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说了,总不能说,他不喜读书吧,“你宝玉表哥是在孝顺你外祖母呢,你外祖母年纪大了,总需要哄的。”“这我知道了,就像祖母一样,总想让我们姐妹过去热闹一下。”“差不多是这样的。”这一对比,贾敏突然觉得婆婆也是想把孩子搂在身边就是想热闹而已。“你过来的时候见过大姐姐了吗”“没有,我是从父亲那只接过来的。”“那你先去找你大姐姐玩去。”“嗯,那黛儿晚些再来。”黛玉站起来说。“去吧。”贾敏把黛玉给支出去了。信有了好几页,可不止说了这点事情。母亲知道彤玉在说亲,想把彤玉说给金陵史家,史家的门楣到是够了,只是说的那人也不知是怎样的又不是外祖家那一支的,史家还有什么年轻俊杰想到母亲已经去信史家问询,只要自己同意,不久史家就会来人。想道夫君这么看重彤玉的婚事,还是先和夫君说说再提。晚上贾敏就和林如海提了这事。林如海就说,“彤玉的事已经有定数了,就是那个苏耿,那孩子你也见过了,样样都没得挑的。这孩子也不说,要不是管家说起,还不知到这孩子还是黛玉的恩人呢。”贾敏诧异,“此话怎么说怎么和黛玉扯上关系了”林如海微微笑道,“上次黛玉病重,刚好那老大夫是苏耿的半个老师,上次是苏耿陪他老人家出来走走,刚好被府上的小厮碰上了,管家才去请人的,要不是这次进府来,管家还认不出来呢。”“这么巧,上次管家怎么没说起”“上次苏耿,帮请到老大夫后就不见了人影,事情又急,管家也是好找的,后来找不到也只好放下,想不到有遇到了璿儿的事情。想来这孩子与咱们林家就是有缘的。”“事情竟然这么巧,那咱们可欠了好大的恩情。”贾敏想不到事情竟有这么巧。“那孩子曾远远见过彤玉一次,就一直放在心上,只是想不到是咱们家的,今早上就和我说了要求娶彤玉。按理说,苏耿这孩子在出色我也是不同意的,毕竟他家里的境况与咱家差太远了,彤玉要是过去了,肯定吃不了的。但这孩子是有主见的,竟早就有了主意,是要分家出来搬到祖宅扬州去。他今儿急急回去就是要打点好所有的事,到时再请苏老过来。我也许了他,这事就这么定了。”“可是苏耿毕竟是从武的,庐州府那边又这么乱,要是出了什么事,那彤玉岂不是要过苦日子。”贾敏担忧道。“这也是唯一不满的地方,咱们挑了这么久,那能事事如意,再说那孩子是个有打算的,彤玉要是嫁过去的话,也不会吃亏。”林如海相找了这么多人家,真心觉得养儿女不易,事事操心担心,总想让孩子过的好些,苏耿这孩子虽然有不好的地方,但胜在这孩子能力出众,只要给予时间,将来定会成为一方大员的,现在世道太平,庐州那地方刚好可以历练。金陵史家,那还是算了吧。林如海本来还想着再等等的,既然贾府都过问了,那就只接定下来吧。贾敏虽说之前只过苏耿一面,但对他的印象还是很好的,既然夫君已经定了下来,那就他家吧。贾敏马上就执笔回了贾母的信,连夜让人送了出去。过了几天林如海才对林琳说起这事。林琳见过苏耿两次,对他的印象还是很深刻的,之前不是没想过这事,只是想到他家太远了,不清楚他家的事就没提,想不到这人只是见了一下彤玉的身影就惦记上了,想来以后是会对彤玉好的。彤玉的事情既然定了下来,林琳就亲自下单子检查嫁妆准备的怎样了,还有彤玉的配房也要经心挑选。彤玉也参与管家多年,林琳让彤玉好好挑挑几家,彤玉被教导的多了,也不再害羞,大大方方的挑选,林琳看了也觉的满意。贾敏知道彤玉的事情既定,就经常把彤玉叫到跟前,教些为妇人事。彤玉已经不再上课,该教的嬷嬷早就教了,平日也就是多加细心体会,还有就是带好两个妹妹。虽然母亲教的和嬷嬷教的不一样,和祖母说的也不一样,就在心里细细比对揣摩,就如祖母说的,日子是自己过的,过的好与不好只有自己清楚,想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就要怎样细心经营,天下没有白掉的好日子。当初请的女先生准备走了的,刚好林嫣要进来,就把先生留了下来,继续教林嫣和黛玉。黛玉在诗词上颇有天赋,林如海还想请个举人先人进来教黛玉,被林琳知道了给驳了回去。要像原著那样的请个贾雨村进来,林琳可不乐意。想起这贾雨村,林琳想起来,这贾雨村是善于营钻的,这时不会正在林家的周围想借林家的梯子好攀上贾府吧。林琳让管家使人注意些这个人,别让他打老爷的注意。管家知道这么些年,老夫人对贾府不怎么友好,对姓贾的都不怎么有好感,就赶紧应了下去。彤玉不用上课,除了帮忙管家,嫂子有身子,祖母和母亲都不同意嫂子管家,只好接过管家的活,每天和母亲嫂子聊聊天,就有更多的时间关注两个妹妹了。对于嫣儿妹妹,虽然相处的时间不多,但对这个妹妹也是感觉挺好的,祖母说那时教养的好,不然作为庶女,如果主母不在意的话,能过什么样的日子还不好说,彤玉出门到过一些交手帕的家里,知道庶女的生活可是完全取决于主母的,即使是得宠的,也终是差上一筹。还好嫣儿也是个心实的,不然就白白担了祖母的用心。这么些年过来,虽然不好说自己的母亲,但对自己的母亲,总是有些感想的。也好祖母把那些弟弟妹妹都谴到了老家,不在母亲跟前。像母亲这样的日子不知是好的还是坏的也就是祖母这样,要是自己以后也未必能这样对庶出的子女。真如祖母说的那样,家家的日子是不一样的,自家的日子只能自己经营。唉,不管那么多了,黛玉的心思比嫣儿还要敏感,这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虽然平时没有表现出来,但自己可是看的真真切切的,还是多多教教比较好,就怕她一个不解心思就会钻到针眼里去。彤玉感觉的出来,母亲可不许黛玉和嫣儿多亲近的,到时自己不在,嫂子又要管小侄子,祖母年纪又大了,没那么多细心注意到黛玉就不好了。彤玉知道家里正在为自己说亲,自己也快及笈了,也许自己很快就会像其他姐妹朋友一样,之后很快就会出嫁了。虽然会对以后的生活充满憧憬,但这会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妹妹。半年时间过去,林家还是接到了林琳最不想接到的消息。作者有话要说:只能叹气第六十二章看着林如海接过明晃晃的宣纸,林琳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诡异,红楼的走向真的就那么强大这些年林如海可是一直在谋求南下的,到两广去也好,再留在江南是不妥当了的。按理说只有封疆大使,一品大员的升任才会有皇帝的亲封,为什么林如海的三品调升确有钦封宣旨,再说那职位以前也没有过,这不是在拉仇恨值吗太不对劲了林如海一直在扬州任职,祖籍在姑苏,虽然离的不远,但如果继续连任,那就不稳妥了,有些忌讳还是得防住的。这当头皇帝居然还让林如海调至江南盐课,那就大大的不妥了。这避嫌在古代的官员任用来说是很重视的,没理由到了林如海这就忽视了。自从到了这里后,林琳就一直不明白红楼中林如海的职位到底是什么虽说是大官,但到底是啥大官啊到了扬州后,就仔细打听了一番,这盐道到底有啥官职。虽然在努力脱离那一块,但也不防有意外。这巡盐御史才是个七品小官,虽说是富差,但也是一年一换的。目前林如海也没犯什么,不该连降几级,看来不会是它。这官职品级太底了,林琳就没想过会是它。这盐政一般是由总督来做的,即使不是,那也是一品的大官,主管钱袋,那可是皇帝真正的嫡系人员。如果没什么大功劳,林如海是不会连跳几级升到一品的,林如海自问也没那么重要能在皇帝心中占据一位。再说这总督还是甄家事的时候重新调任的,盐政也是他监管,要是分治的话,岂不是说皇帝不信任这总督了,不管谁上任,总督心里都不会有好颜色,这里可是总督的地盘。林琳不相信林如海会升到盐政上的,那就可能是职位下来一点的盐课了,那可是真真的钱袋子,税钱啊。这一般都是由京城管钱的下来接任的。这也没林如海这地方官什么事再说了林如海也不是管财物那块的为此开始那段时间还纠结了好久,皇帝是以什么样的心思用林如海的想不明白。经过上次的大变动,林琳以为林如海不会再往盐税那块调了。可为什么,林如海还是往盐税那里调了林如海的调令一出,令很多人都很惊讶。贾母知道林如海升调盐课后,就让鸳鸯开了私库,取了几件大件的翠羽玉雕给王熙凤,随着贺礼送到林家去。王氏想转手换下来,可是一路上林家的一直跟着,不肯离开,直到送出去,王氏看了恨的牙痒痒的。自从王熙凤管家后,王氏就经常改换南下去的礼单,王熙凤不清楚,从王氏那里取了礼单就照单送礼。这次看到贾母送那么精贵的东西还好奇的紧,这老太太什么时候那么重视林家姑妈家了。王熙凤虽然亲近王氏,但也知道王氏不会说的,就变着戏法问自己婆婆。张氏嗤笑,“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林家得了皇帝的重视。那职位只有皇帝的心腹大臣才可以担任的。为什么还不是为了银子。那地方,随便一放就是几十上百万的银子,林家以后还不知怎么富贵,能不重视吗。你管家这么久,府里的银子收入是个什么情况,和林家那一比是个什么情形,老太太心里可清楚的很。”王熙凤想到公中的账册就惊讶,“那这姑妈家岂不是富贵的很。”张氏知道这媳妇是个好强的,“用不着羡慕,那位置盯的人多,一着不慎就是深渊,皇帝的重用也不是谁都能受得起的。以后在外头注意点,虽说这家业以后不是你们的,但你也可以趁这时候多学着点。”张氏想到媳妇好像有动用自己的嫁妆,这媳妇看着精明,但也好像看的不清,“这府上各有各的收入,公中主要是紧着老太太的开支,也没什么其他的支出,虽然我不管账,但也猜到里头的收入,以前一直没什么空头欠收的。你的嫁妆你自己打理,以后府上也没多少产业分下来的,要是经营不好,将来吃苦头的可是你。”王熙凤想不到自己什么事都不管的婆婆竟也清楚自己的举动,就羞然说道,“那不过是临时挪用,下月就会补回来的。”“这府上没有拿嫁妆补的先例,下月要是在收不回来,你还还补的话,就当我没说。钱银既然入了库,老太太那自然有账的,别到时候诉苦。你的嫁妆有多丰厚,招惹了多少人的眼,那是你的事,今儿是我多嘴,出了这门,你自己拎清点,有事多和琏儿商量,别什么事都自己做主,不是我偏向自己儿子,琏儿心里有数的。”都说的这么直白,王熙凤还不清楚是在点拨自己就白长心眼了。林琳看着林如海郑重的把圣旨放到供桌上,心里真不知该怎么想了,盐课这位置可危险的很,虽说江南现在比较清明,可几年过去,谁敢说里面的事,加上这会林如海可真真算是空降的。林如海知道林琳的担心,就安慰林琳,会小心谨慎没事的。旨意都下了,林琳能有什么办法,从来就不是搞政治的料,就只能指望能快些调走。林如海要赶着去任职,还好这不是官邸,不用急着搬。盐课是有官邸的,只要过去稍稍休整就可以入住,时间来的急,林如海就只好和管家先过去了。贾敏也想先过去的,只是身体不宜赶路,只好随后再去。林如海上任肥缺,一时间就有很多之前在犹豫的人家上门打听彤玉的婚事,由于还没有事成,并没有风声放出去,那些来人话里话外都表示愿意结亲,弄得林琳好一阵烦,就以谢颖养胎为由,关门谢客。其实林琳并不想过去都老太婆一个了心操不了那么多,就此回姑苏也好,那边林如海有了主意,就任一届而已,只是贾敏过去的话,她那身子如果操心起来,可真就没多少日子了。谢颖已经七个多月,彤玉好事又将近,林琳还是决定就留在扬州。贾敏此时是想过去的,被林琳这么一说也觉得事情很多,要是自己走开了也不适,可是自己也不想让那些姨娘过去啊,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