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红楼之王子胜重生> 分节阅读 1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1(1 / 1)

浪没有经历过,这次的事情未必是坏事儿,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一时的得失不必斤斤计较,只要子弟上进,终究是能把贾家传承下去的。今天在宫中已经向上头报备过了。眼下就是两件事儿,第一是把史家请来,说清楚,不能就这么白白的受了连累;第二件事儿就是政哥儿,显然是长歪了,老人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想必是废了,倒是家里不缺这口饭吃,就怕学了代儒,那就麻烦了。”贾代化知道劝不住,道:“史家就由侄子去说,他们史家害的咱们如此地步,真是不安好心。倒是婶子准备何时启程,侄子好来搭把手。”贾老太太应下,最终商定八月十五一过就启程。史家上门后,贾老太太也不废话,“前几日,老婆子舍下这张脸,去了宫中,皇后娘娘许了史氏生下孩子,再送她上路。圣上特地赏了几条恶犬,倒是足够了。贾家的族谱上勾去毒妇史氏的名字,待迎娶了新夫人,将赦哥计入新夫人名下,仍是这府里的嫡长子。”史家来的是史氏的父亲史方,一听这话,不仅默然。但是自己这个姑娘干的的确不地道。只是叹口气,“史某教女无方,拖累了贵府。只是稚子无辜,本是受人蛊惑。”“此事倒不必史家操心了,是不是的终究是家事儿,总不能让外人操心。更何况还有史家那么多姑奶奶等着老大人照顾呢”一句话,把史家来的人损的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本来史方还想着把外孙接过来,也算是扒住贾家的大腿,被这一呛,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的咽了下去。这些日子,史家的姑奶奶个个被休回娘家,也不知道有多少上吊的了,族里老少都冲着自己撒火来了,这女儿就当没生吧可惜了这么好的一门助力了,只看赐下的奴婢就知道不过是一时的沉寂,圣上显然是在保着贾家啊送走了史家人,老太太也没有闲的,史方刚刚前脚到家,后脚贾家的人就把史氏的嫁妆全部送回来了,押送的是宫中出来的太监中的两位,还附带的瑞亲王一枚及顺天府尹。只听见顺天府尹武大人道:“此次来贵府打扰,就是为了送史氏的嫁妆及其休书。这是原先史氏的嫁妆单子,这是史氏被罚没的款项清单,这份则是最后史氏剩下的嫁妆。另外这份是史氏的休书。”看着面前的四分单子,史方只感觉欲哭无泪。“这事儿是衙门里立了字据的,因为事情涉及朝中重臣,在圣上面前也是留了一份,写到起居注里。史大人不妨查验一番嫁妆,再签字画押,每样都是四份,一份留给贵府,一份在贾府,一份放入顺天府留档,还有一份放入内务府,以备圣上查验。”史方颤抖着拿起笔在上面签了字,勉强送走了众人。立马就晕过去了,史家就是一阵鸡飞狗跳。。。。。。。。。。。。。。。。。。。。。。。。。。。。。。。。。。。。。。。。。。。。。。。。。。。。。。。。。。。。。。。。。。。。。。。。。。。贾老太太只是客客气气的请了宫中指派下的嬷嬷上座,“此次多亏圣上宽容,才得以保全,老身感激不尽。”宫里的嬷嬷道:“荣国府的事情,圣上也是惋惜之极的。奴婢自是得了委派,自会好好完成主子的差事。奴婢姓刘,那位是古嬷嬷。有什么事情,全凭老封君差遣。”贾老太太谦让了一会,“老身就拿大了,家里的事情就请刘嬷嬷多多关照,那院子里的史氏就请古嬷嬷多多看着些。主要是过些日子就要启程了,就怕再出什么幺蛾子。”两位嬷嬷冲着贾老太太心照不宣的笑笑,就把差事应下了。果真是老封君了,不用多废话。就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圣上派来这么些人,可不是替荣国府打理家务的,而是来监视的,看看府里有没有不臣之心。本以为还要费些手段,没想到这老太太如此聪明,可惜了,没有讨个好媳妇。八月十五那日,荣、宁二府一处开席,就在宁国府的花厅里。也没外人,全是本家的人,就是显得有几分冷清,不比往日。就是送礼的也没几家,不似往日的喧闹。宁国府里也没有大摆筵席,毕竟刚刚出了事。不过是隔了道屏风,桌子上的菜品也少了些,拢共二十多道,也不用酒,只是果子露。到了时辰不过是拜了月亮,女眷这面就请了一位女先生说书,不过是唱了几支小曲,说了几个笑话,逗大家一乐而已。倒是贾代化之妻米氏在中间活跃气氛,又给贾老太太布菜,让贾老太太高看一眼,心理舒坦不少。、第35章 初次见面倒是有那等准备找事儿的,可是一看老太太身边戳着的两个宫装嬷嬷,心理就一打鼓,略一打听还是有头有脸的,立马就偃旗息鼓了,堆了笑容,在老太太身边讨取。当然这世间总是有几个没有脸色的人,例如贾代修,这也是代善的庶出弟弟,行四,人称一句贾家四爷,其母是个家生子,一身小家子气也传给了贾代修,总是看着眼前的蝇头小惠,锱铢必较,这不嫡枝受挫,母子二人一合计,觉得嫡枝式微有机可乘,贾代修仗着辈分就给贾赦小鞋穿。“我说啊赦哥毕竟年幼,不懂轻重。这族里的大事儿啊断不能交给个奶娃子,毕竟这已经从国公掉成子爵了,不是吗还顶老成持重之人去执牛耳,方能中兴啊”好似带着三分酒意,贾代修睨着眼望着贾赦,一脸的得意。贾赦似乎什么都没有听到,只是轻轻地放下珐琅彩的酒盅,淡淡的冲着贾代化道:“伯父,前几日侄子去宫中请安,本以为不过是按资历排班罢了,哪知道圣上知道了侄子要回南面,怕吃不惯南方菜,特地赏了一位御厨,今天做了上等的席面。”说完便招招手,一个个小厮捧着紫檀描金的食盒鱼贯而入,贾代化一瞧上面的鹅黄签,立面问道:“这是御前的物件”打头的一人道:“奴才赵三宝,前些日子奉圣上的命,来照顾爵爷。今儿个的席面,用的都是御膳房的食材,新赐下的御厨亲自做的,就连这食盒都是御赐的,端是体面。”一听这话,席上的人都立身垂手听着。“圣上特意交代了,荣国府一脉传承,嫡枝子孙各各是好的,可惜了就有那不懂事儿上不得台面的庶出玩意,恐欺负了爵爷,虽让宁国公帮衬着,不懂事儿的赶出去就得了。”贾代化赶忙恭恭敬敬的应了。“哪里当得起国公爷的一拜呢不过是有那些辱啊羞啊的玩意,不妨请国公爷一次撕开了,省的麻烦。”贾代化笑着应下。席面上恢复了热闹,好像刚刚的事情不曾发生一样,继续欢声笑语。脸上都带出一脸的笑容,跑来跟贾赦搭讪,好似多少年不见的兄弟似地,要多热情就多热情。过后贾赦跟贾老太太道:“这些人还真是姓贾,果真是假,孙儿都快吐了,那副嘴脸,让人恶心,翻脸和翻书一样。”老太太道:“不必如此,这世道如此而已。正人君子其实很少有,多数是人们杜撰出来的,否者去哪里找这种人去,看多了就习惯了。倒是今天拿手席面的事情,弄得不错,镇住了一帮子宵小之徒。”贾赦捧了一盏茶给祖母,道:“是杨世兄帮着想的招数,到底孙儿还是有兄弟呢,不是兄弟胜似兄弟。”贾老太太笑道:“知道你们关系好,这是好事儿。一个好汉三个帮。正好家里的是不顶事了,只求他不害人,有个要好的师兄弟是好事儿,祖母已经送了份厚礼,你得空就去和他们多处处,那孩子为人处世,真是让人赞叹一声啊”又说了几句,老太太撑不住,祖孙便歇息下了。所以,这次见面贾赦就在不停的和杨牧说话,故意闹点儿小别扭。这不,不过从京城出发几日,贾赦就找到各种理由去杨牧身边转悠,神马欣赏风景了,弄点小点心来谈心一下午了,找一篇文章来共同欣赏了,等等等等,看的王子胜一脸的忧愁,这好像已经超出师兄弟的感情了吧不是把傻表哥当奶妈了吧这是缺乏关爱,来表哥身上找吗这不,这日风和日丽,船到了山东济宁停在岸边进行补给,贾赦就拉上二人要去岸上一同转转,此话一出众人就都赞同,济宁号称“始祖之地,孔孟之乡”,不少文人墨客都来此留下足迹墨宝,既然路过自然不能不去看看。三人先去了济宁八景的“铁塔清梵”,即铁塔寺。此寺庙可谓是历史悠久,寺内有一塔乃系铁水浇灌而成,因此得名。塔有九层,乃是八角形,逐层递减,塔身开门36个,其余四面,每面各铸有坐佛两尊,共有佛像36尊,盘膝端坐,线条流畅,形象生动。每层塔身上部各设飞檐,脊饰瓦垄,檐下配斗拱铺座四垛,飞檐深处,斗拱疏朗,铸作严谨。桃形攒类式塔顶为铜质金章,莲花形底座,亦为铜铸。登上塔顶,便可看到太白楼,相传昔日李太白曾在此楼与友人品酒论诗,变成一景,正在细细的欣赏之时,就听见有人上楼,估摸着也是来欣赏此景之人。一转身,就见到一位年纪十二三的翩翩公子,头戴一顶镶嵌红宝石的二龙戏珠冠,身穿一身淡紫色的衣衫,上面绣着金丝白纹,玉手芊芊拿着一柄折扇,上面画着一副山水画。有几分瘦弱,却是更加好看,宽肩窄腰,身形挺拔,琥珀色的眸子,脸上带着一丝勾人微笑,庸庸散散。只见这位公子微微皱眉,道:“口水,擦擦。”王子胜还傻傻的盯着人家,没有回过神来。倒是杨牧觉得丢人,狠狠地跺了王子胜一脚,把他往旁边一推,这才缓过神儿,发觉自己失态。再一看,美人,没了,这下王子胜一肚子哀叹,上次就算了,毕竟是朝中重臣,而且时机不对,这回可是天时地利人和,好不容易从自己的想象中爬出来的王子胜一抬头,美人呢咦,明明刚刚还在,“甭看了,人早就走了。等你反应过来早是昨日黄花了。”杨牧一脸的恨铁不成钢。只和美人擦肩而过,连个名字都不知道,这也太,哎命啊不理会王子胜内心的哀嚎,杨牧带头出了寺庙,去了济宁城的古玩街,随意走进一家店,小二立马迎上来,道:“几位爷,来,里面坐。小店可是应有尽有啊这曲阜三宝,小店可是一绝啊不论您是自个儿用,还是馈赠亲友,那就只有一个字,雅。”贾赦立马来了兴趣,道:“甭耍嘴皮子,拿出正经玩意来。爷可不是哄大的。”“得了,几位爷,请好的吧”店小二极为夸张的动作,让三人莞尔。不一会,捧出几柄曲阜楷雕的如意,有八仙贺寿,有祥云,有百寿的,各各楷木纹细,色呈金黄,刻制的如意,玲珑剔透,精细处如丝不断,果真是一绝。“不是小的吹牛,这可是当年孔老夫子的得意门生奔丧之时带来的,种于林中,也就济宁才有,三位爷您上眼。”贾赦道:“不愧为济宁三宝,这木料不错,做工也地道,就是还差个一二分。”一扭头冲着店小二,“弄几件上档次的来,除了如意,还有孔子的雕像和手杖,也拿几件来。”最终从这家出来的时候,每人都买了二三十件,让小厮先一步送到船上,店小二恭恭敬敬的把三人送出店门,脸都笑开花了。逛了大半日,日头也升起来了,贾赦最是不耐热,兼之身子刚好,还有几分虚。杨牧看见,道“这半日也是尽兴了,去太白楼吧”底下人就赶忙服侍着三人上了马车,直奔太白楼而去。、第36章太白楼,济宁八景之一,传闻诗仙李白曾在此大宴朋友,高谈阔论,举酒言欢,并写下了千古流芳的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一进去,就见到墙上各种各样的对联诗句,无一不是文人骚客所写。三人也不急的欣赏,落座后,开始环顾四周,不乏佳作。瞧墙上有一副对联,墨迹未干,上联到:宴客亦寻常,贺监何人应让风流归太守;下联对:能诗最奇特,青莲如我不须星宿托长庚。先不说这对仗工整,意境高尚,极有韵味。光是那一手好字,就让人拜服,一笔行书,那真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虽是略显稚嫩,字如其人,不禁赞叹。“此人倒是极为洒脱,瞧着对联,就觉得此人放荡不羁,肯定是一位名家之后。”杨牧赞道。“是啊字如其人,这么好的一笔字,真是应该结交一番。”贾赦一脸坏笑的望着王子胜,都知道王子胜的字不好,为此没少挨骂。三人笑笑,就开始畅饮一番,谈天说地,对这些对联诗词评头论足,好不快活。这次三人坐的是临街的地方,正好透过窗子,能看到街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正在欣赏之时,却听见一阵哀号,只见街上有一位女子在卖身葬父,好不凄凉,身穿一身麻布,头扎白布条,老话说的好,若要俏一身孝,再加上这姑娘的身段,啧啧,水蛇腰,再瞅瞅这脸柳叶眉,丹凤眼,樱桃小口,眼中含泪,只觉得人见人怜。叫来店小二一打听,这姑娘是个可怜的,原本是要上京城投奔亲戚的,结果半路他爹得了急症死了,还欠下药堂大夫的药钱,没办反只好自卖葬父。听着话音,这店小二还挺可怜着姑娘的。杨牧便多看了店小二一眼,那店小二,挠挠后脑勺,“这姑娘看着可怜,小的也是觉得这姑娘每日如此也不是办法,毕竟这可是八月的天气。尸首在放下去恐怕就不好了,而且一个女孩子每日抛头露面的,街上人来人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