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璟弄丢找不到的玩具,灵儿仅凭鼻子,就能帮他找回来,还时常能带他发掘新奇的好东西。宣璟对灵儿可谓十分的依赖。宣璟出去以后,便拉着灵儿在院子里玩儿了。灯芯等人也跟着出去伺候小公子。上房里只剩下烟雨宣绍夫妻两人。宣绍嘴角的笑意,微微收敛了起来。烟雨端起手边茶盏,轻啜了一口,淡声问道:“可是外面,出了什么事”“李佑死了。”宣绍看着她说道。烟雨闻言,眉头微微拧在一起,“那穆青青呢如今的皇帝,是李佑的弟弟”宣绍点了点头,“穆青青据说,当了皇后。”烟雨闻言一震诧异,“皇后消息可靠么”宣绍吹开茶叶梗,抿了口茶水,“应该属实。”烟雨放下茶盏,杯盏相碰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的清晰,好似撞击在心头一般。“李佑那么喜欢穆青青,都没有封她为后。李琛谋了兄长的皇位,居然还敢将兄长的后妃,封为自己的皇后,他也也太”烟雨一时怔怔的,半晌才叹出一声:“胆大妄为了吧”宣绍抬眼看了看她,“李琛胆大妄为是不假,但他不是一个没有脑子的人。他能封穆青青为皇后,起码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烟雨抬头,“什么”“他的皇位十分稳固,不需要借助外戚的势力,就可以坐稳他的皇位,说明朝中对他支持的力度是很大的。他已经掌握了西夏的中坚力量。只有这样,他才敢在刚坐上皇位之时,就由着自己的性子,封穆青青为后。”宣绍口气沉定的说道。烟雨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宣绍却是又开口道:“这对天朝来说,绝非一个好消息。”烟雨看他,“为何你如此肯定”“我跟李佑接触的时候,曾经听闻他说过,他这个弟弟,对天朝没有好感,且好大喜功,性子暴戾。这样性格的君主,又手握大权,你说,他最想做的事,会是什么”“开疆扩土”烟雨瞪大了眼睛,“那重文抑武的天朝,无疑是最好下手的对象。”宣绍点了点头,“太子向皇帝觐见,父亲也联系了曾经的旧部,纷纷上折子,请求皇帝防备西夏。可”烟雨瞧见宣绍微微摇了摇头,执起几上杯盏,请啜了口茶水。烟雨见他眼神之中有阴郁之色,便劝慰道:“尽人事听天命吧,该做的,你已经都做了。剩下的,唯有见机行事了。就算西夏真要有什么动作,也不是朝夕之事。”“母亲,母亲,灵儿好厉害,能背上百张药方呢”宣璟在门口帘子后探出小脑袋,笑嘻嘻的说道。透过半掀开的帘子,烟雨瞧见,宣璟的另一只手,正紧紧的攥着灵儿的小手。灵儿一脸为难,挣脱也不是,不挣脱又怕主子瞧见,以为自己不知礼。烟雨微微点了点头,“好,灵儿那么厉害,璟儿会什么呢”宣璟大眼睛咕噜噜转了一圈儿,“我,我要跟着爹爹学功夫,也厉害”烟雨点头轻笑,宣璟已经拉着灵儿的手又跑开了。对于宣璟对灵儿的依赖,烟雨是看在眼中的,不过孩子还小,她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哟,他动了一下。”烟雨忽而将手放在自己隆起的肚子上,惊喜的朝宣绍说道。“我来看看”宣绍闻言抛却脸上阴郁之色,笑着伸手轻轻附在烟雨肚子上,“我是爹爹,乖女儿,听到爹爹的声音了么”烟雨腹中孩子十分给面子的又冲着肚子踹了一脚。宣绍兴奋的像个孩子一般,“她听见了,听见了听见我的声音了,这是回应我呢”烟雨看他反应,笑的合不拢嘴,已经不是第一个孩子了,宣绍却还是如此的喜欢。他兴奋的样子,丝毫不压与当初,怀着宣璟的时候,第一次看到宣璟在她肚子里动着的时候。得夫如此,妇复何求烟雨笑着将手搭在宣绍的腿上,感受着他衣衫之下,温热的体温,心中愈发踏实。不管世事如何变迁,不管将来他们要面对什么,她知自己身边,一直有良人陪伴,她知自己身后一直有人为自己扛起一片晴天,就已经够了。如此美好的生活,不需奢求更多。哪怕一家人一直都要在这个小小的院落中住下去,哪怕宣绍永远都做不回那个皇城司横行无忌的宣公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平平淡淡才是真,平平淡淡一家人在一起,又有何不好只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一直过下去。不过老天怕是没有听到烟雨的心声。在烟雨和宣绍第二个孩子即将出世的时候。边疆突然传来了不好的消息。西夏皇帝派兵攻打天朝边境,长驱直入,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了天朝两座城池。皇帝初闻这消息之时,正一面大肆灌着丹药,一面宠幸着高坤新给他进献的美人。“青青,青青”皇帝口中含糊不清的呢喃着。紧接着一声低吼,软软的伏在了美人怀中。“皇皇上”门外的前来报信的太监和侍卫皆是一头的冷汗。“什么事再说一遍”皇帝不耐的声音,从门内传出。“回禀圣上,西夏突然出兵,已经攻掠两座城池请皇上派兵抗击西夏”“什么”一声狐疑的怒喝从房内传出。守在门外的太监不敢出声,那侍卫却是一脸的焦急,“请皇上速下决策”门里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接着一声娇媚无骨的嗓音柔柔道:“皇上不要走嘛”太监瞧见跪在地上的侍卫拳头都已经攥的发白,心中也愈发焦急。只听皇帝似乎在那美人脸上亲了一下,道:“朕去去就回,美人且在这儿等着朕”之后才听闻房门被打开。皇帝一席袍出现在门口。“西夏攻打天朝西夏年初不是还派人进贡岁币么”皇帝看着那侍卫问道。“是,如今西夏皇帝出尔反尔,已经毁了当初盟约。”那侍卫说话,颇有几分咬牙切齿的味道。只是不知他是对西夏毁约的咬牙切齿,还是对当今圣上的纵欲无度,反应迟缓而心有怨气。“为何已攻陷两座城池,这消息才报上来可是驻守边疆的将士失职之过”皇帝清了清嗓子,倒是颇有威严的问了一句。那侍卫微微抬了几分头,“回圣上,边疆将士毫无准备,不妨西夏会突然有此举动,且西夏兵力强盛,出兵迅猛,此战报,已经是八百里加急送来。”“八百里加急还这般迟缓朕看他们也是”“皇上,请皇上出兵抵御西夏”那侍卫却似乎是忍无可忍的催促道。皇帝神色颇为冰冷的看了那侍卫一眼,“好个不知尊卑的侍卫,你是在催促朕么”“卑职不敢”那侍卫沉声说道。“御前失仪,拉出去砍了”皇帝抬手指着那侍卫说道。周遭伺候的太监有些还在发愣,有些已经跪下为那侍卫求情。“皇上息怒”“反了你们了皇上的话没有听到么你们是想抗旨还不将这不长眼的侍卫拖出去砍了”高坤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一面厉声朝求情的太监呵斥,一面躬身上前,轻抚着皇帝的脊背。“皇上您消消气,何必跟一竿子的奴才置气体安危重要”高坤温声劝道,“再说,边疆的将士,一向喜欢夸大其词,为的不就是多要军饷,中饱私囊么西夏若是起兵,也不至于这么快就到这境地,皇上您别忧心,别将他们的瞎嚷嚷放在心上”高坤低声劝着。那侍卫已经被太监往外拖去。听闻高坤之言,那侍卫气的眼睛都发了红。甩开一旁太监,抽刀就要砍向高坤,“你这阉人,蛊惑圣心天朝大好江山,如何能葬送在你这阉人的手上”只是他还没靠近高坤,就被一旁的太监拦住。高坤飞身而上,口中一面喊着:“保护皇上”一面抬脚踹向那侍卫心口,夺过侍卫手中刀,反手将那刀刃扎入侍卫心口。鲜红的热血四下喷溅。皇帝皱眉退了一步,寒着脸道:“不知好歹”高坤放开手中刀,咣的扔向一旁,转身朝皇帝跪下道:“奴才护驾不利,让皇上受惊了”皇帝却一脸温和的看着高坤道:“你起来,你护驾有功,朕向来赏罚分明,看赏”说完便见那侍卫的尸体被太监们拖走,净白的汉白玉地面上,被拖出一道长长的血痕。皇帝不悦的皱眉。一旁太监怯生生的看了看高坤,又看了看皇帝,小声道:“回禀圣上,众位大臣,已经在御书房等着皇上了”高坤瞥了那小太监一眼。小太监吓得差点没站稳。高坤讽刺一笑,躬身道:“奴才伺候皇上前去吧”皇上闻言,点点头,甩手向御书房走去。一众伺候的宫人看着那汉白玉地面上长长的血痕,心中皆是不寒而栗。御书房里,太子带头,二皇子紧随其后,一干的大臣,在两位皇子的后头,跪了一地。皇帝进了御书房,只觉御书房中,气氛沉闷异常。“众位大臣为何都哭丧着脸呢”皇帝还没开口,高坤倒是先开了口,“莫非是西夏之事,吓到了众位大臣咱们天朝的大臣什么时候胆子这么小了”众位大臣心中不悦。却见皇帝脸上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还颇为赞赏的看了高坤一眼。太子皱眉,率先说道:“父皇,西夏已经撕毁盟约,侵占我天朝城池,绝不可姑息,定要将西夏逐出天朝境内”“是啊皇上,西夏来势汹汹,不可轻敌”一众的大臣也跟着附和。高坤清了清嗓子,倒是有些大臣适时的住了口。二皇子看了眼高坤,忽而朝皇帝叩头说道:“年初西夏还进贡岁币,态度十分友好,也表示愿与天朝永修旧好。如今忽然出兵,倒是奇怪的很。是不是是不是我们的回礼让他们觉得天朝没有诚意所以才”二皇子此言,叫一片大臣怒目相视。但另一些先住了了口的大臣却在此时附和起来。皇帝抬手,让他们安静下来,“今年的回礼是谁准备的”一众大臣你看我我看你,都不说话了。太子皱眉,“回父皇,是儿臣”“太子哥,你也太大意了”二皇子在一旁说道。太子回头瞪了他一眼,“父皇,儿臣是照着去年的惯例备下的,并无不妥。西夏本就有狼子野心,与回礼有什么关系父皇倘若姑息,只会让贪得无厌的西夏变本加厉”“太子哥,你还说不是回礼的原因。我且问你,去年西夏的皇帝是谁如今西夏的皇帝又是谁你照着去年的回礼来回给如今西夏的皇帝,他可不是不愿意么”二皇子扬声说道。“西夏皇帝倘若有心和天朝修好,便不会因为回礼这一点小事,就大动干戈。如今西夏已经攻陷我天朝两座城池,你不想着如何将西夏逐出天朝境内,还扯着年初回礼之事,将战乱的原因归结在回礼之上,究竟是何居心难道不是畏惧与西夏抗战,畏畏缩缩,灭天朝之威风么”太子措辞严厉的反驳。台史助血。“好了,莫要争执,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皇帝开口,“如今可先派出使者前往,问一问西夏为何撕毁盟约,有什么条件愿退出天朝边境”“父皇”太子一听,脸都气红了,人家都打到家门口了,还能舔着脸去问这些“父皇,这么做怕是不妥吧”二皇子却忽而转变了口风,“不管西夏是何原因,与天朝为敌,都难以掩饰其贪婪的本性,若是父皇此时派出使者,只怕是西夏会狮子大开口。到时我朝再派兵,岂不更耽搁时间,让我边境民众受苦受难”太子狐疑的看了二皇子一眼。二皇子却是朝高坤看了看,见高坤冲他比了个手势,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所以,儿臣也请求父皇出兵抗击西夏。”太子不知二皇子为何会忽然转了口风,但听他说的和自己意见相合,便没有反驳。皇帝沉吟了一会儿,又问底下大臣的意见。有半数以上的大臣都主张出兵抗击西夏。但一众的大臣又为派谁出战,争执了起来。笔皇帝听得一脸不耐。二皇子却在这时候又起身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当下就有一个最合适的人选。”一众争执的大臣都静了下来。皇帝也看向二皇子,“是谁”二皇子却将视线转向了太子,笑道:“自然是太子哥了不说回礼之事的不合适,太子哥就难辞其咎,单凭太子哥要灭了西夏的一腔热血,太子哥也是最合适的人选。虽然太子哥没有领兵作战的经验。但太子哥为主帅定能大大的鼓舞士气,父皇再为太子哥安排一些经验丰富的副帅,更是如虎添翼,定能顺利的将西夏赶回去”太子怒目看着二皇子。原来他在这儿等着他。第148章 君臣嫌隙皇帝看着太子,一时竟犹豫起来。太子没有立过大功,说起来,为人也甚是中庸。倘若能在驱逐西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