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高门庶女> 分节阅读 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1(1 / 1)

,思信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身为一个庶子他一直在这个家里谨小慎微的活着,只怕做错了什么事惹得长辈生气,像沈氏这样,跟二太太冲突了闹到陈太君跟前,又把翠儿直接打死,看着沈氏红肿的脸,也许是委屈了,但闹成这样他实在很不想看到。“爷是怪我今日问翠儿收了钥匙”沈氏突然间看向思信问。“怎么会不应该。”思信吱唔说着,又道:“凡事好声说就是了,何必非要说发卖她呢。”要不是这样翠儿也不会去找二太太闹,也就不会越闹越大了。沈氏冷笑,道:“三爷是觉得这房中之事就该有个丫头来管我这个嫡妻就该让个丫头拿捏着”沈氏的声音并不大,但声音不怒自威,思信额头的汗都要冒出来了,道:“我没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家中之事大小化小才更好。”“哼”沈氏冷哼一声,她倒是想大小化事,只可惜贪上了那样一个婆婆。婆婆这种生物不是你对她好了,她就是对你的好的,过于软弱良善得来的只是加倍的欺负。初嫁之时她也想当个好媳妇,只是二太太没给她这个机会,想拿她当出气桶,不高兴就拉过来打两下骂几句,那二太太就真的选错人了。思信看沈氏这样,反而不敢吭声,正尴尬着,屋外却是传来冯氏的声音:“三婶婶在屋里吗”沈氏和思听到是冯氏的声音都连忙起身迎出来,只见冯氏领着纯哥儿正在院子里站着,思信笑着道:“大嫂怎么过来了”冯氏笑着道:“教纯哥儿识字时间久了,就过来看看三婶婶,没想到三叔也在屋里。”“大嫂快屋里请。”沈氏说着。夫妻两人把冯氏让到屋里,丫头倒上茶,思信就借故出去了,只留她们妯娌在屋里说话。纯哥儿今年五岁,要是说起来他还是长孙,只是他是过继来的,名份是有,但在陈太君和大太太跟前都不讨喜,过继的到底差了一层。沈氏让丫头端了果子给纯哥,纯哥儿又向沈氏道谢,沈氏摸摸纯哥儿的头,小孩子有时候过于乖巧了,看着反而让人心疼。丫头们领着纯哥儿到院里玩了,冯氏才笑着道:“我过来看看三婶。”对于沈氏她有点同病相怜之感,都是样貌普通,不怎么得丈夫喜欢,只是运气比较好的是,她出身不错,嫁的又是长子,大太太虽然淡淡的,但面子上总是过去的。现在看到沈氏双重受苦,冯氏有种同病相怜之感。沈氏有点意外,实在没想到冯氏是关心她的,便道:“让大嫂担心了。”冯氏只是笑,道:“我在屋里也没什么事,就过来看看三婶婶,老太太都说今天是你委屈了,那丫头也处置了,三婶婶也就不用放在心上了,以后好好跟三叔叔和和美美过日子。”因为一个丫头夫妻翻脸的也不是没有,休妻虽然不会,但就是那么冷着你,不来你屋里来,那谁也没办法。那翠儿既然能管三爷屋里的事那就是极得三爷喜欢的,现在虽然是老太太下的令,但三爷会不会怪沈氏还不好说呢。沈氏样貌普通,不管学识再好,再知书达理,只是这一点就是她的致命伤。不能说男人看不到美貌之外的东西,而是当有无数美貌丫头在跟前的时候,想让男人只看女人内在真的很难。沈氏只是笑着点点头,她知道冯氏这番话是为她好,只是很事情知道是一回事,忍受又是一回事。冯氏叹气又道:“说起来,这屋里的丫头不过是个小猫小狗而己,主人家喜欢也就喜欢了,但是”后半句冯氏没说下去,主要是想到自己,当年韩家大爷在世的时候,屋里也有那么一个丫头,跟着韩家大爷都有好几年了,模样行事那都是一等一的好。只是丫头比翠儿聪明些,这些大规矩不会犯,但平常行事没少给她添烦。韩家大爷又这样那样的护着她,生了无数的闲气反又说她不贤慧。再后来韩大爷病世,那时候那丫头怀着孕,按理说她也该盼着能生个儿子出来,这样养在自己膝下好歹也有靠了。但当时她真不是那么想的,韩大爷和那丫头恶心了几年,还要养他们的孩子,卫氏自觉得自己没有如何贤惠。也是那丫头没这个命,丧事期间孩子就掉了,后来家里做主过继了纯哥儿。孩子刚满月就抱过来了,生母难产过世,冯氏看着是怎么看怎么喜欢。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也比那丫头生的孩子看着顺眼多了。等大爷的孝期满了,冯氏就先把那丫头给卖了,顿时有一种世界清静了的感觉。寡妇又怎么样,也不过是多个男人,只是有那个男人,他并不往你屋里来,他跟丫头亲亲热热,天天为了丫头找你闲气,让你看着恶心,那还不如没有。细想起来这几年,天天守着纯哥儿,看着他好好长大成人,教他读书识字,凡事不管不问,屋里也不用受气。比之初嫁过来之时那日子实太舒坦多了,守寡是可怜,但守活寡更可怜。冯氏心里一番感叹,脸上也显得感概万千,当然这种话她是不能说的,只是道:“女人的命都要看造化的,三婶婶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早早生下孩子才好。”冯氏唯一遣憾的是她没个自己的亲生骨肉,哪怕一个女儿也好。“谢谢大嫂教导。”沈氏说着也不由的叹口气。1818、辞馆晚饭时节思宸己经知道事情始末,就是陈太君再下命令说不准提起,二太太拉着三奶奶那样从自己屋里走到陈太君正房,那么多下人看到,想封住所有人的嘴那是不可能的。像这样的事情,要是她都知道了,相信全家也都传遍了。至于事后处理,陈太君如何跟二太太说的不知道,但所有的人都看到的,三奶奶屋里的翠儿,八十板子直接打死。“说起来那个翠儿我也是认识的,看着也挺明白的一个人,怎么办起事来如此的糊涂。”初晴说着,其实这事最糊涂的是二太太,只是下人们不好说主子的不是,也就只能议论议论丫头了。思宸没说话,她中午看到那一幕的时候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到下午整个故事经过听完之后,思宸可以肯定二太太是中三奶奶的套了。思宸不知道翠儿,更不了解沈氏,但她知道二太太。聪明不聪明先不说,但她还没到身为做婆婆却宠妾灭妻,因为一个通房对明媒正娶的儿媳妇又是打又是休的地步,这不是糊涂到一定境界的绝对干不出来。二太太明显不到这个境界却干出这样事情,中间应该有沈氏推波助澜。庶出媳妇受婆婆的气那是说都没办法说的,就是陈太君己经如此明理了,对于三太太也就是那么回事。有娘家出身好的嫡出亲儿媳妇在旁边,庶出非亲生的怎么样也得靠后了。要是受了一般的气,再委屈也得受着,就是回娘家哭诉,别人说起话来也是媳妇不懂事,哪有媳妇不受婆婆气的。但要是因为通房打骂媳妇,要休弃媳妇,那就是更外一回事,婆婆犯的是大规矩,这是她不守礼法。不管道理上还是规矩上,所有的人都会站到沈氏这边,因为二太太的挑战的礼法规矩。而且坏了不止是自己的名声,而是整个韩家的名声。韩家的最高长辈是陈太君,她必须出面压制,陈太君不会狠削二太太的面子,因为二太太到底是沈氏的婆婆,却是直接下令把翠儿打死,中间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思宸觉得陈太君也是能看出这是沈氏的套,只是就是看出来了,也必须得这么做。沈氏占在大道理那方面,陈太君就必须更靠向她,不然以后别人议论起来那就不是韩家的二太太怎么样,而是韩家的老太太怎么样怎么样,然后整个韩家的名声就完蛋了。沈氏这一手玩的真漂亮,不过想想二太太,思宸倒是觉得这么做也挺好。三姑娘思芸的婚事仍然没个眉目,听二太太那个意思,好像要鼓着劲找个比徐家二爷条件更好的。当然如此的理想在遇到现实的时候肯定撞个粉碎,二太太肯定一肚子火没地方发,自然就冲着沈氏来了。要是沈氏不反击,那以后日子真是不用过了,借着一个通房闹了这么大一场,估计就是二太太也会知道收敛些。要是还不知道收敛,那家里就真要热闹了。“好了,别说这些了,崔先生再过几天就要走,把荷包拿出来。”思宸打断初晴和墨雨的话,所谓祸从口出,知道了就好了,说了被人听了去总是不太好。初晴知道自家姑娘不喜多言,自然也就把话题打住,只是把荷包找出来。思宸把荷包拿在手里,心里却是一叹,今天下午在崔先生那里说话,就问起她明年要去哪家做馆,崔先生只说等开年了再看,思宸明白崔先生这是没收到邀请。崔先生在京中算是最出名的女子老师,只是也不一定每年都能找到地方,就是京城权贵如此多的地方,还是很多家不让女子读书识字。崔先生就是出来坐馆学费也不高,就比如韩家这样的人家请了崔先生有吃有住,也不过一年五十两的费用。思宸对于外面物价之类的虽不了解,但也听初晴她们说起过,一年五十两实在不是什么大数目,尤其是在京城。把自己的首饰盒子和钱匣子打开,每月二两的月钱虽然都能领到,但是能剩下的实在不多,现在盒子里也不过十来两银子。首饰里头也就几样像样的,要是送了她出门就真没得戴了。思宸不由的叹口气,真是有心也无力了。墨雨看出思宸的心思,便劝道:“姑娘也不用为崔先生担心,其实一年五十两就是在京中也不算少了。”思宸只能苦笑。刚进入腊月崔先生就正式辞馆走了,陈太君在花园里还特意摆了一桌酒,也没让儿媳妇、孙媳妇过来,只把崔先生教过的几个姑娘叫了过来。从三姑娘,五姑娘,六姑娘,,七姑娘,还有八姑娘虽然小,但是陈太君的心甘也抱了过来,依陈太君的意思,等过几年八姑娘到八、九岁的时候还请崔先生过来教导。陈太君心情看着也不错,自从徐家退亲之后,己经很少看到陈太君有这么好的心情了,还跟着崔先生一起喝了几杯酒。陈太君年龄大了并不能久坐,吃完饭,因兴致高又传了女说书人进来,听一回书也就各自散了。崔先生因就在京中住,大件行李之类的大太太早派人帮着打点送回去,因为离的也不算多远,车子也己经准备好,倒也不用着急回去。玉蝶扶着陈太君回屋歇着,陈太君并没有让姑娘们跟着,只让她们也去送送崔先生,师生一场,崔先生一个女人家这些年来也不容易。思宸的东西己经提前送了,其他姑娘也都有准备,也就是针线小东西,权做念想,意思意思就好了。众姑娘在崔先生屋里坐了一会,要走的时候,思宸却是多留了一会,她是真舍不得崔先生。这两年来崔先生对她是逐多照顾,想她自幼在姨娘身边,衣食虽不缺,却是无人教导,这两年要不是崔先生对她多提点,她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其他姑娘们都走了,屋里有思宸和崔先生两个,就听崔先生叹口气。思宸明白,崔先生这是为谢韵清叹息,都是她的女弟子,现在她要走了,学生来送她,唯缺她一个不说,又是那样一个结果。“谢姑娘是个聪明人,只望她也能有造化。”崔先生说着,这种事情谁也没办法,知道了也就是一声叹息。说完这句崔先生又看向思宸,谢韵清得那样一个结果,思宸又会是什么结果。虽然是她老师,但许多事情她也是无能为力,女儿家的结果什么是好什么是坏,让崔玉莹说,她都没看到多好的,嫁的人人艳羡并不表示过的一定的好。“先生不用为过我担心。”思宸突然说着,就是担心也是没用的,那还不如不担心,嫁到哪家去,将来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不是她或者崔玉莹能决定了的,那就只能认命。崔玉莹神情黯淡,却是小声道:“我会帮你留心。”她虽然没什么靠谱亲友,但她也是常年出入贵族府邸,一般来说她都是上门坐馆,对于一些世家公子的品行还是能知道的。三太太是个很和善的人,不管是自己觉得哪家公子可配思宸,还是哪家公子品行不端,也许她还能说上两句话。思宸眼底不自觉得冒出几分希望的光茫,她相信崔先生的眼光,要是崔先生挑中的人,也许出嫁之后的生活不会那么难过。“我要走了。”崔先生说着,就是屋里没别人对一个年轻姑娘也不能谈这个话题。思宸含泪道:“我送先生。”崔玉莹并没有阻止,思宸把崔玉莹送到二门,车驾己经在等着。思宸扶着崔玉莹上车,崔玉莹强笑着道:“我人还在京中,就是相见不易,还可以写信过来。”思宸一边留泪一边点头。1919、提亲上崔先生走后,思宸心里好几天都觉得空空的,但日子并没有因为崔先生的离开而停止。新年将近,雪却是越下越大了,思宸有些畏寒,热倒是不怕,她只怕冷。因不用上课,思宸每日请安回来也只是在屋里坐着看书练字,实在不想外出。二房那样一通折腾之后,倒是安静了几日。三房也是忙碌,三老爷对于儿子娶亲根本不管,再者许家的亲事又是陈太君点的头,只凭三太太去料理。三太太己让人去探了口风,许家也是想结这门亲。只是眼看着就要过年,韩家也是事多,年前订亲虽然来不及了,两家己经口头说定,过了正月就正式定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