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附身高顺> 分节阅读 5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5(1 / 1)

d”高顺见沮授骑马而来,连忙迎上前去,哈哈大笑道。沮授却突然脸色一变,一本正经的说:“德厚兄你把该做的都做了,还要小弟前来干嘛”旋即,他又突然大笑道:“哈哈痛快德兄行事果然粗暴直接”“公予兄这才刚刚开始,敌人会反扑的”见此,高顺也脸色郑重的回话。他当然知道沮授是在和他开玩笑。多年的挚友,还会在乎什么虚名。君不见,沮授把族人都迁居来了,决心不是一般的大安顿好沮授一家后,高顺在卢奴城外的郡兵大营里设宴给他接风。追随高顺的一些士人、三千门徒的年长着,如崔琰、刘惠、太史慈、赵云等等,也都被邀请来赴宴。此时高顺,麾下人才鼎盛,开创一国也不是什么难事了。席间,高顺当中宣布:任命沮授为自己的第三位别部司马,统领一千郡兵步卒。有幸和徐晃一起来赴宴的关羽见此,心中很不以为然。关羽被迫投身高顺后,一直还未以“主公”一词称呼高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见高顺勒索中山国大族,心中很是佩服;见高顺分田分粮给无助的农人,心中很感动;见高顺打压游侠,心中很不快;见高顺又和名士为伍,心中更是不屑。总之,在关羽的眼中,高顺就是一个谜,和所有的帝国士人不同。一念至此,他心中暗叹:“高德厚派一位小白脸的士人担任别部司马,也太儿戏了吧哎想我堂堂的八尺大汉又精通兵法,却只能屈居队率一职,高德厚太不会看人了”高顺没时间关注到关羽的自哀自怨,忙着筹备中山学院开学典礼的事宜。中山学院是他在中山国的履历痕迹,自然比较重视。开学典礼的日子已经定好,是来年的正月十六日,整个冀州都张贴了露布行文。那时候,定然热闹非凡。在高顺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从幽州而来的十几名乌桓人,又给他增添了一些琐事。来人是昔日旧识鲜于德和鲜于镐。鲜于德领着两位十八九岁的青年,来到高顺的中军大帐里。他来到高顺的跟前,跪下行礼:“高公小子按您昔日的吩咐,把兴汉公的两位少君领来了”说话间,他看了一下身边的两位少年。这两位少年,一位是鲜于银,字孟白,今年二十岁;一位是鲜于辅,子仲白,今年十八岁。他们两人都身材高大,超过了七尺九寸。面相和死去的鲜于国有些像,满脸的络腮胡须。“孟白仲白叩见高公”得到鲜于德的暗示,鲜于银和弟弟鲜于辅一起,都双膝跪地,给高顺叩头。“帝国英雄的骨肉都长大成人么大善啊”看到这一幕,高顺感叹道。旋即,他让鲜于银和鲜于辅二人起身,跪坐在一旁叙话。一番了解后,高顺觉得二人学识还不错。骑射的本领不用考查了,二人都是乌桓族,从小在马背长大,自然非同一般。到了最后,他问二人:“想拜天下那位名儒为师”高顺这是在兑现昔日诺言。第四十八章 张角试探大帐里,燃着十几根手臂粗的高氏香烛,一片通亮。这些高氏香烛是用牛、羊、马匹的内脏油脂制成,如今是高氏庄园的一大主要收入来源。因此,高顺家族和帝国其他家族管理部曲的形式不一样,没有藏匿人口依法缴纳人头税。闻听高顺的问话后,鲜于银和鲜于辅二人,看了一眼灯火通明的大帐才分别回话。鲜于银答:“小子愿意到高公麾下听命,拜不拜师无所谓”鲜于辅却给高顺行跪拜大礼,请求拜入高顺门下。一番比较,鲜于银和鲜于辅的心境相差很多。因此,高顺当场任命鲜于银为秩六百石的一曲军候,而把鲜于辅收为门下弟子,以心腹培养。鲜于银得到印绶后,当日就返回幽州,招募一曲乌桓突骑来高顺麾下效命。忙碌之中,新年的正旦日匆匆而过。已是光和六年,公元183年,距离黄巾大起义只有一年的时间。高顺门下的三千弟子中,许多弟子已经稍稍长大,可以到军中历练。因此,高顺和钟繇充当长辈,给一帮还未束发的弟子加冠。这些弟子有:张辽、李通、甘宁、魏延、廖化、牛金、王威、陈震、夏侯兰、孙霸等等。加冠之后,自然又是授官。太史慈跟随高顺最久,已经十八岁,被高顺提拔为第四位别部司马,统领一部中山国骑卒。牵招、鲜于辅、孙霸、牛金、王威、沮宗和褚燕等人,皆至太史慈的麾下效命。其中,年长有才的牵招和鲜于辅,任六百石的曲长一职。赵云、张辽、李通、甘宁、夏侯兰、魏延、廖化、徐福和陈到等人也出来历练,加入血虎义从,在麴良麾下听令。陈震已经成年,赐字孝起,在高顺的中军指挥帐内行走。这一番安排,自然又让有些人失落感叹。关羽便是其中最不爽的一位。他心中暗叹:“天下名士皆图谋私利号称公正处事的高德厚也不能免俗。”关羽虽然心中有牢骚,但从不与他人私下议论。这一点,他自认为比那宣士强。对比之下,他还是觉得刘备好,便心生离去之意。然而,让他更生气的事又来了。因正月十六来临,中山学院开学典礼的日子临近,中山国通往四周的官道和隘口已人满为患。冀州青年士人和贫寒农人的子弟,闻听中山学院正式开学招生后已蜂拥而至。为了防止有心人捣乱,高顺命令麾下的五千郡兵和三千部曲,奔赴关隘和官道出入口等要地。关羽也被抽调出来,领一队步卒随别部司马沮授行事。沮授身材不雄壮,皮肤又白,只是一介文人领兵,关羽很看不起他。可是军令难违,他只好率领一百游侠部曲跟随沮授行军。沮授接到的军令是,北上徐水河畔的北平县边境,预防南下的流民或太平道信徒入境肆孽,祸害黔首农人。如今的中山国,官道扩大了许多又平坦齐整,最适合调动军队。行走在如此便利的官道上,关羽突然发现:高顺行事很有深意,步步为营,若不是深刻体会,很难发现其最终目的。眼前的官道便是其中之一。一念至此,他不由得惊出了一身冷汗,暂时取消离去的打算。一日后,沮授等人来到北平县的边境,距离涿郡的北新城县域只有一步之遥。北平县和北新城县接壤,民间黔首农人经常私下流窜幽、冀二州,治安很乱。高顺主管中山国军事后,通过查郡吏、禁游侠、罚大族和分田粮等一系列的手段,已经把中山国掌控于手掌中,北平县边境的治安自然要好了许多。今天因为临近上元节,居然有一万多名幽州黔首农人壮丁,围在北平县官道的入口处等待入境。北平县的一干乡卒,看到这等架势后,早就惊恐失色了。沮授见此却是不慌。他眸眼微眯,冷视对面而来的一万多幽州人,缓缓下令:“苏军候负责伐木制作拒马;韩军候负责就地列阵,矛卒在前,弓卒在后”沮授口中的苏军候,名叫苏由,字子缘,是中山大族苏氏子弟;韩军候名叫韩猛,字莒子,是追随高顺而来的一位冀州士人。“喏”苏由和韩猛二人领命离去。关羽却被沮授留在身旁,并随时待命。他搞不懂沮授的心思,因此表情有些怪异。沮授观察了一番敌情后看到了关羽的表情,微微一笑道:“云长临战之时当用麾下士卒之长。郡卒由农人训练而成,可担任抗阵主力;而汝之麾下皆是游侠成卒,纪律未成,只能当冲阵尖刃来用。而尖刃虽锐,却易折断,用之不得不慎重啊”此时的关羽从未经历军旅,只是稍稍通兵事。他闻听这一番妙论后,也不禁对沮授刮目相看。目光冰冷的看向对面的一万多幽州黔首农人壮丁,脑海中思量着自己若是为将,该如何作战的事情。对面的这一万多幽州黔首农人壮丁中,领头的是一位年近三旬的青年。他名叫程扬,也曾是游侠,自然认识沮授身旁的“长人”关羽,不由得冷汗直冒。关羽在幽州游侠圈子里名气很大,有第一勇士之称。而如今,要与关羽对阵,程扬有点的发怵。他是幽州太平道信徒大方主程远志的弟弟,奉大贤良师之命率领幽州太平道信徒南下中山国,一探中山国的底细。程扬有重任在身,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前冲。想到这,他猛然抽出自己的大刀,朝沮授等人一指:“全军出击,强攻那些狗贼官员”被关羽的出现惊吓后,程扬乱了方寸,都没使出各种预想好的计谋,直接用强了。“冲啊”一万多幽州黔首农人壮丁闻令后,纷纷拿出暗藏的武器,呐喊着冲锋起来。他们有人持矛,有人执戟,有人举刀,有人拉弓等等,却没有秩序,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见敌人立即发动了攻击,沮授也有些纳闷。他却脸色不变,给韩猛下令:“弓卒准备第一矢放”“第一排弓卒射箭第二排准备第三派开始张弓”接到军令后,韩猛按照高顺麾下的战斗规范,命令麾下兵卒战斗。“嗖嗖嗖”一时间,飞箭如雨朝程扬麾下的信徒战卒飞去。而这些铁箭像雨点一样连绵不绝,不停的从韩猛麾下战阵中飞出。程扬隔得比较远,看不轻这边的状况。他很是好奇:“这是什么箭术就是连珠箭也有停顿的时候啊”关羽第一次经历战阵,也发现了高顺所授战术的优点。心中暗道:“高德厚精于兵道,成名绝非偶然,这方面可以为我师”此时,恰好苏由部已经回来,连忙把一些制作好的木拒马安置在韩猛的战阵之前。随后,他也率部加入防守的行列中。即便如此,沮授部的情况不容乐观。因为,程扬得到的命令是死命冲击中山国。他不顾伤亡,命令全军顶着箭雨冲锋。一路上不断有人倒下。而此时,程扬率领幽州太平道信徒战卒的大部队,已经来到了木拒马的跟前。第四十九章 甘宁扬名沮授部总共不过一千一百来人,加上防守此地的乡卒,也只有两千多人。而敌人军压境却有七千多众。战况紧急,危如累卵。看到此况,关羽前驱沮授身旁,焦虑的说:“沮授司马云长请命前驱,击溃来犯蚁贼”闻言,沮授却摇了摇头,微微一笑:“还不是时候”他随后朗声大喊:“众袍泽背后就是家乡彼等蚁贼闯入家乡,我等妻儿父母可保我等田地家产可保”“杀绝幽州蚁贼保卫家乡”被沮授一激,众乡卒和郡兵顿时士气大振,咆哮了起来。他们都眼球充血,怒视着冲击而来的幽州太平道信徒战卒。韩猛见此,顺势喊道:“长矛兵随我冲锋一刺”说话间,他从木拒马后冲出,手持长矛朝前突刺。“噗嗤”一声。韩猛面前的一位幽州大汉,被他一矛刺穿了腹部,顿时血流如注。他随后抽出长矛,再喝道:“二刺三刺”中山国的乡卒和郡兵,在韩猛的带动下皆朝前冲锋,长矛平举朝前突刺。“一刺二刺三刺”他们都嗷嗷叫的狂吼,如发狂的野兽一般。这一套长矛突刺战术,正是高顺从后世带来的刺杀三招,简单实用最适合战阵厮杀。片刻间,一千多人的中山国乡卒和郡兵,却把七千多人的幽州太平道信徒战卒打得连连后退。看见这一幕,关羽不得不赞服高顺了。就在这时,沮授命令高顺:“关队率你率部前驱,斩杀敌人首领”说话间,他用手一指夹杂在众多幽州太平道信徒中的程扬。“喏卑下定不辱使命”关羽领命。他随后跃上战马,高举手中长矛,朝前一指:“诸位兄弟,随我冲锋”“哒哒哒”马蹄声起。关羽率领一百游侠部曲,策马飞驰了起来。他们如一道黑色的闪电,刺开已经呈溃势的幽州太平道信徒战卒的战阵。关羽一马当先,右手挥刀一路劈砍,每一下必定会斩下一颗人头。看到这一幕,沮授不禁捋了额下长髯,唏嘘道:“关云长不愧是德厚兄看中的猛将确有万人敌之资”“逃啊我们打不赢的快逃”而此时的幽州太平道信徒战卒,惊恐的乱叫。他们见关羽攻击太猛,已经吓破了胆,扔下手中的武器准备掉头逃跑。两军交战最怕出现这种大雪崩式的溃败,再多的兵卒也会惨败。溃兵之间的踩踏伤亡,可能比对手亲自杀死的战卒数量还要多。“不要逃回去快进攻”看到这一幕,程扬脸色煞白的狂吼。突然,他眼睛瞪圆,满脸的惊恐之色,汗水瞬间从额头冒出。“关长生”他尖叫了一声,连忙拨转马头准备逃窜。然而,就在这时。关羽已经拍马赶到。他一挥左手中的长矛,朝程扬的胸膛猛刺。“噗嗤”一声,程扬被关羽的长矛刺了个透心凉,串到了长矛之上。关羽双手一用力把长矛扬起,高声大喝道:“尔等匪首已死还不快跪下投降”说话间,他已经率队穿过了敌人的战阵,来到敌人的后方。众太平道信徒战卒看到这一幕,已经吓破了胆,面无血色的四散奔逃。见状,苏由和韩猛率领一千多兵卒朝前猛冲,一边冲锋一边大声吼叫:“跪下投降缴械不死”三声过后,一干幽州太平道信徒战卒皆下跪求饶,只有十几人逃脱。“抓捕俘虏打扫战场”见胜局已定,沮授捋着额下三缕长髯下令。自始至终,他都没有离开过站立的地方半步。“沮司马的指挥之能,远远超过我”看到这一幕,骑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