是平白丢了身份。七日过后,曹皇后垂头丧气的来到了未家后院,面色不虞。蔓菁纵横商海,什么场面没见过,她笑着安慰道:“娘娘不用担心,这只是开始,所谓万事开头难,何况咱们这是做生意在别人不了解的情况下,开始的时候,自然是赔本的。不过不用担心,再过些时日,就会好的。”曹皇后只得打起精神,整日里盯着店铺,连觉都睡不好,而且赵祯去找她的时候,总是不在,或者不耐烦的把赵祯打发走。皇帝是什么人想知道的事情,随便找个人问问就是了陈琳告诉皇帝事情的原委之后,赵祯差点没笑岔气。将门虎女,一国之母,跑去做商贾之事,也不算什么,可笑的是,竟然赔本了,这就让赵祯心情大好了,不过一想到几日没与皇后腻歪,赵祯就满心的腻歪。赵祯一腻歪,自然有人要倒霉。这个倒霉鬼就是未央,未央接到了必须为曹皇后的店铺打开局面的指令,至于其他的事情,暂且放下吧。天大地大,老婆最大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未央没有理由拒绝。于是未央漫不经心的找到了柳羽,漫不经心的透露了京城有个铺子,里面专营女性服装饰品之类的,漫不经心的告诉柳羽,你家姐姐整日里呆在家里折腾你,不如让她出去折腾别人,总也嫁不出去,也不是个事啊梳妆打扮一番,搞不好能觅得如意郎君呢所以雅集的第一桩生意终于来了,柳羽为了让自己不再受折磨,为了让自己的姐姐嫁出去,当真是花了血本,几乎每一样东西,都按照柳月娥的标准,弄了三四套回家,足足三大车,都没有拉完。要说女人这个生物,确实是很奇怪,柳月娥也是一枚妥妥的女汉子,什么场面没见过御街打马,皇城斗殴,这些纨绔子弟干的事情,人家是一件没拉下。但是见到柳羽的礼物,依旧是双眼冒星星,哪个女子不爱美女汉子也不能例外不是柳月娥本身就颜色迤逦,不说天香国色,那也是少有的美女,迫不及待的试了几套衣服首饰,再加上配套的香水之类的,去找自家姐妹显摆去了。要说京城权贵圈子就这么大,柳月娥一个女汉子,转眼间成了貂蝉,有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之感,让所有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趋之若鹜,来打听这东西都是哪儿出来的。于是雅集火了于是皇后笑了于是赵祯开心了于是未家一家三口,就更加的开心了第318章 九十九与一曹皇后三人折腾了十来天,终于让雅集火了起来,王安石在政事堂呆了也十来天,却黯然自伤,因为他发现,自己或许没有那么重要,新法有没有自己,似乎无关紧要,未央制定出来的制度与章程,似乎已经很是完美,完全不给别人置喙的空间。这让自诩能臣的王安石颇为受伤,不过人家毕竟是猛将兄,既然来了开封,怎么可能不做出一番事业来他不眠不休的研读未央的一切书面上的东西,隔三差五,还去找未央请教一番,收益良多的同时,对未央更加佩服。直到未央有些不爽了,王安石也学的差不多了,人家心满意足的走了,打算找出未央章程中的漏洞。好巧不巧的是,未央还真的留了漏洞,世间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更何况未央还特意留了漏洞,这对于王安石来说,发现漏洞,并完善漏洞,这是他的职责所在,于是他兴高采烈的开始干起了正事。王安石以为自己干的是正事,但是在未央这里,却是不务正业。你一个变法大家,儒家大儒,年纪轻轻的,就得天下之大望,不去干你的变法大业,你特么去研究商贾之道,是不是过于不务正业了不过未央却也没有去阻拦人家,反正这个参知政事本来就是观政用的,真要变法,王安石几斤几两,未央太清楚了,他比历史上更年轻,也就会更冒进,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你爱研究啥就研究啥去吧。在这个当口,宗室条例终于出台了,满天下都翘首以待,想看看,这朝廷,对于皇子皇孙,能不能下去这个狠手。赵家的子孙,到了赵祯一朝,已经进入了高速膨胀期,就像裂变反应一样,一代十几个子孙,每个子孙又能生几十个,如果再加上出嫁的女儿,还有乱七八糟的亲戚仆人,数额之大,简直超乎想象。原本赵祯是不想碰宗室的,毕竟是一家人,都姓赵,身体里流的都是一样的血,何必斤斤计较可是要变法,是绕不过去的,全天下都看着皇帝,都看着宗室,他能怎么办他让大宗正寺长官濮安懿王赵允让和首相文彦博一同拟定宗室条例,结果就是宗室子弟,哀鸿遍野,一片狼藉叫苦之声按照新的宗室条例,王位只能维持三代,三代过后,就是普通人,再也没有皇室特权。可是哪家宗室不是子孙一大堆,传给谁,又不传给谁呢若是没有天大的功劳,维持不住王位,三代以后就是普通人,所以就算是传位给你,你也只是承担了天大的责任,难度太大了。新的宗室条例规定,王爵最多一个,公爵最多三个,以赵允让为例,他就算是生个千儿八百的儿孙,但是众多的儿子之中,只能由一个王爵,三个公爵,其他的儿子,只能在宗正寺领取一份钱粮俸禄,挂一个虚职,假如他们结婚生子,下一代就只能靠自己吃饭了,朝廷与皇家都不会负责。再往下捋,比如赵允让把王位传给了赵宗实,赵宗实依旧是王爷,赵宗实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依旧是王爷,但是其他的儿子,没有获得公爵身份的机会,沦为普通人,需要自食其力,然后再降一代,连王爵都没了,只剩下公爵了,慢慢的,他们这一脉,就跟皇家没什么关系了。孔子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道理是这么个道理,赵祯是用了印的,未央也是点了头的,政事堂更是全盘通过,认为这是文人对于皇权的胜利。就算是普通人,传承了三五代之后,所谓的远亲,或许都没见过面,还有什么情分可言皇家血统虽然尊贵,但是三五代之后,血脉淡薄,凭什么依旧享受朝廷的补贴呢尤其是赵家的子孙越发的多,如今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光是这一笔支出,每年政事堂都要打不少官司。新的宗室条例,突出了皇室血缘的重要性。皇帝的儿子可以是亲王,但是亲王之后,按照宗室条例,三五代之后,依旧是普通人。以此类比,国库也能减轻不少负担。但是政事堂也没有把人逼入绝路,为宗室子弟提供了出路。比如科举,比如从军这可是原本的宗室子弟,连碰都不能碰的地方。当年斧声烛影,无论是子虚乌有,还是空穴来风,赵二的位子,来的不光彩,他不愿意自己的后人,也学自己,生怕自己也被夺了位子,所以对于宗室弟子的要求很严格,严格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就是把宗室子弟当猪养。老老实实的做你的富贵闲人,屁事没有,敢整什么幺蛾子,立刻就能下狱治罪。当年宗室王爷乔装微服,去市面上游览,结果被御史告诉了朝廷,就遭到了严惩,连王位都丢了。凶不凶猛不猛就要这样整治才行。朝廷关了一扇门,打开了一扇窗,只要你有本事,或者肯下功夫,对于宗室弟子,比起普通百姓,总有些关照的。比如科举,便是恩科,不仅仅试题简单了许多,录取的人数,也大大增加。这样算下来,仅仅只是对那锌在朝廷身上吸血的宗室弟子有些妨碍,对于那些真正有本事的,反而是大好事,想干啥就干啥,只要有才能,不怕没饭吃,搞不好还能进入政事堂,图谋一下首相的位置。人生在世,梦想这个东西,还是要有的,如果没有梦想,与一条咸鱼又有什么区别呢一生下来,就衣食无忧,含着金汤匙,固然不错。可是从出生就能看到死,当一头锦衣玉食的猪,远不如真正打拼,努力奋进来得爽快。当赵宗实心情忐忑来找未央的时候,未央掰开了揉碎了,给他讲了其中的道理。赵宗实大喜过望,犹犹豫豫的道:“师父,学生若是不继承王位,是不是也可以参加科举”未央一愣,旋即笑道:“宗室,为师一直很看好你,出身尊贵,却不骄不躁,为人谦逊,却有大将之风。若是你对王位没有兴趣,又不想当皇帝,参加科举,也未尝不可。朝廷对于宗室弟子有恩科,以你的才学,考个状元回来,也是理所应当。”赵宗实摇摇头道:“师父,学生不想参加恩科,师兄们都摩拳擦掌,打算考进士科,学生自然要附于尾骥的。”未央讶然的看着赵宗实,发现这小子似乎真的长大了一般,眼神之中冒着火光,斗破苍穹啊未央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当年师父也想科举来着,每日里苦读不休,后来被你叔叔坑了,进了军中,自然不能再参加科举,引以为生平憾事。你们都是当世顶尖的才学,无论是做什么,都是大有前途的,你想科举就科举,想从军就从军,就算是想当皇帝,你也可以靠着自己的本事搏一搏。”赵宗实激动的看着未央,师父这句话,表明了支持自己的态度,就算是自己想做皇帝,师父都不会放弃自己,虽然说起来有些大逆不道,但是赵宗实心里却暖暖的。“师父放心,弟子的才学虽然比不上几位师兄,但是弟子胜在一个刻苦,师兄们读一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