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事情,明日再说也不迟。”凤帝自然知道“其他的事”指的是什么,也明白儿子的心意。说实话,他能撑到现在,也差不多到极限了。于是很爽快地点了头,叫全德传旨,起驾回宫。凤康在上场之前就已经吩咐下去了,一声令下,车辇齐至。众人呼啦啦地下了看台,跪地恭送。没有耗费多少的工夫,皇家的人就在御林军的护卫下离开了玉林围场。叶知秋跟来时一样,将自己撇了出来。收拾好东西,正准备带着莎娜和四个丫头离开,就被沈夫人从后喊住了,“雪亲王妃请留步”、第444章 试探与修好叶知秋看着沈夫人迈着端庄的步伐朝自己走来,暗暗蹙眉。自她成亲以来,沈夫人每次见到她都是客气有余,亲热不足,有意避嫌似的。这会儿突然当众叫住她为的是哪般莫非又是为了沈长浩的亲事待人来到近前,双方见了礼,便微笑地问道:“沈夫人找我有事”“倒也没什么事。”沈夫人笑得不显山不露水,“臣妇此次是一个人出来的,不曾带了小辈在身边。想着许久不曾与王妃坐下来喝茶了,便过来问一问,可有荣幸与王妃同车回去,路上也有个说话的伴儿。”叶知秋心知不仅是作伴那么简单,然长辈放下身段相邀也不好拒绝,便笑道:“我正愁坐车无聊呢,夫人真是瞌睡送枕头,来得太及时了。不如就坐我的车吧,添香刚刚沏了一壶好茶,防备我路上口渴,咱们边喝边聊。”她这里有位长谊郡主,还有好几个亲近的丫头,哪里会无聊沈夫人知道她说这话是给自己面子,自是受她抬举,“那臣妇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叶知秋叫佳禾去后面的车上跟添香她们挤一挤,因沈夫人邀她同车的时候没有提到莎娜,也不好擅自请了莎娜一起,只和沈夫人两个上了自己的马车。抽出小几安放在车座中间,与沈夫人一人把一边坐了,斟了茶慢慢地喝起来。沈夫人是标准的大家媳妇,很注重言谈的界限。这两日发生了许多可以谈论的事,她却对凤帝的病情和皇子们的考验成绩只字不提,只捡了诗书、养花和那些耳熟能详的典故来说。她迟迟不入正题。叶知秋也不催问,微笑地听着,偶尔附和一两句。不刻意营造气氛,也不至于冷场。又说了些闲话,沈夫人便看似随意地问道:“王妃觉得那王姐小姐如何”“王家小姐”叶知秋对这个人没印象。一时摸不到头脑。“在围场时坐在我身旁的那位,乃是吏部尚书王阁老府上的嫡长孙女。”沈夫人提醒她道。叶知秋努力回想了一下,依稀记起那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圆圆的脸盘,大大的眼睛,仅此而已。再见面都未必能认得出来。本着与人为善的原则,笑着称赞,“看着挺不错的。”“是啊,模样标志,知书达礼。娴静大方。生在那样的门户,身上却没有骄娇二气,实在难得。”沈夫人夸得比较详细,语气顿了顿,又道,“我有意将王小姐与我家那不孝子凑成一对,却不知是否合适,左摇右摆下不了决心。因此想问王妃讨个主意。”叶知秋将端起的茶碗放回小几上,“夫人为什么会以为我有主意”对上那双黑湛湛的眸子,沈夫人不由得心头一跳。在京城富贵门庭之中。她算是数得着的体面人。说不上阅人无数,可也见过不少形形色色的人,别的没练成,处变不惊的本事倒有七八分的火候。被一个小辈的目光慑住,生出无所遁形的感觉,却还是第一次。她也是老油条了。这点惊讶自是遮得住,“王妃不要误会。我只是觉得自己老了,不懂年轻人的心事。我们沈家的女儿要么出嫁。要么年幼。几个儿子都随了他们的父亲,粗枝大叶。媳妇们呢,在我面前又恭谨过了头,能说一句绝不说两句。说是儿孙满堂,竟找不到一个能说上话的人。我寻思着王妃年纪虽轻,却是个有见识有主意的,或许能帮我参谋一二,这才冒昧开了口。现在想想,却是我唐突了,王妃便当我没说过罢了。”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还怎么当没说过叶知秋不是傻子,怎会听不出沈夫人是拿沈长浩的亲事作引子,试探她对选立储君一事的态度她不认识王小姐,并不代表她不知道王阁老。那位老大人是个彻头彻尾的中立派,对每位皇子都不偏不倚,从不过问和参与他们之间的争斗。第一轮和第二轮考验,他都称病不出,打定了主意要当一个旁观者。以他的地位和声望,将来不管哪个皇子当了皇帝,他都能把自己的位子坐得牢牢的。这是他的聪明之处,也是他能耐之处。同在官场,他能想到的事,其他大臣会想不到吗当然不是,他们想得到,却没有那个本事做到置身事外,只能被迫站队,把宝押在某一位皇子身上。王阁老的这种能耐,除了他自己的那份远见卓识,也离不开凤帝的默许和支持。换个角度来看,王阁老就是凤帝特别挑选出来,留作辅佐下一任皇帝的股肱重臣。巴结上王阁老,就有了保命符,甚至是保官符。因为沈长浩的关系,沈家一直被人视为凤康的党羽,即便现在跟雪亲王府撇清关系,别人也不会相信。若是凤康或者十一继承了皇位,沈家还能保住今天的荣华富贵;可若是别的皇子继承了皇位,少不了要受到凤康的牵连,被新皇帝秋后算账。凤帝龙体康健,他们还能观望一阵子再作决定。如今凤帝已经露出了身患绝症的苗头,若在储君人选未定的情况下驾崩,考验的结果就变成了一场笑话。最后由谁来做皇帝,还要看谁的势力大。沈大人定是想到这一层坐不住了,碍于两家的情分,又不敢直接去问凤康,所以授意沈夫人拿了沈长浩的亲事来试探她,想从她对这门亲事的态度推断凤康到底是决意归隐,还是奋起一争。她不怪沈夫人来试探她,可也没打算让沈夫人如愿。以现在的情形来看,能不能归隐还另说。就算事成定局。她也不会随便露底。沈家能在这个时候提出跟王阁老结亲,可见谋划这事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谁敢保证他们不会为了家族利益出卖凤康沈家又不止沈长浩这一个儿子,该放弃的时候,只怕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将他逐出家门。跟凤康划清界限。再选个有前途的男儿与王阁老结亲,保住沈氏一门的富贵。亲生父子还要存上三分防备,更何况是沈家。她不想把气氛搞僵,人家并未明言,她又何妨装傻沈夫人不是让她帮着参谋沈长浩的亲事吗那她就帮着参谋亲事好了。“问谁都不如问本人,夫人不如制造个机会。让沈公子和王小姐见上一面。姻缘天注定,两个人看对眼了,就是美事一桩,看不对眼,别人再怎么替他们殚精竭虑也是枉然。”沈夫人听得出她是故意就事论事。不好继续纠缠,便拿“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之类的话遮掩过去,不动声色地转开话题。进了城,在路口分别,各自回府。东霞和珠米看到六人好好地回来了,都松了一口气。因为昨天夜里没有睡好,回到后宅,莎娜便拉了佳禾便径直回疏雨院。说是要赶在晚饭之前补上一觉。叶知秋和添香、小蝶、桂粮回到若晨院分头洗漱过,换上家常的衣服,便跟东霞坐在一起谈论起围场发生的事情。正说着。小丫头进门禀报,“王妃,小世子过来问安了。”上次谈过之后,鸣儿一直没有露面。叶知秋还以为他已经决定跟她和凤康井水不犯河水了,听说他来问安,有那么一点儿意外。“叫他进来吧。”小丫头答应着出去。不一时有人打起帘子,鸣儿迈步走了进来。东霞几个站起来见了礼。便出门去准备茶点。鸣儿上前见了礼,在下手落座。迟疑了几次,局促地开了口,“母妃不是跟父王一起回来的”“嗯,你父王护送你皇祖父回宫了,晚些时候才能回来。”叶知秋见他有意修好的样子,便主动询问,“这两天一夜,我和你父王不在府里,你都做什么了”鸣儿不擅长攀谈,正愁没话接对,听她问起悄悄地松了一口气,流利地答道:“回母妃,跟往日一样,上午读书,下午习武,晚上温习功课。”“一天三餐都按时吃了吗”“是,按时吃了。”“晚上睡得好吗”“睡得也很好。”叶知秋点了点头,“那就好。”她没再问,鸣儿也沉默下来。两手按在膝盖上,抓紧了松开,松开再抓紧,酝酿了许久,才鼓足勇气抬起头来,“母妃,我”“有什么想吃的没有”叶知秋几乎跟他同时开了口。鸣儿愣了一下,“啊”叶知秋看着他微笑起来,“有什么想吃的就告诉我,晚上我给你做。”鸣儿反应过来了,眼睛忽地一亮,“是,母妃。”说完意识到自己这举动有不孝的嫌疑,忙又改口,“母妃刚刚回府,想必还没有歇过脚来,孩儿吃大灶就好”“没关系。”他想通了,叶知秋由衷高兴,自是不会再让他吃大灶,“我没那么娇贵,做顿饭累不着的。你说吧,想吃什么”鸣儿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问,“母妃,鸡蛋羹行吗”其实小时候的很多事他都已经记不得了,却记得住在村子里的那段日子,他过的最开心:虎头会带他到处疯跑,还会威逼利诱,让他喊舅舅。他记得他生病的时候,“叶姐姐”会守在床边,给他讲各种各样的故事,会给他熬粥,配上软软嫩嫩的鸡蛋羹。他一直很想念那个味道,只是寄人篱下,一直战战兢兢,唯恐要东西吃惹人讨厌。再长大一些,更不好意思开口了。况且别人做的鸡蛋羹,也跟他记忆中的不一样。叶知秋定定地看了他半晌,“噗嗤”一声笑了。鸣儿的脸腾地红了,手忙脚乱地站起来,“我我开玩笑的,母妃不要当真,孩儿还是去吃大灶好了”、第445章 有内伤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皇牌农女更多支持第二日,凤帝照常上朝。上朝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自己得了瘕痛症的事实,饶是早有心理准备,皇子们和满朝文武还是震惊非常,整个早朝期间哭声不绝。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普通老百姓尚无知觉,稍稍了解一点儿时事的人,都开始惴惴不安。唯恐凤帝这一病,让皇子们受到刺激,发生宫变之类的事情。到时候牵一发动全身,整个京城都要跟着乱套。离开围场之后,闻苏木和王太医就随凤帝入宫,在太医院的全力协助下,潜心研究瘕痛症的治疗方法。大量的医书典籍,太医手札,以及数十名太医多年累积的经验,让闻苏木如鱼得水,半月之后,便研究出了一种新药方。凤帝试用过后,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让那些在暗中蠢蠢欲动,多方筹谋“以防万一”的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免失望。闻家得到消息,立刻派了大管家孔泉赶赴京城,给叶知秋送来了闻夫人的一封亲笔信。闻夫人在信里没有半句抱怨之词,只反复叮嘱叶知秋,一定要保证闻苏木的安全,不要让他卷进皇家的任何纷争之中。叶知秋按照凤康的意思,给闻夫人回了一封信,用性命担保,待凤帝病情稳定。一定会将闻苏木毫发无损地送回去。闻夫人给她的回信上用了“我相信王爷和王妃会信守承诺”这句话,其中的疏离之意不言自明。早在意料之中的事,叶知秋并没有感觉多么失落。失落也没用,她总不能放着凤帝不管,立即将闻苏木送走吧况且。闻苏木留在宫里还安全一些,若离开皇宫,难保不会有人起那歪心,意图对他不利。皇子和朝臣见凤帝的气色一日比一日好,纷纷暂停了背地里的那些小动作,把心思放回考验一事上来。经过前两轮考验。凤康一共拿到十五分,排名一跃成为第一。十一和在第二轮考验之中一鸣惊人的棋痴十五并列第二,都是十四分。四皇子在第二轮考验中算计太多,结果大意失荆州,从第一跌到了第三。与大皇子和三皇子一样,总计十二分,并列第三。坊间猜测,储君人选就是这六人之中的一个。然皇家和官宦阶层都清楚,现在还远远不到定论的时候。撇开第三轮考验,就是拿眼前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