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附身高顺> 分节阅读 12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5(1 / 1)

d鲜卑人被集中来此,开采铁山上的铁矿石后,他便已经知道鲜卑国是必定要被大汉帝国灭亡的。“呵呵还是老夫机警,让慕容井康向一步逃窜。哎此生恐怕都不能和他们见面喽”慕容看了天空中的太阳,又朝东方看了好久,才惆怅的一叹。然而,他所念叨的部落和儿子慕容井康却并没有像他心中所想的那样,已经逃到了大鲜卑山脉。慕容井康心生悔恨,想要寻找脱身之落。世界上从来都没有懊悔药可买。若是有,他定会用生命去购买此药。“鲜卑人听着,大汉帝国左将军,朔州刺史高君侯有令:所有放下武器者,皆可免于一死投降大汉的鲜卑人,皆会去铁山城开采铁矿。学会汉语、遵守汉礼后,便可以饶恕其罪,和汉人一样平等的生活”这时,一名汉军骑卒高速飞驰而来,还朗声大喊着。闻言后,慕容井康心中咯噔一下。第八十三章 朝堂争论见高顺大兵压境,所有的鲜卑人此时皆已经惊慌失措。又见高顺宣传投降不死之论,他们都有些心动了,抬眼看向自家的部落大帅,目光中满是期待之色。此时,慕容井康顿生投降的念头。他不愿把父亲慕容大帅创下的基业都败光,将来无颜在黄泉和自己的父亲见面。因而,他第一个朗声大喊:“我,慕容部落的大帅慕容井康对天发誓,此生永不背叛大汉帝国慕容部落愿降”见高顺传达逼降的军令后,太史慈也命令麾下的骑卒皆脱离敌人的战阵,张弓以待怒视着敌人。这样一来,鲜卑人也稍稍松懈了许多,有时间思考自己的未来。“呼”听闻自己的大帅要投降后,慕容部落的鲜卑狼骑骑卒们皆长出了一口气。他们随即便扔下手中的角端弓箭和圆月弯刀,从战马上滑落下,四肢伏地求饶。看见这一幕后,阙居部落和柯最部落的鲜卑人,未等自己的大帅宣布投降,也都跟着慕容部落的鲜卑骑卒一样,下马投降。于是乎,山谷里的大草原上,幸存的十万鲜卑人被高顺一令喝降,不敢心生反抗之意。高顺命令大军在此休整十日,修建城塞防止东鲜卑部落西侵。与此同时,他还命令大军把投降的鲜卑人送到铁山城去。“孩子你怎么来了难道大鲜卑山也已经被汉人攻陷了么”见到慕容井康的一刹那,慕容大帅诧异的问。“呜呜父亲大人,孩儿对不起你”闻言,慕容井康满脸通红的哭泣。旋即,他把事情的前后经过都告知了慕容大帅。听完后,慕容大帅叹息道:“如此甚好如此更是甚好啊高血虎已有如此雄城巨资,将来说不定能夺去天下。到时候,我慕容家族便能依附高氏而兴旺起来”却说慕容大帅父子讨论未来之时,大汉帝国的朝堂上已是乱成了一团。大将军何进在袁绍的怂恿下,上表弹劾高顺。阉寺党人的代表曹嵩、名士代表杨赐、袁逢和袁隗等等皆上表弹劾高顺。他们这些人说高顺拥兵自重,应该调到雒阳中枢来任职,或是当然议郎,或是当然九卿中的卫尉一职。总之,高顺率兵剿灭了鲜卑国,杀死鲜卑大单于魁头是不合理的。与此同时,左原和臧洪与高顺相善的人,却上表给高顺请功;刘焉等曾经得到高顺政治利益的那一帮人,也纷纷上表为高顺打抱不平。一时间,雒阳中枢的政坛,如同热油锅里掉入了一滴水,炸锅了。见众人皆反对高顺,皇宫里的十常侍也分成了两派,张让一派支持高顺;赵忠一派,又反对高顺。其实,这些朝堂之争的关键之处还是因为高顺获得了一笔横财。他剿灭大鲜国后,把三代大单于积攒的财富都运到了五原郡的九原城,并没有上缴雒阳中枢。这种吃独食的行为,让帝国士人得了红眼病,因而群起而攻之。这时候,车骑将军张温又从长安城里送来的一封催讨军饷和粮草辎重的上表。上表中说:急急急再不送来粮草,北军五校的将士要饿死了、被征召而来的羌人要叛乱了总之,就是一个劲的要钱。见此,声讨高顺一方的中常侍和支援高顺一方的中常侍,皆双眼一亮。他们立即意见一致,准备派高顺去司隶校尉部的美阳前线去平叛。而且,高顺部要自筹粮草和军饷。“你高血虎不是有钱么,你不是能打么让你去和羌人死磕”他们都如是想着。收到这虚报后,高顺立即上表雒阳中枢,在朔州的东方新设两个郡。狼居胥郡的东方,大兴安岭的西方,设立一个兴安郡;玄菟郡的西方,白山山脉的东方,设立一个镇辽郡。镇辽郡此时还在东部鲜卑部落的手中;兴安郡在杂胡部落的手中,目前由徐荣在那里坐镇着。∶阳中枢见高顺又要花钱买官,自然同意此事。因此,高顺举荐五原都尉侯成为兴安郡太守,褚燕为都尉;魏续为镇辽郡太守,韩当为都尉一职。当然,这些举荐和新设置的郡县都是要用金钱来买单实现的。见到上表后,雒阳中枢大笔一挥便批准了高顺的上表。与此同时,高顺也派人运输大量的金和五铢钱,送到京师雒阳的司徒公府里。大汉帝国的财政,顿时因为此又好转了许多。中枢投之以桃,高顺报之以李。他随后便接受雒阳中枢的派遣,便挥兵西进五原郡的九原城。全军休整的间隙,高顺推荐李通去朔方居担任都尉;徐晃担任五原都尉一职;程普晋升铁山校尉,率领步骑一万镇守铁山城。除此之外,他任命张郃为中郎将,率部镇守幕东郡;提拔赵云为中郎将,统领血虎先登骑卒;张辽为中郎将统领血虎义从。和家人团聚几日后,七月下旬末,高顺才率领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夏郡的大幕里。夏郡太守满宠自然要前来一会,与高顺讨论一番施政之事。夏郡是高顺麾下未来的粮仓、战马基地和骑兵基地等重要战略之地,高顺自然比较重视。这一片区域胡汉混居,民族矛盾很是严重,也只有像满宠这般智者才能降服此地的民众。交代一番后,高顺策马来到上郡的肤施县城。肤施县城是上郡的治所,荀攸就在此地办公,也是任红昌的老家。受貂蝉所托,高顺肯定要来任氏家族盘桓几日,算是为貂蝉挣得几分脸面。一想起貂蝉那柔软入如绵,嫩滑如丝的胴体,骑在战马上的高顺不由得心中阵阵发热。“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做了我小妾,也不枉来此一遭了”想到这,他心中得意的一叹。“拜见高朔州卑职有礼了”这时,荀攸含着笑朝高顺拱手行礼。他率领一帮郡的文武官吏前来迎接高顺。今年是五年之约的第一年,高顺有空来上郡视察,当然要看一看上郡的民生和恳田进展如何。“求君侯替我们做主啊”这时,一位身着锦衣的老者拦着高顺的战马,含着泪哭诉道。第八十四章 众生平等“你有何怨情”见此,高顺停下战马,目光柔和的问锦衣老者。按理他也可以问询上郡政事。不过,上郡太守荀攸在场,他又不好直接过问上郡的政事。说话间,高顺还是侧脸看了看相陪在一旁的荀攸等人。荀攸认识这位老者,只是含着笑看向高顺,却没作任何表态。相伴一旁的上郡官吏们也认识这位老者,此时皆露出厌恶之情。见此,高顺越发好奇,索性从战马上跃下,准备在大庭广众之下处理此事。任何时代都相差不大,黔首小民是不相信官府的。越是这样,为官者越应该在公众面前处理民事。高顺也准备这么做。他命令关羽为临时都督,安排三万五千大军在肤施城外落下营寨。长人李进拿来一把胡椅给高顺。待高顺坐下后,他便手持三尖两刃刀站在高顺的背后,一双虎目不停的扫视着前来围观的黔首百姓。肤施城里的一干黔首百姓见传说中的朔州刺史高顺在城外办案,便结伴前来看热闹。他们一边围观,还一边小声议论着。“听说高君侯也是黔首农人出生”“那是高君侯虽是大儒,却也是咱们穷苦人出生的高士,肯定会帮我们黔首百姓说话的”“任伯旗不能算是黔首百姓他家里有良田几千顷,没事瞎折腾什么”黔首百姓的议论声如同苍蝇一般,在肤施城的北门外嗡嗡作响。他们都知道高顺爱民如子,所以也不惧怕站在高顺背后的典韦等几位大汉。见围观的黔首都在窃窃私语,高顺干咳了几下,“咳咳咳”他清了清嗓子准备问话,目光柔和的扫了一眼围观的黔首百姓。看到这一幕,围观的百姓们立即紧闭双唇,不再说话。肤施城北门外的荒地上,顿时鸦雀无声安静的有些吓人。一片嘈杂的嗡嗡声消失后,让在场的众人都有些不适应。“你姓甚名谁又有何蚤,请如实道来”高顺目光严肃盯着锦衣老者,温和的问话。锦衣老者步履有些虚浮的来到高顺的跟前,作揖行礼道:“老朽名叫任植,字伯旗,乃肤施县任家庄人氏。老朽要告状,请求高方伯罢免荀太守的职务,替老朽做主老朽的蚤是这么这么一回事”他面无惧色,说话也条理清晰,不像一般人士。原来,今年三月份,司隶校尉部的三辅地区闹蝗灾,农田中的小麦还没长大,便已经被蝗虫啃食一空。因此,三辅地区的黔首农人纷纷逃离家园,北上黄土高原的上郡。任植乃任氏家族之主,便私自收留这些逃荒而来的黔首农人为部曲。荀攸代表的上郡官府却不同意此事,多次警告任植未果后,便派来郡兵把任氏家族私藏的部曲都抓走了。不但如此,他们还彻查任氏家族以前的劣迹,追罚任植之罪。这样一来,任氏家族自然损失惨重,所有的部曲都被官府抓走。当然,荀攸这是在执行高顺定下的朔州政令,把流民迁徙到北疆高原去。高顺还制定了全民上缴各类杂税的政令,以此来打击那些大户私自隐藏人口。这任植已经犯下多宗罪,难怪被荀攸等人严厉执法处罚之。听到这,高顺忽然微微一笑,朝任植一抱拳。然后,他又朝所有在场的黔首百姓抱拳行礼。“任公按理说本将军不能处理此事。因为,你我是亲戚”旋即,高顺朗声说道。“哦”闻言,在场的所有黔首百姓皆大吃一惊。旋即,那像苍蝇般的嗡嗡声又响了起来。“高君侯是任伯旗的亲戚你们谁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知道啊这案子如今好处理了,任家会得到补偿的”“哎荀太守真是一位好官呐严是严了点。就这么被罢免了,真有点舍不得”在场围观的黔首百姓们众说纷纭,有人为荀攸惋惜,有人开始嫉妒任植和任氏家族了。“不过本将军还是要秉公处理此案的任公你们任氏家族违反朔州刺史府定下的多项政令,被太守府处罚是应该的本将军的意见是支持太守府的决定”这时,高顺又朗声大喊道。这一句话如晴天霹雳,把任植给炸了个满头大汗。他脸色煞白,嘴唇颤抖的说:“老朽不服这朔州的律法违背了帝国的律法,应该不能作数”“帝国的律法也不允许私自藏匿部曲啊”高顺含笑道。“这,这”闻言后,任植满头大汗,答不上来。这时,高顺又含笑道:“本将军的妾室任红昌是任氏家族之女。按理,本将军也有任氏家族的一些财产。这样吧,本将军今日做主,把任氏家族的一半良田捐给官府。让肤施县令府平分给无田的黔首农人耕种”“喔原来这么一回事”听到高顺的这一番话,众人才明白了高顺与肤施任氏家族的关系。见高顺大义灭亲来资助黔首农人,在场的黔首百姓们都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见此,他们便三三两两的离去,把今日之见闻传扬天下。而任植听到这一番话后,脸色更是难看之极。直到现在,他才明白高顺的意思:这是在公报私仇,为貂蝉出气。想当初,任植把高王氏和任红昌母女俩都逐出任氏家族,此事违背人伦道德。现如今,任红昌的夫君高顺便来报复任氏家族了。一念至此,任植脸色铁青的拱了拱手,道:“小老儿遵循高方伯的政令行事”话音落下后,他头也不回的的离去,未敢在此地逗留半刻。“呵呵”见此,荀攸等人皆微微一笑。他们将高顺领到肤施城里,一边汇报上郡的政事,一边叙旧。高顺和荀攸等人分别多日,自然要聚在一起畅饮一番。他虽然不喜欢饮酒,用肤施县特意的甜泉来陪酒还是可以的。大家欢聚三日后,高顺才准备离开肤施城。这时,车骑将军张温的信使急匆匆的从长安城里赶到了肤施城。他单膝给高顺下跪行礼:“君侯我家将军恳请君侯早日发兵长安城,助他弹压董卓狗贼”“哦董卓难道也反叛了”闻言后,高顺诧异的问。第八十五章 请诛董卓见高顺惊讶的问话,信使便气喘吁吁的把事情来龙去脉都一五一十的禀报给高顺。原来,张温和副将执金吾袁滂来到长安城后,麾下虽有十万大军,却不能掌控一二。扬武都尉陶谦看不起张温,经常是阴奉阳违;中郎将董卓更是嚣张,只是一个劲的催讨钱粮,却不听调遣;荡寇将军周慎还算好一点,却独木难支,不足以抵抗敌人十几万大军的攻击。听到这虚报后,高顺微微一笑道:“呵呵我军今日就拔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