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一手负后,学着太上皇的动作,“那我们再来打过”温鹏远低头:“好,我认输”温鹏远带着两个弟弟,又有小厮、护卫跟着出门了。梁氏吐了口气:“总算清静了。”董氏道:“你真不担心啊”她正想着,却被下人告知:“夫人、伯爵夫人,二小姐、三小姐也跟去瞧热闹了。”董氏起身:“我的个天,两位小姐跟去凑甚热闹,没规矩,那可是顺王府。”梁氏未动,董氏则先一步冲出府门,硬是把温远远、温元娥给拦回来。董氏气得不轻,在她心里,根深蒂固的就是书香门第、世家名门的形象,而温家更是今非昔比,一门两爵位,惹得多少人眼红,自然这爵位是他们自儿个挣来的。温远远扁着小嘴。董氏训斥道:“元娥,你是姐姐,怎么也跟几个混小子胡闹,没规矩。”温远远不服气,但知与长辈顶嘴不对,只不说话。温元娥道:“祖母,宋家小姐也在马车上呢。”“她才多大,你多大回家后,给我抄十遍女德,看来你娘还真是把你惯坏了,再这样下去哪家好男儿敢娶你”梁氏正色道:“远远,你听着叔婆训话。”她们又没去看成,还被长辈给训斥。温远远依旧不吱声,她知道一旦开口就失了道理,梁氏常常教她,做什么事都要站住道理,就如皇后娘娘拿着剑去周家,把周家奶奶的耳朵割了一只,竟没人说上半句,原因只一个,那就是皇后站住了道理,便是御史弹劾也不管用。董氏一脸肃容,又开始说温家祖宗八辈的事,从温老夫人开始说起,说温老夫人如何教训孙女,这才有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又夸温老夫人如何能干,教了两个儿子成进士,还教出温青、皇后这样出色的兄妹等等。现在,汪老夫人成了温家的大功臣,就连温氏族里也颇受敬重。梁氏听着,有了些许困意,可董氏还在滔滔不绝地教温元娥姐妹俩。温元娥更不敢有半分不悦,生怕董氏再训她。她随家中老仆回京前,父母就叮嘱了她,入京后要事事听祖父、祖母的话,莫与长辈顶嘴,要学规矩等等,听得温元娥都快起茧子,可她还是低估了董氏的训人本事。温元娥刚一挠脖子,董氏抬手就打她的手:“长辈训,要恭听,你动来动去作甚,回家就给我跪佛堂去,你娘还真是不会教孩子,把你都教成什么样儿了,一个大家闺秀,站没个站像,坐没坐像,站在长辈面前还左摇右晃的”温远远正要打瞌睡,见董氏打温元娥的手,强打精神听着,第一次觉得这叔婆还真是厉害,训人的话居然不重样,能把温家祖宗八辈的事都细数一遍,且还不重样,其间不忘赞温老夫人的贤德,不忘夸皇后娘娘的孝顺,说是她们姐妹一无是处,浑身毛病,恨不得一头扎到河里,重新投一回胎。董氏的话还没训完,就听温思远大喊一声:“娘,我们回来了。我饿了,我要吃饭”几个儿子里头,温思远的性子最开朗,人未到,声儿先到了,他飞跑进花厅。温远远忙tang道:“七弟,大皇子和顺王世子谁赢了”温思远道:“自然是大皇子赢了。打得真是太精彩,大皇子与顺王世子一对一打的,两个人都用木剑,结果顺王世子被大皇子挑飞了剑,早前他还不服气,大皇子又与他打了一回,他还是输了。”温鹏远提着把木剑从外头进来,跑得满头大汗:“太精彩了娘,大皇子的武功太厉害了,听说皇上正在给大皇子挑陪读,我要做他的陪读,你和爹说说,把我名字报上去。”入宫读书,入宫习武,听起来好威风。早前,慕容梓不敢真动手,直连被大皇子打败两回,这才惹恼了,没有第三次他还是输了,输得不服气,又战了一回,又输了,慕容梓这才服了气,乖乖地认了输。温鹏远顿时觉得,宫里的先生、宫里的师傅都是最厉害的。慕容梓输了后,大声喝问:“是不是皇祖父教你的”慕容标淡淡地道:“不是,我跟宫中侍卫学的,那侍卫是我娘身边的女侍卫,你见过的。”“青莺”“是。”慕容标道:“皇祖父说,待我入了太学,教我武功的师傅会比她更厉害,慕容梓,你入不入太学,想入太学我可以和皇祖父说。”这绝对是诱惑慕容梓看着慕容标那几招剑术,虽然力道不够,可那巧妙劲和纯熟劲就让他佩服,加以时日,他指定更打不过慕容标。温鹏远就听到慕容标说的这话,一回来就吵着要做大皇子陪读。梁氏轻叹一声:“礼部收到愿意做皇子陪读申请的名帖可不少了,你当你想去就能选上你。”“你过几日要入宫,你求求姑母呗。”梁氏道:“哪这么容易的,这次做皇子陪读的人,男子在九至十三岁,公主陪读是六至十二岁,入宫至少待三年。”“我就要入太学,我要去太学”他要扯梁氏衣袖,被梁氏抬手打了两下,“你是男儿家,谁许你撒娇,没个规矩,若是你爹看你这闹的样子,少不得又要罚你。”对于长子,梁氏是偏爱的。又两日后,梁氏带了十八弟妹、她的妹妹梁秋霜一道入宫。去岁恩科,温檀也入场应考,考了个二榜进士,暂留部院做庶吉士,只待在京磨练几年后再去任上。去年秋天,温檀迎娶梁秋霜为妻,夫妻恩爱,因是兄弟俩娶了姐妹俩,感情深厚。温彩问了些家里的琐事,又打听了番族里的事,梁氏一一回了。温远远只乖巧安静地站在梁氏身边,没一会儿就被几月大的三皇子给吸引,跑过去逗三皇子玩,她是家里的长女,她看过家里的几个弟弟,除了温鹏远不听她的,另几个弟弟都还听她的话,这会子见三皇子可爱,立时拿了拨浪鼓玩。文秀娘进了大殿,禀道:“娘娘,谢妃求见”慕容恒只有一后,并无嫔妃,大臣们早前提过让他充盈后宫,他直接把提议的大臣给臭骂了一顿,“朕也想,可朕那病你们是不是存心想害朕犯病,你还不如直接拿刀杀了朕,这倒也痛快。”大臣连连道:“微臣不敢,请皇上恕罪。”你拿刀杀皇帝,这是大逆不道之罪。于是又有大臣提议给慕容恒治病,结果病没治好,反而更严重了,慕容恒连女人都不愿见了,连带着几个嬷嬷也对这提议的大臣不瞒,怪他们没事找事。这件事到底是不了了之,再没有大臣提这话了,他们唯有摇头:“新帝有病,没办法啊。”他们只能羡慕温家步步高升,泼天富贵。谢妃,昭贤太子的谢良娣,因慕容恒登基,便晋位谢妃,带着大公主静娴长住宫中,她们所住宫殿离顾太后所居的康宁宫很近,方便她们早晚与顾太后晨昏定省。昭贤太子仙逝后,顾太后一夕之间苍老了许多,也不大爱出门了,整日待在康宁宫不是发呆就是念佛,也没了先前的言辞犀厉,只是眼里的冷漠之色更重了。温彩道“有请”。谢妃行了半礼,也原是寡嫂见弟妹,只屑半礼即可。温彩笑道:“谢皇嫂来得正好,礼部送了公主陪读的名单,你先挑,一位公主可挑一到三名陪读,这次礼部挑的人选原是世家名门的小姐,年纪在六至十二岁,短的可在宫中待三年,长的可陪九年。”谢妃轻声道:“有劳皇后娘娘费心。”“静娴公主也到了入太学读书的年纪,不能再耽搁了,太学女学那边,定了侍君夫人做女夫子,又定了乐坊的大乐师云灵娘子做先生,都是一等一的女才子。”谢妃道:“平柔、安若、宁雅她们三位呢”温彩道:“我与顾太后商议过了,这三位公主年纪略小些,总得让她们满了六岁才好入太学,在这之前,且让她们玩几年。这次一起入太学的有顺王府几位满了六岁的郡主、县主,又有瑞王世子的几位县主、小姐,共有九位。”女孩子多了,在一处也是个伴。温彩凝了片刻:“还有景阳长公主的女儿、寿春大长公主的嫡孙女也会来。”谢妃看了一下名簿,拿了笔,很快就勾选了了。文秀娘接过,轻声道:“忠武候的嫡孙女秦思棋,嘉兴伯嫡孙女温元娥、谢丞相孙女谢秀萍三位。”谢妃挑得很得体,既照顾到温家、秦家的小姐,连她娘家的侄女也照顾到了。温彩轻声道:“谢皇嫂,你只管挑你看中的小姐就了。”“这就是我挑中的。”温彩凝了片刻,“荣安候顾浩之女”谢妃心下明白,顾家荣宠不了多久,登基的是慕容恒,胜的便是忠武候秦家。慕容恒登基之后,谢妃、李妃等人才听人提及当年顾秦两家的事,而秦太后、顾太后似在同一日认识了太上皇慕容烨,那些往事,在二十多年里从未有人提过,却在慕容恒登基后被人掀了起来,可见顾太后行事也多有不妥之处。她现在活着,不仅是为了静娴公主,更是为了谢家,她的父亲还是丞相,她的伯父还是肃毅伯,就算为了谢家的平安,她也必须与顾家拉开距离,而她的女儿更不能与顾家小姐走得太近。“三位小姐做静娴陪读足够,再多就逾矩了。”谢妃回答轻浅,神色平静无波。秦思棋有十三岁,照着宫中的规矩陪读小姐不能越过十五岁,她在宫中待两年就要出宫待嫁。谢秀萍与温元娥皆是八岁,比静娴公主略长两岁,正是能陪着静娴公主玩耍的时候,这亦是谢家有与温家交好之意。温彩含笑道:“有劳谢皇嫂翠玉轩、漱芳阁若差缺了什么,还劳皇嫂遣人与我说一声。”谢妃答道:“我们母女那儿一切甚好,并不差缺什么。得敬太后赏赐玉观音,闲来无事时,本宫在翠玉轩里吃斋念佛。”又寒喧了一阵,谢妃起身告辞。梁氏姐妹行礼恭送。待谢妃走远,温远远轻嚷道:“娘,我也想做公主陪读”梁氏轻斥道:“休要胡闹,你亦听见了,谢妃娘娘没有选中你。”温彩道:“明年平柔、安若二位公主都满六岁了,到时候亦要挑陪读的,你明年还有机会。”温远远道:“姑母是皇后娘娘,为什么要听她的,你一句话”梁氏喝道:“放肆”神色转厉,“皇后娘娘面前岂容你置问,越发没个规矩,在家里如何教你规矩一出门就忘了个干净。”温远远垂着头,梁秋霜轻声道:“幸而今儿都是自家人,你那话传到外头,是要被人说道的。”梁秋霜嫁到镇远候府,也是风光出阁,而镇远候府更是风光迎娶,温檀虽说是庶子,可名下亦有一处五百亩的田庄,更有几家体面的店铺,再加上她的嫁妆,日子也算不错了。温彩笑里含着几人严肃:“巧妹,你是温家大房的嫡女嫡孙女,更是长女,处处行事都不可太过任意、骄纵,你娘和你十八婶打理内宅不易,你得帮衬着他们。这样可好,你若喜欢入宫陪读,姑母就替你争取一个名额,待三月后,你便入宫读书,只是这样会很辛苦,不能日日回家,一月中亦只得几天时间可回家探望父母弟弟”梁氏道:“皇后不必理她,这都是被我和候爷给娇惯坏了,越发没个轻重。她到底还小了些,性子又没个拘束,不陪读也好,在家中私塾读书也是好的。她生来就被人服侍,何曾服侍过别人,入了太学院,自比不得家里。”温远远咬了咬唇,皇后都应了,偏梁氏说这话,恼道:“娘惯会长他人威风,二姐都入选了,就我没入选,回头还不得被挤兑,我就要入太学院读书。”一转身,垂头生闷气了。梁氏恼得不行,若是她生的,她打过去了。温彩道:“远远想来,就让她来,回头吃不了苦,可不许与姑母哭鼻子。到了太学院,就要归那边的先生管束,住在专门的小院里,你可想好了”环儿听到这话,比远远还高兴。远远喜出望外,连连点头。温彩道:“明年有两位公主要入太学院,先让远远住过去,待公主入学时,她也熟悉了,正好做公主的陪读。”梁氏担心的还是温彩,比不得以前的身份,“会不会让你难做”“又不只是远远一个,顾浩之女顾珍、石丞相的孙女石五月、紫堂姐的女儿许薇都会先入太学院读书,平柔、安若今年会常去那边走动,与几位小姐先熟络了,明年才好踏踏实实住进太学院。”梁氏听温彩这么一说,放心不少。温远远在一边惊问道:“紫姑母家的薇表妹也要来,她还小吧”梁氏再次用眼神警告,温远远又低下了头。梁氏越发有些挂不住,在家还像模像样,怎的出了门这般丢脸,要是被旁人瞧见,还不得说她不会教女儿。“女孩儿们多了倒也热闹,太后那边下了令,让王夫人严加管束。”温彩想的是,若是自己有女儿,才不舍得给人当陪读,公主们犯了错,先生不会打罚,就打罚她们身边的陪读小姐。女夫子不会打罚得厉害,可小姐们都是脸皮薄的,这罚站、打手板是常有的事。听说当年七公主在太学院读书时,给她做陪读最是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