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情结,事实上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表现。孔原孔原给她说了一个故事。他很早就想给她讲的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做俄狄浦斯,是外国文学史上典型的命运悲剧人物。那个故事,或许是太过壮烈,让于渺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就连反驳的言语也丧失了。孔原则坐在她的对面,循序渐进的话语犹如催眠的歌曲,她听着,想着,沉沦着。“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孩子所有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和母亲建立联系。在刚出生的前几个月,他生活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母亲,几乎完全依赖母亲。母亲是连接孩子与社会生活的一道桥梁,如果一个孩子不能完全和他的母亲或者替代母亲地位的人发生联系,他必将走向灭亡。”孤儿没有母亲,所以他们只能寻求一个可以替代母亲地位的人。而那个人是于渺渺。“我以前给你说过,事实上,孤儿院无法建立与人沟通的桥梁,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对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兴趣。所以如果要找替代母亲的人,那么一定是要和母亲一样对孩子有浓厚兴趣的人。”从小到大,于渺渺便对他们有着浓厚的兴趣,所以她才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关心着。“弗洛伊德学派的俄狄浦斯理论中有这样一种理论:男孩会有一种倾向,即爱上自己的母亲,并希望和自己的母亲结婚,他们会憎恨父亲,并希望杀死他。”于渺渺缓缓抬眸,看向孔原。他的眸那样的澄澈,他透着一种威严的气势,仿若他的话都是真理,无法驳斥。“长兄如父,其实柳银的心理并不难判断。说到底,他依然想逼你做一个决定。”就如同柳银所说,不是他不想大义灭亲,其实简和于他而言,也不过是一个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没有一点的感情成分。柳银想要的是和单文泽一较高下。哪怕最后他也遍体鳞伤。“俄狄浦斯情节,源于希腊故事,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做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统考的倾向。”这正好解释了柳银的做法。于渺渺看着孔原,很抵触他的结论,“你确定”孔原笑笑,回,“很早以前就发现了。我观察过他们以我目前的结论,在这些孩子里这个情节最严重的就是平日里看起来最温顺的柳银。”“我要怎么办”“老办法你先带他来见我。”于渺渺愣了愣。孔原再道,“有病,当然要第一时间找医生。”其实,于渺渺不希望这些孩子和孔原有更多的接触。“如果你不放心我,我可以给你推荐其他的医师。毕竟俄狄浦斯情结我对这种病并不是很感兴趣,擅长医治这个病的,也不止我一个。”顿了顿,他正色,“倒是单文泽,他这个病在瞭本市,除了我没有更好的人选。”于渺渺沉思着。“还有,对于柳银身份这件事,受冲击力最大的人必定会是单文泽,我害怕他情况恶化。所以你最好早一点做决定,尽快带他来找我。”他看了看桌上的台历他的行程一直排到了两个月后,满满的。“我每天下午四点到六点有空。你要带他来就给我电话。”于渺渺沉重地点点头,“好。”“对了。于忆的病怎么样了”这句话代表着上个问题结束,进入下一个问题。于渺渺摇了摇头,“老样子,反反复复发烧,他现在很容易感染,也不敢把他带回家。”“有观察监控吗”“有。但没发现可疑的人。”孔原淡淡地浅笑。其实他想说,不用那么费劲,就等到于忆病入膏肓,要死掉的时候观察监控,一定会有所发现。只不过这句话显得太冷血无情。“我听说,罗瑞安前段时间把一个学生打得重伤入院。”上个问题又结束了,新问题接着。于渺渺如实回,“嗯。不过那个孩子已经脱离危险期。”孔原若有所思,半响后点头,“那个孩子好像只有一个爸爸,是个哑巴。”“嗯。”孔原神色沉重,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一会儿后,再问下个问题,“安然的案子你还有接触吗”于渺渺一愣,摇头。她哪里还忙得过来。孔原抬眸,轻轻看她一眼,眼中划过一丝暖意。“李文娟呢这个案子还有其他的进展吗”于渺渺猛然一怔,想起刘浩那突然长出来的肾。她其实想问孔原,只不过话到了嘴边都吞了回去。“没。”孔原神色一收,无奈笑笑,“又撒谎。”“呵呵”真是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想了想,算了。反正这事儿说出来孔原也不一定会信。他那么无所不知,她就看看对于这件事他会怎么解释。于是她把刘浩体检的情况告诉了孔原,也将刘浩此时的身体状况一并讲了,就连八年前李文娟外婆病重又突然好转的事也一起当作参考告诉了他。孔原听后没发表任何看法,只是不停地在他的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于渺渺站起来去看,结果发现他竟然又在画她。“喂我在给你说话你有听吗”他笑回,“我不仅在听,我还在思考。”“那你这是在干嘛”孔原抬头,看向她,那一脸的笑暖至人心,“渺渺,你曾经可是优秀的警察,连这点观察力都没有”“”他将本子翻了翻,里面是各种各样状态下的于渺渺。微笑的,愤怒的,哭泣的,惊恐的,无助的“这么多年了这习惯改不了。”不知为何,孔原那一脸的笑意让她有些鼻酸。他看着他画的画像,自豪地夸赞,“越来越惟妙惟肖了,不是吗”于渺渺转过眼,又走到对面坐下。结束这个让她感到窘迫的话题,“那你思考到什么了”“我想八年前加害于忆的凶手以及几天前杀害安然的凶手是同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