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不及待地问道:“成家大妹子,这个学堂你想咋办呢”这个叶知秋早就想好了,“学堂我来建,先生我来请,村里的孩子可以免费读书。大人想要读书识字,也可以旁听。”听了这话,陈老三顿时激动起来,“成家大妹子,你要真能把这个学堂开起来,那可是给咱们村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儿啊”穷人家的孩子哪个不想出人头地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和条件罢了。官学只对富贵人家的子弟开放,私塾基本都在城里,束脩也贵得离谱,不是土里刨食的老百姓能负担得起的。如果村里有这样一所现成的学堂,又不收束脩,谁还会不想读书呢听到他们的对话,豆粒儿爹等人呼啦啦地围拢过来,“知秋妹子,到你那学堂读书真不要钱啊”“不要。”叶知秋答得干脆。有人被这从天而降的大馅饼砸晕了。“又建学堂又请先生,还不要钱,那你图啥啊”“图咱们村人人都有出息。”叶知秋微笑地道。狗剩爹回身擂了那人一拳,“瞅瞅你那小心眼儿。人家知秋妹子好心开学堂,让娃们有书念,你还问人家图啥”“知秋妹子,你打算啥时候建学堂啊”方大头高门大嗓地问,“我家还存了几根好木头,给你送过来当房梁。”“我们家也有木头,做不了房梁,打门窗还是好样儿的。”“我家没木头,力气倒是有一大把。等建学堂的时候,我第一个来干活儿。不要工钱。”“我和我兄弟都会木工,打门窗的活儿我们包了。”“我也来,知秋妹子替咱们打算,咱们可不能光让她一个人担着。大家伙儿有东西的出东西,有力的出力。到时候自家娃来念书。心里也不亏得慌。”“对,对,就这么着。说好了,到时候谁也不准偷懒耍滑,要不我第一个不饶他。”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便把建学堂的人工和部分建材敲定了。陈老三被大家的热情感染,也有些慷慨激昂。“成家大妹子,建学堂的时候不甭管是缺人还是缺料,只管跟我说,我给你满村儿筹措去。”叶知秋没想到请他们吃顿饭,会有这样的意外收获,很是欣喜。“好,到时候少不了要麻烦陈三哥,我先谢谢你了。”“谢啥”陈老三腼腆劲儿又回来了,脸膛微红地笑着,“这不是我应当做的吗”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等不及跟家里人通告这个好消息,便喊上孩子陆陆续续地回村去了,最后只剩下老牛叔一家和陈老三。陈老三本想跟豆粒儿爹一块儿走的,却被叶知秋留了下来。等人走光了,才打探道:“大妹子,你是不是还有啥事儿要跟我商量啊”“是啊。”叶知秋点了点头,“陈三哥,我又看中了一块地,想麻烦你再去县衙跑一趟。”陈老三愣了一下,随即吃惊得张大了眼睛,“你还想开荒”开春才圈了百十多亩,这才过了没两个月,咋又要圈啊虽说三年之内不用纳税,可这老多的地,光雇人开荒种田要花多少钱呢再碰上个旱涝虫灾,那还不得亏死他是个老实人,心里想的全表现在脸上。叶知秋看他的神情就什么都清楚了,笑着给他解释,“陈三哥,我这次不是要开荒种地,是想开作坊。”“开作坊”一惊未平,一惊又起,陈老三眼睛张得更大了,“啥样儿的作坊”叶知秋信得过他的人品,也不隐瞒,将罐头工坊的事情跟他详细说了一遍。又吩咐阿福拿出一坛罐头来,请他品尝。他尝过之后大为赞赏,“这东西又酸又甜,怪好吃的,还能顶饥。要是搁到冬天,可比大老远从南边儿倒腾过来的果子强多了,一准儿好卖。”“陈三哥,没瞧出来,你还挺有做买卖的眼光呢。”阿福笑嘻嘻地接起话茬。陈老三被她夸得不好意思了,“我哪儿来的眼光还不是跟你们长的见识啊”语气顿了顿,转向叶知秋,“成家大妹子,你这次打算圈多少地啊”叶知秋在心里算了一下,小山坳,山泉四周的土地,再加上那座需要打通的山包,“大约五十亩吧。”陈老三以为建个作坊也就三五亩地,没想到她一张口就是五十亩,有点儿吓到了,“你这是要建多大的作坊啊”叶知秋不好说自己是为了霸占那眼山泉,故意多划了一些地,打着马虎眼道:“如果罐头卖得好,可能会扩建作坊,我先把地方占下。”陈老三也没往深处去想,唏嘘了两句,便答应明天去县衙报备,让他们派人过来丈量标注,登记造契。送走陈老三,叶知秋又跟龚阳和多禄细细地商量了一番,决定将开山建厂的事情交给他们两个去做。龚阳统筹指挥,多禄领工干活儿。阿福负责购买建材和工坊设备。多寿做为阿福的跟班,全程协助;而她要做的,就是设计厂房结构,画画图纸。小辈儿们凑在一起谋划的时候。成老爹完全插不上嘴,只能坐在一边儿感叹,“老喽,老喽,人都生锈了,赶不上这些毛孩子脑瓜灵光了。”“可不是吗”老牛叔也深有同感,“以前我在外面拉了几趟脚,就觉得长了好些见识。可自打成家侄女儿来到咱们村儿,我才发现自己差老远了。”几句话又把成老爹意识深处的忧虑勾了起来,“这又添了五十亩荒地。过完三年,得交多少税钱儿呢”“成老哥,你就放心吧,你家孙女儿精着呢,绝不会做那没有成算的事儿。”老牛叔笑呵呵地安抚他。“等学堂和作坊建起来,咱们全村儿人都跟着沾光,谁提起你们家不得翘大拇指”“那倒是。”提起这个,成老爹立刻眉目舒展,“自己过上好日子不算啥,拉扯乡亲们一起过好日子才算能耐。十里八村数去,也就我家秋丫头有这本事。”老牛叔连连点头。“光有本事没用,还得有那份良心”阿福正在收拾碗筷,听那俩老的卖力地夸奖叶知秋,用胳膊肘子碰了碰她,“知秋姐姐,这下你可成咱们村里的大善人了。”“我可没他们想的那么大公无私。”叶知秋压低了声音笑道。她希望村里的孩子们有出息是真的。可并非无偿无报的,她求的是长远利益。她要把学堂培养出来的人才一步步地撒向官场、商场、各种场,在不久的将来为她所用。她并非利欲熏心之人,在能力许可的时候,她很乐意带领大家一起致富奔小康。不过目前她只能意思意思。扶持一小部分人而已。决定开设这个免费学堂,也是为了收买人心,缓和贫富差距产生的矛盾。不管多么淳朴善良的人,都有一定的仇富心理。她在这边轰轰烈烈地开荒建厂,难免有人羡慕嫉妒恨,做出什么始料不及的事情来。她要防患于未然,让他们有“一荣俱荣”的感觉。阿福听她说过学堂的用途,明白她这话的意思,可还是忍不住替她担心,“知秋姐姐,村里大大小小几十个孩子呢,得请多少个先生才能教得过来啊”叶知秋嗔了她一眼,“你以为我连这点都算不到,就敢随便开学堂吗请一个就够了。”“一个”阿福实在想象不出一个先生怎么教几十个孩子,皱起两条淡淡的眉毛,“那还不得把先生累死啊”叶知秋被她杞人忧天的模样逗笑了,“傻丫头,又不是一个一个地教。我们把教舍建大一些,让几十个孩子一块儿听先生讲课不就完了吗”“可不是吗”阿福一拍脑门,“瞧我这猪脑子。”叶知秋笑了一笑,“况且我只说让他们免费来读书,可没说要帮他们出纸墨笔砚和书本,你以为村里有多少人家儿能买得起这些东西来读书的孩子肯定比你预计的要少得多。”“对哈。”阿福先是恍然,随后又忧心起来,“那要是来读书的人少了,知秋姐姐开学堂的苦心不是白费了吗”“不会的。”叶知秋笑得信心十足。有免费的东西摆在那儿,谁不想要呢家里的孩子买不起文房,大人们就会更勤奋更努力。忙着赚钱,就没有心思想别的了。她也能趁虚而入,多揽些人来替她做工。他们赚了钱可以买书本纸笔,送孩子们入学堂念书,她也能凭借他们的劳动力获取更多的利益,互惠互利,何乐而不为呢阿福听了她的分析,佩服之余,忍不住感叹,“知秋姐姐,你不去做奸商真是太可惜了”、第154章 我必须搭理那群大人孩子实在很能吃,将那头山猪消灭了将近一半。叶知秋整理了一下,分出一些精肉和排骨,让龚阳明天一早进城,送给元妈和云罗尝鲜。剩下的准备做成火腿、腊肠、腌货和干货,存起来慢慢吃。山里的天气还算凉爽,可毕竟是夏天。未免坏掉,她将东西分门别类地装进戴盖的木桶里,提到山泉下面。那里温度比较低,适合保鲜。收拾停当,太阳已经挂在了西边的山尖上。龚阳壮志满怀,留下多禄进一步商谈罐头工坊的事情,其余的人坐上驴车离开山坳。成家孙女儿要开设学堂的消息已经传开了,驴车一进村子,就迎来村民们的热情问候。“成大叔从山里回来了”“成家大妹子,你这是忙完了”“哎哟,这才几天没见着,虎头又长高了。”扯闲话的居多,也有人凑过来询问学堂的事情。几百米的路,走走停停,足足用去了两刻钟的时间。刘鹏达正坐在院子里生闷气,看见叶知秋,几乎是下意识地站了起来。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又止住了。他能说什么呢说今天的事与他无关去打人闹事的是他亲爹亲娘亲姐夫,他说无关谁会相信叶知秋将他欲言又止的样子看在眼里,暗暗地叹了一口气。将带回来的一条块山猪肉交给虎头,“让你大鹏哥拿去给梅香补补身子。”“哎。”虎头对龚阳挨打的事儿一无所知,拎着肉乐颠颠地去了,“大鹏哥,姐姐说让你拿去给梅香姐姐补补身子。”刘鹏达接过肉,没出息地红了眼圈,“谢谢知秋姐。”他走之后发生的事情,菊香已经一五一十地跟他讲了。如果说在此之前,他还有一丝希望。如今被他爹娘这一闹,连最后一丝希望都破灭了。他很后悔,后悔自己逞一时意气,去参考中了秀才。如果当初他坚持己见。弃文经商,赖在她身边,那个龚阳就不会出现,今天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了。是他选错了路,把自己的大好姻缘亲手葬送掉了。好在她并没有怨恨刘家所有人,至少还顾念和梅香的情谊,这让他死灰般冰冷的心恢复了些许温度。这样也好,斩断对她的念想,就可以安心读书,继续去圆他爹娘寄托在他身上的富贵梦。虎头听他声音喃喃。怕叶知秋听不见,便自觉地当起了传话筒,“姐姐,大鹏哥说谢谢你哩”叶知秋点头一笑,“不客气。”她淡淡的笑容和客气的话语。让刘鹏达已经麻木的心又隐隐作痛。不敢再看她,转身进了屋,径直来到西间,将手里的肉重重地扔在炕上。守在梅香身边的刘婶和菊香被吓了一跳,四只红肿的眼睛齐刷刷地看过来。“知秋姐给三姐补身子的。”刘鹏达也不看他们,扔下这句话掉头就走。刘婶愣了一瞬,拿手翻了翻包裹着树叶的肉。不屑地撇嘴,“当着一堆人的面儿让咱家落脸儿,这会儿又卖好来了。拿这点儿东西来巴结谁呢她瞧着我们刘家哪个像是那眼皮子浅的人呐”“娘。”菊香往门外瞟了一眼,小声地劝道,“你就少说两句吧,没瞧见鹏达不乐意呢吗”“他爱乐意不乐意。”刘婶话说得硬气。音量却不自觉地放小了,“养儿养女有啥用一个个都不让我省心。”菊香不想听她念叨,借口上茅厕出了门。站在院子里往隔壁张望,没看到叶知秋的身影,踌躇半晌。还是推开院门往成家走来。她会过来,叶知秋并不感觉意外,笑着招呼,“二姐,进来坐。”菊香见她表情如常,没有勉强和疏离的样子,心中的忐忑减了几分,羞愧却浓了几分。不等开口,便先落泪,“知秋妹妹,我真是没脸面见你了。”“二姐,快别这么说,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叶知秋拿了一条汗巾递给她,“来,快擦擦,别哭坏了眼睛。”“今天这事儿都怪我。”菊香接过汗巾擦去眼泪,一边抽抽搭搭,一边将在山坳里没能说出来的话讲了。原来刘家设宴的第二天,她就走了。在家待了几天,实在放心不下妹妹,昨天上午寻了个由头,带着郑满仓一起回来了。事情也赶巧,吃中午饭的时候,豆粒儿爷爷打发豆粒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