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附身高顺> 分节阅读 6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62(1 / 1)

d城外,你能睡着觉吗”闻言后,常山国的大族子弟们皆脸色一变,未再说牢骚话。高顺在中山国的恶名已经传遍冀州,高门士族和大族都不喜高顺所为,谁敢天天和这么一个粗蛮之人为伴却说高顺,刚刚回到石邑城便碰到了喜事:太原郡的田丰已经派人来了,来者是陈滂和甘茂。他们二人带来四千部曲,和四千匹战马来支援高顺。高顺把部曲留下,却又让他们二人率领轮换后的血虎先登部曲骑卒,押送十万俘虏部曲西进太原郡。安排好连续迁徙部曲的大事后,高顺便在石邑城外设下一个特大军营,用来操练麾下兵卒。与此同时,他命沮授为帅,统领魏续、麴良、太史慈和赵云等四部骑兵,开始扫荡常山国境内的黄巾军余贼。而高顺自己则一边养伤,一边扩充自己麾下的五营步卒。其实,高顺直属的近卫营、陷阵营、悍难营、元戎营和血虎卫等五营亲卫,皆是可骑可步的私人部曲。他们应该叫龙骑兵,即是用战马来机动的重装步兵。黄巾军大乱以来,高顺缴获大量的铁盔铁甲,正好用来扩充亲卫五营。毕竟,这些部队才是他立足于帝国的根本。五日后,沮授率部而还,又带回了大量俘虏、粮草辎重、牛马和财物等。常山国境内的黄巾军被扫荡一空,成为翼州第二个没有黄巾匪患的郡国。也是在今日,雒阳中枢派来的援军终于来到了石邑城。来人有议郎陶谦、北军中候邹靖、北中郎将卢植和几个中涓小黄门。与之同行的还有两万名北军五校的兵卒。北军五校是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和射声等五个校尉麾下的兵卒。他们是禁军,帝国的中央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自然傲气非凡。他们在距离高顺大营的很远处,另外建立一个阔大的军营,不屑于高顺的杂牌军为伍。陶谦字恭祖,扬州丹阳郡栗阳人。他临危受命,将担任幽州刺史一职。北军中候邹靖,将出任破虏校尉一职,在陶谦麾下听令。此事,要从十几日前说起。因为高顺的介入,太平道提前重视军事训练。这个时代的黄巾军攻击异常迅猛,大汉帝国都有可能为之变色。十几日前,幽州刺史郭勋和广阳太守刘卫,被幽州黄巾军阵斩而亡。如今的广阳郡,已彻底沦陷。此军情消息,高顺早就通过暗部间谍而得知。因而,雒阳中枢启用懂兵事的陶谦和邹靖来平叛。卢植也精通兵事,被任命为副统帅,总领北方军事,平定河水之北的黄巾军。见高顺准备好仪式后,小黄们左丰开始宣读圣旨:“中山国都尉高顺,迁平难中郎将。钟繇为校尉,沮授为校尉,魏续为骑都尉。皆属高顺,游击黄巾蚁贼”高顺通过信鸽传送的上表,终于被雒阳中枢批准。黄忠正式出任中山国都尉一职,钟繇、沮授和魏续三人,也一跃成为二千石的大员。因军情紧急,雒阳中枢也没让高顺、黄忠和魏续等人到雒阳去述职,直接把印绶一并带来了。高顺接完圣旨后,又受到了一批印绶。他用目光示意相伴一旁的娄圭。娄圭接到信号后,偷偷塞给左丰一份礼单,压低声音道:“左常侍,这些俗物都已经送入贵府内”“哦”左丰愣了一下,随后大笑道:“哈哈哈高平难陛下对你期望很大,希望你不负皇恩呐哈哈哈”他嗓音很尖,听起来让人感到瘆得慌。高顺自然是表情严肃,朝雒阳的方向一抱拳,朗声道:“高德厚定然不会辜负陛下厚恩,十日内荡平幽州黄巾蚁贼”距离高顺不远处的卢植见此,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他目光鄙夷的看着高顺,神情很是复杂。陶谦和邹靖二人,闻听高顺将要游击幽州,自然很是高兴。繁琐的礼节过后,自然要大摆宴席。高顺做东,在石邑城外大营的中军大帐里设宴,招待左丰、陶谦、邹靖等人。因卢植在场,他只好也一道请来赴宴。酒过三巡后,卢植问高顺:“高中郎将本将看你大营的俘虏中有大量青壮,能否分一些壮丁给五校做苦力。”闻言,高顺心中不由得冷笑:“把黔首农人不当人这个时代的名士都这样么呵呵”心中虽然这么鄙视卢植,他嘴中却说道:“抱歉了,卢中郎将这些部曲,本中郎将还有重用”卢植和高顺本来就旧怨,一言不合后便不再言语了。名士都虚伪,虽然心中不快,表面上还是很和气的。高顺和卢植也是一样,宴罢后,高顺还亲自把卢植送出大营。行走在回营的路上,卢植突然脸色铁青,嘴中骂道:“竖子黄口小儿安敢辱我”与此同时,高顺也在怒骂:“虚伪倚老卖老,不知廉耻帝国名士也不过如此”一旁的荀攸见此,笑呵呵的劝了一句,“姑父大人你入雒阳中枢时,卢子干必定病休了,何必跟他较劲”闻言后,高顺的心中好了许多。他定下心来,和娄圭、荀攸、戏忠等三大谋主,讨论进兵幽州的事宜。第二日上午,高顺把印绶颁给赶来的黄忠和钟繇后,便开始拔营北上。魏续和沮授两部正式接管石邑城,留守常山国,还准备攻略赵国。钟繇返回中山国后,将北上幽州涿郡和高顺汇合。高顺自己则亲率麴良部、太史慈部、赵云部、黄盖部以及一帮文士随从北进代郡,扫平代郡境内的黄巾叛军。陶谦和邹靖两位光杆司令,自然要随高顺大军一起挺进。出乎高顺意料之外的,卢植也派来一名北军中候相随。第十三章 平定代郡代郡是苦寒之地,人口少,居住着大量内附的乌桓牧民。见黄巾军叛乱,一卸穷的杂胡牧民和从常山国逃窜而来的黄巾叛军勾结在一起,攻打灵丘县的县城。代郡太守刘恢见此,于是邀请护乌丸校尉公綦稠一起,引兵来援。这一日,夕阳西下。灵丘县城外的荒地上,荒草刚刚冒出一丝嫩牙,给黄色的沙土增添了一份生机。三万多名黄巾叛军皆骑着战马列阵以待,和增援而来的五千乌桓突骑对峙。公綦稠和刘恢二人面带一丝愁云,骑马立在乌桓突骑的中央。对面的叛军大部是杂胡牧民,皆精通骑射,比麾下的乌桓突骑也不逊色多少。敌众我寡,他们二人一直犹豫不决,未敢轻易下达攻击的命令。这场对峙,已经从朝霞绚烂的清晨,一直僵持到现在。敌我双方皆不敢轻易发动攻击,像两只偶遇的野狗一样,只是龇牙咆哮虚张声势。“哒哒哒”就在这时,一阵阵激烈的马蹄声传来。万马奔腾,必定地动山摇。况且,精通骑战的将领都知道,这一阵阵的马蹄声,应该是两三万骑同时飞驰时弄出的动静。见此,公綦稠和刘恢的脸色煞白,冷汗直冒。他们二人皆手搭凉棚,看向灵丘县城的南方。叛军的首领叫燕乐,是一位胡化汉人。看到这一幕,他也脸色突变,回头看向背后的荒草地。只见,远处的地平线上,突然冒出了三十道黑色的骑兵队列。这酗兵皆身穿黑色皮甲,手中握着骑兵弩,腰间挂着形状怪异的骑兵剑。看到这一幕,燕乐顿时冷汗直冒。“高血虎高顺他怎么来幽州了”他眸眼微眯,喃喃一语。高顺两战击破三十多万黄巾叛军,已经传遍整个帝国。此事,已是名士间清谈高论的谈资了。现如今,高顺的骑兵出现在幽州,其意义已经不言而喻。一念至此,燕乐啐道:“高顺胆子好大,居然敢管幽州的战事。老夫跟他拼了”想到这,他举起手中的马刀下令:“李阳部负责监视公綦稠,其他人随老夫吃掉高血虎”“喏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三万多名黄巾军的骑卒,齐声呐喊了起来。他们都士气饱满,也颇有几分气势。旋即,头发花白的燕乐率领两万八千名身穿黄色战衣,头裹黄色头巾的黄巾军骑卒,朝三十列黑色的骑兵队列冲锋而来。看到这一幕,鲜于辅不由得冷笑,“燕乐呵呵一名马匪也敢造反”他是内附乌桓族鲜于氏家族子弟,自然认识叛军的首领燕乐。在鲜于辅冷笑之时,负责此次战斗的前线总指挥麴良,开始下令:“第一矢放第二矢放第三矢放马刀准备”骑兵冲阵,临阵不过三箭,骑兵对冲尤其更短。高顺部麾下的骑兵,因为用的是骑弩,所以还可以射出三箭。而燕乐率领的黄巾军骑卒,却只是射出一箭。“嗖嗖嗖”“轰噗通”战场上,几万支铁箭乱飞如蝗虫一般。不断有黑色的骑卒和黄色的骑卒倒下,战马倒地后,砸起一片黄色的沙尘。身穿黑色战甲的血虎义从、血虎先登和麴良部的骑兵,像三十道黑色的长剑,刺入黄色的弧形战阵。燕乐的骑兵战阵是传统的扇形攻击面,队列的纵深不够。被麴良指挥的骑兵队列一下就凿穿了。太史慈运气不错,避过一轮箭雨后,便迎上了燕乐这一列杂胡骑兵。杂胡骑兵的马刀是弯刀,形状像弦月也利于用劈砍。因而,太史慈一路冲锋而来,也遇到过不少险情。他却不敢分心,一路疯狂挺进,遇到了最后一名骑士燕乐。燕乐此时已经慌乱了,握着弯刀的手都不自觉的颤抖着。他虽然头发花白,却才三十九岁,还不想死。见对面的小将太骁勇,他连忙拨转马头朝东侧逃逸。然而,在这一瞬间内,他突然眼前一黑,什么都不知了。“敌酋已死尔等还不快投降”太史慈一手高举着一颗人头,一手扬起马刀怒吼。刚才的一瞬间,他突然侧身,右手抓住燕乐的头发,左手斩断燕乐的脖子。因为此,他右胳膊还阵阵发麻,没有知觉。紧接着,麴良部的骑兵,已经全部冲过黄巾军的骑兵战阵。一轮冲锋过后,麴良部的骑兵落马二千来人。而黄巾军的骑卒,还剩一万骑左右。战损比大道了一比十左右。看到这一幕,在不远处观战的公綦稠不由得的惊叹:“高德厚的血虎先登果然不凡”闻言,刘恢也不禁唏嘘:“当年若有这等虎贲,高德厚必定会斩下檀石槐的人头”“哎”话音落下后,二人皆同时长叹。六年的那一战,乌桓突骑伤了筋骨。否则,哪有眼前这群跳梁小丑们献丑的份儿“平难中郎将,并州高血虎有令:尔等诸杂胡骑从逆者,缴械投降可绕一死否则,全部格杀尔等”就在这时,鲜于辅和鲜于银兄弟俩,用汉话和乌桓方言,不停的朗声高喊。人的名树的影。高顺在北疆还是挺有威名的。高顺在并州雁门郡养活很多人,这些杂胡牧民是知道的。当这醒军听到“并州高血虎”五个字后,不由自己主的放下手中武器,从战马上滑下,站立在原地等候俘虏。李阳见此,也命令部下扔掉手中的武器,却骑着马朝麴良走来,向麴良部投降。公綦稠看到这一幕,鼻子都气歪了。刘恢也满脸的不悦之色。他们二人率部南进,准备找高顺要一个说法。而高顺此时,却在一万骑马步兵的护卫下,才缓缓来到战场附近。与之相伴的,有幽州刺史陶谦、破虏校尉邹靖和一位北军的邓中候。“呵呵高平难这么多俘虏,你该分一些给老夫了吧”看到一万五千多杂胡骑向麴良部投降时,陶谦含笑道。邹靖和邓中候闻言后,皆含笑看向高顺。第十四章 奔袭涿郡见众人都是如此,高顺也不愿犯众怒。他于是笑道:“陶幽州、邹校尉、邓中候,诸位尽管竖旗招募骑卒便是呵呵”闻言后,陶谦三人在随从的护卫下,真在战场竖旗招募骑卒。陶谦是幽州刺史,因而有一千多名胡化汉骑投入邹靖的麾下效力。而代表中央军的邓中候,却只是招募了一百骑左右。其他的降卒,都投入高顺的麾下。众人见此,方才知道高顺在北疆的声望是如此惊人。陶谦获得一千多骑卒后,心情大好。他含笑打趣道:“高平难的血虎大旗,可当一万五千骑兵使用了”闻言,前来迎接众人的刘恢和公綦稠二人却脸色很难看。他们皆目光复杂的看着被高顺编制入伍的杂胡骑,神情很不快。高顺却没把这些放在心上。他命鲜于辅为假骑都尉,统领五千被精挑细选出来的杂胡骑。补充完战损的血虎先登和血虎义从后,其他的杂胡骑卒和伤兵由跟随而来的陈蒙统领,送往并州雁门郡。高顺不像那些帝国名士,动不动就活埋战俘。除此之外,他还给投降的伤兵治疗创伤。因此,那些被俘虏的黄巾骑卒也格外安分,没打算逃逸。“逃到哪里不用交赋税”他们都如是想。高顺却没有想那么多,只是不愿受苦受难的黔首们无辜死去而已。掌灯时分,一座巨大军营矗立在灵丘县城外的荒地上。送别了公綦稠和刘恢后,高顺率领三位谋主和荀彧等人来到中军大帐里议事。“上谷郡全是内附的乌桓人,我们不用去了。明日,我军一早出击涿郡”戏忠看了看军事地图,摸着额下胡须,自言自语的说道。荀攸看着地图,伸手摸了摸眉毛,低声说:“最好让钟校尉立即率部北上,和我军在故安县汇合两军汇合后,再发兵涿县县城。”“根据暗部的消息,黄巾军大渠帅邓茂正在围攻涿县县城。我军若是救援太迟,涿郡太守吕虔恐怕会遇难了”娄圭提醒在场的众人。他口中的吕虔是徐州彭城国人,担任涿郡太守已有好几年了。综合众人意见后,高顺还是采取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