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条来肯定也比宋大哥熟练、效率高。薛白才不承认每次指导宋嘉祁做粉条都觉得心好累呢,宋大哥作为一个前神仙会做粉条已经很厉害了好吗到了十一月份,宋嘉祁才发现薛白有多明智。今年村里显然是不会再组织买猪肉了,有那些钱村民宁可买些粗粮,甚至是麸子。肉什么的是富裕时才舍得割二斤的东西,现在饭都吃不上了,还吃肉呢这就导致附近以养猪为生的几个村子更活不下去了。这些村子之所以以养牲畜为生,就是村里的地太少不足以养活一村的人才另谋他法,一年赚钱的日子也就是靠着这年底赚个一二两银子来年好生活。现在周边的村子都不来买猪了,也就没了明年的收益了。不但如此,猪砸手里卖不出去还要吃东西,更加愁人。村民也舍不得自己杀猪吃肉。不少人不得已在年前就把猪给杀了,零零碎碎的拿去别的村子换粮食。而此时也换不得什么好粮食,粗粗磨过一遍的粮食就算是好的了,就算是麸子、米糠也大有人肯换的。宋嘉祁第n此拿家里的麸子换了两斤肉回来,已经不觉得良心过不去了。第一次的时候宋嘉祁真心觉得良心不安:半袋子的麸子,平常也就是家里几只鸡一星期到半个月的口粮,就换了两斤肉回来且跟他换肉的人还千恩万谢的,宋嘉祁于心不忍,还饶了对方几个土豆一把粉条。因宋嘉祁的出手“阔绰”,之后也没少有人找他换肉。家里的麸子很快见了底,宋嘉祁瞧瞧家里几只鸡,还真有点儿后悔当初自己拿麸子喂鸡的举动了,不得不再次感叹自家小白是多有先见之明。“这哪叫先见之明啊。”薛白摇了摇头,“我记得我小时候有一年年成就特别不好,那一年没少吃糠和麸子,吃得嗓子剌的生疼。可有什么办法呢不吃就得饿死。”薛白顿了顿:“这还算好的,听说我爹小的时候遇上过大灾,那时候人都吃树皮、吃观音土,吃点儿麸子吃点儿糠算啥”薛白说这话的时候,宋嘉祁正在厨房忙活。两斤肉,配点土豆、香葱一炖,够他俩吃上一两天的。薛白吸了吸口水,心想,自己要不是嫁给宋大哥了,就算没嫁去李二狗家,现在也是在薛家吃糠吃麸子。能遇上宋大哥,真好。薛白摸摸自己的肚子,幸福的想,自己上辈子一定是个大善人,积了很多很多德,这辈子才得以遇见宋大哥。现在猪也吃的不好,都掉膘了,换来的肉都偏瘦。也恰好薛白现在怀着身子不爱吃太肥太腻的,而宋嘉祁本身也不是那么爱肥肉:他纵然不像现代那些女孩子一样见不得肥的只吃瘦的,也不至于缺油水到像村里那些人三四指厚的肥膘眼不眨的往嘴里送。一指宽的肥肉配上两指宽的瘦肉,对宋嘉祁来说是最美味最合理的搭配了。而现在换来的猪肉,也基本都是这么个情况。不止是村里,连城里的粮价也一路飙升。宋嘉祁再三考量,给自己馒头铺里的馒头涨了一文钱,即便如此来买的人还是往来不绝,甚至有人还担心宋嘉祁这铺子馒头这么便宜,肯定、迟早会干不下去的,因此大量囤积馒头。这种现象导致宋嘉祁纵然没打算不干,铺子里也市场断货,闹得人心惶惶,来抢购、囤积的人更多了。恶性循环之下,导致店里开张不到一个时辰一天的馒头就全卖完了。宋嘉祁倒无所谓,付婆却觉得有点儿不安:自己拿的可是全天的工钱,每天只干一个时辰的活儿算怎么回事儿啊、 第87章 结婚纪念日八十七结婚纪念日宋嘉祁考虑再三,决定把自家的一些粮食拿到镇上的铺子里,馒头卖完了铺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顺便卖些米面,反正粉条也一直放在店里卖,不怕没人光顾。这一卖,铺子里的生意倒稳定了下来:大概是觉得小宋老板粮食都能拿出来卖,确实挺有家底,不怕供不了铺子。当然了,因为今年的年景,粮食价格一升再升。不说别的,碧溪村没有水田种不了水稻,宋嘉祁要吃大米都是在镇上买的。如今大米的价格比之原先高出了三四倍。现在宋嘉祁拿出只比往常的面贵一倍的红薯面虽说这面原本没见过,但口感不错也顶饿,买的人还是挺多的。这也是因为大棚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宋嘉祁这下是真心不怕断粮供不上了。腊月前,宋嘉祁买了一头猪。今年村里不组织团购猪肉了。年景不好,饭都吃不饱,还吃什么猪肉呢不过吃不饱饭的人群里可不包括宋嘉祁。宋嘉祁有空间这个作弊器,两个月就能种一季粮食出来,也不必担心老天爷不配合旱了涝了,地里的产量还要比现实世界多得多。吃饱这件事对于宋嘉祁来说毫无难度,他们要得不仅是吃饱,还得吃好。因为是自己家吃,宋嘉祁这次选的猪不大,也不算太肥。没有用钱买,直接用粮食换的。一百七八十斤的猪,换三百斤的粮食,宋嘉祁没怎么考虑就同意了。其实一百七八十斤的猪杀完也就一百一十斤到一百二十斤的肉,平常的米面和肉的价格也是3::1,虽说今年年景差粮食贵,但宋嘉祁给的也都是粗粮,也不算亏。宋嘉祁自己就对杀猪有心理阴影,现在薛白怀着孕也怕惊着了,干脆让人把猪杀好了直接送过来。到时候猪肉送过来粮食再拉走,也不怕卖猪的不老实少给肉。今年宋嘉祁也不想着灌香肠了,下水直接送给杀猪匠,那杀猪匠更是感激不已。其实猪身上还有很多东西是宋嘉祁不吃的。比如说猪头、猪尾巴、猪蹄,宋嘉祁有个毛病,能看得出身体形状的基本都不怎么吃,就爱吃纯肉。不过正好,今年这些都可以拿来走礼。想来今年随便送点儿啥,谁家也不能挑理了。猪头和猪尾巴就给村长,四个猪蹄子宋嘉祁想好了,给莲娘三个,给薛高媳妇一个猪蹄是下奶的,宋嘉祁还想着,要是可能的话,到时候让薛高家的匀点儿奶水给自家孩子。当然了这话他和薛白说都不合适,到时候还得麻烦莲娘在里头穿线。其实要不是外婆喂外孙的感觉怪怪的,莲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到时候再割点儿猪肉,或者拿个肘子给薛家当年礼,也就齐活了。腊月初一。薛白醒过来,宋嘉祁照例没了人影。现在薛白更不乐意下地了。一来天冷,二来他脚、小腿都肿着,走路也难受,虽说坐着也好受不到哪儿去,好歹安全。这脚肿的,走路难受且不说,要是一个没站稳摔了摔了自己就算了,他人皮实不怕摔,摔了肚子里的孩子他可没地儿哭去。干脆醒了也不起来,围着被子坐在床上等宋嘉祁回来。宋嘉祁早早的就给家里烧上炕了。春天那会儿开荒,山上的树木砍了不少,都成了宋家的柴火,况且还有宋嘉祁偶尔在山上捡到的煤,总之屋里暖的跟春天似的。但是等了半天,也不见宋嘉祁,反而一股熟悉又陌生的香味儿一直往薛白的鼻子里钻。“方便面”薛白愣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这是好久没吃过的神仙特供面真的是好久没吃过了上次吃的时候还是在薛家,他和宋嘉祁半夜出来煮面被王桂花抓个正着。然后他还以此为契机,嫁给了宋大哥。薛白拿被子蒙住半张脸,把咧到后耳根的最挡在被子后面。不多时宋嘉祁就回来了,手里还端着一碗面,薛白眼尖的看见上面卧了鸡蛋,好像还有卤肉。宋嘉祁把面放在桌子上,先从炕头拿来一直温着的水给薛白洗漱好,才过去交换了一个甜蜜的吻。“记不记得今天什么日子”一番激吻把薛白的脸都亲红了,薛白把脸藏在被子后头,“我要吃方便面。”宋嘉祁把面端过来,却没有递给薛白:“今天是什么日子,答对了才有的吃,不然我一个人都吃掉了哦”薛白眨了眨眼:“啊,什么日子”宋嘉祁盯着薛白看了一会儿,薛白也没说出来什么日子,宋嘉祁的脸色越来越不好了。“噗嗤,”薛白忍不住笑出声:“快把面拿来吧,不然要坨了你真是的,我忘了哪天,也不能忘了今天啊。”去年的今天他嫁给宋嘉祁了,腊月初一就像他人生的分水岭一样,前十八年是一个模样,之后想必会是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模样。“好啊,你故意逗我呢”宋嘉祁挑了挑眉,忽然蹦到床上:“不行,不吃了,我得先惩罚你这么逗着你夫君特别好玩是吗”两人笑闹着滚做一团,到底还是宋嘉祁估计着薛白的肚子,只稍微挠了薛白几下痒痒就放过他了。两人凑在一起,你一口我一口的把一大碗方便面吃完,感觉又找到了刚认识的时候的感觉。“宋大哥,你那天,为什么跟我奶奶说你要娶我啊。”吃完饭,薛白靠在宋嘉祁怀里,有以下没一下的玩着儿宋嘉祁的衣角,忽然想起上一次吃方便面的情景。其实那时候他特别意外成亲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薛白都觉得宋嘉祁是可怜他帮他而已,直到去年的腊月初一两人圆了房想起那一夜薛白就觉得身子有些发软,又往宋嘉祁身上靠了靠。“娶你还有为什么”宋嘉祁好笑,把人扳过来,在薛白的嘴唇上重重地亲了一下:“当然是因为喜欢你了。”薛白脸又红了。“那,那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虽然两人都成亲一周年了,现在自己肚子里连孩子都有了,薛白还是很想知道宋嘉祁是什么时候喜欢上自己的。和自己一样早早的就喜欢上了吗还是还是后来通过相处,慢慢喜欢上的呢薛白紧张得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了。“我也不知道。”宋嘉祁把薛白紧紧搂在怀里。“其实其实我本来没想过要成亲的。”嗯,可以理解,毕竟是神仙嘛,神仙成亲是不对的。薛白想,但是心里还是有点儿酸酸的。“但是那天听说你要成亲了,我忽然就觉得心里针扎似的疼。我不想你嫁给别人,大概是那时候,我发现我喜欢不,我发现,那时候我已经爱上你了。”宋嘉祁搂紧了薛白,在薛白身后闷闷地笑:“你呢我当初说娶你你又为什么答应你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呢”、 第88章 丰收,莲娘生了八十八 丰收,莲娘生了到了十二月份,大棚里的红薯也开始逐渐成熟了。虽然个头和产量都比不得宋嘉祁秋天收的那季,可对于这些原本冬日里什么都不种的庄稼人来说,就像是白白得来的一样,还有什么好不满意的呢按照之前约定好的,这次收获的红薯就按五成交租子,冬薯亩产2000斤,五成就是1000斤,宋家百八十亩地一半种了红薯一半种了土豆宋家的粮仓又满了起来。而村里人的脸上也都带了笑了。不止粮仓满了,简直放不下了。粮仓、家里空闲的房间、院子里的空地全部都堆满了红薯宋嘉祁当机立断找上村长,表达了自己想要在村子里卖一些红薯的意愿。因为是红薯直接卖,没有磨成面,宋嘉祁要的价格并不高,愿意买的大有人在。而直接卖红薯的同时薛白也在家里牵着小毛磨红薯面,这些面可以拿到镇上、邻村去卖个好价钱。几万斤的红薯磨起来,要是但指着小毛可是要把小毛累吐血了。那头怀着孕的牛也被从薛家牵了回来,不能干重活倒是能干点轻活也帮小毛分担分担。虽然跟宋嘉祁一起种红薯的只有十几户人家,可只要有粮食,别的人家也可以从这些人、从宋嘉祁手里买来,就算价格贵于往年,也能活下去不是况且既然有了粮食,村长也不能看着谁家就真的饿死了。倒是很意外的,因为今次的种红薯、卖粮,村里人都感激起宋嘉祁来,甚至今年没跟着种冬薯的人家也暗暗在家里下定了决心,来年一定要跟宋家搞好关系。而那些今年跟着宋嘉祁种冬薯的人家,更是把宋嘉祁当做半个恩公来看了,盼望着以后能长长久久的佃宋家的地、跟着宋家干活。因此,从冬至到腊八、小年,上宋家串门送礼的人简直是络绎不绝。虽说因为今年年景不好各家也不剩什么了,但也颇为舍得的把仅剩的鸡蛋、鸡鸭都拎了过来。倒是闹得宋嘉祁和薛白都不好意思了。宋嘉祁是因为自家余粮多牲畜也多,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还要收下饭都快吃不饱的人家的礼物实在是不好意思,而薛白则是面对着十几年朝夕相处的乡亲们不好意思、本来都是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一样的吃糠咽菜,现在倒弄得自己像是个地主了“是地主啊。”宋嘉祁乐了,自己一直奔着地主的方向奋斗呢,怎么薛白现在还没有适应自己“地主婆”的新身份薛白确实没适应。“这咱这就是地主啦”虽然碧溪村原本没地主,可靠近镇上的几个村子到底还有比较富裕的,难免会有地主。薛白以前可是听说,地主家里都有长工呢,自己家现在不过是把地佃给别人种了,就已经时候地主了想想还有点儿小兴奋呢。“你想要长工啊”宋嘉祁想了想,近代史上倒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