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骄宠> 分节阅读 4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47(1 / 1)

能依靠伯父、叔父助力,父亲却只知道留恋花丛美色。对穆长尧今后的仕途又没有丝毫帮助,安国公和穆谢氏能允许池明琬进门。那才真是天方奇谈了。她之前准备让明珍取池玲珑而代之的时候,也不是没想过毁了池玲珑的名声。只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打伤老鼠还恐伤了玉瓶呢,她又怎会让池玲珑牵连了她的嫡女,她的手中宝林氏这个无知妇人,这次的所作所为,当真可恨至极。另外,这个恶妇,当真目光短浅的令人作呕。她就不想想,京城有多少个足以和忠勇侯府媲美的侯府、国公府、郡王府,王府,亲王府。安国公府家大势大,宫里有贤妃娘娘当靠山,有长乐长公主府帮衬,着实鲜花着锦,富贵滔天。但是,京城里的贵女们和勋贵权豪们也都不是瞎子,他们岂会看不到安国公府的权势心痒难耐之下,岂会不对安国公府未来的世子爷的妻妾之位,做一番谋算呵,若真是和忠勇侯府没了池玲珑亲事的牵绊,穆长尧嫡妻人选可供选择的范围,绝对会更宽更阔更优渥。他接下来的妻家助力,绝对会胜过一个名不副实的忠勇侯府二房长女千倍万倍。如此简单的算计,如此差距悬殊的对比,偏林氏脑子一热看不清现实。只想着怎样将池明琬推到安国公府世子夫人的位置上,任凭安国公府那一家子,画出一个虚无的大饼高高吊起来一诱惑她,她便心甘情愿被人各种利用,还傻傻的替他们“出头”,给人当刀子使,简直蠢笨至极。周氏心中将林氏骂的狗血淋头,那方匆匆赶来的施氏,已经拉着在场的婆子询问起来。待知道在两位姑娘落水后,率先跳下去救人的,不是在场通水性的粗使婆子,而是“碰巧”经过这里的庆阳伯府世子爷谢坤,和靖远伯府的长房嫡孙林恒,施氏眼前一黑,当真想要吐血三升了。敢在江府上搞幺蛾子,还拿江府做筏子,这背后设计这一出大戏的人,不管是靖远伯府还是庆阳伯府,今后江府和这两府,老死不相往来施氏暗恨不已,江氏心里憔悴又心慌意乱,只能又匆匆跑到湖岸边,眼瞅着在湖水里扑腾个不停,或救人或寻人的男男女女,心里却恨的将指甲在手心扎出了血。“哎呀,玲珑姑娘”“明瑄姑娘”“这不人好好的在这儿么”“周夫人,江夫人快过来,你们府上的姑娘在这儿呢。”人群哗然而动,先是一寂,随后却是不敢置信的轰然大作。周氏和江氏听到了人群中传来的“玲珑姑娘”“明瑄姑娘”的声音,开始也没在意,只以为大家在议论落水的两位侯府千金。可当她们听到虚脱又惊慌不定的熟悉女儿声,带着哽咽的哭音叫着她们“母亲”“婶娘”的时候,周氏江氏慢动作的回头,看见那两个在池玲珑贴身打丫鬟的服侍下,眼眶红红的,一瘸一拐向她们走来的池玲珑和池明瑄时,周氏和江氏只觉得一颗响雷“轰隆”一声在她们脑海中爆炸开来。“你,你们”江氏唯恐眼前这两人是幻影,口干舌燥之下,话都不会说了。“不是说你们落水了”施氏反应过来后,却是直接破口出声,“既然你们相安无事,那,那落水的又是哪家姑娘”对啊既然侯府的两位姑娘平安无事,那为何刚才丫鬟们都在呼喊是这两人落水了是眼花看错了,还是有心人的算计落水的究竟又是哪家姑娘在场的夫人和姑娘们,神态不一。有惊慌不定的,有慌乱至极、六神无主的,有懊恼怨怼的,庆幸舒心的,众人面上的神色变幻莫测,却谁也没有注意到,站在人群最边缘的,忠勇侯府九姑娘池明纾,此刻双眸中的神情,却是惊惧又惶恐的恨不能当场晕死过去。池明纾和她的贴身丫鬟绿萝,刚好在两个莽撞的小丫头冲向池玲珑和池明瑄的时候,出现在这里。所以,她们看见了两幕其余人都没有看见的场景。一幕是,尾随谢坤、林恒之后而来的安国公府世子爷穆长尧,朝着两个侍女的双腿上各射了一颗弹珠另一幕,在池玲珑和池明瑄落水那千钧一发之际,两个黑衣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她们两人救了下来。而后,又将另外两人,两人踢了下去池明纾的双手紧紧的抓在绿萝的胳膊上,劲道大的让绿萝都不由疼痛的叫嚷了一声。绿萝惊诧之下,担忧姑娘是不是看见有人落水,被吓傻了。早知道,刚才她就不忙着趁无人注意时,将姑娘被挂烂的裙角缝补好了。若是捂住姑娘的双眼,姑娘兴许就不会被吓着了。而此刻的池明纾,丝毫没有理会绿萝的忧心。她好似陷入噩梦一般,脑中一直重复上演着,刚才看到的那名黑衣男子,冷峻雍容到极点华贵的面容。那张脸,她曾在历史课本中,看到过无数次的那张脸那人,那人s:终于又把我们家鬼畜先生放出来了,我一直想写感情戏啊感情戏,嘻嘻、066 秦王这个鬼畜马车绕过大街小巷,在华灯初上之际,距离忠勇侯府越来越近。池玲珑和同坐在一辆马车内的九姑娘池明纾,正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桌内小几上放着的一盆墨菊,气氛非常热闹。墨菊多开于老秋,比同类菊花开花要晚。这盆墨菊却色泽浓而不重,花盘硕大,在色彩缤纷的秋菊的衬托下,凝重不失活泼,华丽不失娇媚,池明纾几乎是在第一眼见到这盆墨菊的时候,便开始念念不忘。然而,墨菊毕竟的是菊中珍品,池明纾清楚自己一介庶女的身份和位置,不敢痴心妄想。因而,尽管在江府时,小施氏曾戏言,喜欢菊花的小姑娘们都可在今日“展览”的菊花中,挑选一盆作为赠礼,池明纾也强制压抑下心中的渴望,不敢出口讨要。谁知,从江家离开时,小施氏却特意让人将这盆墨菊赠给了她,池明纾当即欣喜若狂。两人正就几十种名贵珍品菊花的生长习性,闲谈到那个州最适宜哪一种花卉的生长,却不想马车竟是在此刻倏然停止了下来。耳中听着外边越来越响的喧闹和哭嚎,一把拉住往前载到的池明纾,池玲珑眉头微不可见的一蹙。今日这一场赏花宴下来,她已经足够提心吊胆,可不想临回府之前,再出什么岔子。劳神不说,还累心。池玲珑一想到。因为今天自己的自以为是,差点导致她和池明瑄双双落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脸色更加不好看了。今天确实是她自大了。她猜到了池明瑄上一世和林庆火速订婚的因由。也猜到了这可能是老夫人和池巧娘的有心谋算,原本以为,若是她阻拦了池明瑄往他们的陷阱里跳,老夫人和池巧娘一计不成肯定又要生一计,如此倒不如她将计就计,也好让池明瑄避过这场劫难。只是,她还是太高看自己了。归根到底。她现在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女,尽管习的一身好医术。武力值和身体素质毕竟不过关。她想要当机立断,在千钧一发之际将不安好心的人用药撂翻,却从来没想过,若是遇到像今天这样简单粗暴却管用至极的手段。自己该怎样去保全也幸好今日那少年及时出手,不然,不止池明瑄在劫难逃,她也一脚跳进污泥里,再想逃出生天却是妄想。池玲珑想到这里,再一听外边车夫的汇报,说是有妇人在闹事儿,脸色不免更加铁青。直觉告诉她,这肯定是老夫人的又一场算计。只是。闹事儿都闹到忠勇侯府了,还是个妇人真当忠勇侯府门前不敢出现血溅五步的场面么九姑娘池明纾不知道想到什么,脸色的神情也渐渐变的凝重。只是。她向来是个隐形人一样的角色,行事也小心翼翼,不肯在人前露出一点马脚,出一点纰漏,引起他人的注意。因此,即便如今马车中只有她和池玲珑两个主子在。池明纾也垂下头,将面孔掩映在阴暗的光线下。不肯让人发觉她面上神色的一点不确定。马车中一片静寂,正在碧云几人的愤慨声中,那闹事妇人的哭嚎声竟是越来越大,好似直接冲着她们这边的车队而来。“侯夫人,侯夫人,救苦救命的活菩萨,您可要为小妇人做主啊”尖叫声中,池玲珑眯着眼,微微掀开一点马车上的窗帘,透过那一点缝隙,观察外边的动静。却见整个忠勇侯府门前此刻人山人海,竟是围满了看热闹的民众。忠勇侯府扩大的朱门前,两蹲凶恶狰狞的狻猊早已看不见踪影,反倒是夜色映衬下一片密密麻麻的人头,看的人一阵心慌意乱。这么多的围观者,想来,这闹事儿的人出现的时间也不短了吧池玲珑正在怀疑为何侯府里的大管事,她父亲池仲远身边的第一等忠奴吴叔,为何到现在也没有出面解决这件事。她可不以为,那做了她祖父三十年的副官,后来因为伤了胳膊,才退回到忠勇侯府做了侯府大管家的吴叔,会连一个小妇人都应付不了。不是解决不了,那应该是有意为之莫不是这妇人另有蹊跷池玲珑心思电转,瞳孔也不由的微缩起来,不免透过车窗,更加仔细的观察起外边的动静。却见一个身穿素白衣裙,梳着随云髻,头上只简单的簪了一根木钗,年约二十左右,做妇人打扮的女子猛然闯出了人群,在最前边的一辆马车前“噗通”一声跪了下来。都说“要想俏,一身孝”,这说法果真不假。出现在池玲珑视野中的女子,身材娇小玲珑,扶月弯唇,妩媚的杏眼儿里似是含了春水,虽她形容狼狈,衣裙也皱褶不堪,然而这却丝毫不损她温婉柔美的面容。那秋水双瞳,虽是哭着,却更加映衬的一张小脸梨花带雨,惹人怜惜,娇泣的模样好似芙蓉带泪,让一旁围观的大老爷们们不觉身子都酥了半边。倒是很多看热闹的妇人,看不得那女子这般风骚入骨的模样,不知基于什么心思,倒是都窃窃私语起来。池玲珑虽然离的远,但那一句句的“狐狸精”“不要脸”“狐媚子”也都听的一清二楚。碧月几人自然也听见了,一时间,到好似被人大庭广众之下指指点点,唾骂不已的是她们一样,一个个羞臊的连头都抬不起来了。“侯夫人,小妇人的儿子死的冤枉,您可要为小妇人做主啊”这哀嚎声尖利又刺耳。好似刺透了人的耳膜传到人的耳朵里,池玲珑等人当即被吓得身子一个震颤,整个人的感觉都不好了。既是因为这妇人的嚎叫实在太凄厉。又是因为她那一声“儿子死的冤枉”,猛然听在几人耳中,不免就觉得背后阴风阵阵,好似真的有亡魂在作祟排在最前边的翠盖珠缨八宝车里坐着周氏和池明珍、池明珠三母女,此刻池玲珑便听到周氏颇为无奈的声音,带着难言的厌恶与烦躁的说着:“你口口声声要本夫人为你做主,本夫人能为你做那门子主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人命关天的官司。你不找衙门却找本夫人,却是找错了人了。这位夫人,若你儿子真是出了什么事故,还请写了状纸。去衙门击鼓鸣冤是好。”话到这里,周氏的大丫鬟红绡递给外边赶车的妈妈一个荷包,周氏便又开口道:“这里有二十两银子,你拿了银子回家,先将小儿的身后事安排好。不管如何,死者为大,总要让仵作验了小公子的死因,好让小公子及早入土为安。也罢,既然你求到本夫人面前。本夫人也再给你一个体面,明日便让人替你到知州大人面前说个情,好让你能及早过堂”周氏这话说的在情在理。替人鸣冤这事儿。她一介内宅女眷着实插手不能,这不仅仅是不能越俎代庖的问题,还是安分不安分的问题。不能因为一时的心软,大包大揽的真将这事儿抗下来,若真这样,别人也不会赞她一句贤惠仁善。怕还会说她牝鸡司晨。她的风评等不到明天绝对会臭到臭水沟了。不仅如此,怕就是这事儿被京城的御史知道了。也要告池仲远一个管教无方,居心不良的大罪。围观的民众听了周氏说的这话,也都赞同的点点头,其中有几个儒生,也一边赞同的点头,一边还对跪在地上的小妇人好言相劝道:“小娘子还是拿了银钱快快回家去吧。若真要为令公子鸣冤,还是让家里的相公或叔伯兄弟出来的好。你毕竟一介后宅妇人,要安守本分”众人的话说的好听,其实仔细思索起来,未免没有责难这女子,今天的行事不该如此莽撞的因素在。虽然从她的说辞中,众人知道她丧了子,也能体会到她为人母的痛心,但她今日所行之事,到底是犯了忌讳的。鸣冤不找衙门,找忠勇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