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红楼国师贾敬> 分节阅读 3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7(1 / 1)

是求哥哥王子腾在中间周旋一二,谁知回信还没到,圣旨先下了,连她相公的官都给罢了。赵大人留下圣旨,又说:“本官每五日会来查看一番,你们动作还是快些为妙,惹恼了陛下,可连这小小的恩典都没了。”贾赦贾政两个咬着牙送走了赵大人,还递过去了一个荷包,赵大人掂了掂分量,还算满意。等到贾母醒来,众人坐在贾母花厅,贾母沉思好久,这才道:“老大去给甄家写信,老二去给我那女婿林如海写信。老二家的去问问七皇子府上的大姑娘,看她那里可有什么法子。”说完又看看王熙凤,“让琏儿陪你回娘家一趟。”贾母分派完任务,又哭道:“好好的一个国公府,如今成了这副模样,让我如何有脸去见地下的祖宗啊。”、第47章 四十七贾母想着差人出去求救,就算人在京城,信儿回来怎么着也得三五天了,在江南的那两个一个来回的两三个月。眼下最要紧的事情还是过了五日之后官府的盘查。第一件,就是把那些偷主子东西,尤其是从宁府偷东西回来的奴才给发买了。贾母盘算着这次他们是栽了,搬家也是必搬的,到时候可能住不了大宅子,自然也是要不了这么多下人了。因此贾母拿着身契,和邢夫人王夫人两个,将从屋里搜出东西的婆子小厮都捆在了一起。唯一的好消息,就是犯事的没有主子跟前得力的奴才,大概他们耳濡目染,也知道这些东西不是他们能拿的,因此也没动手。这一下就去了荣府大概三分之一的人手,剩下来就是清点财物了。贾敬这边又开始犯难了,他是一月底去的江南,当时给了林如海一颗试用装,后来收了他一百万两银子,说是卖给他五年的丹药。不过现在事情有了变化,让他觉得任由这种逆天的丹药流出去并不是一件好事。听戴公公和皇帝话里话外的意思,新的北静王为了能让他爹清醒过来交代遗言,一共花了一半的家产,而那颗丹药仅仅只有三天的时效。除此之外,这丹药原本是炼给皇帝吃的,现在用来给贾敏续命,贾敏是谁荣府老太太放在心尖上的闺女,她活得长,对贾敬绝不是件好事。还是尘归尘土归土的好。算算日子,林如海手里应该只有一颗丹药了。贾敬想来想去,吃进去的银子是断没有再吐出来的道理,林如海给他的银子也差不多是他家产的一半了,那就这样吧。贾敬又召唤过来和尚道士,给了他们两颗丹药,让去送给林如海。贾敬话也说得很客气,“原想着是自己亲戚,这才按着成本买的,现在荣府做下这等事情,一百万两卖你四颗丹药,能延长一年的寿命,多的那颗就算我送你了。”和尚照着原样将话转达了。林如海最近过得是焦头烂额,先是内宅不宁,贾敏整日为死去的儿子伤心,饭也不好好吃,连带着黛玉也病了几回。下来就是先帝突然过世,他手上的银子也不知道要交给谁。按说以他一年两百万银子的收法,诛九族都是轻的,更何况他还挪了一半卖丹药给贾敏续命去了。不过皇帝死了都三个月了,新帝的旨意也没下来,林如海越发的肯定先帝死得突然,什么都没交代下去,那这银子就没人知道了。林如海是又喜又忧,喜的是挪用公款没人知道了,忧的是将来怎么办。原先是跟皇帝说好了以“贿赂”代替税银,皇帝又怕被人发现,没有明旨,除了口头上交代几句,什么证据都没落下。他该如何跟新帝开口,“陛下容禀,先帝让我收贿赂代替税银的,一年两百万两,今年的被我花掉一半。”林如海想想就头大。要是他没花出去那一百万两还好说,但是如果不说,皇帝一看今年交上去的银子比往年少了一半,他从哪里找亏空呢所以和尚将贾敬的话带到的时候,他真得上是又惊又怒,不过等到两天之后荣府的信送到,他就只剩下惊了。皇帝这是要动手了从贾家,一个个将略有地位和家产的家族清干净那他要如何保得了他林家呢接下来拜访他的人让他更是恨不得一夜白头了。来人年纪不大,穿着一身粗布衣服,拿着先帝的玉佩,一开口就直奔那银子而去,“林大人,我乃忠顺王长子康和,听说林大人手上有一笔银子,我父王想借来一用。”林如海一惊之下,脸上稍微露了点破绽,对面坐着的康和心中暗暗一喜,果然被父王料到了。“朝廷有明令,皇室中人无故不得离京。你这等乔装打扮,想必也是没有明旨的,就不怕皇帝治罪。”林如海面色如常,问道。“林大人此言差矣,你不说谁能知道我离京了。”康和临走之前早已被忠顺王交待过了,不用怕他林如海。忠顺王自从在紧要关头丢了皇帝之位以来,就一直伺机东山再起,这里面第一关键的就是银子。他当了太子那么多年,接触政务是除了老皇帝之外最多的,隐隐约约也能感觉到林如海手里有一笔除了皇帝谁也不知道的银子,而且数目巨大,父皇死的突然,这银子想必是没交待下去的,因此他就派了儿子亲自来试一试林如海了。忠顺王躺在床上装病,又让人假扮康和在床前伺候,能来看忠顺王的不过就那么几个人,又只是远远看到个端着药碗的世子模样的年轻男人,自然是不会起疑心的。因此康和顺顺利利出了京城,一路到了江南。林如海虽然只是那么短短一瞬间的失神,但是康和就是过来干这个的,因此还是注意到了。他又说:“林大人,我父亲愿以丞相之职许之,并赐一等公。”“不然那笔银子抖落出来,想必林大人也没什么好果子吃,可怜林大人的娇妻稚女,唉”这种说法,自然就是要谋朝篡位了,林如海听懂了,同时他也听懂了忠顺王后面的威胁,但是他还是想在争取一下,毕竟当初皇帝承诺了,这件事绝不说于任何人听。“承蒙王爷厚爱,只是我林如海为官清廉,忠于陛下,是断断不会参与到此事里的。世子此行是找错人了。”林如海站起身一抚袖,就想离开。康和嗤笑一声,“林大人还是多想几天吧,我父王做了那么多年太子,代理朝政也不下两三年了,林如海真当我父王什么都不知道么。况且林大人岳家的爵位可是被皇帝收回了,京中有功勋之人人人自危,林大人就不害怕吗”“不如将银子借我父王一用,将来必加倍回报”“送客”林如海还是离开了。摆在他面前的路几乎没了选择,要是不给银子,他就面临丢官诛九族的危险,要是给了银子,他又成了谋朝篡位的贼子。林如海在书房坐到天黑,直到黛玉提着小灯笼过来找他。看到黛玉的脸,林如海突然想起了另一个人的脸。那个和尚黛玉三岁时就来拐她出家的和尚,上次来给他送丹药的和尚贾敬从黛玉三岁的时候就想将她拐走了林如海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将黛玉抱起,快步走向后院,他要好好问问贾敏,宁府的贾敬究竟是怎么一个人。他要黛玉过去做什么被林如海念叨了一整个晚上的贾敬没觉得丝毫异样。他坐在院子里,吹着小风,吃着葡萄,如果能忽略已经被种到院子的里小树一直叽叽喳喳的叫姐姐,就更好了。明日是荣国府和宁国府分宗的日子,贾敬已经想了好久了,他从来的第一天起就想跟这群只会坏事亲戚分的开开的。当然,他宁府的人都是好的,儿子虽然傻,但是能共患难,孙子现在没什么文化,但是聪明,还有蔷儿,能豁出命去告御状,这才是温暖的一家人么。分宗除了两家人必到场之外,还有族里的长辈,官府的见证和双方各自的见证。不过由于这分宗是皇帝亲自下的旨,上面还有大大的一个红印,因此长辈什么的见证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宁府门口的封条被撕掉了,荣府的三人还有宁府的四口人分别坐在了祠堂里,皇帝派了戴公公做见证,官府来的是吏部的张大人,就是上回皇帝被贾母噎了一下,急中生智的张大人。至于荣府的见证,王夫人的娘家人没来,说是因为王子腾病了,老太太的娘家人也没来,据说是因为隔得太远,不好参与这种事情。分宗的关键就是原先两家共有的祭田,宗祠还有祖产等物如何分配。这个官府都有定例,不用太纠结。可是对于荣府来说就不是什么值得庆幸的事情了,首先是荣国公和他子的孙包括老太太先夫贾代善的排位被请出了祠堂。看到这个场面,荣府已经有人泪流不止了。下来是族里的长辈,姓贾的长辈辈分还比贾敬大的一共两个,贾代儒和贾代修,一个管着家学,一个负责祭祀,当初都没站出来说话,贾敬两个都不想要。“既然当初是我宁府被赶出贾家,因此两位还是归荣府的好。”戴公公在一边点头,“不错,两位想必是和荣府一条心的。”张大人是大材小用了,他接着点头,“记下这一条,贾代儒和贾代善归入荣府。”祭田,贾敬表示要不要都可以,不过对面荣府现在缺钱,因此愿意将他那一半折了银子。负责监管田地的官员拿着两家共有的地契,开始折价了。“上等田五百亩,每亩二两银子,共一千两”贾赦戳了贾政一下,这不对啊,买进来的时候还是三两五的,没理由降了啊“中等田一千亩,每亩一两银子,共一千两”官员继续一项项加着。“大人,大人。”贾赦没忍住出声了,“这价钱似乎偏低啊”官员瞪他一眼,说:“这是官方价格。”贾赦怏怏的缩回去不出声了。一整天的分宗结束,双方人马在官府的文书上按了红手印,荣府拿了祖宗牌位和三千两银子灰溜溜的离开了。贾敬则接着拿出了皇帝赏给他的两府图纸,往桌上一摊,说:“老爷我打算大动了,谁看上哪一处了,自己挑吧。”、第48章 四十八原先的荣国府,现在去掉代表国公的国字,只剩下荣府了。贾琏被指使出去好几天,找了个五进的小院子,把所有人都塞了进去。说小院子是跟原先的荣国府比,大概连荣国府的四分之一都不到。住他们几家人倒是没问题,但是荣府好几百的下人,是完全住不下了。贾母占了最里面的一进上房,但是一共也只有五间屋子,一间贾母住,一间当做会客厅,一间放着贾母攒下来的好东西,还有两间住着贾母中意的丫鬟,安排的满满当当,已经养不了任何孙女儿孙子了。贾赦倒是挺高兴,原先在荣国府的时候,他住偏院,贾政住正院,现在换了小房子,他依旧是分不到上房,而且还比原先荣国府的院子小了许多,不过对比一下贾政,原先他占着荣禧堂还有单另的一间外书房,现在吃喝拉撒全在一处,那位的落差更明显。邢夫人原想撺掇着分家,可是看到清点家产的时候,贾母的嫁妆明显比官中的财产还多了许多,便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虽然理论上分家老母亲是要跟着长子的,但是凡事都有个例外,就像他们家,谁知贾母会不会跟着贾政,然后一点儿好东西都不留呢。况且族中原本应该是长子继承的祭田全都折了银子了,要分家也得等到祭田祠堂等等置备齐全了再说。王夫人是要回了宝玉,这倒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儿,可是朝廷有令,夺官之人和夺爵之人的后代是不能参加科考的,他家两样都占全了。不仅是宝玉,连贾兰都前程堪忧。王熙凤那天回娘家,倒是见到了她大伯王子腾。皇帝继位也三四个月了,王子腾的职位没升没降,勉强算是个好消息。不过还是交待他们要安生一些。最近莫要生事,等到先帝一周年祭之后再做打算。其余几家也都基本是相同的答复,皇帝刚刚登基,一切等明年再说。不过各家都支援了他们千八百两银子,说先渡过难关。贾母很是感动,不过如果她要是知道这些人家转脸都去了荣恩公府,还献上了大大一份厚礼,或许她的气就又要不顺了。王熙凤现在管家,早在贾珠不太好之后,王夫人将管家的重任交到她手上,荣府已经是入不敷出了,她粗略算了一算,每年官中大概都要亏上五千八千两银子。分宗这一闹,官中的现金就剩下三五万两了。买院子统共花掉两万七千两。因此,搬完家的第一件事,王熙凤便带着账本去了贾母处,后来所有人的月钱都减到了原来的一半。还有荣府的丫鬟小厮和粗使婆子,在主子面前有脸面的,还有几个夫人家的陪嫁都留下来了,算算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