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胡笳> 分节阅读 2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3(1 / 1)

子董祀不在时她替曹操复原的一些墨子书中只有支言片语的一些器械,有些是墨子觉得理论上行,却还没来得及试制的,有些是他做出来了,但学生们并 没有真实的看到,所以也没有图纸留下的。要知道墨子所在的时代也是个天天不是杀人,就是被人杀的年代,墨子算是个天才的战略家了。随时都能制出因地制宜的机械来帮助防守,进攻,只是太过随意,大多便留于 文字与空想,让后人无限向往中。蔡琰又没什么事做,于是一边帮着曹操备战,一边帮着董祀赚钱,在她心里帮董祀就是帮助自己的爹娘。因为事关机密,于是董祀特意请巧匠做 了这个小盒子,只有两把钥匙,由他和蔡琰分别保管。董祀笑了笑,算是收下了,但并没急着打开,也忘记回答蔡琰在问自己想吃什么了。“问你呢,晚上想吃什么”蔡琰居高临下的再拍拍他的脑门,恶狠狠的。“想吃你做的胡饼。”董祀还在笑,故意露出流口水的样子,蔡琰笑了,提裙走了。董祀默默的低头看着那只漆盒,用的上好的木料,请最好的雕工,还用了最名贵的暗锁,普天之下,便只有自己和她能打开而已。他让人做时,心里其实有有私心的,他希望 这是蔡琰与自己共有的东西之一,将来还可有很多,他们共有商行,即使蔡琰只要他分一成给蔡夫人就可以了,可是在董祀的心里,商行、蔡琰琢磨的各种器物都是是他们共有的 ,是他心里最甜蜜、最柔软的一部分。盒子里除了一些图纸之外,有时还会有一两张纸条,都是蔡琰突然想起了什么,于是记下来,怕自己忘记,等到董祀回来会看到,省得她再想。小盒子就成了他们之间的传音 筒,虽然蔡琰不可能写上些会让董祀误会的东西,但对董祀来说,哪怕是这些只言片语,他也觉得很快乐,很温暖。他也喜欢偶尔离家几天,回来时看到蔡琰虽然冷淡,但仍旧会问自己想吃什么的样子,他知道,即使自己不说想吃她亲手做的,她也会去做,董祀万分享受这种被蔡琰关切的 幸福,即使知道这一切只是自己一厢情愿的假像。董祀已经长大了,他知道很多事不能改变,无论蔡琰愿不愿意,她都必须嫁进卫家。更何况,她从没有说过不愿意。在她心里,自己是好弟弟,是可以托付父母的人,却不是 可以让她托付终身的人。大红的嫁衣用大木架子撑起,远远的在院外就能看见,蔡琰恍惚走进了古装宫庭大戏一般,长长的后摆,几重的衬里,细细的听喜娘解释着每一层的含意,十四岁,却要披上 这几十斤重的大衣,去拜堂成亲,然后走完一生看上去有点像是飞蛾扑火,用一刻的炫丽而毁灭一生“琰儿”蔡夫人清清嗓子,蔡琰的冷淡她是习惯了,可是喜娘不习惯,人说了半天,一般的新娘都是乍惊乍喜、含羞带怯的,可是蔡琰却漠然的看着吉服,神飞天外了。第35章 凄凉:这两年,其实蔡夫人也有些担心蔡琰与董祀过于亲近了,万一在婚礼之前惹出事来,大家就都完了。可是又不能挑明了说,董祀跟自己的儿子一样,蔡琰更别说了,挑出来只 会让两人更尴尬。只能偷偷的观察,蔡琰与董祀的确亲密,而且蔡琰可能不自觉中和董祀在一起时是没有在外面这么冷漠的,相对话也多很多;而董祀从小就依恋着蔡琰,自不用 说,但他表现得很好,小时候是依附于蔡琰,而现在更多的是宠爱。但两人不知道是自觉还是不自觉的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决不再前一步。蔡夫人更加不忍起来,把女儿嫁到卫家也就更心不甘情不愿了。每每想到这儿,就恨的直咬蔡邕。其实蔡邕也后悔了,先是觉得董祀没有仲道天赋高;家族中又没有人,太单 薄;还有就是曹操的关系也曾经让他担心,现在看来已经全是优点了。读书天赋高在这乱世有个屁用,董祀明显更适合在这个时代生存;没有家族亲眷多好,正好把全部的爱心交 给蔡家;而最后是曹操的关系,他在长安这两年也看明白了,什么都是假的,强权是真。而董卓空有强权却无谋略,只会被后人淘汰,而曹操却不同,说不定还真的被他闯出一片 天来,董祀跟着他,家族也能跟着一起被保全下来。而最重要的是,什么比女儿喜欢更重要蔡圭那欢天喜地的嫁到羊家,来迎亲时,羊老大笑得跟傻子一样,这才是幸福,如果蔡琰能嫁的人是董祀,也许她就不会表现得这么 淡漠,别人不提她也从不提起,而董祀应该也像是羊老大似的笑得跟傻子一样的来迎娶,然后一直长伴于自己和夫人的膝下。可是现在后悔有什么用已经定了亲,现在要退,卫家也不会答应不是。更何况,仲道又没错,这几年还是定期的送诗文给自己评阅,进步非常之大,听说在河东已经有了才 子之名,他本就天赋极高,若是生在盛世,只怕才名不在自己之下。可惜了蔡夫人自然不会知道蔡邕的千回百转,一切只能自怨自哀,又不能把这种情绪传染给蔡琰,是啊,好在她没有任何的反应,不然,蔡家又得乱起来了。“什么事”蔡琰听到了蔡夫人的叫声,淡然的回头,注视着母亲。“喜欢吗卫家派了最好的师傅来。”蔡夫人笑着,也顺便点出了嫁衣的出处。虽然嫁衣是娘家做,可是卫家为了突显诚意,派人送来了最好的裁缝和衣料,蔡夫人当时怒了 ,说蔡家还做得起像样的嫁衣,卫家又来赔罪,但师傅还是留下,但由蔡家自己出钱。“是啊”蔡琰应了一声,回头再看了嫁衣一眼。“还是穿和蔡圭一样的吧这太华贵,与礼不合。”蔡琰不想在排场上超过蔡圭,听说他们已经在路上了,怎么说也是姐妹,该有的尊重还是要的。“可是”蔡夫人不甘心起来,蔡圭是续弦,排场受了限制,虽然明白妹妹不宜超过姐姐,但她就两个女儿,让两个都寒酸的嫁人,她觉得受不了。更何况,这次蔡琰嫁的 是商人之家,最是重利,若排场小了,只怕被他们瞧不起的。“把蔡家卖了也不可能比卫家有钱,用不着争这个虚荣。他们要的是我,至于说我陪嫁什么他们并不在意。”蔡琰冷冷的一笑,看了喜娘一眼,“把衣裳收起来吧”“可是这已经做了”喜娘想说,这都做好了,不穿也是浪费,可是在蔡琰淡漠的背影之下,竟只能闭嘴。蔡琰去了厨房,蔡圭嫁了,厨房的事她也只好关心起来。再说蔡夫人也说了,快嫁人了,怎么着也得有点拿手的活,不然真去了婆家挨骂的人是她这个做娘的。蔡琰也没反驳 ,管就管吧,真管起来才知道,其实什么事都不容易,大面上的蔡琰也许知道,但往细了的她一定不知道,所以下人们想哄骗她是分分钟的事。还有做饭,她知道怎么做,可是真 的让她亲手从准备材料到做成成品,不让人帮忙的话,她也一定拿不下来。她早就习惯了自己动嘴,蔡圭动手的日子。于是在蔡圭嫁人后,倒是真的学了不少的东西,也看清了很 些自己欠缺的地方,原来忙忙碌碌的这些年,倒显得一事无成起来。“二小姐。”手艺人看到她进去,忙停下手里的活计,与其它人向她行礼。“董少爷回来了,想吃胡饼,有材料吗”蔡琰从不废话,但这两年口气倒是学得温和多了。当然问有没材料是客气话,实际的意思是,快去准备。“是”手艺人忙答应了,开始叫人准备起来。素儿忙帮着蔡琰穿上罩衣,蔡琰默默的洗了手,开始揉面。胡饼就是后世一般人叫烧饼的东西,街边一两块就一个,还没多少人喜欢吃,可是在汉唐,这就是能写进诗里的美 味。但蔡琰一直对烧饼不怎么感冒,后来说灵帝喜欢胡人一切的东西,竟然还写进史书之中,“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蔡琰问父亲什么叫胡饭,原来就是把面 饼擀得薄薄的,中间放上酱瓜,烤肥肉,生菜卷,卷两层,并切成两寸大小的六段。蔡琰一听觉得耳熟,再想想,听着怎么像大长今里的荞面卷,看来说韩国人是东汉人的后 裔是没错了,瞧这吃的东西。这东西不难做,蔡琰让手艺人做了,那时董祀还小,一吃就特别喜欢,可是教他一百次,他都不肯叫这个胡饭。还反问蔡琰,为什么用饼包的要叫饭这明明就该叫胡饼。蔡 琰也没想到一向听话的董祀为么点小事竟然还跟自己强辩,本想发飙的,后想想,又不是大事,爱叫啥叫啥吧,他说胡饼就胡饼,于是蔡府上下也就跟着董祀全改叫胡饼。这也算 是董祀在蔡家难得的一次彻底的胜利,所以如果夫人说要吃胡饼是说芝麻烧饼,当然蔡夫人有时也会想吃胡饭,但会说,董少爷的胡饼,手艺人也就知道该做胡饭了。面饼擀薄了,放在笼里蒸熟,可是如果光用麦粉其实面皮是没什么韧性的,所以蔡琰明白,其实大长今里的菜谱是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里面的的。她让人加点杂粮粉,果然面 皮就劲道了很多。蔡邕本就胖,所以烤肥肉也改成了烤羊肉条,中间加大菜的比例,还放了些豆芽什么的,酱瓜是咸菜类,对身体不好,蔡琰弃用,改成了调味酱,刷在面饼里。晚饭蔡家三人加上刚回来的董祀,各人各守一几,蔡圭嫁后,蔡邕就提议分食了,这样,四人虽然还在一起吃饭,可是分成四张桌子,遥遥相望,这么吃饭也就没法聊天说话 了,不过好在蔡琰本就没什么话说,后想想,蔡邕可能是想让董祀不再说话了。说什么,费心的说些讨巧的话,以搏自己夫妇开心太为难他了,还是守礼为好。“做胡饼了”蔡邕照例笑了一笑,开饭前总得搞一下气氛。“祀儿今天才回来,当然得做点他顺口的。”蔡夫人忙接口说道。“这次去久了一些,你要注意身体”蔡邕看向董祀,柔声说道。“是,这次去曹大哥那儿,倒是收获奇丰。学生正要跟先生说,过两日又得再过去,这次时间可能会久一些,只怕琰二小姐的大婚是赶不上了。”董祀起身恭敬的说道, 蔡邕夫妇对视一眼,瞟了瞟边上的蔡琰,她表情自然,似乎早知道了,便笑了笑。“正事要紧。”董祀谢过了蔡邕夫妇,才回到位置吃饭,四人不再说话,不过饭吃到嘴里什么味,大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蔡琰并不知道董祀竟然决定不参加自己的婚礼,但想想却又觉得很自然,他阻止不了,于是不想参与,也好,虽然做法不成熟,但总好过哭着求自己不嫁为好,这样大家还是 朋友,将来还能再相见。但心里多少有些凄凉的意味,原来这就是成长,原来自己真的不可以当什么也没发生过的去成就飞蛾扑火般的壮烈。第36章 婚礼之前婚礼之前,董祀就走了,蔡琰也没再特意的与之谈什么,甚至于双方都开始刻意的躲开了对方。董祀走前还是在蔡琰的小院前徘徊了一会,素儿看到了,进屋叫蔡琰,蔡琰当 没听见,有些事她还不想面对。那天董祀没有进来告别就离开了,蔡琰则一直保持着沉默。蔡圭也带着羊老大还有羊老大那儿子宝宝一起来了,看上去虎头虎脑的,笑得跟蔡圭一样没心没肺,从牵着蔡圭的手的样子来看,蔡圭与这位继子相处融洽。蔡圭让宝宝给蔡 琰见礼,而宝宝却只敢躲在蔡圭的身后偷看着蔡琰,可能是蔡琰冷淡的面容吓着他了。蔡琰也知道自己不怎么讨人喜欢,见了礼,给那孩子一块玉佩,和一些糖饼就躲开了,她对孩子实在没什么耐心,而孩子们也从不喜欢她,除了董祀。回书房的路上,突 然想到第一次见董祀的情形。陈留董祀说完还不忘按按腰间的木剑,却忍不住吸了吸鼻子,那会他多大五六岁吧蔡琰都快忘了自己五六岁时的模样,却仍旧能想起那时的他。“想什么”蔡圭把孩子交给奶娘,寻了过来,本以为蔡琰会回她的书房读书,没想到才出门口就在院子里的回廊下看到了站在那儿出神的蔡琰,背影上看,蔡琰比半年前似 乎清瘦了一些,此时可是深秋,穿着厚厚的秋装竟然还让蔡圭觉得妹妹瘦了,这让蔡圭觉得心都疼了。素儿也愁眉苦脸的陪站在后,看来她都已经习惯了蔡琰这样长时间的突然发呆了。她轻轻的挥挥手,素儿和蔡圭后面跟着的丫头们都退开,让这儿只有他们姐妹俩,蔡圭才轻 轻的说道。“有点累。”蔡琰惯性的回复,发呆本就是让自己疲惫的心灵找个休憩的时间,她在现代时,有看过一个报导,说某天皇巨星热爱发呆,常常记者采访中,人大小姐就神游天 外去了,再后来,记者问她,什么是幸福那位大小姐破天荒的答到,“和我爱的人一起发呆”当时蔡琰看到那则报导时笑了很久,现在突然觉得,是啊,那一定很幸福,可是 什么也不想的一起发呆,该多幸福。“你不喜欢我的宝宝”蔡圭亲热的挽起了蔡琰,像以前一样控诉道。“是人家的”蔡琰完全理解不了蔡圭那无限的爱心从何而来,一点当继母的自觉性都没有。“是我的,他管我叫娘呢”“”蔡琰没话说了,她很想说,按礼来说,将来羊老大纳妾后生的孩子也得管她这位正室的夫人叫娘,她想应吗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说出来就太刻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