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重生颜娇> 分节阅读 1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9(1 / 1)

“祖父,让周嬷嬷来抱我吧。”含玉半垂着头,咬了咬下唇。“祖父就抱不得了”颜茂华一把抱起含玉,开口道,“年纪这般小,心思倒是挺多。”含玉闭嘴不敢说话了,此时她并不知道周嬷嬷跪在寿安堂还未起身。“跟老夫人说,跪了一个多时辰也足够了,含玉我抱回去了。”颜茂华抱着含玉出了佛堂,门口的婢子垂着头,只应了一声,无人敢多言。夕阳的余晖洒下,金红灿灿的余晖照在含玉白皙的脸上。含玉偏头看去,只见祖父俊挺的鼻梁,和父亲的容颜相重合。她鼻头一酸,双眼模糊了。“可怨你祖母”颜茂华开口问。含玉的声音有些哽咽,只回答了一个字,“怨。”“说说看,为何怨”“我明明是父亲的女儿,祖母疼爱父亲,为何却这般厌恶我”含玉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却从很小的时候便有记忆。一岁的记忆从备受宠爱到落入深渊,她深刻的即便再活三生都不会忘记。记忆中除了很小的时候父亲会经常抱她,含玉还不曾跟哪个亲人这般亲近过,一时间她也忘记多活过一辈子,跟个孩子一般哭泣,前世的委屈全部化作此刻的泪水。颜茂华见状,无声长叹。想当初刚徐氏初嫁,那时候行事落落大方,性情也是善解人意。也不知是何时起,徐氏心思越来越狭隘,他们有了隔阂争吵,也幸亏长子自小聪慧机灵,劝解了徐氏不少话。直到长子没了,徐氏彻底失了心智,变得不可理喻。含玉哽咽的接着道,“含玉而生不是福佑亲人,却是短寿薄命吗”她说的不止是父亲,也是自己。“含玉,你需记得你父亲身亡与你无关。”颜含玉泪光涟涟,满面委屈,“父亲的死真的和我无关吗”“是,与你无关。”颜茂华正色道。含玉缓缓点头,“我知道了,祖父。”等颜茂华把含玉一路抱回玉笙居,洪嬷嬷也回到了府中,看见老爷抱着小姐,心中惊讶,屈身上前,“老爷,奴婢来吧。”颜茂华轻应,把人接给洪嬷嬷,又道,“含玉跪了一个多时辰,看看她的腿可有伤着”“是老爷。”洪嬷嬷应。颜老爷交代之后,便等在含玉的书房,翻了她的几本书,又一张一张的看了她桌案上的字帖,张张干净整洁,字迹秀气。洪嬷嬷小心的给含玉揉着腿,又让人打了热水敷了敷她淤青的膝盖。含玉的双膝僵硬的没有知觉,洪嬷嬷揉捏的手法灵巧,含玉也感觉舒服了很多,她双腿不再麻木,开口道谢,“嬷嬷,谢谢你。”“大小姐无需客气,这都是奴婢的分内之事。”洪嬷嬷谦逊道。正说话时,听雪拎着食盒来了玉笙居。“大小姐,这是夫人让人做的,都是大小姐爱吃的东西,大小姐趁热吃了吧。”“好,替我谢谢我娘。”“大夫人交代大小姐这两日少些走动,还要劳烦洪嬷嬷多多照顾大小姐。”“照顾大小姐都是奴婢的本分,听雪姑娘放心。”洪嬷嬷回答。“大小姐用膳吧,奴婢这就回去交差了。”洪嬷嬷拎着食盒,那食盒是黄花梨木的,深褐色,纹理细密、色泽光润,长方形状,双层,盖沿是金边镶嵌,食盒上还细雕着有藤边的玉莲花,很是精致。颜含玉想到祖父,便没急着让洪嬷嬷打开食盒,只问,“我祖父还没走是吗”“还没走,在小书房呢。”“祖父应该还有话要说,让我祖父来这里坐吧。”颜茂华进来坐在旁边的椅上,手里还拿着一本封订的蓝封书籍。“腿可有大碍”“只有些红肿淤青,没有大碍。”含玉回答。“无大碍便好,这两日好些休息。”颜茂华又接着问道,“你在看史记”颜含玉点头,“是的祖父。”“这些书闲暇时随意翻一翻,认识一些字便可,无需深解内容。”含玉又应声,“知道了祖父。”颜茂华知道含玉好学的心思,知她看诗经古词更多些,故而并未多想,放下手里的书,说起另一件事,“今日你派人去了顾家”颜含玉直言,“方姑出了事,我想帮她。”“虽说顾夫人品性温良,性情也佳,可顾家不同,顾家三代行商,商贩精于算计,还会想尽办法攀附权贵,我们不可跟顾家走的太近。”“祖父的意思是让我远离方姑吗”“她给你授了几日的功课,于你算是半个师父,且顾夫人在汴京也有些名声,不是让你远离她。我知道你想帮她,除非她不是顾家妇,我们帮她,救她于水火,这自然在情理之中,但若是别人家的内宅之事,我们不便去过问。”含玉垂眸细思,也的确如此,即使方姑跟顾家不和,她也不能插手,这是顾家的内宅事。她缓缓开口,“祖父,我懂了。”“你一向聪明懂事,祖父信你能够明白其中事理。今日之事,我却很是疑惑,你怎会不愿招待客人”她低声道,“我让祖父失望了。”“祖父没怪你,此事并无对错。你祖母心偏徐家,才会认为你的所为傲慢无礼,不愿招待徐家人。你跟你父亲一般早慧,我心中甚是欣慰。只是我这心中也担忧,你小小年纪心思便这么多可不是一件好事。”“祖父,含玉只是看书,没想很多。”颜含玉垂头不敢承认。颜茂华并不戳破她的话,只接着道,“徐家近些年落魄,是因这两代子孙都比不上徐老爷,整个徐家子孙看去,也只有这一代的徐家大爷有些脑子。我举荐他,给他这个机会,也只是因你祖母。祖父不是心善之人,却也不狠心无情,徐家近乎落难,能拉上一把,祖父自然就不能袖手旁观。”颜含玉听了祖父说的一大串话,心里突然明白,祖父这是要让她说心里话。祖父问她为何不愿招待徐家客,她只回了一句话就想蒙混过关。她弱弱的开口道,“祖父,若是祖母能把对徐家姐妹的亲近分一些给含玉,含玉才不会拒绝祖母招待客人。”颜茂华无可奈何的摇头轻笑,“你这丫头,不愿说我也不逼你了,早些用晚膳,不要饿着了,我先回去。”颜含玉看着祖父起身离开的背影,欲言又止。她总不能说自己有预知能力,知道徐家姐妹太虚伪,她不愿虚以委蛇去招待徐家姐妹吧。第四十一章 念书颜含玉用了晚膳,让人把食盒送了回去。她一直不见周嬷嬷过来,便开口问,“周嬷嬷在哪里怎么一直没见她在寿安堂还没回来吗”“周嬷嬷也跪了一个多时辰,刚回房,在房里休息。”颜含玉一顿,才道,“劳烦洪嬷嬷去看看周嬷嬷,夜里让春枝给我守夜吧,洪嬷嬷早些歇着就是。”“是,大小姐好些休息,奴婢这就去吩咐,然后去看看周嬷嬷。”洪嬷嬷还没走出门,像是想到了什么,又转身道,“大小姐,如云先生的事”“方姑身体还好吗”“奴婢给如云先生把了脉,如云先生坐着小月,身子还有些虚,养一段日子便无碍。”“她无大碍便好。”颜含玉是局外人,不便过问方姑私事,也不再多问。她只是重活了一世,并没有神机,不可能掌控别人的命运。万事随缘,她不可能人人相助,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扭转别人的天命,后来祖父发话了,把静香从陆家接回来。颜静香是颜家嫡孙女,而且年纪也渐长,是该让她收收心了。陆氏虽想过多次,也经常会把她接回来小住一段时间,可静香丝毫不觉得这里是她的家,总把陆家当成自己的家。如今颜老爷发话,静香回来之后自然会长住。含玉整日在小院习医,每天也会抽一两个时辰看书习字,静香对医术不感兴趣,也不爱看书,更不爱提笔习字,捏针绣花。含玉习医时不爱有人打扰,只好跟静香说等她习字时过来一起练字。静香被迫跟着含玉一起念书习字,含玉大部分时间都在用功,静香不像含玉那般能安静的坐上半个时辰。含玉没有先生在一旁教导,不管看书习字全靠自己的自觉,她每次练字时都能做到心无旁骛。颜静香却是不行,写两个字就会丢下手里的笔站起来晃悠,但见含玉目不斜视,坐得端正,她又不敢去打扰,只得自寻欢乐。颜静香的性子不受拘束,含玉也不好直接管她,摇摇头,兀自做好自己的功课。含玉练好了当日需要写的字,起身,却见静香靠在窗口的榻上埋着头,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含玉走近了,却见她手里捧着的是一本画册。她的小书房画册并不多,只有三册,且她都看过。静香手里的那本画册正是仙踪野史,这画册是以画为书,每张画上都有几排字,正是讲述的画上内容。静香也只有看这些书册才能看的下去。她识字不多,只是看上面的图,一本书接连翻着很快就看完了。春风吹,细雨落,窗外滴啪滴啪的滴雨声,满院子灰蒙的颜色,还有周身温凉的感觉。这样的天气含玉喜欢临窗作画,她手里握着比随意勾着线条,大门口的廊下还有静香的笑闹声。含玉偏头看去,只见阿欢半弯着腰在廊下撑着绿油纸伞,嘴里说着话。静香蹲着,手里拿着一只碗,地上还摆着几只茶杯,她一个排着一个摆在屋檐下,放在从屋檐滴着水的正下方,那如银线一般的雨水不断,溅在碗中,又从碗里一跃而起,似是淘气的顽童,跳出了碗中,溅落成串串水花。颜静香伸手去接雨水,那屋檐外的水溅在她的身上。阿欢撑着伞,急忙道,“小姐,您还是往里面来些,莫弄湿了自己,到时候受凉病了可不好。”颜静香回头,看到含玉从窗口探出来的脑袋,招手,“含玉姐姐,你也一起来嘛。”颜含玉摇头,“你自己玩吧。”这种玩水捏泥巴的事情,代表的是幼童的童真,只有小孩子才会喜欢。她虽然从没玩过,心里也好奇,可终究放不下姿态,让她继续做个安静乖巧的小女孩静香喊不动含玉只好独自玩耍,含玉姐姐不爱动,静香这是知道的。这一季的春慢慢悠悠的过着,树头绿叶青葱茂密,百花齐放争相斗艳,好一幅春景降下人间。也是这个时节,翠云和春枝依依不舍的拜别玉笙居。含玉各自赏了她们一些银两。翠云一直有心理准备离开玉笙居的,等到真正要离开的时候却是哭了,跪着给含玉磕了两个头,她声音哽咽的说不出话来。春枝原是没有多少离别的伤怀,却见这样一幅场面也跟着泪眼涟涟。“你们照顾我了几年,如今离开我也不能亏待了你们,这些银两收好,只盼以后各自安好。”含玉让洪嬷嬷把银两分给她们,是相同的一份数量。“多谢大小姐赏赐。”春枝道谢。“奴婢多谢大小姐的赏。”翠云亦垂眸言谢。“起来吧。你们总归还是颜家的人,只不过换了一个主子不在我的身边伺候罢了。”“大小姐保重。”翠云三步一回头,终是离开含玉的视线。洪嬷嬷送走了春枝和翠云,如今这玉笙居小院也真正成了含玉的地方。平安和小芽儿以后就是她的贴身婢子,一个沉稳,一个机灵,两个在一起做事倒是极搭。颜含玉前段日子一直都在习惯着平安或者小芽儿的伺候,没有间断,所以翠云和春枝离开,含玉倒是没有多少不习惯。她白日里一般都是洪嬷嬷跟在身后,周嬷嬷以往伺候含玉也是惯了的,所以平安和小芽儿一般都会做些跑腿或者随身跟随的事。又过了两日,颜茂华此刻带来了另一个消息,李素衣过些时日来教含玉她们两个念书。颜茂华看中含玉好学上进的心思,自然想着给她请个德学出众的先生,哪怕只是为了识字,可这启蒙先生若是请好了以后对她也是必有用处。颜含玉心里感喟,上一世的事情还需再来一遍,这是逃不了的事情。李素衣是她的先生,授她功课,于她有恩,她无需改变。上一世她饱读诗词,学了琴棋书画,文采亦是风流,这一世她只会把更多精力用在习医之上,至于文采什么的,这无法帮她延寿。第四十二章 侍妾汴京才女李素衣出生书香门第,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素衣十八岁时嫁给宰相赵普三子赵德明,新婚时二人琴瑟和鸣,人人倾羡。然而她多年无所出,使得赵老夫人对李素衣心中不满,后来更是请了大夫检查,得知她不孕之后,更是对她各种嫌弃。赵德明良善,虽然亦是有才学的公子,李素衣却慢慢看出了他的懦弱心性,遇事从来不会直迎上前,只会退缩,心中不免感到失落。再后来赵老夫人给赵德明纳了一房妾室,赵德明满口答应说不会进那妾室的房,没过两年那妾室还是怀了孩子,自此李素衣待赵德明冷淡疏远。李素衣才华横溢,自幼又深得父母宠爱,心性不免清高自傲,嫁给赵德明后,和丈夫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即使不得婆母欢心,还受到妯娌排挤,她却都无怨念。直到后来赵德明和她离心,她毅然选择和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