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贵女穿书守则> 109 莫道不如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09 莫道不如人(1 / 1)

比起夏初,柳大姑娘更喜欢夏挽秋。她们是一样的庶女身份。夏初却是嫡女。虽然她的父亲是庶出,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她与她们之间,天然有一条阻隔。嫡庶到底不同。柳夫人喜欢夏初,这一点毋庸置疑,她不止一次的在她们面前提起她,可惜着自己没有女儿,没有一个像夏初一样的女儿。让听着的她们有些羡慕,又有些郁愤。她到底有多好呢柳大姑娘的目光总是有意无意的落在那个和自家三妹妹下棋的女孩儿身上。她也行三。她的目光很清明,神情专注,并没有任何敷衍。笑容也和煦,有时三妹妹想悔棋,她也笑着让她了,且并未露出丝毫的高高在上。高高在上柳大姑娘一震,她为什么会这么想呢就好像是起初看到这个女孩儿的时候,就觉得她不同,有一种好像看到高门贵女的仰视感。不过是个县丞的女儿罢了,不,现在是知县的女儿。那样的微末小官,又算的上什么呢正经要做亲的人家,未必看得上她。可她看起来却那么淡然,她们怎么说也是一位堂堂尚书的女儿,多少人巴结还来不及,便是五品官眷,也不过如此,偏她如此。如此的一视同仁。柳大姑娘抿了抿嘴,正好听到夏挽秋跟二妹妹说:“柳二妹妹的手艺也很好啊,这帕子绣的栩栩如生的,可比我强多啦”柳二小姐就要看她的绣品。夏挽秋脸一红,期期艾艾的道:“我才刚开始学呢还没什么绣好的花样。”谁家小姐出门做客,不会带上亲自做的一二绣品,好在用得上的时候拿出来展现一下自己的手艺呢她却连个能拿出来见人的荷包都没有么岂不是说,她根本就不会女红柳二小姐脸上顿时一僵。对方的夸赞当然令她高兴,但对方拿自己跟她比,结果她却是个上不了台面的,岂不是说,自己也只是比她一个根本不会做女红的强一点柳二小姐对自己的手艺是很自信的,因为她得到了自家姨娘的真传。父亲和母亲也夸她学的又快又好。她脸上的笑意一下子就没了。夏挽秋看着她突然变了的脸色,有些莫名其妙,不知道自己又做错了什么。她猜到自己大概失言了。可她明明只有称赞的话,并无半句不好啊为什么夏初说的就那么自然还能令人高兴,到她这里就这么不尽人意呢每次她想做好一件事,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正好夏初下完了棋,走下塌来,看到夏挽秋这窘境,便笑道:“二姐姐真是太高估自己了,柳二姐姐这样的巧手,与大姐姐都只在伯仲,枉论你我。”这是当众承认自己女红也不好,但也没有过分的抬高柳家二小姐。说她的手艺与夏雪只在伯仲之间。柳二姑娘的面色好看了些。她们这位二嫂,虽嫁进来不久,在柳夫人心中的地位却不低。她见过二嫂的女红绣品,不说上上等,起码入得她的眼。自忖两人大抵是不相上下的。因此夏初这话,深的她心。“我哪里比得上二嫂。”她眉眼里带了些许温和,却又有些傲然,嘴上说比不得,不过是自谦而已,当不得真,反倒透着一种,“还是你识货”的感觉。夏挽秋觉得自己真的要吐血了。她方才明白过来,原来是因为那句比我强多啦惹得错。等级并不对等的两人,如何能够对比这就像是一个门外汉对足球选手说:你踢球可比我强多了。不像是夸赞,反而像是贬低。在现代的时候或许人们只是一笑而过,但对这些古代的女孩儿来说,自尊心强一点的,就能被气到内伤。结果又是夏初三言两语替她圆了回来。她不做是错,显得冷淡清高,做了,还是错,差点还得罪人。还要靠夏初圆场。她只得出声附和道:“三妹妹说的是,我是个嘴拙的,不太会说话,柳二妹妹莫要放在心上。”柳二姑娘看了她一眼,淡淡的道:“怎么会”你这态度就不像是不会啊夏挽秋心里郁闷的不要不要的,却也只能自认倒霉。“你们不下棋了”柳大姑娘起身,端了一壶香片过来,给几人都倒了一盏,问道。夏初轻声道了谢,又笑起来:“一直坐着身子有些僵了,就起来动一动。我就是好动,不大坐得住,不如柳三妹妹有定性。”柳三姑娘抿着唇轻轻的笑了笑:“我也正好有些倦了呢”“那就喝茶吧,刚泡好的,咱们自家新制的,也不知你们喜不喜欢”这个你们,说的便是夏家的两位姑娘,自家人都是喝惯的。“我尝尝,”夏初闻言看了一眼茶盏,清亮的茶色,干净没有杂质,上头飘着一朵小小的白色茉莉花,因为泡开了的缘故,并不显得干瘪,反倒饱满如鲜花一般,低头抿了一口,甘甜中透着茶叶的微涩,盈口满是淡淡的花香:“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柔软,果然是上好的茉莉香片呢”这话一听,便是个懂茶之人,柳大姑娘立时便笑了:“你若喜欢,回头带些回去,家里做了好些呢”这等茶叶香片,做随礼自是极好,夏初也没有拒绝,含笑应下:“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是极爱这个的,家里祖母也喜欢呢”别人喜欢自家的东西,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柳大姑娘将这事暗暗记在心里。夏挽秋也捧着一盏茉莉香片在喝,心里郁闷的紧。阅历所限,她品不出什么滋味来,根本就没有插话的余地。她吃着,也只觉得茉莉花很香浓,但比起她喝过的那些花茶饮料来,滋味却没有那么好,不仅不甜,还有些苦涩,真的有她们说的这么好吗饮料和香片当然差很多啊姑娘秉着多说多错的原则,夏挽秋这次也没有主动开口,只是在夏初说话的时候点头表示同意。可惜根本没有注意到她轻微的举动。又玩了一会,便有小丫鬟来传话,说是二少奶奶午睡起来了,想寻两位姑娘说说话。夏挽秋与夏初便起身告辞,跟着那丫鬟走了。目送着二人的背影,柳大姑娘看向兀自有些呆愣的柳三姑娘:“三妹妹,你觉得如何”二妹妹似个炮仗似的性格,用来试探这两位娇客的性情最是便宜,夏挽秋的心思一看便知,浅显的很,那个夏初就难了。自家的几个姐妹之中,二妹妹粗中有细,三妹妹心细如发,性子却有些娇憨。四妹妹还小,不提也罢。柳三姑娘似乎被她叫了一声才回过神来,还有些稚嫩的面上闪过一丝锋芒:“她棋力很好。”“看出来了,不是都赢了吗”柳二姑娘拨弄着手中的棋子道,这么浅显的话,说了等于没说。棋力不好能赢她还是一连三次,人家只怕是不好意思,才不同她下了吧“二姐姐误会了,我的意思是说,她的棋力远胜于我。”柳三姑娘并不恼怒,她性子本就温和,何况二姐素来如此说话,她早就习惯了:“除了第一局一开始的时候,她落子比较谨慎以外,之后看似认真,实则都很随意。你们不爱下棋,所以没有发现,她每一次落子的间隔都差得不多,不论棋面如何,都是如此。”第一局谨慎,是因为要试探对方的棋力。而从她之后的表现来看,恐怕一开始就已经试了出来。但却没有大杀四方,而是配着她磨了三盘,一点儿都没有失去耐心的样子,最后还是她自己不好意思了,叫的停。然她每一局都赢得不多,却并未输过一盘。这是一个看着柔和,却内里刚强的,她不会因为客气而故意输给对方。而她对棋局的掌控力,也叫柳三姑娘刮目相看。能够在她全力施为下次次都控制的这般精准恰到好处已经不是和她同一个层面的棋力了。所以她才说,夏初的棋力远胜于她。柳夫人是世家贵女,兴致来的时候,她偶尔会给她们说一些为人处事。世家女多高傲,但这种高傲并不是在于性格,而是在于她们所擅长的东西。比如一个人擅茶,她便必要在这一方面做到最好。她们待人温和有礼,从不失礼于人前,言谈俱是笑颜,看不出一点机锋。柳大姑娘经常跟着柳夫人出门见客,不止一次见过柳夫人是如何应对各家夫人闺秀们的。她从不曾对任何一个晚辈这般欣赏过。唯独只有夏初。如今想来,柳夫人对夏初的欣赏,并不是长辈对小辈的宽容提点,而是一种介于惺惺相惜与遗憾之间的复杂情感。若她有女儿,她希望是一个如夏初这般,令人无可挑剔的女孩儿。不是柳夫人待她们不够好,事实上,柳夫人自己没有女儿,对底下几个庶女都是一视同仁的。可到底不是亲生的,有些东西,柳夫人根本不会言传身教的全都教给她们。哪怕只是一点点,也就够她们受用无穷的了。柳大姑娘喝着茶,凝眉思索,心头百转千回。茉莉香片具有安神、解抑郁、健脾理气之功效,她素来很是喜欢。今儿却有些没有滋味。她看似柔顺,骨子里是极为傲气的,几个姑娘之中,柳夫人待她最好。她的人品,便是在那些嫡女之中,也是极为出挑的。哪家夫人见了她,不赞一声规矩好。生平最不得意的,不过是一个庶出的身份。可她却比不得夏初。那个女孩子,能够令她十分敬慕的母亲柳夫人,都赞誉有加。她一直觉得母亲有些过度夸赞对方了,就算好,一个那种底层官员人家家里的女孩儿,又能好到哪里去她的母亲也不过是个土财主家的女儿罢了。可亲眼见过之后,才发现,柳夫人并未言过其实。她们二人,其实非常的相似。柳夫人自己没有察觉到这一点,但作为旁观者的柳大姑娘而言,夏初和母亲在某些做派和习惯上头,真的是一模一样。也怪不得柳夫人会那般抱憾不曾为母女。夏初和夏挽秋跟着丫鬟去了夏雪屋里,她方才睡起来,脸蛋红扑扑的,极是娇艳。“大姐姐气色越发的好了。”夏挽秋道。夏雪有些不好意思的摸摸脸道:“这也不顶什么,倒是最近瞌睡的紧,自你们来了,咱们姐妹几个都还没好好说过话呢”“自家姐妹,很不必急于一时半会的。”夏挽秋忙道:“大姐姐身子可有不适这最初的几个月,最是要紧呢”未出嫁的女孩儿,谈论孕事,是不大妥当的。好在,夏雪是知道这个妹妹的,也听吴氏说过她曾给梅氏写过一张孕期的单子,梅氏照着做了许久,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反应,就连大夫也说妥当的。虽现在肚子里的孩子还小,可都是当娘的,她能体会梅氏的那份心,也顾不上同夏挽秋计较这些个,左右屋里并没有旁人,不相干的都已经出去了。她把事情一说,夏挽秋自然没有不应的。“我这就给你写吧大姐姐,”夏挽秋四下里看了看:“可有纸墨”“这就让人给你预备。”夏雪并未拒绝,喊了人来去拿纸笔。夏初低头看着夏雪摆在桌上没有收起来的花样图册,就好似什么都没听到一般。夏雪有分寸,这事不会传出去,梅氏那边也不会逢人便说。但若夏挽秋这到处给人写什么孕期注意事项的性子不改一改,日后少不得婚事要艰难了。一个对孕事如此了解的女孩子别人会怎么想她是真的没有意识到,还是不在乎“看我这急性子,倒是怠慢了三妹妹。”夏挽秋在写方子,夏雪方才想起自家还有一个妹妹在,顿时囧了囧,忙拉了她到一边坐了:“听说你外祖母生病了,如今可大安了吗”“已好了,不是什么大病。”夏初道:“大姐姐可好”x2412141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