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就花掉了四万多两纹银。”“怎么可能,一个鸡蛋哪里有这个价钱,莫不是金子做的。”王子胜奶嬷嬷年氏的三儿子,被赐名叫端依的立刻惊呼起来。王子起身向钱先生赔罪,端依便被云嬷嬷带出去一番惩戒。就继续讲道,“一日皇帝和其老师闲聊,就问帝师是否吃过鸡蛋。帝师答曰,如此精贵之食,未曾吃过。皇帝怜惜帝师,特赐鸡蛋一枚。”这回,书房里的王子胜和杨牧,都睁大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天下哪有如此荒诞之事。钱先生又道,“年末,外省官员晋见皇帝,因为叫了大起,皇帝问官员可曾用早膳。官员答道,臣家贫,虽食鸡蛋两枚。此时,立于宫殿内太监脸色大变,冷汗直流,双股战栗。官员察知,又言,臣所食之鸡蛋为臣妻所养之母鸡所下。并非于外面买之。”连杨牧也忍不住了,“这简直是欺君啊后来呢这帮家伙怎有如此大胆。没人揭发吗”钱先生微不可查的皱了眉,道,“没人会去揭发的,断人财路的事情是不会做的。收拾收拾,明日正好休沐,带你兄弟去街上瞧瞧。”一直到吃过晚饭,王子胜还在沉思。这不是贾家的例子吗主子修了一个大观园,做奴才的就能修起个园子,还不比主子家的差多少,又联想到自己家的大管家,豁然开朗明白了外祖父的良苦用心。又有云初进来回话,道:“女婢差小丫头看了端依,不过是挨了几下子,不碍事儿的,又让他同屋的端乎、端和,上了药。大爷不必担心。”王子胜不置可否的点点头,便撩开不管了。一时,杨嬷嬷又请王子胜去中厅温习功课。第二天,一大早。王子胜换上了一身宝石蓝的衣服,外面罩上兔毛滚边金丝宽袖的对袄。头上不过两个童子包,垂下的流苏坠着小拇指盖儿大小的珍珠。又看大表哥杨牧,穿着一身绯红色的衣裳,外面罩着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头上的两个童子包打着五彩攒花结。两人携手走到仪门,已停了一架宝盖朱缨八宝车。师徒三人上车后,钱先生便闭目养神。表兄弟二人迫不及待的撩起窗角,向外望去。街上熙熙攘攘,有挑担子的,有做二人抬的小蓝呢小轿子,还有推小车的。路边的的小摊,各种叫卖声不觉与耳。杨牧道,“今日总算明白了摩肩擦踵是何意了。”王子胜一面附和,一面道,“果真是热闹啊”、第13章不多时到了一间茶楼前,三人下车上楼。小二赶紧道,“三位爷真是有福,来的巧极了,今儿正好有个名角要登台说书呢”看面前坐着的两位少爷甚是感兴趣,小二打叠起精神,连腰板都挺得更直了,道“这位白先生可是极是有名的,要不是和常驻我们升华楼的巴先生有亲戚,都请不到呢这位白爷十岁上就会了说书,但毕竟是山东的土调子,登不了大雅之堂,就拜了梨园行的师傅,学了旦角。不到两年就名声大造,还不满足,又去学了梆子、秦腔、昆曲。现在白爷可谓是博古通今,且集众家之所长,自己创一种曲调,在四九城无人不喜啊前些日子,还在王府里给老王妃们唱了一处,得了好多赏赐。”小二上了“八小件”后,心满意足的拿了赏银,就退下了。钱先生终于开口道,“一会子听完这一场书,就许你二人单独出去逛逛。”指这桌上的钱袋,“每人一袋子,去看看买些喜欢的东西。”不多时,看那台子上摆上一张桌,桌子上放了一面板鼓,一副快板,旁边放着三弦,桌子后面两张椅子,再无其他。看楼下大厅里人越来越多,这个打千,那个作揖。高谈阔论,说笑自如,叽叽咋咋,甚是热闹。不说杨牧,连王子胜都伸长脖子望楼下瞅,觉得事事新鲜。不一会,后台帘子出来个男人,穿了一身粗布棉衣,倒是长得斯斯文文的。手持犁铧片,一曲小黑驴倒是唱的酣畅大方,运字行腔,声情并茂,素有腔多字少,句句七个字,却百转千回,转腔换调,百变不穷,让人叹为观止。又看这人自己拿起一副快板,一段念白,清新明快,热闹有趣,只听着越来越快,顿挫疾徐,却字字清晰,让人忍不住屏气凝神,满座寂静,无感言者。一曲完毕,仍撩了帘子回后台,台下之人才活了起来。一时人声鼎沸,叫好的,惊叹的,佩服的,干啥的有。不一回,帘子一掀,来了一位穿缎子面衣裳的小哥,随手和了和三弦,也不抬头,只见这一双手,手指头随随便便的一动,声声动听。只听那三弦谈得,“衬、补、托、随、繁、简、高、低”,样样出彩。一段罢了,店里的小二开始来回窜梭,这个桌子上盘瓜子,那个包厢上壶茶,人们也开始交头接耳。见小二上茶,杨牧问道,“这就是那位白先生吗”小二嘿嘿一笑,“头一位是巴先生,后一位是白先生的大弟子,巴先生这梨花大鼓就是白先生教的呢巴先生的好,小少爷尚能说出来,等白先生一登台,您就知道那是一个妙呀连浑身的毛孔眼都畅快。”果真到那白先生一开口,只听得如痴如醉,终是信了小二的话。直到出了这升华楼,王子胜道,“往日听圣贤云余音绕梁三日不止,今天是真正见识到了。”杨牧点头道,“那小二虽是油嘴滑舌的,但是这茶楼还真是来的值了。”、第14章 初次逛街收藏150加更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看着街上买的东西,零零碎碎的买了好多,几乎什么都没拉下。看到前面一群人围着一个摊子,就挤上前去。原来是一位老妪在在唱着小曲,头上戴着一朵大红的绒花,还铺着厚厚粉,用腮红涂出大大的红脸蛋,让人发笑。旁边支着摊子。端中、端和两人极有眼色的捡了一张干净桌子,请二人坐下,招呼着小二上些东西。不多时,一个十三四的小伙子端上一笼包子,两碗蛋花汤。“你这蛋花汤多少钱”杨牧一看见蛋花汤立马大声问道,紧紧盯着小二,这一声,便把老妪招来了,“二位爷,高抬贵手,那是老婆子的孙子,笨手笨脚的。包子一笼九个,一个三文钱。蛋花汤一碗五文钱。一共三十七文钱,抹个零头,收您三十五文钱,您常来。老婆子做的包子虽赶不上石头门坎的素包子,也算是在这条街能数上号的。”王子胜白眼一翻明白表哥还惦记着鸡蛋的典故呢。也知道吓着摊主了,笑道,“不妨事的。给他们也都上些吃食,暖和暖和。”随从们赶紧谢谢主子赏。又让老妪坐下,细细问道。原来这老妪是城东头的人家,祖孙俩相依为命,靠摊子糊口。这老妪一看这阵势就知道是大户人家的少爷,便讲了一些乡野趣事,什么雪天弄个罩子捉鸟、堆雪人、打雪仗、冰喜,还有凿冰窟窿摸鱼,小哥俩听的津津有味。那老婆子又招呼孙子换上新蒸的包子。王子胜尝尝,口齿留香。离开了包子摊,二人有看到了几个卖艺的,只见那有抖空竹的、有大汉那着火把口吐火的。复有逛了一会,直到随从手里再也拿不住任何东西,才意犹未尽的回去。杨牧本来还要去找卖鸡蛋的问问,看那卖包子的老妪是不是骗了自己,结果愣是没有碰到,和先生会和,在金轩楼用了午膳,就出城,向着庄子去了。一路上晃悠悠的,只把小哥俩晃的昏昏欲睡,到了庄子上也顾不得其他,感觉浑身都散架了,就这还是车里狠狠的铺了好几层垫子,不过是大致洗漱一下便倒头便睡。一觉睡到大天亮,还觉得双腿酸疼,有丫鬟锤了一起,才在丫鬟的服侍下慢腾腾的起来。直到被丫鬟请到厅里,和表哥杨牧一见面,就听了见杨嬷嬷从前头传过话来。让小哥俩松快松快,好好歇歇脚,只在庄子里就好。两人由丫鬟伺候着净手后上桌,就看到桌子上摆着各色点心,除了常用的几样点心,还有炸的酥脆金黄黄的的糕,酥皮油酥烧饼。最绝的是有一样花样馃子,里头的馅儿子,滋味极好,用青花缠枝莲托八宝盘盛着,各各只有拇指盖儿大小,一口一个。又用了一碗羊奶,才感觉活过来。吩咐大丫鬟将昨日上街买的物件按人分好,一份一份的写了单子放好,回去好孝敬长辈。、第15章“这院子占地比不上咱们府里,不过胜在别致,主子们极是喜欢的”,庄子别院的管事涛涛不绝的讲着。这庄子是王母的嫁妆,这管家浑身上下只用一个字就能形容,那就是圆,圆盘似地脸庞,圆圆的眼睛,还有圆圆的身子,当然圆滑的手段也是其一,这管事姓尔,叫志强,他媳妇就是王母奶娘的独女,深得王母信任,当然这一家子也没辜负了王母,在王仁那个混不吝得罪完全天下的时候,就是他们收留了他,还当了家产,供他上学。王子胜对他和颜悦色,叫了一声尔叔。边走边看,中路上,先是大门,有一影壁,中间刻着八仙过海的图案,四周勾勒着万字纹,左边罩房,就是奴才们上夜值夜的地方。进了二门,清一色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顺着走到,便是一个极大的院子,正面三间大方,左边外书房,右边是画室,中间是客厅;接着是便进了正院,正屋、耳房、西厢房以及内书房等。东厢房当了小厨房;正院后,便是通往花园的路。东西二路,正宗中轴对称展开。先是二门外地两个小跨院,然后便是一道垂花门连着四个院子,比正院略小些。用小花园间隔。而这两个小花园,还有一座假山,上面一座八角亭。后花园位于积水潭边上,引了活水进来,形成一个小湖。又流回潭中。湖岸分布着七八处亭台楼阁,什么浮翠阁、听雨轩、梧竹幽居、芙蓉榭、远香阁、雅石斋等,颇有几分江南园林的感觉。再往后去,就是一处暖房,这里有地热,建了几个暖房,有专人打理着,里头种着水灵灵的小菜,还有几个种着花草,尤其供着府里各处的鲜花,还有一些送到厨房,让主子们吃到新鲜的糕点。中午时,王子胜和杨牧小哥俩就吃到了暖房里的小菜,准确说是拌面,一碟花菇鸭掌、一道五香牛肉酱,一道香菇鸡肉酱,余下的就是各种小菜都细细的切成条,还有些则是拌成凉菜。云初用青花蝶纹小碗呈上一小碗面来,淋上一勺五香牛肉酱,布上小菜。痛痛快快的吃完后。歇了一小会。就被叫醒了,怕晚上走了困。两人就去了二院的正厅,坐在了大红缎子靠背引枕的椅子上。尔管事带着几个庄户人家的孩子来请安。各各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尔管事就引着说了地里的趣事,又说了如何在地里抓蛐蛐,编网子,喂蛐蛐等乡间野趣。又呈上了几只可爱雪白的小兔子,另有几只笼子里放着逮找的麻雀之类的。王子胜便命人抓了一些铜钱打赏了这些孩子,又让二等丫鬟青颖包了些糕点果子分给众人,就被带下去安置在下人住的群房里,以备传唤。青颖便知会了端中一声,这是入了主子的眼了,端中带下去招小厮烧了热水给清洗干净,找出几身半新不旧的衣裳换上,又教了些粗浅的规矩。、第16章 学赏梅品茶始待客休息够了,就继续上学的日子,不过就是从杨府便到了别院。钱先生倒也是风雅之人,看院子里梅花开得正好,就把授课的地方移到了垂花门后的逸韵苑。这逸韵苑里种着各种梅花,煞是好看。钱先生问何感,结果只听到好看二字。当即一个脑瓜崩就打到了王子胜的脑袋上,才知道这梅花品种极多。光这院子里就有品字梅、小细梅、宫粉梅等,还有金钱绿萼梅、紫蒂白、素白台阁、荷花玉蝶、乌羽玉、常熟墨之类的精品,把小哥俩说的叹为观止。“当世大儒,圣贤之人自然要懂得观赏,你二人还查的远呢。再过几年,不论出去走亲会友,还是以文会友,总要懂些,附庸风雅而已。”讲了十多首关于梅花的诗词,拿出一副前朝名画半开梅赏析了一番,便让二人细细品味。午后就见,几个小子抱着七八个瓶子,里面各插着一枝梅花,说是钱先生让送来的,摆在了厅内,交相辉映,熠熠生辉。来日,在逸韵苑里的暖阁里,看到钱先生的小厮端着朱漆描金梅花式茶盘,上面放着一套淡紫色哥窑冰裂釉彩茶具,旁边放着一只茶炉。另一个丫鬟青柚带着婆子,捧着一个青瓷罐子,放下后,青柚就伫立在身后。钱先生指着茶炉道,“这是风炉,茶经有云: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污;这就是上等的茶炉。”在钱先生示意下,青柚把青瓷罐子打开。“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之。这一罐子是我当年出游塞外时,恰逢法喜寺连降大雪,命人一点一点在梅花瓣上收集的雪,埋在地下三年,是上品中的上品。”当着小哥俩的面一套行云流水的动作,看得二人如痴如醉。“所谓品茶,首要把玩茶具,在汤杯温壶,经过一系列的洗冲封闻之后,方是玉液入壶,再有分壶奉茶,品茗。动作优雅多用三龙护鼎之式。”只看到钱先生指着器具让二人入手把玩,王子胜只感觉自己兢兢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