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摘桃子胜了,而且是大胜,身在陉庭的郑忽接到前方传来的捷报。高渠弥帅师大破曲沃军,勒师于曲沃城下而还,大军正在赶回来的路上。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消息更让郑忽高兴。高渠弥果然没有让他失望。可以说这场大胜为他的窃晋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小子侯想不倚重他都难。毕竟在翼城中,除了他,还有人击败过曲沃吗大概是没有了。像这样的好消息自然要广而告之,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不若与众亚圣的教诲,郑忽怎么敢忘。更何况,这正是为自己造势的好时机,尤其是在翼城中。于是,郑忽一边命人准备庆功宴,一边命人将这个好消息向翼城汇报。郑忽觉得小子侯得到这个消息应该会欣喜若狂吧多少年了,曲沃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得翼城喘不过气来。现在终于有人用实力证明了他能将这座山搬开,甚至是推平,翼城能不欢欣鼓舞吗怕是不能吧经此一役,郑忽算是彻底奠定了他在翼城中独一无二的特殊地位,无人可撼动,至少在曲沃还存在的情况下是这样的,除非翼城不想灭掉曲沃。不过,这种可能性基本为零两方的仇怨是不可化解的,必须以一方的消灭才能解决问题。晋国只有一个,翼城和曲沃两方都想完全得到,所以,矛盾就不存在化解的可能。但问题是两方都把郑忽给忽略掉了。晋国只有一个不假,但郑忽也想得到啊郑忽在暗地里密谋消灭两方,怕是谁也没想到的。陉庭的胜利在郑忽的信使还未到达翼城之前便传到了小子侯耳中。对于一直在关注这场战争的小子侯来说,这个结果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曲沃败了,据说败的很惨,这就意味着曲沃并非是不可战胜的。陉庭就是战胜曲沃的现成案例,只要按照陉庭的做法来,翼城未尝不可战胜曲沃,甚至是将之消灭。这由不得小子侯不兴奋,这是他自栾成死后第一次看到能够灭掉曲沃的希望。于是,接到消息之后兴奋异常的他当即让人将嘉父的公子缗招了过来。“君上”嘉父和公子缗一前一后几乎是同时到来,二人同时向小子侯施礼道。“郑忽遣其冢宰高渠弥与曲沃战,大破之”小子侯并没有拐弯抹角,兴奋的将郑忽胜利的消息向二人告知。嘉父闻言面有喜色,而公子缗闻言,猛的一窒,脸上的忧色一闪即逝。嘉父的高兴不是没有理由的,他和小子侯的想法差不多,短短一年,陉庭能做到的事,翼城没理由做不到,而且郑忽现在为翼臣,正好可以向其请教,甚至是请其帮助。而公子缗之所以会有忧色,那完全是因为他和郑忽之间的仇怨。想到郑忽那么得意洋洋的恶心模样,公子缗心中就有一股无名火。他很清楚,郑忽此次战胜曲沃,自家君上一定会更加倚重郑忽,这是毋庸置疑的甚至将自己的统兵权分润一部分给郑忽也说不定,有鉴于此,公子缗要是毫无忧虑,那才是见了鬼了“司徒所以胜曲沃者,皆赖君上识人用人之明也,何不广而告之,以壮我之威”嘉父虽然很欣赏郑忽是个有信义,知恩图报的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摘取胜利果实的时候会手软。说到底,他是翼城的死忠,自然事事为翼城、为小子侯着想。更何况翼城太需要这场胜利了,自鄂侯以后,翼城在和曲沃的战争中取得过胜利吗嘉父不记得了,大概是没有吧这么多年了,翼城太需要一场胜利了,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士气,来坚定战胜曲沃的信心。“此事不妥罢”小子侯也有些心动,只不过还是有些担心。人家陉庭将士在阵前拼死拼活,他们什么都没做,就把桃子给摘了。这么玩,他们是爽了,就怕郑忽不高兴。郑忽现在可是个宝,是他们战胜曲沃的希望,万一因为这些事而和他闹的不愉快,小子侯觉得有点不值“君上多虑矣,若无君上出师助其守城,郑忽焉能取得如此大胜,且臣闻洪范曰: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郑忽既为君上之臣,焉有作福作威玉食之理”还未等嘉父出言宽小子侯的心,公子缗便当先开解道。摘郑忽的桃子,公子缗是乐见其成的。原先公子缗因为嘉父上次为郑忽辩解,对嘉父还有些意见,现在当嘉父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公子缗很快就将那点小不愉快抛之脑后。打击郑忽的嚣张气焰,是他梦寐以求的。嘉父虽然对公子缗和郑忽结怨的事情心知肚明,并且对公子缗肆意攻讦郑忽有些不耻,但他却没有反驳公子缗的这番话。公子缗的这番话不能说没有道理。而且不管公子缗的目的如何,终究是在帮他。“然,公子所言甚是,愿君上更虑之”嘉父赞同的表示道。小子侯并未说话,在心中权衡着利弊得失。公子缗的那番话,他也觉得确实有道理。若无他出师百五十乘帮助郑忽,虽然郑忽用这些人守城,没有前去与曲沃作战。但是若无这些人帮助郑忽守城,郑忽如何能倾尽全力的与曲沃作战,并取得胜利。所以,无论怎么说,陉庭的胜利,翼城还是有很大功劳的。即便翼人似乎什么都没做,只是去陉庭转了一圈而已。但这也不能抹杀了翼人的功劳。小子侯觉得,有如此功劳,适当的宣传一下也是应当的,郑忽应该也没什么意见,郑忽又不是不明理的人,只要宣传的不是太过。郑忽的功劳自然是要着重突出的,他提拔郑忽的识人之明当然也不能放下。只要抓住这两点,其他的适当弱化一下,应该问题不大。想到这里,小子侯豁然开朗。“善”小子侯道。第二百七十六章 忧心忡忡接下来的几天,郑忽趁热打铁,将郇、冀、耿三地尽数控制在手中。这次郑忽没有再像上次那样,对三地小民宽容以待。凡是战前与曲沃勾结的,视其为曲沃出力的大小定罪,那些蛊惑民众复国的,无一例外全部以弃市论。目的自然是震慑所谓“民畏其威,而怀其德,莫能勿从”在三地立威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或许是郑忽之前没有立威的原因,才会让三地的小民如此毫无顾忌,竟然和曲沃勾连图谋复国。郑忽这次要用鲜血来告诉他们,他们原来的国家已经彻底不存在了,要么老老实实的做个顺民,要么就去黄泉路上效忠他们原来的君主吧不仅如此,郑忽也开始在三地抽调青壮编入军队之中,这样或许能够更好的让三地民众接受他的统治,从而增强向心力。很明显,他之前顺三地小民之所欲,既不更改原来的法令制度,也不抽调青壮,是失败的。不然,三国民众怎么会还一心想着复国所以,下一个阶段,郑忽对三地的治理办法是以威为主,辅之以柔德。说白了,就是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了。反正现在郑忽能够很从容的治理三地。曲沃已经被击败,而且损失不小,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发动战争。而且此战给了曲沃一个惨痛的教训郑忽觉得,即便是未来,曲沃与他重启战端,在对待三地的问题上,曲沃应该也会非常小心。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一次曲沃贸然出兵,被郑忽这条毒蛇咬的可不轻。不止战败那么简单。郑忽在遣兵入三地的时候,先是顺着汾水将新田和虒祁两邑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之内,这样,陉庭就和三地连在了一块。接着,在过冀地,进军耿地的时候,郑忽派人把韩原也给攻下了。不仅是攻下了,郑忽还将韩原之地封于高渠弥。所以,现在韩原已经不是韩万的封地了,而是高渠弥的封地。郑忽的这一举动可以说是狠狠的抽了曲沃武公一巴掌。但现在的情况是,曲沃武公无可奈何。即便是这样被郑忽抽了一巴掌,也只能忍着。曲沃新败,短期内想找郑忽报仇,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才给了郑忽蚕食曲沃土地的机会。当然了,郑忽还算克制,在攻下这三邑之后就收手了。不是他不想多占,而是现在占太多也没什么意义。曲沃不灭,占领的再多也有可能被曲沃夺回去。除了白白浪费精力之外,还真没什么好处。郑忽是个明智的人,费力却得不到好处的事情,他是不会做的。郑忽在为这场战争收尾,曲沃武公同样也在为这场战争收尾。不同的是,一个是趁胜巩固战果,一个是在为战败收拾烂摊子。曲沃武公很愤怒,可以说是非常愤怒。托这次战败的福,糟心事一个接着一个的出现。在陉庭退兵之后,他命人统计损失。得到的结果却令他止不住的肉疼。虽然他在事前对于曲沃的巨大损失也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当听到呈报上来的结果时,他还是有点接受不了。曲沃在这场战争中若是了近三百乘的兵马这个损失太惊人。和近乎全军覆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就是事实,是不可更改的。之前追击高渠弥的那一战,被陉庭前后夹击,掉队的士卒几乎没有生还的,没掉队的也被陉庭埋伏在前的士卒给干掉了。之后,狐突为救他突出重围也损失了不少人。说到底,陉庭是以逸待劳,而曲沃士卒都是在几乎精疲力竭的情况与陉庭作战,所以,有这样的失败实属正常。但问题是曲沃武公还是有些接受不了。仅仅这一战,郑忽就打掉了他近半的兵力,那么再来一次,他岂不是要成为郑忽的俘虏曲沃岂不是要亡了曲沃武公心里愤怒、无力又有些迷茫。他突然有种未来的路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的荒唐感觉。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一直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灭掉翼城,成为真正的晋国之君。事实上,他自继位以来的一举一动也都是按照这个信念来践行的。可是现在,与陉庭一战让他深受打击,甚至他原本坚定的信念也有了些许的动摇。曲沃武公已经不确定,他是否能够灭掉有了陉庭帮助的翼城。这是他自继位以来的第一次失败,而且败的是如此之惨这场战争对他的自信心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如果说失败让他的自信受到了打击,那么郑忽在战后的所作所为,却让他感到了由衷的愤怒。他接到消息,郑忽先后夺取了新田、虒祁和韩原三邑。前两邑就算了,毕竟失败了,挡不住别人趁火打劫。他虽然愤怒,却不至于失控。但是郑忽夺取韩原并将之封于高渠弥却让他愤怒到几近失控。可以这样说,此次曲沃之所以会败的如此之惨,完全是拜高渠弥所赐。现在,郑忽将原本曲沃的土地,而且还是他叔父的封地赐给高渠弥作为食邑,这和赤裸裸的打他的脸何异自家的土地却成为了敌方赏赐功臣的筹码,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让人愤怒。但又有什么办法呢想要再和陉庭开战,短时间内已经是不可能了。曲沃需要休养生息。而这也正是曲沃武公最为担心的地方。短期内曲沃不能再发动战争,这并不代表郑忽不能再发动战争,若是郑忽灭亡曲沃,此时无疑是最佳的时机。俗话说,趁你病要你命。退一万步来说,即便郑忽暂时不对曲沃用兵,那么曲沃在休养,而郑忽的实力却在增强,此消彼长之下,等曲沃休养的差不多了,郑忽的实力也已经是曲沃不可企及的了。这由不得曲沃武公不担心。无论如何,不管曲沃武公愿不愿意承认,此次的战败已经使的曲沃原本的优势尽失第二百七十七章 目的郑忽再次回到翼城,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情了。他再次回到翼城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履任他的司徒之职,事实上他还有两个目的。第一自然是为了还兵,同时向小子侯表示感谢之意。翼人在战争的前期虽然基本上没出过什么力,但是在收尾阶段,郑忽本着物尽其力,人尽其才,不用白不用的思想,带着翼人连续攻下了曲沃的三个邑。这事,郑忽必须得表示感谢。在表示感谢的同时,就不得不提郑忽的第二个目的,那就是趁机游说小子侯伐曲沃。曲沃此时已经伤到元气,正是趁他病要他命的好时机。这么好的机会,郑忽怎么可能会错过。俗话说,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郑忽可不愿意给曲沃休养的时间。一旦曲沃恢复了元气,再和曲沃苦战郑忽会干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