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皇牌农女> 分节阅读 17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71(1 / 1)

起一抹冷笑,“那是拜四皇兄所赐。”“四皇子”叶知秋很是惊讶,昨天才从元妈那里知道了这个人的存在,今天就从他这里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不得不说一个“巧”字。“他为什么要伤你”她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没有为什么。”凤康唇边的冷笑加深,“他是在练功的时候,用一条装了倒刺的软鞭无意之中伤到我的。”听了他这满是讽刺意味的话,叶知秋心里一阵揪痛。这么宽这么长的一道伤口,一定深入皮肉,内脏可见,那位四皇子,当时是想要他命吧皇权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竟让血脉相连的兄弟生出滔天仇恨,夺命相残凤康从她的沉默之中读懂她的心情,湿漉漉的大手抚上她的脸庞,柔声地安抚道:“无妨,同样的亏,我从来不吃第二次。”叶知秋没有言语,只是拿起湿帕给他擦洗身体。动作轻柔仔细,明知道不会疼,她还是小心地避开了那道伤痕。去了一趟旬阳府,亲眼看到他是如何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做事的,她曾经犹疑过。她在想她是不是太自私了,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放任他这样一个仁君之才退出皇权之争,陪她流连山水,守拙田园。可是现在,她不再犹疑了。她没有那么伟大,整天把黎民苍生放在心上,挂在嘴上。她只想跟她爱的人柴米油盐,幸福快乐地厮守几十年。而不是让他踩着至亲兄弟的鲜血和尸骨,坐上那把龙椅,揣着满心的孤独和阴暗,高处不胜寒。那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说她自私也好,说她魅惑乱国也好,她都会不改初衷,坚持自己一直所坚持的东西。“知秋妹子,饺子煮好了。”燕娘的声音自门外传来,打破了一室的温馨旖旎和沉默肃然。叶知秋应声出门,喊了张弛进去善后,自己则往厨房而来。“知秋妹子,康九爷不是去京城了吗这咋半夜三更地回来了”一看见她,燕娘和腊梅就围了上来打听,满脸八卦,眼神暧昧。碍于他的身份,叶知秋不好说什么,笑了一笑搪塞过去,便把话题转开,“我和康九爷还有点事儿要商量,你们先吃吧。替我跟爷爷说一声。待会儿我过去给他磕头。”按照这边的风俗,跨年饭要在子时前一刻钟左右开席,全家人一起跨年。子时一到,儿孙们就要在饭桌前给家里的长辈磕头拜年。不过现在情况特殊。她只能舍了成老爹和虎头去陪凤康了。“哎,行,你快去吧。”燕娘和腊梅善解人意地催促着她,“成大伯那儿有我们陪着呢,没事儿的。”叶知秋跟她们道了谢,端着两盘饺子回房,就见凤康已经穿戴整齐,正倚在榻上打着盹儿。听她走近,懒懒地睁开眼睛,“你再不回来我就睡着了。”“谁让你死撑了”叶知秋嘴上嗔怪地说着。将饺子放下,拿起筷子夹了一个送到他嘴边,“来,快吃吧。”凤康张嘴接了,眼睛半睁半闭地望着她。目光噙着满足的笑意。他很庆幸,他假公济私地赶回来了。如果不是这样,他现在恐怕还坐在偌大的宴会场里,和一群貌合神离的兄弟姐妹举杯共饮,说着言不由衷的吉祥话。不会像此时此刻,感觉这么温暖,这么幸福。这么踏实。他不记得自己吃了几个饺子,只记得她笼在烛光里恬静的脸孔和温柔的眼神。子时前后,不知从哪里飘来一阵钟声,空灵而悠长,不紧不慢地宣告着新一年的开始。“新年快乐”她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微笑地说道。他追逐着她的唇。深深地吻下去。他很想告诉她,他很快乐,只要有她在身边,他就比任何时候都快乐。可惜他实在太困了,没有说话的力气。一吻之后,便倒在她怀里沉沉地睡了过去。叶知秋抱了他很久,知道手臂酸麻,才把他放下来。给他盖好被子,坐在旁边静静地凝视着他的睡脸。这个男人并不浪漫,甚至可以说很笨很傻。此时此刻,她的心却被幸福装得满满登登的。原来爱一个人,不需要海誓山盟,也不需要鲜花红酒,只要能这样看着他就够了。今天,是她两世加起来,过得最开心的一个年“姐姐。”“叶姐姐。”虎头和鸣儿在门外扯着嗓子大喊。叶知秋唯恐他们把凤康吵醒,赶忙起身走了出来,“你们瞎喊什么呢”虎头探头,顺着门缝往里瞄,“姐姐,姐夫呢”“叶姐姐,我爹呢”鸣儿鹦鹉学舌一样跟着问。“他睡着了。”叶知秋答了他们的话,又板起脸来教训虎头,“谁让你管他叫姐夫的”虎头嘿嘿地笑着,“姐夫让叫的。”叶知秋蹙眉,“以后不准这么叫了,听见没”“为啥”虎头不解地追问。叶知秋有些头疼地揉了揉眉心,蹲下来,把声音放低了些,“姐夫是成亲之后才能叫的,没成亲不能随便乱叫。让别人听见,会说闲话的,你明白吗”她并不怕别人说闲话,经历了山洞坍塌事件,她和凤康的关系就是想瞒也瞒不住。之所以不让虎头叫姐夫,是为了给自己的将来留有一丝余地。这些事情,虎头一个小孩子是不会懂的,她只能说一些他能理解的话。虎头乖巧地点了点头,“明白了,我以后不管他叫姐夫了,还是叫康九爷吧。”鸣儿一听这话,小大人一样地长出了口气,“太好了,那我以后也不用管你叫小舅舅了。”“现在不叫就不叫呗,等姐姐和姐夫啊,不对,是康九爷。等姐姐和康九爷成了亲,你还得管我叫小舅舅。”虎头洋洋自得,一副吃定他的模样。鸣儿苦着小脸,眼巴巴地看向叶知秋,“叶姐姐,你能不能别跟我爹成亲啊”、第233章 分房都说孩子是心口相通的,每一句不经意的话都源自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叶知秋知道鸣儿并不是针对她,只是害怕凤康成亲,有了自己的儿女,从而冷落他,她却无法置身事外,一笑而过。毕竟将来要和他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变成一家人的。作为“叶姐姐”可以轻松相处,作为“后娘”怕是就未必了。看着一脸认真请求她的鸣儿,想起燕娘的话和元妈的经历,她的心情微微有些沉重。对待小孩子不能敷衍,更不能说谎,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好在虎头插科打诨替她解了围,“你不想管我叫小舅舅拉倒,等姐姐成亲生一大串儿娃,他们都管我叫小舅舅,我才不稀罕你哩。”“我还不稀罕你哩。”鸣儿不屑地扬着下巴。“我不稀罕你”“我不稀罕你”一大一小两个孩子争得脸红脖子粗,叶知秋习以为常,也不劝,由着他们吵去。起身来到堂屋,照例给成老爹和元妈磕了头,坐下来陪大家说话。大家都知道凤康回来了,却善解人意地不提不问。不知不觉三更过半,外面的鞭炮声渐渐稀疏。孩子和上了岁数的人有些熬不住了,于是回家的回家,回房的回房,各自休息。五更末,在一阵紧似一阵的鞭炮声中,东方天际露出第一抹晨曦。吃过早饭,大人孩子走家串户开始拜年。成老爹早早准备好了压岁钱,坐在堂屋等着。往年家里穷,村里人怕他尴尬,都不许孩子去成家拜年。他眼睛不好,也不便四处走动,每逢过年心里都觉得空落落。如今日子过好了,眼睛复明了,他一心想弥补往年的缺憾。因此年前就知会了相熟的人。年初一一定要让孩子们来拜年。最先来的是董武一家,夫妻二人领着四个丫头,还带了半篮子炒熟的葵花籽,说是自家院子里种的。随后。包括老牛叔一家在内,在山坳里做事的人都带着孩子陆陆续续地来了。趁着大家说说笑笑没留意,水杏儿将叶知秋拉到僻静的地方,“知秋妹子,我能跟你商量件事儿不”叶知秋见她脸色不太宽展,想她可能遇到什么难处了,笑着点头,“行,你说吧。”水杏儿看了她一眼,才犹犹豫豫地开了口。“我和你多禄大哥想分家单过。”“分家”叶知秋有些惊讶,“为什么”据她所知,水杏儿好脾气的人,跟多禄恩爱有加,跟公公婆婆小叔小姑也是相处和睦。而且去年夏天刚给老牛家添了一个大胖小子。被全家人当作功臣。形势大好的,怎的突然要分家呢“你跟牛婶闹别扭了”她猜测地问道。“没有。”水杏儿两手揉搓着衣角,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去年你多禄大哥在你这儿干活儿,不是挣了不少钱吗那钱都让婆婆要去了,说是攒着翻盖新房,好给多寿说媳妇儿。你多禄大哥那人实诚。又孝顺,不会藏着掖着,有多少就交多少,我一文钱也没见着。知秋妹子,你可别嫌我小气,我不是不乐意把钱交给家里。我一个女人。一年到头总得扯布做两件衣服吧我娘家有事儿,我也得去凑个人头吧不能每次都伸手管婆婆要钱不是你也知道,我婆婆那人嘴碎,说话儿不走心,有时候挺伤人的。这事儿我想了好些日子了。还是把家分了吧。往后你多禄大哥挣了钱,拿出一半儿来交给婆婆。多寿成亲,我们再给添点儿。将来公公婆婆老了,不能动弹了,我们当长子长媳养着伺候着,不用多寿他们两口子管”分家的缘由叶知秋倒是听明白了,有一件事还没弄清楚,“你们想分家,应该找老牛叔和牛婶商量才对,为什么要找我呢”“要是能找他们商量,我就不跟你张这个嘴了。那天我提了一句,婆婆摔盘子摔碗闹了一天一宿。”水杏儿说着,眼睛已经蒙上了一层泪光,“我是实在没法儿了,才来找你帮忙。”“你是想让我帮你劝劝牛婶吧”叶知秋面露难色,“可那是你们的家务事,我一个外人不好掺和啊。”牛婶那种人,油盐不进,认准一件事,只要不吃亏不上当,一百头牛也拉不回来。更何况是分家这么大的事,只怕谁劝都没用。“我知道,我不是让你去劝我婆婆。”水杏儿赶忙解释,“我听你多禄大哥说,开春之后,你有一个大活儿让他干,一忙起来就没白没黑的。这儿离村里好几里地呢,不能让他每天来回跑不是你跟我婆婆说,让你多禄大哥搬到你这儿来住。他来了,我能不来吗我们都来了,这家不就分开了房子我们自己盖,地还得用你的盖房子的钱,我们一时半会儿拿不出来,怕是还得跟你挪借,你从多禄大哥的工钱里面扣就是了对了,跟我婆婆不能说实话,就说房子是你给我们住的,就跟隔壁杨家大哥大嫂一样儿。年前杨家大哥大嫂住过来的时候,我婆婆眼红得不行,整天念叨,说我们家好几口人累死累活的,都没住上砖瓦房,倒让一个外村的占了大便宜。你这么跟她说,她觉着得了便宜,一准儿同意。”听了她这番话,叶知秋忍不住笑了起来,“水杏儿嫂子,看不出来,你还挺有心眼儿的。”“我这不也是被逼的吗”水杏儿脸色涨红,“按理来说,大年初一这么好的日子,我不该说这事儿。可我平常日里带着个孩子,实在抽不出空儿来,你多禄大哥脸皮又薄,抹不开面儿来求你”叶知秋止了笑,“这么说,你跟多禄大哥商量好了”“他是当家的。要没他点头,我敢做这个主吗”水杏儿说着拉住她的手,“知秋妹子,说实话。瞧见村里那些婆子媳妇在你这边干活儿,我心里痒痒。孩子现在太小,我脱不开身儿,走不远。要是能搬过来,离着近了,我也想抽空做点儿啥。我不指望挣多少钱,就是想跟你学点儿本事。”叶知秋正打算扩建农场,人力物力财力无一不缺。水杏儿能有这份心,她求之不得。略一思量,便答应下来。“好吧,我去跟老牛叔和牛婶说说,不过他们能不能同意,我可不敢保证。”“你去说,他们准同意。”水杏儿喜出望外。迭声道谢,“知秋妹子,我谢谢你了,真是太谢谢你了。”两人商议妥当,一道回到堂屋。牛婶一见儿媳,就把哇哇大哭的孩子递了过来,嘴里埋怨道:“这老半天你跑哪儿去了把娃都饿坏了。”水杏儿低眉顺眼不作言语。抱了孩子,避开人去喂奶。叶知秋笑着接起话茬,“牛婶,你别怪水杏儿嫂子,是我拉她商量事情去了。”“知秋姐,你跟我嫂子商量啥了”多寿嘴快地打听。有人“配合”。叶知秋便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把她和水杏儿商量好的事情当众说了,“我刚才问了一下水杏儿嫂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