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清穿之技术宅太子> 分节阅读 7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74(1 / 1)

口,声音低沉的接着问道:“你和皇阿玛说实话,历史上爱新觉罗家的结局,是不是,很不好”在这片华夏大地的历史上,自从刘裕那个始作俑者,在取代东晋政权的时候,大肆屠杀原皇族司马氏的族人后代,便是彻底的结束了“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末代皇帝富贵余生,“乐不思蜀”的旧例和惯例。开始了后世每一个新王朝掌权上台后,大举屠杀先朝皇族子孙的先例和恶例。其中,当属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对先朝东魏皇族的屠杀,最为惨烈患有鲜卑家族遗产精神病的“酒鬼”高洋,在取代东魏建立北齐的时候,疯疯癫癫的下令,将东魏皇室,元氏一族七百多口人,包括婴儿和出嫁的女儿们,都统统杀光。更没有人道的是,他还命令士兵将这些尸体,全部丢弃到漳河之中。导致当时的漳河水都变红了,到处漂浮着断臂残肢。后来岸上的渔民在鱼肚中发现了人的碎骨头和指甲,吓的北齐国人好几年都不敢吃鱼,就怕沾染上原东魏皇室的晦气。再后来的隋炀帝杨坚,女皇帝武则天等等,谁不是满手血腥,杀原皇家子孙无数也就北宋时期的柴家,得到了表面上的善终和安乐。而且,以康熙皇帝对儿子的信任和了解,仁厚友爱,重情重义的儿子,即使再怎么想强国富民,也不会不顾及自己的家族,爱新觉罗家的未来。再加上太子曾经告诉过他的,西方国家即将发生的大动乱的事儿,所以就很容易的可以猜测出来,在未来的几百年内,分化皇权乃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大势所趋。如果现在他死抓着不放,时间到了的时候,他的子孙后代们的下场,就会和历史上的某个“原皇室”一样的惨烈。知道康熙皇帝的想法儿的小太子,却是轻轻的摇了摇头,放慢了语速,缓缓开口,“皇阿玛,宗室中大部分人的结果,其实都还好。”“有一些人还去了其他国家避祸。新中国政权成立以后,当权者对于留下来的皇亲宗室,采取的也是怀柔安抚政策。”“只是在国难当头,保守懦弱的党派,取得了朝堂政治斗争的胜利,他们采取了赔礼道歉的不抵抗方式,割地赔款的维持着表面的统治。当然,当时大清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对比西方国家,实在是太弱,太过落后,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康熙皇帝脸黑的和漆墨一样,一颗心更是沉到了谷底。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那种危机的情况下,居然会是懦弱无能,贪生怕死的那部分子孙们掌权。等了一会儿,没听到声音,康熙皇帝抬眼一看,发现儿子停了话头,正一脸担忧的望着他,于是康熙皇帝勉强的扯了扯嘴角,“皇阿玛没事儿,胤礽继续说。”小太子心里打鼓,皇阿玛的表情在说有很大的事儿。“虽然后来新中国强大起来后,收回来了大部分土地,可还是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南边的澎湖列岛海域以及琉球海域。”“而西方国家之所以在将来会那么的强大,就是因为不久后将会爆发的“大革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大部分的西方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新兴贵族会站起来,攻进皇宫,把他们的国王和王后送上绞刑架,彻底的废除血脉传承的家天下制度,实行有新兴贵族掌权的选举制度。”“英吉利帝国虽然保留了皇家的存在,但也只是作为一个象征符号。当然,子孙后代都可以安心享受富贵荣华,名誉地位,也是挺好的。”稍作沉吟,康熙皇帝猜到了儿子的想法,“所以你是想着从现在开始,强大国家,开启民智。在接下来的国际战争中,哪怕是大清国不参与进去,哪怕还会被保守派掌握了大权,也可以安然自保”“是的,皇阿玛。”“是不是还想着,将来让我们爱新觉罗家,能和英吉利皇室一样,纵使失去了权利,也可以因为你现在做出的功绩和好名声,得以保住身家性命,甚至是荣华富贵”点了点头,胤礽还是老实的回答,“回皇阿玛,儿臣确实有这个想法儿。不过这不是儿臣的功绩,这都是皇阿玛的功劳。”“儿臣想让皇阿玛将来,广受后人推崇赞美,誉满寰中,在史书上的地位也堪比三皇五帝,就和秦始皇,唐太宗这些千古一帝一样。”康熙皇帝冷哼一声,对于儿子的“伟大梦想”嗤之以鼻,“你能少给皇阿玛找些事儿做,就是最大的孝顺了。”小太子顿觉有些不好意思,一直以来,他做的每一件事儿,好像都是仰仗,依赖皇阿玛的宠爱和信任。以后估计还是如此,毕竟距离他长大,还有好多年。而且,就算他长大了,就他这样对于政治斗争没有一点儿灵性的人,如果活在历史上的清末时期,估计也就比光绪皇帝好那么一点儿,那就是嘟嘟这个“金手指”。哎,想想就难为情的很,小太子不在言语,低头专心的喝他的奶子茶,吃点心。康熙皇帝也没再开口,专心的思考自己的事儿。父子二人都安安静静的,谁也不打扰谁。大约有二十分钟,康熙皇帝才回过神来,垂下眼皮,遮住了深邃的眼眸,站起身来,开口说道:“大清律修订好以后,暂时就维持这样,先安心的休养生息几年才是紧要。你只管安心的进学,有空去玩具处耍耍,或者帮皇阿玛批阅奏折,学习处理政事。”“朕现在和大臣们计划的几场战事,从明年起,就要慢慢的开始了。最近这几年里,没有时间精力顾及其他。”涉及战事,胤礽立刻一脸真诚的和自家皇阿玛保证,“皇阿玛,儿臣也是这么打算的。后面几年,甚至是十来年,儿臣安安心心的跟着皇阿玛学习,顺便长个头。”掌控欲这么强大的皇阿玛,能容忍他折腾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很是难得可贵。而且,他也实在是不忍心,让疼爱他的皇阿玛,在他的有生之年,失去他最钟爱,最依赖的权势地位。小太子直觉,习惯了大权在握的皇阿玛,肯定不能忍受休闲养老,无所事事的生活。听到儿子这么懂事乖巧的做保证,康熙皇帝真是老怀大慰。本想拍拍宝贝儿子的小肩膀,安慰安慰“暂且忍耐”的儿子,却忽然发现,这一会儿的功夫,小子居然就不声不吭的吃完了一小盘子的点心,这让他不由的就皱了皱眉,“饿了就吩咐传膳。点心再如何的味道好,也不能一次多吃。”接着转身在东边靠墙的小柜子里,取出来一个小匣子,递给了胤礽,“打开看看,喜不喜欢。”两把崭新埕亮,小巧玲珑的银质小手枪,乖巧可爱却又尊贵无比的,躺在已经起了包浆的,保养的很好的古董紫檀木的小匣子里面。让胤礽刷的眼前一亮,不由自主的拿起其中一把,试了试手感。大小轻重,都正好合适。再拆开来看了看,里面已经装满了五发子弹。小太子快速的给重新装好。又拿起另外一把小手枪,也给打开看了一眼,居然还是满满的五发子弹。胤礽抬头,眼神疑惑的看向自家皇阿玛,这次没把子弹都先给卸了,就直接送给他“还有三天就是新学院的开学典礼,虽然你不需要出宫参加,但皇阿玛还是不放心。”“还有这次修订大清律,动静闹的太大了,皇阿玛也怕有人急红了眼失去理智。这两把是朕让戴锌给你特制的。记得每天都随身带着,睡觉时候也放在床头,以防万一。”“先前派给你的两队侍卫,个个都是信得过的好手,不要嫌他们麻烦,走哪儿都给带上。“你直觉敏锐,发现这宫里头谁不对劲的,就直接让侍卫动手。这个时候千万不可有什么心软,顾忌,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你只要把自个儿给护好,其他的天大的事儿,皇阿玛也能给你兜住。”“皇阿玛和几位大臣今天上午秘密商议的结果是,等皇阿玛出发北巡后,那些人摸不清楚宫里的虚实,反而不敢轻易动手。怕的就是这十五天之内,切记不可放松警惕。”胤礽点了点头,这种情况下,他不会乱犹豫,瞎善良的。但是随即他却是一愣,想到了其中的不对之处,“皇阿玛放心,您刚刚叮嘱的,儿臣都谨记于心。让皇阿玛如此担忧,儿臣心里实在是愧疚不安。”“儿臣有点疑问,这次您不让儿臣随您北巡,是不是收到什么消息,有人要在北巡途中对儿臣不利”康熙皇帝闻言,抬手在儿子的光脑门上,轻轻的拍了一巴掌,“平时那么呆气,偏偏这个时候脑袋又灵光了”“回皇阿玛,其实儿臣这些天就在一直纳闷,怎么一切都进展的如此顺利不敢相信朝廷上原来弹劾儿臣的保守派官员,都会这么老实斯文的修订大清律,放弃挣扎。”“不错,难得你小子还会纳闷,还有点儿自知之明,知道有人会找自己麻烦。皇阿玛还以为,你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朕就是把这颗心操碎了,你也无知无觉。”小太子摸了摸鼻子,他是不怕死,可他也是很惜命的,更何况还有很多很多的大小事儿,他还没来得及做。虽然他不知道具体的情报,可是他上辈子,几乎大半辈子都在这种境况下度过,心里对于危机的到来,已经有了本能的警惕反应。叹了口气,康熙皇帝觉得既然儿子都猜的差不多了,也没有继续隐瞒的必要,“不让你去北巡,这也是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北巡途中,经过各处驿站的时候,太容易乱起来,陌生人也多,防不胜防。漠北蒙古,甚至漠南蒙古,各部落台吉也都是各有各的小心思。”“尤其是,已经得到朕要北巡的消息的葛尔丹和沙俄,都派出了不少人手势力,最近在木兰附近频繁活动。”小太子眼神一冷,“皇阿玛是担心,他们会不惜叛国,和蒙古台吉们甚至是西边的葛尔丹,勾结在一起加害儿臣”“不光如此,还有收复琉球时候的一些漏网之鱼,流窜各地的三藩余孽,现在都进了逆贼组织天地会,近期他们在京城也是小动作不断,到处打探有关你的消息。”“这次你不随皇阿玛北巡的事儿,只有几个人知道。你暂时保密。皇阿玛已经在北巡途中开始布置。到了二十五日就封锁各条官道,利用一些时间差和他们的信息不及时。”“皇阿玛刚刚要和你说的,是宫里头的布置。费扬古和马斯喀会留在京城,负责保护你的安全。还有你以前说他“不宜对外”的索额图,也留下来,帮你在朝堂上压住局面。”“费扬古在二月份和三月份的时候,抓获了几个,想要在你皇母的下葬仪式中动手脚的贼子,对他们的情况最为了解。现在也是一直在跟踪他们的行动。你有什么想知道的,直接找他。”“马斯喀带着神机营的士兵训练了这大半年,皇阿玛上次去看了看,效果挺显著。一个个的精神抖擞,士气昂扬,又都和你熟悉,正好这次可以派上点用场。”“还有你的郭洛玛法,昨儿个和朕求了几个人,明天他们就会进宫叩见你。等你见了他们,就知道他们的能耐了。”事到临头,康熙皇帝反而没有了先前的杀气腾腾。心里特别的平静,细细的和小太子分说各项具体的安排。当然,他也很是开心,看到儿子此时表现出来的冷静和淡定。虽然儿子有时候过于善良仁厚,心慈手软,却是懂得分寸,分的清事态大小,更难得这份心志和稳重,很有大清储君的气度风仪。胤礽听完这番安排,沉思片刻,却是想到了另外一个可能,不由的瞳孔一缩,满脸的担忧,“皇阿玛,儿臣留在宫里,应该是安全无虞的,您完全不用担心。”“可是您这样安排,岂不是把自己置于最危险的地方儿臣很是担心,皇阿玛您自己的安全问题。”听到儿子这句话,康熙皇帝无奈的瞥了宝贝儿子一眼,真不知他是该生气还是该高兴,就轻轻的摇了摇头,“遇到自己的事儿,就是一脸的淡漠无所谓,这会儿倒是知道担心皇阿玛了”“岂不知皇阿玛每天担心你的安全,就和你现在担心皇阿玛一样”这个呆儿子真真是没心没肺的很,偏偏他又舍不得下狠手教训他一顿,好叫他长点儿心肝。顾不上自家皇阿玛的不满,小太子此刻一脸凝重。历史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现在的大清虽然是刚刚开始稳定秩序,恢复生产,可是这一片欣欣向荣,朝气蓬勃,大力发展经济和军事的景象,葛尔丹和沙俄也肯定已经收到相关情报了。难保他们会采取和历史上不同的激进手段,来遏制或者是阻止大清国的发展势头。“皇阿玛,这次北巡您还是把阿茹娜格格给带着吧。根据您刚刚说的情况,儿臣不放心她留在京城。最近三姐姐和五姐姐也不要出宫了。”“恩,这方面也确实是要注意。三格格和五格格的事儿吩咐一声就好。小格格那里嘛,你找个时间,亲自和她说去,皇阿玛可带不走她。”小格格脾气任性的很,知道小太子留守京城后,就是上了马车,到了木兰,也会自个儿跑回来。没听懂康熙皇帝言外之意的小太子,老实的点了点头,“儿臣待会儿就吩咐人传话,让格格进宫一趟。”“可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