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望族毒女> 分节阅读 33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30(1 / 1)

。对了,并不是只有这八门课程,以后还会陆续增加。你们如果有想学的课程,可以告诉小兰,我会酌情考虑。如果值得开课,便去聘了这一行的翘楚来给你们授课。”这个选修课的方式挺新鲜的,而且顾琰让讨论,她们略楞了一下,果真交头接耳起来。方才一来就看到每人桌上一份课单了。笔迹都是一样的,大家也识货,没有三五年的功夫写不出这样的字。只是看上头列出了八门课程,大家心头就有些怯了。要学这么多啊后来听小兰说是选修才安下心来。又听说这课单是小兰誊抄的,而她只是顾琰在顾家时的丫鬟,不由便跟自家丫鬟对比了一下,觉得有所不及。下头便有人起身行礼道:“秦王妃,臣女想跟您学书法、学织毛衣,还想向顾三夫人学礼仪。”顾琰看过去,是个圆圆脸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约莫十岁左右。三伯母是秦家人,秦家是礼仪传家,顾琰便让她来开了这门课程。“好,你是哪家的”“回王妃,臣女李念,祖父是礼部尚书。”哦,李夫人的孙女,李意欢的侄女。顾琰看一眼旁边坐着的小兰,后者已提笔蘸墨一一记录下来。这些要做好回头编排课表的依据。不是顾琰自夸,她的贴身丫鬟,这些方面还是很拿得出手的。“坐吧,其他人呢”“臣女李想,也是礼部尚书家的,也想跟王妃学书法、学织毛衣。”李念旁边一个比她小一两岁的小姑娘站起来道。嗯,不错,这小丫头选了两样。看来是衡量过的,目前只能学好两样。“臣女殷见欢,大理寺卿是家父。想向王妃学书法,向齐娘子学女红。”其实织毛衣应该也算在女红里。不过鉴于目前炒得挺热,很多人都听说了皇帝和两位公主除夕夜穿的毛衣。所以单列了一门课程。“臣女萧灵儿,宗室女。论辈分当称王妃一声叔祖母,称小世子叔父。臣女想向王妃学织毛衣,向汪先生学诗书,向窦先生学围棋。”顾琰想有个开门红,这上头的先生无一不是京城比较有名气的。其中一半也曾是她的先生。因为年纪比较大,也没什么要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野心了,所以愿意来教导小姑娘们。“臣女梁长乐,梁国公是我祖父。想向学书法、织毛衣,向窦先生学围棋。”今日顾瑜也将长女送来,眼见长乐一副一切照规矩办不搞特殊,眼中却满是笑意的小模样,顾琰朝她微微一笑。团子一直举目四顾,望着满室花红柳绿的小姑娘们好奇。长乐站起来他发现是认得的,便高兴地冲她呀呀叫了两声。长乐听到回他一笑。顾瑜已经私下里问过太夫人,知道姑祖母的遗产并不是祖母给的,也不是三婶给的。却是从来没有承认过是顾家外孙的国师给顾琰的嫁妆。心头便没什么好不平衡的了。只叮嘱长乐去了要好好学,学得越多越好。“姨母,臣女还想学其他的课程怎么办呢”“我刚说了,可以旁听,只要时间不冲突。不过,选了的课程每月有小考,成绩分天地玄黄四级。如果成绩三次不达玄级,就会被剥夺继续学习这门功课的资格。你可以同时旁听未选的课程,也可以这一门结业了再选。”“哦,知道了。”下头又是一阵议论,学生觉得先生教的不好可以半道退出,先生认为学生成绩不过关也可以踢人,这两种形式都很新鲜。但是听起来似乎也相对公平。只是,让人开始有压力了。“臣女顾琇,想学书法、织毛衣、古琴。”顾琇是被顾琰叫来的,窈娘已经过世一个多月了。因为不是嫡母,倒也无须遵循守孝三年的规矩。顾琰便有意让她多出来接触一下同龄人。她没有自报家门,因为顾家如今就没什么能拿出来说的官位、爵位。不过人人都知道她是顾琰亲妹,也不敢小觑。顾琰听了一下,点她的书法课和织毛衣课的人倒真是不少。同时三夫人的礼仪课也是满员二十四人。“嗯,我的书法课课单上有写,每逢三六九,上午一个时辰。不过我有言在先,我的书法中还杂有剑法,要跟我学书法,剑法也是要同时学的。”下头立时响起一阵议论声,众人推了长乐问道:“姨母,这便是您书法的秘密么都说您的书法既有女儿的妩媚,又有男儿的英武。尤其是那斗大的字最见功底。”她在家也仿过顾琰的百寿图。可祖父总说味儿不对。所以,她一直不能写中间斗大一个寿字,四周环绕的那种百寿图。写得最好的是摆成个圆形的。百寿图出来五年,已经发展出无数的样式来。在座的人都对此很感兴趣,纷纷看向顾琰。她没有傲人家世,却能成为秦王正妃,慢慢让人接受,太夫人当初费心打造的才女名声也是起了作用的。顾琰笑笑,“和这个有关。女子手上的力总归是要差一些,而且见到的天地也窄一些。要克服,就得另辟蹊径。大家该当知道草书之王张旭将公孙夫人的剑器舞而对书法有所得的故事。不过,倒也不是都用的我这个法子,我看到过有人在手腕上绑沙袋练字的。笔下便很有力道与锋芒。不过既然跟我学,就按我的法子来吧。以后你们能自出机枢了,尽管除旧布新便是。”下头众人互相看看,李念犹豫地开口道:“可是我等有些人一点基础都没有。”她们是文官家庭出身,还真是没接触了刀枪剑戟之类的。“舞剑而已,又不是要你们去打打杀杀。舞步都是学过的,跟着学一两手剑法就行。放心,我是道门弟子,所学剑法都是姿态优美,步法轻灵的。”怀里团子打了个嗝儿,顾琰把他竖起来抚了抚背。只是问问情况好排课表,其实并不非得需要她到场。可是既然是第一日,那便好好跟小姑娘们打个交道好了。众人想了下顾琰的身姿、气质,倒是对她口中的剑器物好奇兼向往起来。苹果进来禀报各位先生到了。顾琰颔首,“好了,各科的先生到了。他们有各自授课的地方,这里便是我讲授书法课与织毛衣课程之处。你们选了哪门课程的,各自去拜见吧。今日大家就是认识一下,回头可以到后园好好逛逛,想坐雪橇或是去温室赏花都可以。你们要去就跟身边相随的丫鬟说一声,会有人清场。我的书法课十九那日开始,每次先跟着舞剑就当热身。身子暖和了写的字也好看些。选了书法课的等下去挑一把没开刃的剑。”“是。”众人起身应道。对于今天的安排都有些惊喜。本来以为来秦王府上课会挺拘束,没想到这么自在。只是,不知道什么样的成绩能得到天级、地级啊。、313 开学2当下便有丫鬟上来给众人带路,带她们出去拜见各科的先生。八位先生,教书法的顾琰,教礼仪的顾三夫人还有教女红的齐娘子是女子。另外五位都是有德行的老先生。顾琰给每个人一月五两的月例,然后在秦王府各自有一处小院权作歇息也可以直接住下。等书院弄好了,会一起搬过去。一般大户人家请教习,一年二三十两银子左右。顾琰这里因为人略多,便开的五两。这也是打动人的一个地方,毕竟京城居大不易。这些老先生有些是为了儿孙的前程所以留在京城,到这里既可以拿高薪,又可以和秦王府以及众多贵人搭上关系,何乐而不为。一忽儿,人都行礼出去了。团子看人都走了,不热闹了,又咿咿呀呀的叫了起来。他方才一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没一刻消停。“嗯,我们也走吧。我们做什么去呢团子想干嘛”顾琰抱上团子往后院去。小家伙看到狗拉雪橇便兴奋起来。顾琰便抱了他去坐了一圈,小家伙乐得手舞足蹈的不想下来。“人都在干嘛呢”“回王妃,这会儿都已经拜见过先生们了。有些留下来陪着先生在说话,顾三夫人跟前就有好几人。有些逛园子看暖室,还有几个领了剑的凑在一起玩着。”“玩什么”看来还是有些怕她,都没有来玩雪橇的。不是她说,这冬天雪橇最好玩了。“比划剑法啊,有几位家中是武将出身的,看起来在家也是玩过剑的。还有几个小姐就在旁边瞧着。”“哦。”正说着,长乐拉着顾琇还有另外几人来了。笑嘻嘻道:“姨母,我们想玩冰嬉。”顾琰点头,“尽管玩吧,不过,往冰厚实的地方去,也得有人看着。”不好让侍卫进来,所以她年后特地挑了一队健妇训练,如今便在四处巡视。这会儿也正好看着,省得谁摔得厉害了。来人里还有李念、李想姐妹。李想笑道:“原来到秦王妃这儿这么好玩。早知道之前臣女就跟着祖母和叔父来了,而且糕点也好好吃。”“以后逢十休一,就怕你嫌辛苦不想来。”“不会不会,每天上午一个时辰,下午一个时辰,中间还有一刻钟休息,怎么会辛苦呢”上午约莫十一点的时候,放学归家。随着十几辆马车离去,秦王妃这里特殊的上课方式便在圈子里传开了。太学的先生们哂笑,果然就是闹着玩儿的。小小女子,办什么书院嘛。那是女子该管的事儿么。各家的夫人倒是有些感兴趣,对她的课程安排很有几分心动。又听说顾琰安排得周全,完全不会犯了男女忌讳都放下心来。这个年岁的小姑娘,只要不是家里存了别的想法,肯定都不希望传出些什么不好的话儿来啊。而存了想法的,也是没了机会。巧遇什么的,不是那么容易的。下午织毛衣的课,名义上也是顾琰主讲。这门课是所有人都选了的,因为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这个课是逢双日下午上。因为都选了,所以课表排下来,这天下午就没有其他的课了。这会儿众人都拿着两根竹签把讲台上的顾琰望着。不知道要怎么才能把这一团线球用两根竹签变成一件衣服。“我先教最基础的平针的起针、行针、收针。大公主府的侍女三天就出师能织衣服了。不过她们只学了这一种针法。我还有许多针法,能学去多少就看你们的领悟力了。”顾琰只做了示范,让众人从最没技术含量的织围巾学起。然后她便离开了。半个时辰后再来看,起针、行针这些大多数都掌握了。还有一些手快的,都打了一寸长了。也有漏了针不得不拆了重来的。顾琰还听到有几人在讨论团子上午戴的分五指的手套,笑道:“不用急,等你们熟能生巧了,什么花样都能织出来。这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编制技巧,跟打络子一样的。不过,首先基础就得扎实。”第一天的课程就这么结束了,十多辆马车将说说笑笑的小姑娘们陆续接走。顾琇留了下来直接住下。这是顾琰事前就同太夫人说过的。窈娘都不在了,顾琇以后便会留在秦王府。太夫人乐得如此,这样一来顾琇以后的事儿顾琰等于都包了,怎么都会嫁个好人家。顾琇这会儿正挺上心的织着围巾,已经有一尺来长了。再织这么长就可以收针大功告成了。以这个作为第一天的功课,真的是很容易让人产生成就感愿意继续学下去啊。顾琰走进来,把团子在她身边放下,小家伙便伸出小手拉扯她的成品。“哎呀小心,小姨的竹签戳到你可怎么办”顾琇无奈只得搁下。顾琰笑道:“行了,歇会儿吧。放学老半天了一直坐这儿戳戳戳也不知道休息。晚上你姐夫很晚才回,咱们一起吃火锅。”某人第一天总揽大局,加班那是确定肯定以及一定的了。“好。”“嗯,你闲了没事多帮我看着点团子。过些日子我要出去转转,不方便带他。托了四嫂来照看,你在的话还能帮把手。”“姐姐,你要去哪啊”“就在京城附近转转。”顾琰本意是要办书院,让贫家子弟都能读书识字。首先就得让人知道秦王府在做这事儿。本来派人出去也行。不过很久没有出去好好走动了,便打算自己也去。让她生出这个念头,主要是因为明晖要去。之前顾琰旁敲侧击的问明晖把皇帝紫檀精舍的名贵花木卖了得来的银子做什么去了,这才知道这些年师傅一直在资助一些鳏寡孤独。所以他听说顾琰打算无偿或者束脩很低廉的让贫家子弟和女子有机会读书才会大为赞同。直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个法子比一味的资助好。两师徒就这事儿越说越投机,因为明晖在皇帝身旁不得脱身,之前事情也都是国师府的师弟们在做。他就决定趁着有一天的假自己去看看银子是不是都用在了刀刃上,中间有没有什么状况。毕竟财帛动人心啊听他这么一说顾琰便立时动心,正好小菊的伤势也都好了,便决定带上她一道前往。说起来三人好多年没有一同出行过了。打算过几日就出发,回头把京城附近有需要却又无力进学的孩童的村子都知会到,让他们往秦王府另辟出的一个院落来。至于先生,倒不是如今的这些老先生。他们精力可不够,而且只是开蒙也用不上这些早就名声远扬的老先生。顾琰预备的教书先生是一些落第的书生。这些人为了科考上京,但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