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甜园福地> 分节阅读 19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3(1 / 1)

丫鬟想要接过去宝儿,那小子身子扭几扭,就是不同意。“多跟几个人去,有啥危险的那三个皮实着呢,轻易不得个毛病,这次从京城回来,一路上连肚子都没拉,还担心他们水土不服呢,压根儿没那回事儿”s:感谢soi和joycf的粉红票,感谢褰裳灬的桃花扇,感谢izzie110的平安符,感谢各位朋友的鼎力支持,甜园福地昨天在红书销售榜上第九名,今天第八名,寂寞很感动,然而口拙舌笨,只能在此一谢,并努力码字,争取加更。第二百七十章 我爱识字阿圆说起儿女经来,也是大摆龙门阵的架势,根本停不下来。“真的没长辈看着,你还把孩子给养好了”李薇眨巴眨巴眼睛,一只手抽空儿把那绺散落的头发别到耳后。许久未见,曾经美得不可方物的妞儿,不但比从前邋遢了,言语行动也更不讲究了,难道,这就是生孩子之后的必然反应“郡主,郡主”,碧儿大呼小叫的穿过了店铺,急慌慌来到卧室门前。见到了旧主子坐在屋里,还吓了一跳似的,揉揉眼睛,才急忙行下礼去。“出了事儿孩子呢”阿圆一颗心提起来了,怎么就这丫头自己往回跑,还着急麻慌的,不会是“没没啥事儿,郡主,夫人,您们看看,这个字,念啥”话说碧儿最近爱学习了哦,三不五时的会找人探寻点学问上的事儿。碧儿丫头蹲在地上,咬着嘴唇描摹了一个生僻的字样,样子快哭了:“就这个,不知道是哪个混蛋商家,起了这么个名字,还跟咱们家学的,做成了大门匾,二少爷非指着那个字要认下来,可是,可是奴婢们护卫们都不认识,赶紧教教奴婢吧,二少爷还在外面等着呢”李薇听的一头雾水,扯着阿圆的袖子追问:“你们家,还领养了一个读书的二少爷厉害啊,三个孩子都没累着你”。阿圆可没心情跟李薇解释,也蹲在了地上。上看下看碧儿描回来的那个字,最后决定坦白:“我也不认识”碧儿精心描出来的字体,是阿圆两辈子都没接触过的模样,编都编不出来读音。一个是“儁”。一个是“暐”,谁认识也怪不得碧儿要骂那商家混蛋李薇笑嘻嘻的凑过来,嘴里还糟践着:“阿圆妹妹做生意确实有一套,论起识文断字,那还真差得远”。“你厉害,你教教”阿圆斜睨着眼睛,就不信你认得出这俩儿傻字“嘿嘿那啥,碧儿,你肯定是没把这字写全,不一定漏掉了哪一笔划。才这般认不出来的”。李薇把头埋在宝儿的后脖颈儿。把自己眼界窄口舌快之后的羞羞脸藏了起来。“夫人,奴婢可是站在那家牌子下面写了好多遍才记下来的形状,保证没错”碧儿着急了。根本忘记了去领会夫人的深意。“啊哈哈”,阿圆乐的揉肚子,李薇的变化真的很大,把自己那一套永远有理儿都学过去了。“薇姐姐,你确认添上几个笔划你就能认得它们”开玩笑,这俩字本来就够热闹的了,一点儿熟悉的影子都没有,再添几笔,这个世界上的博学之士都得发疯。“碧儿,去告诉二少爷。当娘的跟当姨母的都不认识这俩字,先回家来休息,等叔叔回家了问叔叔。”小姑娘很是忧伤的走了,深觉得这事儿办的不地道,不能给一个满意的答案,二少爷会不会当场嚎啕大哭啊而李薇夫人,此刻正在被对学习如饥似渴的小老二少爷的年纪而震惊着,怎么可以啊不足一岁的娃儿,话都说不清楚,却要认识每一个街边出现的字体,指哪个你就得读哪个,读不出来就坚决不离开那个混蛋字。“你生的是疯子吧”李薇看看自己家里这个只知道赖在亲娘怀里的宝贝疙瘩儿,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宝儿比那三个“妖孽”还大半年呢“你才生的疯子”阿圆瘪瘪嘴:“幸亏就这一个喜欢认字,要是三个都这样,谁家能受得了”哎先别聊天了,给孩子找找尔雅或者说文解字,把那两个天杀的字给找出来吧可惜,美丽坊什么美容的东西都齐全,就是没配备字典词典,光临的都是小姐女士,个个奔着臭美来的,哪里能用得到那种又厚又重的东西张大山派了个手下回来,说一声二少爷不肯罢休,死活指着那两个字不走,好言相劝让他回家,根本听不进去,商铺又是家刚装修没开张的,根本找不到人问询,只好派了人去府衙找阿文司马求教了,让郡主别担心。阿圆苦笑,三个娃儿一个也不肯回家,这得有多少人笑话她这个当娘的威严啊李薇羡慕的两眼放狼光,恶狠狠的对宝儿嘱咐:“回去娘就给你请先生启蒙,咱比小老二大,可不能输给他”哎,神童的母亲不容易,神童母亲的亲戚,要承受到做比较的阴影,活的更难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回来吃午饭,还多了两个小的满脸开花的作陪,当叔叔的阿文,和目前阿圆最不想多见的袁县令。那两个字终于认识了,一家酸丁要开个笔墨铺子,冥思苦想了两个字做店名,一个是取自前燕朝景昭皇帝的名字,慕容“儁”:音jun,有才智超群的意思。一个取自前燕朝幽皇帝的名字,慕容“暐”:音wei,形容光很盛的样子。阿圆咬牙切齿的诅咒,那酸丁的铺子肯定开不长远,就凭这俩生僻字,保证没人光顾袁县令是最高兴的,吆喝着拿来了笔墨纸张,信手一挥,两个字分别赫然纸上,互相倒换了一番,抱了“小老二”去耍。“告诉老夫,哪一个是儁”满室哑然,这是一个从未玩过的新游戏。小老二照旧熟练的抓着山羊胡子,另一只小手一指,把那个万恶的“儁”给分辨了出来。李薇要疯了。把宝儿硬塞进丫鬟的怀里,自己走上去,把两张纸重新倒换了一番,嘶哑着嗓子请求道:“给姨母指指,哪一个是暐”这个女人不认识,而且蓬头垢面的,有碍观瞻。二少爷不屑一顾的站过了头,抱着袁县令的脖子不配合了游戏。阿圆在一边规劝:“小老二纯粹就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胡蒙的,都别当真。”她倒是想息事宁人,可惜,袁县令跟阿文这俩当先生的不同意啊,这不是看不起我们徒弟吗“小老二,来,给这个漂亮姨母递过去暐字,拿对了,咱有奖励。”为了显摆,袁县令和阿文恨不能都要签订卖国条约了。听到奖励,牛气哄哄的二少爷转过了头,弯腰,抓起了一张纸,往李薇的怀里塞。竟然,没有错。袁县令老泪纵横,李薇热泪盈眶,虽然,唏嘘的不是同一种情感。阿文是最懂得小老二的能力的,所以镇静的很,拍拍手从袁县令手里接过来坏小子,温和的准备实现诺言。“跟叔叔说,要什么奖励”一个字,又把在后面跟着瞧稀罕的丫鬟护卫给雷倒了一大片。“街”。众所周知,小孩子这一个字,不是个名词,而是个动词,“上大街上继续逛,继续认字”的意思当亲娘的那叫一个心疼,看着阿文的眼珠子都要喷出火来,一个没注意,大哥你咋就把一个孩子给欺负成这样了呢这年纪,不应该正试图掰着小脚丫努力吃到嘴里去吗不应该流着哈喇子只对食物感兴趣吗“老二啊,咱不认字了啊,娘抱着跟宝儿哥哥玩儿,爱玩啥玩啥”。阿圆从阿文手里抢过孩子,打算把这个怪胎丢到一旁的三人组里面去,老大老三和宝儿,此刻已经开始在刚刚铺就的地毯上爬了。“哇街字”,含混不清的两个字,伴随着凄厉的哭声震彻耳膜,“小老二”蹬着腿向着袁县令和阿文的方向伸手。那是一双渴望知识的手自此,“小老二”渐渐跟两个同胞兄妹拉开了距离,吃饭睡觉倒是还在一块儿,玩乐的内容,却有了本质的不同。人家自己就喜欢玩认字的游戏,跟那两个娃儿抓起一把土时的欢乐程度是一样的。李薇没跟阿圆一块儿回迷糊阵,据她说,是被严重的打击了,宝儿的先生正在请,套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丫鬟护卫们的文化程度得到了普遍的提高,现在的马车上,会随时搁放着一本尔雅,和一本说文解字,凡是跟随二少爷的,都得学会怎么翻查。本来想要先去看看“幸福苑”的盛况的,可是小五带着李叔和几个村子里的元老亲自来请她们归家,说是宗祠已经修缮打扫完毕,全村人翘首以盼,就等郡主和司马还有三位福娃把福荫带回去了。“东家,等回去你就知道了,我们还准备了一个大大的惊喜”小五欢呼雀跃着比划,嘴巴倒是瞒的死紧。马车“轰隆隆”又开始启程,在曾经走过一遍又一遍的道路上,似乎,还可以看到,那个初来时把一双绣花鞋都走破了的小女人;那个尝试着卖糖葫芦卖拉面起家的白家六口人;那个憨憨的赶着牛车让媳妇和弟弟妹妹坐在车上的傻汉子等待着她们的,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呢s:起点网新增添了完本满意的投票,虽然甜园福地距离完本还早,但是为了稳妥起见,寂寞还要提前呼吁一下朋友们,只要是订阅了本书百分之三十章节的读者,都在完本后拥有投票权,请亲们记得这件事,不要让寂寞完本后投票处无人问津,太过难堪。提前拜谢第二百七十一章 归家阿圆走过了一生之中最辉煌的道路,每过一个村子,都可以看到囊括了全村的父老乡亲,在各村里正的带领下,扶老携幼迎接衣锦还乡的郡主和司马。三十里屯子,被推到正当前的,是那位越老越精神的杨橛子老木匠,胡子抖啊抖的,昏花的眼泪珠子淌不下来,只在眼眶里撞击。那种集体叩地拜倒山呼“恭迎郡主回乡”的阵势,实实让阿圆很不习惯,好在,杨老爷子没那么多规矩,把跳下马车的阿圆上看下看了一番,就说了一个字:“好”“等家里安排稳当了,我带着孩子来看爷爷。”阿圆只能先说这么一句话,让这么多父老乡亲保持着下跪的姿势,她心里承受不来。最热情的,自然是迷糊阵的村民,出了一个司马还不算太出格,被皇帝认下一个郡主这事儿,才是更加令蓬荜生辉,全村老少腆胸挺肚牛气哄哄的资本,为过年置办的新衣裳都换上了,各家各户洒扫门庭,红砖铺就的大街小巷,全部用清水冲刷过了,又红彤彤的跟铺就的新砖似的。元老们提前归队,率领着乡亲们照例齐齐叩倒,阿文和阿圆再三相请,才欢呼着起身,前呼后拥的先把最尊贵的亲人送到祠堂里去。迷糊阵富了,在祠堂里外不遗余力,红砖高顶,转折处镶嵌了琉璃瓦片,连门匾都是金灿灿的,焕发着从未有过的神采。手捧村籍的李叔。手捧家谱的白家长老,就等着三个孩子现身在宗祠了。这些都不算稀奇,事实上李叔在朱阳县一见面就提出了想尽快让孩子们写进村籍家谱的要求,阿圆此时已经没有别的想法。除了“小老三”已经姓了国姓,老大老二,反正还没有正式的名姓,就姓白好了。让她的脚步再也无法挪动一寸的,是站在宗祠的门口,白家长老的身后,那个抓耳挠腮又搓手的傻汉子是谁宛如时光倒流,当年的粗布青衣,斜斜的立交领上没有一丝点缀,肥裤腿在脚脖子上用布带缠住。一双明显不怎么合脚的黑布鞋。在脚脖子上多了两根细细的带子。标准的农家汉子的形象,那脚脖子上的细带子,用来调整不跟脚的鞋子。还是阿圆的首创。一根黑木棍,在头顶插过蓬乱的发髻,杂乱的胎毛发,在前额上翘着,永远不那么服帖,如果硬要拢顺的话,就可以显露出一个很完整的“美人尖”,黑的透透的脸膛,铜铃豹眼局促的不敢张望阿圆的双目,只是偷偷的。往三个孩子身上瞄。不但是阿圆愣住了,身后的小采莲、小阿文,都一霎那打了个趔趄,然后,是小丫头捂住嘴巴却控制不住的呜咽声:“大哥呜大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