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皇牌农女> 分节阅读 10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02(1 / 1)

气地冷哼一声,“不过就是投石问路的把戏。”沈长浩轻声地笑了起来,“看来王爷只有碰上与叶姑娘直接相关的事情才会头脑混乱,其它时候依然英明睿智。”“你给我闭嘴。”凤康恼火地瞪过来。“王爷打算怎么回复”沈长浩没有闭嘴,却识趣地转了话题。“依我看,秦大人一定是疑心叶姑娘开荒是得了王爷的授意,想从王爷这里讨个差使呢。”凤康冷笑起来,“身为一府父母官,不思勤政爱民,对裙带襟袂之事倒是热衷得很。本王这里没有那么多闲差,让他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不必理会。”沈长浩对他的处置深表赞同,“这种事情确实理会不得,只要回信,就等于承认王爷与此事有关。秦大人倒不至于给叶姑娘带去麻烦,不过暗地里怕是少不了一番动作。叶姑娘又是个敏锐好强的性子,一旦察觉,定会对王爷心生不快。”凤康被他说得心头一刺,愤愤地哼道:“是啊,那个狠毒的女人巴不得跟我彻底划清界限。”沈长浩不以为然地笑了一下。“王爷,叶姑娘若真是狠毒之人,就不会送东西给你了。”提到这个,凤康表情瞬时柔和不少,故作不屑哼道:“不过是谢礼而已,能说明什么你和鸣儿、洗墨不是都有份吗”“既如此。王爷为何还要视若珍宝,连用都舍不得用呢”沈长浩笑眯眯地揭短。凤康老脸一红,争辩道:“谁舍不得了我只是用不惯而已。”调侃主子不可过火。沈长浩适可而止地转入下一话题,“王爷,您真的不打算阻止十一殿下吗”凤康脸色立时阴沉下来,“他自己拼死求来的好姻缘,我为什么要阻止况且父皇都已经下旨了,我阻止又有什么用”“王爷,我说的阻止并不是抗旨拒婚。”沈长浩脸上笑意散尽,表情有些严肃,“十一殿下从小最听王爷的话,如果王爷跟他好好谈谈。他或许能听进去一句两句。不求他幡然醒悟,只需让他有所防备即可。”凤康皱眉不语,他何尝不想这么做可他比谁都了解十一。没有确凿的证据,只凭几句话是无法让那个倔小子相信的。万一哪句话说不好,坏了兄弟感情,那他日后再想庇护十一就更难了。沈长浩也明白这件事不太容易,颇有些挫败地叹了口气,“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天底下最了解女人的男人,可这一次,我是真的看不透秦王妃了啊,现在应该改称定王妃才对。”凤康也没能看透,得到密报之后,他日夜兼程赶回翼京,还没来得及跟他皇帝老子禀明内情,就惊闻十一闯宫见驾,宣称自己是秦王妃腹中胎儿的生父。并横剑于颈,以死相逼,跪求赐婚。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太后、皇后与各方势力积极参与,争执了将近一月,终于从皇室家规之中翻出一条隐晦之极的条款,表明某种特殊情况之下,小叔可以迎娶寡嫂。于是生搬硬套,下了一道赐婚圣旨,准许秦王妃与皇后的外甥女以平妻身份嫁入定亲王府,婚期就定在六日之后。他不相信十一会做出酒后乱性、迷奸长嫂的事,更不相信秦王妃是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十一占了身子。这里面有太多巧合,也有太多似通又说不通的地方。最让他恼怒的是,他火急火燎地赶回来,事情突然间就跟他没了关系。有种使了半天劲却一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还有种被人从头到尾戏耍利用的屈辱感。总而言之,各种不爽沈长浩见他咬牙握拳,目露杀机,也不好再说这件事,又一次转移话题,“王爷,我在调查叶姑娘身份的时候,听说了一件很有趣的事,你要不要听一听”凤康一愣,“怎么,你查到她的身份了”、第138章 梅花耳洞沈长浩摇了摇头,“还不能确定。”凤康敛去怒意,坐直了身子,“到底怎么回事”“王爷,你留意过叶姑娘的耳洞吗”沈长浩不答反问。凤康认真想了想,好像一次也没有见她戴过耳饰,“她有耳洞吗”沈长浩笑了起来,“自然是有的,按照中原诸国的风俗,女孩在十岁生辰之前定要穿耳打洞,佩戴耳环,一来辟邪,二来学礼,叶姑娘又怎么会例外呢”凤康不解地皱了眉头,“你到底要说什么”“数年之前,曾经流行过一种梅花耳洞。用圆形螺旋纹银针刺穿耳垂,留针七日,取出银针,周围就会留下类似于梅花的痕纹。因为新奇好看,风靡一时,许多人家的女孩都去尝试。不过这种耳洞有两大弊端,一是愈合之前,每天都要旋转银针,以免与皮肉粘连。因为银针是螺旋纹路,旋转的时候会带来很大的痛楚。再有就是这种梅花耳洞无法长久,磨砺一段时间就会变成圆洞。因此,梅花耳洞很快就被厌弃了。我仔细观察过叶姑娘的耳洞,虽然已经磨平了大半,可依然能看出梅花的形状。”沈长浩语气顿了一顿,继续说道,“据我所知,这种梅花耳洞只在咱们华楚国的京城盛行过一阵,其它地方鲜少出现。”凤康终于听出了眉目,有些惊讶地看着他,“这么说,她是京城人氏”“我起初也是这么认为的。”沈长浩扬眉一笑,“我派人仔细翻阅了京城所有叶姓人家的丁籍薄。却是一无所获。我怀疑叶姑娘用的是假名,便着人打听冬元节前一个月左右,可有人家丢了闺女。意外得知,京府同知叶思远叶大人府上有一个名叫叶知秋的庶女,恰好在冬元节前过世了”凤康愈发惊讶了,“你的意思是她是叶同知的女儿”沈长浩并不正面回答,“我差人仔细打听了一下。叶家这位庶女原本是要去南方老宅,为过世的叶家老太太守孝。行至清阳府附近,突然不知所踪。叶家派人寻了数日未果,认定她已经遭遇不测身亡,便报上官府,消了户籍。我疑心这位庶女就是叶姑娘,便亲笔画了一副叶姑娘的画像,让人拿给叶大人府上的下人辨认。许是我画工不济,下人都模棱两可。有的说像,有的说不太像。据一位时常在后宅行走的婆子讲,那位庶女小姐软弱胆小,沉默寡言,与叶姑娘的性格大相径庭。”凤康被他搞糊涂了,“那她到底是不是叶同知的女儿”“我也很费解。”沈长浩叹了一口。“若说是同一个人,脾性和行事风格相差太大;若说不是同一个人,偏偏同名同姓。容貌相似,年岁相当,而且叶家庶女失踪的时间,与叶姑娘出现在清阳府的时间也极其相近,这种巧合实在不多见。”凤康眸色沉了沉,“叶同知家与小喇叭村的成家有什么联系吗”“我已经查过了,这两家没有半点关系。”沈长浩摇头。“那么如果她是叶家小姐,为什么不回叶家却要留在那样一个小山村里,认两个不相干的人为亲”“这个倒是很好解释。”沈长浩轻声笑了一下,“叶家这位庶女是叶同知与一个通房丫头所生。生母在她出生不久便已亡故。虽有小姐名分,却没什么地位,受尽府中各色人等的冷眼和慢待。原本配给了嫡嫂的远房表弟。却因为被人发现与府中小厮私相授受,亲事告吹。嫡母嫌她有碍门风,才将她打发到南方老宅。说是守孝,实则流放,这是大户人家处置庶女常用的手段。依我看,叶同知并不在乎这位庶女。否则不会几日寻人不着,便草草报上衙门,消了户籍。如果叶姑娘真是叶家庶女,被如此对待,必定心中有怨,不想回去也在情理之中。话又说回来,以叶姑娘的性子,又怎么会受人冷待,甚至被赶出家门呢”凤康也觉得她绝非逆来顺受之人,“那会不会是失忆了,不记得以前事情,导致性情大变呢”“失忆也许会让人性情改变,可眼界和学识是不会改变的。”沈长浩看了他一眼,“王爷觉得叶姑娘像是那种养在深闺十几年,郁郁不得志,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女子吗”凤康似嘲讽又似自嘲地牵了一下唇角,“她哪里郁郁不得志了分明趾高气扬。”连他这个王爷都看不上眼,拿银子砸,拿酒泼,还拿那些冰棱一样的话伤他的心,天底下怕是再也找不出比她更得志的女人了。沈长浩笑了笑,自顾自地说下去,“我让人特地查问过,叶同知府上与番商素无来往。”“就是有,一个庶女也没有接触的机会。”凤康替他补充了一句,又凝眉道,“照你这样推断,她便不是叶家庶女了”“那也未必。”沈长浩用手指敲了敲脑门,“我总觉得叶姑娘就是叶家庶女,可就是想不通到底哪里错了位 。王爷,要不要我派人带了叶府下人去清阳府走一趟”凤康神色微微一滞,语气淡了下来,“不必了,就让她过自己想要的日子吧。”沈长浩似有讶然地打量着他,“王爷真的不在乎叶姑娘的身份”“我为什么要在乎”凤康不悦地瞪了他一眼,“左右以后都不会再见了,她是谁不是谁跟我有什么关系”沈长浩听他语带愤然,还有几许悲意,也不去揭他的疮疤,不无惋惜地喟叹,“还以为能查出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回京的日子真是无聊”凤康无意识地摸了一下嘴唇,随口接道:“的确很无聊”以前并不觉得,去了一趟清阳府,回来之后感觉繁华热闹的街景也好,气势恢宏的皇宫也好,那些勾心斗角的人也好,都变得了无趣味。唯一让他感觉鲜活的。只有脑海之中那张梨涡浅浅的脸。叶知秋并不知道自己开荒的事情已经传到了京城,更不知道自己的身世让华楚国两个顶尖聪明的人物死了很多脑细胞。此时此刻,她站在山坳之中亲自监督,整改沟渠路线。老牛叔搓着手,一脸歉疚地看着她,“成家侄女儿,我真不是故意的。我就是觉着能少挖一段儿是一段儿,给你省点儿工钱”“老牛叔,我知道你是好心。”叶知秋表情很是严肃。“但是我图上画的每一条沟渠都是有用的,不能随便改动。幸好我发现得早,只挖偏了一百米。要是再发现得晚一些,浪费的工钱还会更多。”老牛叔更加汗颜了,“这事儿怪我,多花的工钱都算我的。从我那份儿里面扣”“不用了。”叶知秋缓和了语气,“这次就算了,是我没跟你说清楚。不过不能再有第二次。一定要按照图纸上面画的来挖。”“哎,哎,我记住了。”老牛叔连声地答应了,便跑去指挥别人干活儿。叶知秋看着他分外殷勤的身影,无声苦笑。挖沟这边可是按米数算钱的,十文钱一米,一百米就是整整一两银子啊,真有些肉疼。“知秋姐姐。”阿福跨过沟垄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叶知秋见她跑得满头大汗,将搭在脖子上的汗巾扯下来,递给她。“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阿福胡乱地擦了两下脸,便急着回话,“我已经把买回来的鸭蛋和鹅蛋分给那几个会孵蛋的大婶了。文书也签好了,她们说差不多一个月就能孵出来。”说着从腰间的小挂包里拿出几张按了红手印的纸来,“都在这儿了,你瞅瞅。”叶知秋接过来翻了翻,见没什么问题,便笑着拍了拍她的肩头,“辛苦你了。”“知秋姐姐,你孵那么多鸭鹅养哪儿啊”阿福把憋在肚子里好久的疑问提了出来。叶知秋指了指下面那初具规模的塘坑,“养在那儿。”她之所以选中这个山坳,很大程度是因为附近有一条常年流水的小河,而且河床的位置很高。这样就可以通过沟渠将水引进人工挖掘的池塘,再经由沟渠将池塘里的水输送到菜地,让每一块田畦都具备就近灌溉的条件。沟渠的排布和流向都精心计算过的,旱时引水浇灌,涝时排水泄洪。与池塘的相连的两条主沟渠都设有闸门,方便控制水量,也可以随时为池塘换水。流经菜地的水流最后依然回归小河,通过分合有序的沟渠,形成一个循环活水。阿福恍然大悟,“原来你挖那个大坑是为了养鸭鹅的啊”叶知秋微微一笑,“不止要养鸭鹅,还要养鱼,养水草,最重要是养肥料。”“养肥料”阿福吃惊地眨了眨眼,“那东西也能养吗”“当然能。”叶知秋唇角上翘,眼睛望着远处已经翻开大片的田地,“我要用塘养鱼草鸭鹅,用鱼草鸭鹅养肥,再拿肥去养田。”阿福感觉她这会儿的思维已经落下自己好几条街了,不懂便不去琢磨,只挑自己懂的说,“知秋姐姐要养鱼的话,是不是得买鱼苗啊”叶知秋欣慰地捏了捏她的脸蛋,“真聪明,这件事还交给你去做。”阿福嘻嘻地笑了起来,“放心吧,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