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北方有家人> 分节阅读 5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51(1 / 1)

得细细的红薯面儿蒸出来的大馒头。来帮忙的妇人和了两下面就觉出不对来:“这不是咱们平日吃的粗面吧”红薯面大眼一看跟粗粗磨过的高粱面、荞麦似的,可手感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妇人一说,别人也凑上来瞧热闹:“是呀,这摸着可细了”“闻起来也不太一样”薛白也不阻止,只笑着道:“这正是我们当家的请大家过来的原因呢,咱们中午且尝尝好不好吃。”有那机灵的,想起宋家在镇上开的铺子据说就是卖馒头的,难免联想到一处去:“宋家的,你们家在镇上卖的馒头,也是这种面做的”这话一出,不少人都支起了耳朵。这宋家在镇上开铺子可是赚了不少钱呐薛白也只笑笑,并不说话。其他人见状,便推先前说话的那人:“哎呀,人家家里赚钱的法子你也问脸也忒大了。”那人也自知失言,连忙悻悻地住口了:“宋家的你别往心里去,我就是随口,我这嘴大家伙还不知道吗,就是嘴快说话不过脑。可没别的想法。”“我哪能和大家较这个真。”薛白并不太在意,有的人就是好奇心重,一个村子里长大的薛白还不知道大家伙什么为人吗真是那种奸猾的也不会请过来做客了:“就是这话我不好说,有啥事儿还得看俺家当家的。”厨房里的气氛火热,在堂屋里谈正事的汉子们之间的气氛却颇为凝重。宋嘉祁刚才跟众人说了想要在冬天再种上一季粮食,不少人都沉默了。本来以为宋嘉祁有啥赚钱的法子要拉村里人一把,谁知道是鼓动着大家伙种地呢“小宋啊,这不是俺们不信你,”一个年级稍大的汉子为难地说,“可这冬天种地是从来没有过的,今年收成本来就不好,要是再搭上一季种子,乡亲们就更吃不消了”“是啊,且先不说这。”另一个种田的好手也叹气,“今秋涝了这么久,我怕之后这天要旱上一段时间了,别说是冬天了,就是好时候怕是也不适合再种地了啊。”“万一这冬日里种了东西,没有好好休养,到春日里地变薄了咋办”这都是终年种地,把地当自己身家性命的庄稼汉操心的事儿。“几位说的都有道理。”宋嘉祁道,“这事儿我也想过,大家也知道,我是外来的,对咱们碧溪村的了解没有诸位多,所以这才请大家一块儿来商量商量。”宋嘉祁拿来两个红薯摆在桌上:“你要说这大冬天的让我种小麦、种高粱,那我也不敢。不过这东西倒可以种一种。”宋嘉祁把红薯递给周围的人传看:“这东西叫红薯,耐旱,也比小麦、高粱耐冻,最重要的是产量高。以前以前我老家冬天是种得的,碧溪村和我老家那儿气候差不多,我想着说不定咱们这里也能种呢”众人瞧着红薯面面相觐,毕竟谁也没见过这东西。“看起来倒和你之前弄来的那啥土豆挺像的,吃起来也差不多”“我今儿就让家里的拿了不少红薯做的东西招待大家,一会儿大家尝尝就知道了。这红薯能生吃,直接蒸着、烤着、煮着当干粮,也能磨面熬菜。”宋嘉祁也不指望他们一口气就能答应下来:古代人见识少,守旧,可这对宋嘉祁这个穿越的人来说也是好处。要是大家都跟现代人一样能快速吸收新鲜事物,他作为一个穿来的也少了优势了。让这群庄稼汉子去种以前从没见过的东西,不止要晓之以理,还得动之以利:让他们亲眼见识见识红薯的好处,以及,把他们最后的顾虑也打消掉。中午的红薯面儿馒头和红薯粉条也算让人开了眼界了,虽然大部分人还是对宋嘉祁描述的那个产量心存怀疑,可是只要能当粮食吃,就算产量少一些也可以接受。况且虽然这红薯面也是黑乎乎的,磨得细些却比那粗面吃起来口感更好。毕竟冬天地空着也是空着,人闲着也是闲着。终于在宋嘉祁表示,自家出地出种,他们只需要花上点儿力气就能得五成的收成,这些人才最终答应下来了。在庄稼人看来,力气是最没成本的东西。只要出点子力气就能白拿东西,倒是可以试试。就算种不成赔的也是宋嘉祁,他们也不过是浪费了点儿力气罢了。“不过,有件事儿咱得先说好了。”宋嘉祁道:“这红薯要是没种出来,我也不说啥了,明年开春大家佃地我不收租子,就当是赔大家这一冬天的劳动力了。”这话一出,众人才真真正正在心里愿意了:且不说那红薯种不种得出,明年宋家的地照样不用交税,免了租子就几乎等于白得粮食啊“那感情好啊。”横竖是不赔钱的买卖,谁不乐意干“小宋你放心,就冲你这话,这红薯俺们都得好好地给你种”宋嘉祁笑了笑,把后头的话接着说完:“这说的是没种出来。但是这红薯要是种出来了”宋嘉祁顿了顿,瞧了瞧屋里的十几个汉子:“几位大哥,红薯种出来之后除去各家口粮,要是还有富裕的要卖,得卖到我这儿来。价钱上我不会亏了大家,可这东西不能往外卖。”这红薯还没个影儿呢,就说起要卖的事儿了。这些汉子都没太往心里去,顺嘴就应下了。汉子们在堂屋摆了一桌,薛白带着各家的媳妇、夫郎则在里屋吃饭。吃饭的时候,难免说点家长里短的作为消遣,谁家要说新媳妇了,谁家嫁出去的闺女泼辣的很,薛白捧着碗也坐在一边儿听得津津有味。“诶,你听说了没,李二狗家的老大要娶媳妇了。”说话的正是村长的小儿媳妇,别人都叫她老四家的。“这是啥稀罕事儿那李二狗家的不老嚷嚷着要娶儿媳妇了,这都嚷嚷多长时间了。”另一个妇人笑道:“以前不还说过要聘宋家的吗这现在宋家的孩子都怀上了,他们家也没聘上媳妇啊”众人一阵哄笑,李二狗家“想”娶儿媳妇,可这儿媳妇又岂是“想”一“想”就能娶到的“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村长的四儿媳笑道:“这回可是真的。”她压低了声音道:“那天上俺们家去找俺公爹,连户籍都落下了。”众人静了一静,村长的三儿媳给了她一肘子:“瞎说啥。”“那天你不在家,你不知道”村长的四儿媳道:“听说是邻村来了个逃荒的傻哥儿,被李二狗家的捡回去做儿媳妇了”村长三儿媳面上有点尴尬,这事儿她不是不知道,而是家里都招呼了不准瞎说,就这个弟妹傻了吧唧的还当新闻往外讲。这事儿不算光彩,村长不乐意人到处说。“傻子”好些人不相信:“那李二狗家的能给自己儿子娶个傻子回来”“傻是傻,能干啊”有一个家离李二狗家住得近的妇人道:“你们这一说我才知道,那孩子是个傻子啊我倒是见着好几回,还想这是谁呢,就知道闷头干活,叫他来喝口水都不知道答应人”薛白愣了一会儿,“李大娶媳妇了那郑鑫儿不用嫁给他了呗”屋里顿时静了静,大家都知道薛白跟郑鑫儿掰了,虽然不知道咋掰的,但也没什么人在薛白面前提郑鑫儿了。好半晌,才有人道:“你不知道啊郑家跟李家早退亲了,八月十五那会儿吧,郑鑫儿不知道咋搭上个来卖月饼的货郎跑了。”“哪是八月十五的事儿,听说端午的时候就是那人来咱们村卖的苇叶,两人早就勾搭上了。”有人低声道。大家伙瞅了瞅薛白的神色:“你不知道啊”、 第81章 呼土豆八十一呼土豆这不是一番小动作,加之村长的三儿子四儿子也参与了,所以村长也知道了这件事本来宋嘉祁也没打算瞒着,碧溪村统共就村长算是个官儿,不打声招呼也不好。村长对宋嘉祁的感观更复杂了:虽说自己两个儿子跟着呢,这要真是好事儿自家少不了好处,到底觉得宋嘉祁是防着村里人呢,要不然怎么还拐弯抹角的折腾这半天在村长看来,之前召集大家要求交租子就不是宋嘉祁的无奈之举了,而是下的一个套,擎等着那些不老实的往里头钻,他好筛选出来人呢。可知道是知道,村长也没话说:谁叫村里人自己不争气,要进套呢。得了,反正是个外人,村长也不是真心想插手。可他有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村里却有不少人找上了门来。都是听说宋家要带擎着大家伙发财致富呢,咋就只找了那几家,就没找上自己家呢特别是那些之前在宋家佃了地、又赖了租子的那些人家,说不后悔是假的。但要真让他们把三成租子交上去换个一起种红薯的资格,却还是不肯的:那三成租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种红薯的事儿说到底还没个影儿呢。还有那压根也没在宋家佃过地的人家,此时也不禁有些眼热了。“堂叔啊,我这日子过的苦啊,你可不能看着不管啊”堂屋里坐着一个干瘦的男人,一只袖子抹着眼泪哭哭啼啼。这人也不陌生,正是李小叔:他跟村长同族,他爹和村长就是堂兄弟,叫一声堂叔也不为过。村长这辈子最烦见人哭:他当村长的,平日里没少处理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那些个婆娘遇见事儿就喜欢撒泼哭嚎,他当了多少年村长就听了多少年的哭,现在都烦得不行了:“有啥事儿就说没事回自己家哭去”毕竟也是个哥儿,又不是个娘们,哭哭哭,哭啥哭李小叔被噎了一下,硬把眼泪憋回去了。“那啥,今年年成不好”他和继子的关系一般,没人赡养供奉,自己种着一亩地。这一冬天勒紧裤腰带不知道能不能过过去,实在不行也只能腆着脸去继子家里讨一些了,他们总也不能看着自己这个做长辈的饿死。可是谁又愿意去看人脸色受人白眼呢“我这也是不想拖累他们啊,他们拖家带口的顾着自己都不容易,哪还顾得上我,我不给自己找点儿活路,那不是擎等着死吗”村长叹了口气:“今年年成是不好,全村都不好,俺家也不好你想咋的你把俺家粮食担走点儿”李小叔就是心里真愿意这么干面儿上也不能显出来:“俺不能干那没良心的事儿就是三弟四弟现在找着活命的法儿了,也不能不顾家里人啊。”李小叔吞吞吐吐说了来意:村长家老三老四不是在宋家佃地种红薯吗那么些红薯秧子,能不拿回家点儿给亲戚分分有这主意的可不止李小叔一个。这是个脸大的仗着亲戚直接上村长家要来了,有那些个腼腆些的,便找上宋家门去,要买一些回来。好在宋嘉祁还没真让未降临的成功给冲昏头脑。他之所以只在自家地里种、只请自家佃户种,也是怕万一失败了,村里人会埋怨。因此倒是咬紧了不肯往外卖红薯秧,只说若是真种出来了,谁家实在困难,倒时候白送一些红薯也是可以的。有的人信了,有的人只觉得是宋嘉祁的搪塞之词,不过到底谁也不能上宋家抢秧子,到底还是把主意打到了宋家佃户的身上。不过这些事儿宋嘉祁就不操心了:他给每家的地、红薯秧都是有数的,反正他只管监督地里种满,他们有本事变出秧子来宋嘉祁也不拦着。宋嘉祁现在大半的心思都在薛白身上呢。转眼,薛白的肚子也有四五个月了。过了头三个月,按照大夫说的两人就能渐渐恢复夜间娱乐活动了。宋嘉祁挺激动,没想到薛白比宋嘉祁还激动:他老记得小沈老板的事儿,虽说宋嘉祁保证了不会有他之外的人,薛白也相信宋嘉祁,可是经过了郑鑫儿的事儿薛白又担心上别人瞧上他当家的了。自家宋大哥又英俊潇洒又温柔现在还有好多钱,真是怎么看都觉得很招人喜欢啊“今儿个张叶来家里了,也说想要点儿红薯秧子,我没给。”薛白仰躺在床上,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宋嘉祁说着话。宋嘉祁正趴在他肚子上专心致志的听着。“你说以往咱村里吧,要是有人头一回干个啥事儿,那全村巴不得眼看着干不成等着瞅笑话。这回真奇了怪了”薛白伸手摸了摸宋嘉祁趴在自己肚子上的脑袋:“听见啥动静了没”宋嘉祁抬起头看了薛白一会儿:“你是不是饿了我咋觉得你肚子在叫唤呢”薛白也掌不住笑了:“那你还不快给我整点吃的去,还听呢”“这事儿啊,你也别操心了,啥事外头有我呢。他们再来跟你要红薯秧子,你就让他们回家种土豆去,土豆不也能种吗大家也都吃过。”宋嘉祁打算去鸡窝里头摸两个鸡蛋,给薛白蒸个蛋,撒上点葱花滴上滴香油就香得不行。薛白近来爱吃这个。“土豆到底不是正经粮食啊。”薛白挺喜欢吃土豆,炒着吃炖肉吃都好丑,可是一般人家谁像他们家似的舍得放油炒菜,土豆要但跟着白菜萝卜一锅乱炖,吃起来也就那样,到底没粮食顶饿。宋嘉祁倒想着,红薯能做粉条,土豆是不是也能做土豆粉可惜他只在现代吃过土豆粉没做过,也搞不清什么原理。“其实土豆也能做成呼土豆,再往北边冬天都拿这个当口粮。”把土豆大锅煮了,或者白水煮了拌酱油,或者直接用盐水、酱油水煮出来的土豆,记得在现代东三省那边有这样的吃法,还有呼茄子呼玉米什么的,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