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你决定就好,这两年看你忙的都没个人样,瘦成这样,娘看了就心疼,歇下来也好,歇下来了就好好养养,你可不能也如媳妇那般的,娘实在经不起那打击。”“以后儿子就在家里好好孝敬娘。”“娘也不想让你做什么,如今子孙满堂的,娘也可以向祖宗交待了,你以后有了空闲就多教教孙子吧,林家总要在他手里壮大的。”嫡庶的规矩总要讲的,林侑林佐还没有考秀才,自有先生来教,要是林如海教的话就打破平衡了,林如海只好带牙牙学步的孙子。“儿子知道的。”对于公公亲自教养儿子,谢颖不是没有微词,儿子实在是太小了,连路都还没会走,相公妹妹都顾着公公,就怕公公情绪不好,也不敢说什么,只能打点好一切,让嬷嬷们细心些。谢颖知道公公打算致仕后,才放下心来,那样的话,儿子的启蒙肯定不会被误的,只是以后这儿子怕是得跟这公公了。儿子在公公那边插不上手,谢颖只好把注意放在了黛玉身上,每天监督黛玉的功课,还要带黛玉处理各种事情。林琳是知道贾母送了两个丫头过来的,当初既然是打着照顾贾敏的名义过来的,等林琳想起来之后就把她俩叫了过来。这两人颜色确实不错,往那一站,那纤细的身姿还有几分贾敏的影子。林琳看到她们就不由的想歪贾母的目的,真不知道贾母是怎么和贾敏说的,贾敏居然没有多想,还大方的留下她们。“当初亲家送你们过来,是怎么交待的”“老太太只让我们好好照顾夫人。”还“我们”看来不是丫鬟出身的,这姓氏不由的别人不怀疑。“如今我媳妇也不在了,总不能让你们去守坟,看你们娇滴滴的,怕你们也受不了这个苦。”两人脸色可难看起来,总不能说她们是来照顾姑爷的,要是老夫人把她们打发了可怎么办“你们也照顾了一段时间,没功劳也有苦劳,也不好随便安排你们,不如就让管家送你们回去吧。”林琳是肯定不会留下她们的。“请老夫人留下我们吧,要是我们回去了会被发卖的,老夫人就留下我们吧。”这两人听到要把她们送走就傻眼了,要是她们回去,肯定会被发卖掉的,贾母可不会留下她们的。如今这两人已经不再想什么目的不目的的了,只知道求老夫人放过她们。林琳看她们磕头嗑的起劲,就把她们叫住,之前还担心她们会胡搅呢,看来也不是什么厉害的,一唬就慌了。“我这有两个选择,就看你们怎么选,一是给你们找个老实人嫁了,二是把你们放到媳妇庄子上。”林琳就端坐着看她们怎么选。那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任凭老夫人做主。”“既然让我做主,那就到庄子上吧。”“我选嫁人”“我也选嫁人”这两人也是从穷困人家出来的,知道要是到来庄上,只怕这辈子就真的得做奴仆了,就赶紧选嫁人,生怕去了庄子上。“既然这样,那你们等下就回去收拾东西,管家已经给你们安排好了。要是无故拖延是什么的,就什么话对都不用说了,直接迁回京城去。”两人赶紧答应下去。很快丁氏就知道了这事,丁氏看着跑来自己这里的冯家的皱眉,林家的院廊守门一向盯的紧,自己能有什么法子阻止她们。想不到这一直不怎么露脸的冯家的是老太太的人。丁氏让冯家的赶紧离开,慢慢想着这事该怎么办。前面的人被打发了,老太太的人肯定盯着自己的。丁氏心里清楚,要不是夫人催促,老爷根本就不会尽自己的房,再说以后要是老爷扶正的话,自己也比西苑那两位差远了,她们可是身家清白进来的,何况她们的儿子比自己的儿子有出息多了,她们有老夫人的人看着,向对付她们也不容易。难道老天真的不给自己活路吗一步错步步错,当初为什么要相信主子,听主子这样安排,弄得现在自家没个去处。丁氏瘫坐着想了很久,心里对贾敏也恨了起来。要不是贾敏出尔反尔,自己就不会进到这般境地。自家活路的机会太小了,既然老太太要对付林家,那自己就干脆投靠林家好了,总不能让她们如意。第二天丁氏将自己打扮了一番,就往老夫人房里去。林琳听完丁氏的话,不由的佩服贾敏九曲十八弯的心思,不知是不是该庆幸贾敏没有学到贾母的心狠,不然自家还真不会象现在这样。林家现在在贾母的眼里就是快大肥肉,怪不得后来诸多计算林家。“老夫人,奴婢虽然不是很清楚,后来每次贾府来人,夫人都有递银子回去,这事崔家的肯定清楚。奴婢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这么多年对夫人的了解,奴婢确定肯定有此事的。”林琳一直要求清减持家,在贾敏的手里,林家的账簿就没有丰盈过,就是为了提防贾家后来的计算,千算万算,就没有算到贾敏会拿自己的私房出去,要是多的话,让贾母以为是林家的,岂不是赶着上去让贾母计算。林琳实在不知道怎么说贾敏了,让丁氏回去后,林琳就找来了林如海,让林如海去查一下,林琳知道林如海多少会知道些贾敏的私房的。林如海知道贾敏有私底下给钱贾母,难怪贾母要坚持让黛玉到贾府去,贾府过得有那么艰难吗上次贾赦可没有说,这事也得去信问问贾赦了,不过还是要弄清楚贾敏到底给了多少银子出去。林如海没有说什么就出去了。最后林如海知道前后差不多给了二十万两,难怪贾母会如此着急不让自己续娶,难怪会坚持要黛玉嫁给那个宝玉,原来是想让自己自持贾政那一房,原来是想让林家帮忙宫里的贾元春,原来是这般。林如海放下手中的信息,这一切都不会成的,贾母的打算也太早了。林琳知道这个后实在不知道怎么说贾敏了,在贾敏的眼里,娘家也是很重要的吧。林琳让彤玉抽时间回来一趟。把林璿彤玉黛玉都叫到一起,把林如海查到的事情删删减减让她们自己看,当然林璿是知道全部的,彤玉和黛玉就不用知道那么多,人死了也没必要再说什么,但事情还是要让她们知道的,特别是黛玉。“你母亲是个好母亲,”林琳对黛玉说。“你母亲知道你外祖家过得不好,所以才补贴你外祖家,你母亲拿的是自己的私房,从来没有让我们知道,就可见你母亲把这事处理的很好。”林琳不得不想好话说。“你母亲想让你去贾府,也是因为太想你外祖母了才会那样的,所以你不必为这事情难过。”对于结亲的事,大家都不可能对黛玉说的。“把这事情告诉你们,只是不想让你们以后不明白。”林琳相信黛玉是个聪明的孩子。黛玉既然在贾敏临终前答应了回去贾府,这一趟是免不了的,不然黛玉会有一直心结,不过让黛玉知道这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好,何去何从,相信黛玉也不会毁了这么多年的教导。几兄妹里面,黛玉对贾敏的感情是最深的,在印象里面,贾敏一直都是个好母亲,实在接受不了不好的事情,躲了好几天才出来。林琳不知道她们兄妹是怎么说的,只是黛玉的情绪明显低落了很多,林琳只好让彤玉多住几天,好开解开解黛玉。一年时间转眼就过,贾母计划着是不是该让贾琏南下把黛玉给接过来。贾母问王熙凤,“琏儿最近有空吗”“二爷能有什么事情忙,一直不都是那样。”“那让琏儿南下一趟,看看能把外孙女接过来不。”贾母就是想让她们肯定接到人。一提到林家,王氏就不爽了。“呵呵,老祖宗不说,媳妇都快忘记了,倒时林姑爷一复职,外孙女一到来,老祖宗就等着享福了,到时可不要不睬我们。”“呵呵,人老了不就图个热闹,瞧你说的。”王氏看着王熙凤和着贾母说笑,心里就不满,想到最近王熙凤都不怎么听自己的话了,心里不由得盘算着怎么教训一下她。贾母把贾琏遣下江南,转头贾赦就告诉贾琏这一趟就当出去游玩,事不成也没什么的,还给了两千两银子给游资。贾琏自然是听父亲的,手中有了银子转头就一路游玩过去。王氏气恨王熙凤只听贾母的,就让人在王熙凤的药材里做了些手脚,本意只是想让王熙凤躺倒几天的,结果不料王熙凤有了身孕只是月份浅还没瞧出来,结果这么一下王熙凤就流产了。王熙凤成亲多年,早就在念着想抱孩子了,如今竟然流产了,气得王熙凤心神俱伤,不过王熙凤就是王熙凤,很快就抓住了大夫的微词,知道自己是中了计算,狠狠的让人彻查,最后查到了王氏的影子。王熙凤盼子多年,如今竟然被自己的亲亲姑妈给弄掉了,枉以前还说的多好多好,王熙凤就恨不得马上到王氏的跟前撕了王氏的脸。作者有话要说:一个人神神秘秘的敲开一扇门,门开了,那人马上闪了进去。“怎样了事情成了吗”有人压着声音问。“成了,这次咱们可是发大财了,那人给了咱们五千两,回到老家,怎么都可以当大地主了。”另一个也压着声音,也难免兴奋。“哥,财不外露,以后还是得敛着点,要是被人盯上了就不好。”“对对,还是你说的对。”“还好这次老太太把药都送到南边了,不然到时候即使咱们走了都会被找出来。”“上头有人让我们走,还把身契都给消了,这么好的事,怎么能不答应呢在说换药的事情药房里谁不那样做,咱们既然要走了,就一次干个够本,反正里面也不会在乎那点银子。”“那人也想不到咱们是哥两,干完了这一通,咱们以后都不用愁了。”两人嘿嘿的笑了一下,就回去各自收拾东西,准备明天随管家到衙门消了身契当个自由老百姓。第七十七章贾琏到姑苏的时候王熙凤小产的事情也到了贾琏的耳朵里,想到妻子鲜亮的样子,想到两人对孩子的期盼。贾琏和林家众人问候了一下就匆匆赶路回去,一日都不曾逗留。林琳看到贾琏来去匆匆,不解的问林璿。知道事情之后,不由得叹贾琏和王熙凤的缘份,就是不知道这辈子他们能不能修得百年渡。林如海不想续娶,林琳也不再勉强,只要林如海好好生活就好。丁氏已经投靠,贾府过来的奴仆就没那么好处理了,总不能将他们都赶出去,一想到他们在盯着自家,林琳就觉得浑身不舒服。趁着林如海除服,林琳让管家放了一批人出去,贾府里有活跃的都放出去,剩下不多的,都让人注意看着。有些人想到黛玉房里,林琳宁愿把他们放到庄子上也不愿让他们伺候黛玉,谁知道到时候她们会不会乱说些什么。贾琏回到贾府,贾母气贾琏没有多待些时日想办法把黛玉给带上来,知道贾琏是因为凤姐小产了才赶回来的,满胸的气都发不出来。傍晚,贾母正和贾政商量着怎么才能得到林如海的同意。贾赦满脸满足的走来向贾母问安。贾母正不待见贾赦夫子就想把他打发走,贾政却开口说大哥或许有什么事。贾母只好让贾赦进来。贾赦看到贾政也在,心里就不忿,弟弟都在还想打发当哥的,越发没规矩了。“给母亲问安了,瑚儿那送来了好消息,今年湖儿政绩又得了个忧,已经被提为正四品的俭事,瑚儿收到了官文就打发人送信回来报喜了。”说完就得意洋洋的看了一下贾政。哈,看你这从来没挪过窝的有什么脸面清高。贾赦没心没肺的样子正戳中贾政的心窝。贾政多年不曾变色的脸不由的就黑了下来。“既然有了功绩怎么不回京城来,在那些地方有个什么出息。”虽然贾母高兴孙子有出息,但看到贾政被落面子,也高兴不起来。“我媳妇过几天就回到京城,儿子到时和琏儿想出城接一下。”“你自己看着办吧。”想到凤姐的小产,贾母也很不自然。贾赦知道贾母在生气贾琏南下的事情,就说,“儿子听说妹婿不复起。”贾母一听到这话,心里跳一下,“你怎么知道这事的”“儿子也是听朋友说的,怎么二弟在朝中没听到这事。”贾赦看向贾政。贾政虽说天天有上朝,但朝中有什么事却没人告知,养的那些都是文人墨客,没一个是谋士,自然对朝廷上的事知道的少。不过贾赦应该感谢贾政的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