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综合其他>千年秦梦> 分节阅读 2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28(1 / 1)

讨了千年的话题,总是能引起哄动。其实所谓的论点,不过是借着议论各抒已见,以此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信陵君更是以此来发掘出这众多客卿的才华。这时堂下一个皮肤白净之人站起来微微而笑,拱手道:“君上这问得真是到点上,人不分聪明才智、贫富美丑都具有理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而佛家说,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觉则是佛正因为人性本善,所以人随时随地都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坐在另一旁的人却不以为然而笑了起来:“我却不以为然,人性是善是恶,并没有根本的定论,而我却认为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而改变,如果一个人的环境向恶的方面发生变化,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我捧着杯,吃着桌上的小食,听得津津有味,这样的辩论是高潮迭起的,就跟现代的辩论赛一般精彩。正听到精彩之处时,我却突然听到了一声的轻轻叹息,诧异间,我不由的转过头去,却只看到一个年约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一脸青铜色的肌肤,显得斯文尔雅,一双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彩,可却又飘荡着迷茫之色。“公子为何叹息”我忍不住问道。那年轻人听转头看我,不答倒问:“堂间精彩,公子又为何注意我在叹息”“时事论政精彩叠出,有人叹息,我自是特别的注意。”我笑着答道,这人不答而问,主观性极强,似习惯于处于主导之位,可是我却没有见过他,以他在堂间所坐的位置,如此未落旁端,也该是个是个寂寂无名之人。那年轻人却不理会我的话,转过头,自问自答的说道:“从人性本善论到以何治国,这其中有根本的关系,却又无根本关系,唉,我终究该怎么走下面的路呢”这人问话也不答,以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好是奇怪,究竟是什么人我还在想着,只是怔神之间,才抬头,那人竟走出了论堂,只看到他挺拔的背影。真是个怪人,这是我对他惟一的感觉。论证之点,所论人性善恶之分,最终还是从这小小的观点说到了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之上,大家又议到了秦国自商秧变法之后,以法治国,究竟是以强权压制人性,还是法约束、第四十五章:合一到了夜间,信陵君又似兴致未灭,估计是见到我去了堂间,便又请去了我去一同聊述。我坐于椅间,笑道:“君上是不是太过执着了些,其实人性是善是恶,这就像是先有鸡或是先有蛋一般难以言明的。”信陵君一听我之说,反而是怔住了,半响才失声而笑:“子萸这一说,我倒真是觉得有趣,先鸡或是先有蛋我是否也当以此为论”“别呀”我一听,头皮发麻,连连摆手:“这还是别论了,就算是孔孟来了,也说不清的。”信陵君笑道:“子萸是否以为今日之论,实是无聊。”“也不尽然,其实君上也不过是以一论点而引之罢了,其实人性本善是天下人的期盼,只是这人性本是自私才是真相事实罢了”我叹息道,这才是我心中真正的想法,人性如何,其实是随着时代大潮而流,在一个大善的社会,善就成了习惯,在一个分裂的时局,自私就成了人的本性。信陵君淡下笑容,看着子萸许久:“其实我真正想知道的是,究竟以法治国,才是强国的根本。”子萸笑道:“其实君上心中早就明白,只是迷茫罢了,信陵君摇了摇头:“可是不以德政感化万民,志以刑法治国,这不是行欺民愚民之政,这不也就认定了人性本恶吗”我当即问道:“那又何为德政呢道之以政,齐之以弄,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以格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我轻轻摇头道:“一个国家若单是以法治国,而不讲仁义礼善,也是不可的,这不是孰优孰劣的问题,而是行不行得通,德政不过是一种理想,是假设天下没有奸恶之人,不用任何的手断,人人也可奉公守法,但是这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事实,以法治国,只是以一种人人都清楚知道的法律和标准,支约束和管教所有的人,让他们去遵循,只有做到了这一点之后,才能谈仁、义、礼、乐。”我的话引起了信陵君极大的震动,他看着我,许久说不出话来,半响才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想不到子萸心中竟沟壑连绵,你的一番话让无忌竟不知如何言语。我无奈而笑,她所引用的不过是古人之言,现代人的思想,这样的理论在现代几乎是人人知道的道理,可是在这个时代却是引起如此大的震动。信陵君看着我半天,才慢慢的问道:“不知子萸对无忌极力促成的三晋合一是如何的想法”我促起了眉,深深的看着信陵君,这是第一次他和她正面谈论这三晋合一之事,不知道是因为她与赢政之间的私交,让信陵君下意识的避谈,可是她该怎么劝说他入弃这三晋合一的想法,如果改变了,这历史是不是就扭曲了。我看着信陵君,心中挣扎着,明明知道一切,却不能说,明知道他的结局,我却畏于尝试,看着他的脸,那儒雅与英气交织的面容,总是对着她淡雅而笑的懦雅,我不能说他是不是一个好人,是不是一个君子,可是对于她,却在她最危急的时候拯救了她的命运,就算这条路走下去,并不顺畅,也许结局并不美好,可是,她是不是也该尽自己的一分力量,极力一劝。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才道:“不知道君上可有听过一个故事,关于猫和老鼠的故事。”信陵君微一挑眉,双眼就炯炯。我淡淡一笑:“猫和老鼠是天生的冤家,猫抓老鼠从古至今延绵不休,有一天,老鼠开了一个大会,说,猫总是和我们过不去,我们总得想个办法,至少要让猫一出现,我们就都知道,这样就有了逃的时间,老鼠们想来想去,就说呀,给猫挂上一个铃铛,这样它一出现,我们就都知道咯,大家都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可是唯一为难的就是,如何给这只猫挂上这个铃铛,这下大家都退却了,谁也不愿当这个勇士,于是有一只老鼠就说咯,算了吧,反正我不一定会碰上这只猫,自己平时小心点,饶着路,不碰着她就好咯,于是这个老鼠大会就这样无疾而终了”信陵君的脸沉了下来,他看着我苦笑道:“在子萸的眼中,六国便是老鼠,秦国是猫吗,或都说我是老鼠”我看着信陵君那黯沉的面孔,摇头而笑:“君上怎么会是老鼠,长平之战中,赵国为秦军围困,信陵君为解赵国这困,不异盗取兵符解长平之困,秦军于长平之战休养生休之后,首当其中的便是魏国,可是信陵君的名震四海的威名将秦军阻却于黄河之滨,我说的这个故事,只是一个比喻罢了,其实根本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者,更没有绝对的弱者,蚂蚁知道吧,哪怕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只要抬起两只手指,便可将它轻轻的捏死,可是在苍脊的沙漠之中却有一只沙漠急行军,是由数亿万计的蚂蚁军队组成,让人闻知色变,可以一瞬间的时间将一只骆驼啃得白骨累累”我的话终于让信陵君的神色微微缓和,他的嘴角勾起了浅浅的笑意,他意味深长得看着我:“子萸知道的可真多,只要团结,呵,这正是无忌心中的想法,赵魏韩本就是晋国分裂而成为三国,所以我们三国的情谊而非一般,若是我们三国合一,区区的秦国又皆会怕他”“对,不论是三晋合一,或是连纵都是以团结一致的方法来抵御秦国,可是君上,你们却忽略了一点”的话让信陵君眼光铮亮起来。“那就是利益”我目光丝毫的没有逃避,直击信陵君,话不好听,却是真实:“大家都清楚的知道,秦国愈强大,对六国间的危险也就越大,可是知道是一回事,真正要面对秦国又是一回事,就像是猫和老鼠一样,所有的人都在等一个勇者面对强秦,可是靠一国的力量,又皆可以螳臂挡车,在没有完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谁都不愿跳出来得罪秦国,唯有与秦国邻近之国才能感受到这切肤之痛,它国却只是隔靴挠痒,根本就没有用处,其实是七国盘据的年代已有数百年之久,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局面,也从来也没有人想要这样的情势会被打破。因为而利益之争,就算是一国的内的团结都很难办到,莫说是六国之间的合作,所以三晋合一,连纵之举这个理念是可行的,可是要做到毫无瑕心的联合抗秦,目前或是可以,可是最终,子萸只想说一句,无疾而终”信陵群看着我半响说不出话来,他低下头来,细细的咀嚼我的话,这一切他何曾没有想过,也许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在他脑海间流过,却拒绝深思,是的,大家早就习惯了七国争霸的局势,哪一个国家不想吞并六国,只要邻国稍稍弱些,便动了侵略的念头,都是以自己国家的利益为先决条件,就算是三晋说要合一,可是要做到,也是信陵君看着我:“一直觉得子萸聪慧无比,冰雪兰心,这一年来,我们也非是第一次这般挑灯夜谈,无忌总是避开三晋合一,从未深入的讨论过,可是却想不到你对六国的局势,分析得如些分明,真是让无忌有些甘拜下风。可是子萸看得清楚,无忌心中也非是全然不想,只是身在了局中,总想力挽狂澜,为魏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三晋合一,就算再难,我也必须一试,就算倾尽无忌一身,我也不信不能达成。”、第四十六:心思我悲伤的看着他:“可是值得吗,君上做的一切,所有的人都知道你为魏国绞尽心力,安厘王亦是看到,可是他领你的情吗,信陵君于长平之战中,为免赵国覆亡,唇寒齿亡,不异盗取兵符,却换来安厘王勃然大怒,令你心灰意冷长居赵国,你避居赵国之际,秦趁势围攻魏国,这才令魏王多番请你你归国,如今魏国平安无事,魏国子民感激君上之德,可是这安厘又忌你功高盖主,这一切你又何须忍受,何不就此的遁世,做你的逍遥王。”信陵君眼光亦流出悲叹,却有些欣然:“子萸为无忌所想,我亦何偿不知,可是我不仅是魏国的子民、魏国的臣子,亦是安厘王的兄弟,想当日无忌确有逍遥一生,将世事抛于脑后,沉寂十年,默然十年,可是在邯郸集市却是子萸一言惊醒梦中之人,我若是冷默于人世,如世人般苟同于大流,我当何面目立天下乎”我目光一涩,我无意中的话,却引导他走回这条路,终究自己的出现,在这个乱局中有什么意想不到的干扰,我的心越发的慌乱,明明不想参于历史,可是冥冥之中,却好像错乱了什么,所有人的结局,她都知道,可唯独自己,将何去何从而自己竟成了信陵君这条走向不归之路的推手,这世事之间千丝万缕间,究竟有何关联,我闭目落泪,竟不知该如何相劝。“子萸”看着我泪光蒙蒙,信陵君不忍的伸出双手,他将自己的手搭在了我的肩上:“你不用担心我,三晋合一成与不成论之尚言为早,在魏国不管是谁想对我不利,也不是那么轻易的。”我强笑的抬起头,世事无常,他究竟又还有多少的时间呢看着这朝夕相伴,共处一年的男子,自己越发萌生了不忍,为什么,她会在这个时代为个地点遇上他,明明知道未来可是心却凌乱无比。烛光中,二人双目相对,飘摇光影,雀动的情绪瞬间宁静。君生我未生突然的,脑海里浮现了这个字眼,我的心怦的一声,断炫,心间的某一点被触痛,竟疼得喘不过气来,我猛的闭上眼,捂住心口。“子萸怎么了”信陵君脸色苍白的握紧我的肩膀,急问道:“不舒吗,心口又痛了吗”我正疼得无法喘息,就这此时,书房的大门被推开,一个面色清丽的女子正端着茶杯门在门口,身后还跟着位待女,手中提着一个食盒。“君上”她呆呆得看着我们二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快,快去叫韩医士来”信陵君睁大眼睛对着她叫。那女子后退数步,慌乱的应道:“是,是,是,妾身这就去”她边说边把手中的端盘放在了身后的待女手中。我的心口的疼痛在这一刻,奇异的消失了,我望着那消失于门前的身影,呆然不动,她是谁我不知道,可是却知道她是信陵君身边为数不多,其中的一个妻妾。“子萸”信陵君担忧的叫着我。我把目光拉回他的身上,却扯出了一个比哭还要难看的笑容:“我没事了”信陵君看着我,眼中却流露出了一丝的痛楚,是不是我们彼此都看清了心中所想。自那日后,我与信陵君再也没有见过,直至今日,韩医士例行为我诊脉,信陵君竟也准点的出现在我的面前。原本因为木兮的承诺,韩医士也应允答应身体无恙,便可让我出府走走,心情很是雀跃,可是在见到他时,高兴的心情瞬间减弱了不少。我安静的坐于桌前,避开信陵君的目光,同在一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